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子无敌 第650章

作者:上汤豆苗

郭兴挑眉问道:“军机大人之意是?”

萧瑾抬手在地图上划出一道直线,凛然道:“既然此战不可避免,我军便要直取敌方胸腹要害。”

那条线北起大梁江陵,南至周朝京城建安!

第1214章 长风破浪会有时(十)

思州,茶陵府。

满城百姓惶惶不安,因为如今城里不见梁军将士,大街上清一色都是身披玄甲的周军士卒。

周军能够如此顺利地拿下茶陵府城,根源在于冼家子弟在很多年前就开始经营此地,城内潜藏着大量的周朝细作。守城的昌平大营博宁卫五千将士觉得自己败得很委屈,但战场上便是这般无所不用其极,在经历整整一天的惨烈巷战后,主将最后只能被迫带着一千余人撤离。

府衙内,一队周军锐卒手持利刃,将五六名男子围在庭中。

居中那人四十余岁,面白短须,形容清癯,乃是大梁思州茶陵府尹杨嗣昌。

面对一众凶神恶煞般的周军,杨嗣昌面无惧色,目光沉凝又带着几分怒意。

又有一行人走进中庭,当先是一位手持长枪身姿矫健的年轻武将,在他身后则是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正是南周拒北侯、总理军务大臣冼春秋。

“杨府尹,只要你愿意归降大周,老夫保你一生平安,高官厚禄不在话下。”冼春秋神色温和,一派礼贤下士的姿态。

杨嗣昌冷冷一笑,咬牙道:“要杀便杀,何须废话!”

那位年轻武将呵斥道:“杨嗣昌,家父好心给你一条活路,莫要不知好歹!”

杨嗣昌闻言看向老者,一字字道:“你就是冼春秋?”

冼春秋颔首道:“正是老夫。”

杨嗣昌面露冷厉之色,决然道:“杨某乃是大梁茶陵府尹,岂会与你这种背主叛国、屠戮百姓、狼心狗肺之辈为伍!”

冼春秋微微眯起了双眼。

杨嗣昌却不再多言,转身面向北方。

冼春秋冷笑一声,摆摆手道:“拖下去枭首。”

两名军卒上前架起杨嗣昌的双臂,然后很快便带着一颗人头返回,冼春秋这才看向其余几人,悠悠道:“尔等也要求死?”

血腥气弥漫四周,那些府衙的属官有好几人瑟瑟发抖,兼之周遭有一群神情狰狞的虎狼军卒,终于有人忍不住开口求饶。

冼春秋没有为难这些人,只让他们立刻在周军将士的监视下外出安抚城内百姓。

他步伐从容地走进府衙后宅正堂,看了一眼屋内简朴的陈设,忽然轻叹道:“找人将杨嗣昌的首级和身躯缝起来,然后在城外寻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安葬,不要立碑。”

冼小石微微一怔,随即应道:“是,父亲。”

冼春秋亦不解释,话锋一转问道:“岑宁府和平武府那两路战况如何?”

冼小石答道:“晨间收到大哥和齐将军派人送来的军报,这两地的北梁守军极为坚韧,至少还需要三天左右才能拿下。”

冼春秋沉吟道:“占据茶陵府便已经达到我军的前期目标,此地控扼通往东面定州的必经之路,北梁援军现在应该已经启程,顶多四五天后就会抵达。你记住,思州战场重点不在于攻城略地,而是要化作一片泥潭,将北梁边军主力尽可能地吸引过来。”

冼小石深吸一口气,凛然道:“儿子明白。”

伐梁这一仗谋划极深,思州也即西线战局原本只是诱饵,但北梁右军机萧瑾过于保守,根本不相信周军会从天沧江上游展开攻势,冼春秋在与方谢晓商议过后,顺势提前发起进攻,眼下已然取得不菲的战果。

六万大军一朝北上,仅仅四天时间便占据思州南面以茶陵府城为核心的一片区域,冼春秋长子冼恒汉与大将齐威各领一万精兵,兵锋直指北梁岑宁府和平武府。周军进展无比迅速,自然是因为冼家十余年来避开防备最森严的定州,将绝大多数精力都放在思州境内,安插了数之不清的探子细作。

