庶子无敌 第698章

作者:上汤豆苗

这个官职并非常设,而且不必入朝治政,只是在皇帝需要的时候可以提供一些意见,故而更像是一种代表荣耀和尊崇的虚衔。

洛庭的提议让很多人心神一震,旋即醒悟过来,不由得心生敬佩。

抛开这个官职的象征意义不谈,其中有一个常人很难注意但又极其重要的关节,那便是凡任此职者皆是留名青史的治世文臣。换而言之,裴越只要接受这个任命,他在朝堂上的地位便极其超然,就连洛庭和韩公端也必须在他面前执礼甚恭,更遑论其他大臣。

对于国朝所有衙门和政务,平章军国重事都有监察和问询的权力,但却游离于整个朝廷体系之外,而且无法继续执掌军权。

更妙的地方在于,裴越没有理由拒绝这个任命。

亲王之爵的确尊贵,何况还是大梁近百年来独一无二的异姓王,但是能够成为平章军国重事,更是朝野上下的认可和推崇。

如果连这都不满意,裴越又想成为什么呢?

刘贤陷入迟疑之中。

他有些不理解洛庭为何要这样做。

不论南境的动乱和裴越有没有关系,眼下明显是朝廷需要他,这个时候下出这步棋岂不是火上浇油?裴越虽然是武勋出身,但从过往的事例来看,他对史书的研究很深,不可能不知道这个官职代表的意义。

明升暗降固然是一个很好用的法子,但是这很有可能彻底激怒裴越。

刘贤迟迟不言,看向洛庭的双眼。

君臣二人目光交汇,刘贤忽然读懂了这位左执政的心思。

很显然洛庭同样怀疑南境的动乱是裴越的伏手,或许他早就料到回京之后会遭受朝廷的进逼,因此提前让留守南境的大军做出一些安排。而从韩公端的奏章来看,眼下南边还没有出现太大的问题,这说明裴越此举只是试探和施压。

朝廷如果在这个时候直接退让,接下来的博弈会更加艰难。

洛庭淡淡道:“陛下,臣相信晋王殿下会理解朝廷的难处。”

倘若他不理解,那么是非公道自有世人评说……

刘贤吐出一口浊气,洛庭这是直截了当的阳谋,无论裴越接受还是拒绝,恐怕接下来都中的局势会更加紧张。但他没有太多的选择,因为很多重臣此刻都已经反应过来,他们接连不断地附和洛庭的提议。

这些人用花团锦簇的言辞赞赏裴越,仿佛要将他吹捧到肉身成圣。

良久过后,刘贤终于开口说道:“吴学士。”

翰林学士吴存仁上前道:“臣在。”

刘贤道:“拟旨,加封晋王裴越为平章军国重事。”

吴存仁躬身道:“臣遵旨。”

对于这位学富五车的翰林学士而言,片刻之间写就一封文采华丽旁征博引的诏书轻而易举。

刘贤从侯玉手中接过新鲜出炉的加封圣旨,细细看了一遍,对吴存仁说道:“你亲自去一趟晋王府,将这封圣旨交到晋王的手中。”

“臣领旨。”吴存仁朗声应道。

刘贤环视殿内一众大臣,内心里委实感到疲惫,勉强平静地说道:“关于南境平复诸事,众卿家回去之后写一篇策论,尽快呈递于朕。”

群臣领命,但此刻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心思考虑这个复杂又宏大的问题,而是不由自主地看向身姿挺拔的吴存仁。

却不知那位晋王殿下会如何应对?

……

晋王府。

吴存仁并未如少数心思愚鲁之辈预料的那般吃闭门羹,他被王府管家十分恭敬地请到偏厅入座,家仆随即奉上香茗。

约莫半炷香过后,一身常服的裴越缓步走进偏厅。

吴存仁起身行礼道:“参见晋王殿下。”

裴越望着这位不太熟络的朝中红人,淡然道:“吴大人不必多礼。本王近日虽闲居府中,倒也听闻吴大人步步高升,右迁翰林学士。吴大人清正端方学识渊博,又是莫老大人最器重的传人,如今在朝中大展宏图,实乃可喜可贺之事。”

他说得很客气,但语调中并无半点喜色。

吴存仁神色沉静,拱手道:“殿下谬赞,下官愧不敢当。”

两人落座之后,裴越不疾不徐地说道:“吴大人此来有何见教?”