如此这般猛烈的攻势自然是要逼迫萧瑾做出选择,要么抽调边军主力驰援思州,要么坐视周军逐步扩大战果。倘若他选择后者,冼春秋便可由虚转实,调动后备军力径直北上威胁钦州。

倘若萧瑾选择前者,天沧江下游便会爆发更加激烈的战事。

从西到东这条防线绵延上千里,梁军很难来回奔波兼顾首尾。

父子二人商谈之际,一名将官快步走进正堂,躬身行礼道:“启禀侯爷,我军哨探传来飞鸽密报,北梁右军机萧瑾前日向思州派来援兵,但是仅有一万余人,为祁年大营所属之嘉定卫。”

冼春秋淡淡道:“知道了。”

将官退下之后,冼小石不禁皱眉道:“父亲,萧瑾这是作何打算?”

冼春秋不疾不徐地道:“他认为我军的主攻方向会是天沧江下游。”

冼小石若有所悟,缓缓道:“原来如此,或许他此刻已经调动兵力前往东线战场。”

冼春秋起身轻拍他的肩膀,温和地道:“记住为父方才所言,你们在思州打得越狠,萧瑾背负的压力就会越大,到时候必然会做出一些错误的决断。此人虽然是刘氏皇族的忠犬,可他只有守御之能,却无机变之术。北梁那个年轻皇帝派他统御南境边军本就是个错误的决定,这也是我军能够取胜的原因之一。”

冼小石面露笑意,他相信自己父亲对于梁国军方那些大人物的判断,也知道父亲先前只担心谷梁和裴越那对翁婿。

萧瑾虽然擅长练兵守城,可是冼春秋显然没有将他放在眼里。

想清楚这些问题之后,冼小石试探地问道:“父亲将要南下?”

冼春秋悠悠道:“为父还有一些事要交代给五峰水师主帅,然后再返回南境。”

冼小石便恭敬地道:“父亲此行必然一帆风顺。”

冼春秋笑了笑,神态从容地迈步走出正堂,然后在数千精锐骑兵的簇拥中出城向南而去。

……

南周,建安城。

首辅宅邸,前院偏厅之中,徐徽言正在用饭。

南周权贵阶层奢靡成风,时常会有互相攀比之举,徐徽言却从来不会大讲排场。身为清河徐氏的家主,他当然可以肆意挥霍,而且无人敢于置喙,但他数十年如一日谨守本心,寻常用度亦颇为简朴。

徐徽言一边细嚼慢咽,一边思考着近来朝中的局势。

在接近两个月的鼓动之后,借助西吴数十万大军进犯梁国西境的东风,朝堂上的主战派逐渐掌控局势,主和派被压制得无法出声。毕竟谁也没有想到吴国如此果决,这可是百年难遇的良机,如果不趁势胁迫北梁谋求一些好处,朝堂诸公根本无法想象坊间会如何议论。

尤其是参与东林文会的儒士们,更是不间断地在建安城内各处宣讲,渲染出一片求战氛围,这其中当然也少不了清河徐氏、平江方家和冼氏子弟的暗中怂恿。

如斯背景之下,冼春秋指挥宁国大营渡江进攻梁国思州,更是赢得朝野上下不尽的赞誉。

这个时候如果再抛出清河徐氏和平江方家即将联姻的消息,想来可以达到凝聚人心的效果。

徐徽言忽然轻轻一叹。

他看过徐初容要寄给裴越的最后一封信,其中并无玄妙之意,如她所说只是一番告别。即便如此,徐徽言仍旧让人仿照大意重新改写,然后派人送往北梁成京。

“老爷!老爷!”

前宅大管家满脸惊慌地跑了进来。

徐徽言微微不悦道:“何事?”

“小姐被人掳走了!”

“哐啷——”

徐徽言右手端着的瓷碗坠落于地。

第1215章 长风破浪会有时(十一)

徐徽言眉头深深皱起,定定地望着老管家说道:“你说甚么?”

管家慌乱地道:“外面那人说,今日上午忽然有一群神秘高手袭击碧湖别院,然后将小姐掳走了。”

“人在何处?”