吴存仁道:“殿下容禀。”

他将两仪殿中的事情简略复述,不偏不倚娓娓道来,并未刻意隐瞒某些细节,然后从袖中取出那封圣旨,却没有摆出宣读的架势,而是平静地说道:“陛下有言,晋王劳苦功高,又有经天纬地之才,岂能远离朝堂?虽然亲王不得干政乃是国朝祖制,然而其中亦有可变通之处,因此请殿下就任平章军国重事一职。”

裴越默然不语。

他凝眸望着前方,面上古井不波。

吴存仁亦不焦急,从容地等待着他的答复。

许久之后,裴越缓缓道:“吴大人,你觉得本王是否应该接过这道圣旨?”

他扭头望去,眼中的锐利之意让吴存仁心中一凛。

吴存仁先后侍奉过两位天子,又跟随莫蒿礼十余年,心志早已磨砺得如同铁石一般,然而此刻被裴越目光一刺,竟然有些恍惚之感。

他轻咬舌尖,镇定心神之后反问道:“殿下此言何意?”

裴越轻声一笑,道:“吴大人聪明绝顶,果真不懂何意?”

吴存仁微微皱眉,凝望着裴越的双眼道:“既然殿下执意相问,便请恕下官唐突放肆。在下官看来,殿下理应接受这道旨意,否则……”

“否则又如何?”

“人皆有贪念,难以知足,这是众所皆知的道理。但是很多人可以容许自己有贪念,却不能接受旁人如此。殿下这些年好不容易才塑就一身清名,何苦亲手毁掉?”

吴存仁的神情无比诚恳。

裴越点了点头,微笑道:“难得,想不到今时今日还能听到一番肺腑之言。”

吴存仁不语。

裴越继续说道:“既然如此,那便请吴大人转告陛下,臣不能接受这道旨意。”

吴存仁不解地道:“殿下……”

裴越抬起右手打断他的话头,敛去面上笑意,缓缓道:“吴大人可能不知,定国府那桩案子尚没有查明,裴家老爷至今神思不清,浑浑噩噩如痴傻一般。虽说本王早已破门而出,但骨子里仍旧流着裴家的血,岂能对此事放手不管?”

吴存仁连忙说道:“这桩案子肯定会查清楚,但是查案总需要时间,还请殿下能够谅解。”

裴越道:“国朝以忠孝治天下,本王自问忠心无愧,亦不能孝道有亏,想来吴大人可以理解本王的苦衷。”

吴存仁登时语塞。

裴越又道:“至于南境局势,本王在返京前便已经厘清各军防务,纵有一时动乱也只是疥癣之疾,陛下和朝堂诸公不必担心,只需过段时间就能海晏河清。”

这是吴存仁第一次领教到裴越的言辞犀利,来时路上准备的说辞竟然没有一点用武之地。

他回想着裴越方才所言,脑海中灵光一闪,郑重地说道:“殿下之意,若是朝廷可以尽快查明定国府那桩案子,殿下便肯接受这道旨意?”

裴越端起茶盏,微微颔首道:“没错。”

吴存仁便起身道:“下官明白了,这便回宫向陛下复命。”

裴越道:“不送。”

吴存仁在管家的恭请中离开晋王府,裴越却一直坐在原处,久久未曾动弹。

不知过了多久,冯毅迈步走入偏厅,来到近前恭敬地说道:“殿下,那边传来了消息。”

“说。”

“宫中议事的时候,的确有人进了项阳伯府,我们的人不敢靠得太近,无法探知那人和胡家少爷说了什么。”

裴越眼中寒光一闪,微讽道:“不过如此。告诉裴云,准备登场。”

冯毅垂首道:“遵令!”

第1295章 指鹿为马

东城一座曲径通幽的庭院内,两名男子对面而坐,桌上摆放着一壶雨前采摘的白毫银针。

范余嗅着杯中茶香,赞叹道:“只有在侯爷这儿才能喝到这种好茶,不比宫里的贡品差。”

对面那位侯爷失笑道:“你少在我面前装模作样,当我不知道太后娘娘时常赏赐你一些上品茶叶。”

范余摇头道:“那是太后娘娘的赏赐,小人怎么敢喝?平时还是在柳家商号那里买些南边产的茶叶,不知道丢进去多少银子。”

侯爷抬手点了点他说道:“行了,一会走的时候带上二两白毫便是,我这儿也没有太多给你。”

“多谢侯爷。”范余满脸堆笑道谢。

二人闲谈片刻,那侯爷终于转入正题:“定国府那桩案子,宫里究竟是什么打算?”

范余脸上的笑意褪去,一声叹息:“哎,现在两边算是架住了。洛执政的提议本是一步好棋,可以在尽量避免引起物议的同时制约晋王的权柄。只是这晋王的确心机深沉,前日吴学士才刚刚表明来意,他立刻便将孝道抬了出来,直言在定国府那案子查明之前不会接受朝廷的任何任命。”

随着时间的推移,那桩案子的细节逐渐在坊间流传开来。

裴戎还处于痴傻的状态,应该是被纯度很高的烈酒烧坏了脑子,裴云据说卧病在床休养,好像是受了外伤,而晋王最在意的长姐裴宁在那一夜惊吓过度,至今都还没有完全康复。虽然裴家这些年风光不再,但毕竟是当年的军中第一豪门,诸多世交至亲纷纷表态支持。

其实在座两人心知肚明,那案子的内情很简单,想必裴越也了如指掌,只不过这个盖子万万不可揭开。

那侯爷微微皱眉道:“随便找几个替死鬼不就行了?”

范余摇头道:“侯爷应该知道晋王的城府,这事若是一直拖着倒也罢了,他没有证据也无法公开指责太后娘娘。但朝廷若是随意打发,恐怕他会抓住这一点趁势发作。”

侯爷平静地说道:“看你现在从容的状态,想必已经有了应对的法子?”

范余道:“小人向太后娘娘进言,为了配合陛下与洛执政的这步棋,定国府的案子必须要解决。当初在谋划这件事的时候,小人便想为太后娘娘找一个替罪羊。”

侯爷沉吟道:“裴云?”

范余点头道:“没错,这是最合适的人选。这位裴二公子劣迹斑斑,曾经接连算计裴戎、裴城和裴宁等等至亲,只为做他的晋身之阶。更关键的是,晋王对裴云观感极差,当初就是他在朝会上揭露裴云的真面目,彻底毁掉他的前程。”

侯爷缓缓道:“纵然裴云做过很多坏事,弑父可不是一般的罪名。”

范余坦然道:“侯爷或许不知,小人并非单独与裴云密会,每次都还有一人在场。先前便想着此事若出现纰漏,就让那人出来告发裴云。不论裴云如何能言善辩,有件事他始终无法解释,即刺客是扮作他的小厮进入定国府。再加上有人佐证,他就是跳进绮水也洗不清。”

侯爷端起桌上的白瓷茶盏,浅浅饮了一口,似笑非笑地说道:“这些事你本不必对我说。”

范余赔笑道:“太后娘娘有言,武勋亲贵之中,襄城侯最值得信任。再者侯爷这段时间委曲求全,不就是为了降低晋王的警惕?”

这处庭院位于鼎鼎有名的襄国府内,侯爷自然便是当朝右军机、襄城侯萧瑾。

范余所言委曲求全,指的是在南境指挥落败后,萧瑾一改以前对裴越的猜忌和敌对态度,至少在明面上十分谦卑。譬如这次裴越返京后,萧瑾亲自为其牵马执蹬,在朝堂上也从未表露过对裴越的排斥之意。

在朝中大部分官员看来,萧瑾这样做显然是被裴越在军事上的才华所折服,他们也乐意看到军中两位武勋的代表化敌为友。

萧瑾闻言自嘲一笑,淡淡道:“裴越若是这么懵懂天真,早几年便死在了战场上。”

范余不急不缓地说道:“那也未必,谁都有马失前蹄的时候。定国府这桩案子结束后,想必晋王没有再拖下去的借口,但是太后娘娘有言,晋王未必甘愿接受离开朝廷中枢的结局,所以还望侯爷能够做好万全的准备。”

上一篇:诸天反派的逆袭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