“回老爷,在前院。”

“还不赶快带来!”

“是,老爷息怒。”

管家脚步匆匆,很快便去而复返,身后跟着一位三十余岁的男子,乃是徐家招募来的草莽高手,这段时间由他负责保护住在碧湖别院的徐初容,同时也有监视之责。

徐徽言冷声道:“到底怎么回事?”

男子垂首低眉,无比紧张地道:“回老爷,小人在别院外围安排了数十个岗哨,可是一直到那些人摸到近前,没有一处岗哨发出预警。当时别院内出现异常,小姐身边的丫鬟说有刺客袭击小姐,小人连忙带人进入内院保护小姐,那些神秘高手却在我等后方出现。”

此人言语颠三倒四,徐徽言皱眉道:“你是说,别院内部有人行刺初容,同时外围的敌人悄无声息地解决你安排的岗哨,然后里应外合掳走了初容?”

男子畏惧地道:“是,老爷。”

徐徽言压制着心中的愤怒,冷冷道:“为何不追击?”

男子低头道:“回老爷,那些人对地形极为熟悉,而且进退有序,根本不是普通刺客。小人以前和北梁细作交过手,怀疑这些人是北梁太史台阁豢养的细作,因此被对方甩开之后,小人赶忙回来向老爷禀报。”

“太史台阁?”

徐徽言脑海中猛然蹦出裴越这个名字,但是从时间上推算的话,徐初容写的那封诀别信还没有送到北梁境内,裴越不可能未卜先知。他并不相信裴越对徐初容有多深的情意,否则前年也不会将徐初容留在蒲圻城内。

如此说来,莫非此事与裴越无关,而是北梁太史台阁的自作主张?

片刻过后,徐徽言寒声道:“封锁消息,务必在七天之内救回初容。”

男子凛然道:“是,老爷!”

清河徐氏在这片土地上扎根近百年,触角已经深入每个偏僻的角落,一旦发动起来自然是无比强大的力量,再加上内阁与军机处联合发出行文,以捉拿北梁细作的名义调动各地官府和卫所,短时间内便封锁住所有通往北方的关隘要道。

然而即便是此等天罗地网,也没有查到任何关于太史台阁乌鸦和徐初容的蛛丝马迹,他们仿佛已经人间蒸发。

建安东城,鱼龙混杂之地。

某座民宅之内,一身朴素装扮的徐初容望着面前神态略显拘谨的年轻人,温声道:“近来城中可有什么异常?”

年轻人名叫左思,现为大梁太史台阁五处掌事,也就是改制之前的兑部。

他微微垂首答道:“这几天外面风声很紧,不过请徐小姐放心,我等奉国公爷之令而来,必然会将徐小姐完好无损地送到北岸。”

徐初容摇头道:“我暂时不去北面。”

左思面露不解。

徐初容平静地道:“烦请你尽快向北面席先生传递一个消息,此次大战的关键不在东西两线战场,或在江陵城以南。”

左思应道:“是,徐小姐。”

待其离开之后,徐初容沉默地望着窗外逼仄的庭院,良久方轻叹一声。

一直站在旁边的贴身丫鬟小心翼翼地道:“小姐,真的不去北面吗?”

其实徐徽言一直以来有个思维上的误区,那便是这两年来徐初容的举动都在他的注视之下,所谓的培植心腹、勾连南渡世族只因为他的默许。但他太过小觑徐初容的手腕,虽然少女没有想到自己会再度被出卖,可是因为江陵之战的前车之鉴,她对徐徽言乃至整个徐家早已有了戒备。

换而言之,徐初容这两年里并非一无所获,她隐藏了真正听命于自己的一部分人手。

即便这些人手称不上强大,却也足够支持她做一些事情,更不必说如今又有北梁太史台阁最精锐的刺客相助。

徐初容转头望着从小一起长大情同姐妹的大丫鬟,缓缓道:“去北面才是死路,爹爹可以接受我消失,但绝对不会容许我真的叛逃北梁。眼下这个时候边境风声鹤唳,仅有的几条通往北岸的路想必早已被爹爹完全掌握。”

上一篇:诸天反派的逆袭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