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子无敌 第584章

作者:上汤豆苗

刘贤垂首应道:“儿臣谨记在心。”

开平帝又道:“东府这边的调整不必等到那个时候,守孝……咳咳……守孝二十七天之后,你便擢洛季玉为左执政,韩公端为右执政。他们是朕从登基以来一直观察的贤臣,足以扶保你君临天下。切记,这二人只需以诚相待,他们便可为你守住朝堂稳定。”

“是,父皇,儿臣不敢或忘。”刘贤颤声道。

开平帝歇了片刻,徐徐道:“谷梁不会步王平章后尘,但你要擦亮眼睛盯着他。等过两年,裴越入西府之后,便可让谷梁告老归乡。若你不知该如何做,便多多请示你的母后。届时,萧瑾掌左军机之职,裴越可为右军机。”

“是,父皇。”

“有这四人在,你只要谨守本心勤政爱民,将来一定能完成朕的夙愿。但是,在你坐稳皇位之后,要学会提拔一些像吴存仁这样的年轻俊才,只有忠心你的人越来越多,天家的权柄才会越来越稳固。陈安的忠心不必怀疑,可以提拔他为銮仪卫指挥使。太史台阁那边,坤部主事荆楚可为右令斗,至于左令辰一职,暂且虚设吧。等到哪一天你真正有了能干的心腹,只要有沈默云一半才能,便可将台阁交给他。”

说到沈默云三字,开平帝眼中情不自禁地流露几分伤感之意。

他极力将那抹情绪压在心底,望着刘贤说道:“贤儿。”

刘贤怔住,随即眼泪如冲毁堤坝的洪水一般汹涌不止,猛然跪在地上哭喊道:“父皇,儿臣不要做皇帝,儿臣希望您健健康康地活着,儿臣愿意永远都做太子,父皇啊……”

吴贵妃亦是哀戚悲恸。

开平帝轻叹道:“傻孩子,真要等到那一天,你肯定会像刘赞与刘质那样对朕起了杀心。”

刘贤拼命摇头,已然泣不成声。

开平帝用力地抬起手摆了摆,继续说道:“朕十七年来一直在折腾,其实这是不得已而为之,个中缘由你母后很清楚,闲暇时可以让她讲给你听。但是你不同,你不需要像朕那样辛苦,只要牢牢记住一句话便可。”

刘贤一边擦着眼泪一边说道:“请父皇示下。”

开平帝道:“禁胜于身,则令行于民。令出于上,则天下有道。”

刘贤用力地点头道:“父皇教诲,儿臣一定会时刻铭记于心。”

开平帝欣慰地松口气,然后转头望着榻边的宫装贵人,眼中浮现极为罕见的柔情与愧疚之意。

第1093章 悲啸入青云

“朕还记得,当年父皇与母后选定你为侧妃的时候,朕还有些不乐意。那时候朕心高气傲,总觉得一个出身小门小户的女子不会对朕的将来有所助益。后来朕才明白,此生除了皇位之外,最大的幸运便是能与你携手走过。”

开平帝这番话说得很平静,但其中蕴含的深情却已让吴贵妃泪流满面。

她哀声道:“陛下,臣妾何其有幸能侍奉您左右,只恨二十六载太短……”

开平帝叹道:“朕……何尝不是如此,只是天不假年,朕亦无可奈何。”

吴贵妃虽然还没有正位皇后,但是宫里宫外都知道这只是因为皇帝陛下实在无法坚持操办。等过一段时间,刘贤登基之后便会尊她为太后,那时她依然是这世间最尊贵的女子。

然而这样一位尊荣无以复加的女子,此刻却顾不得姿容仪态,跪伏于榻边紧紧握着开平帝的手腕,一刻也不愿松开。

开平帝凝望着她的眉眼,轻声道:“朕死之后,不要太过哀伤,刘贤还需要你的庇护。阿渝,朕想对你说,朕这辈子对很多人都曾有过虚与委蛇的时候,唯独对你,朕从来不曾有过欺瞒。”

“陛下,臣妾知道,臣妾明白……”

吴贵妃的身体止不住地颤抖着。

开平帝微微一笑,柔声道:“阿渝,你要长命百岁,朕才会安心。每年朕的忌日那一天,你记得陪朕说说话。”

吴贵妃已然哭至失声,唯有不停地点头。

开平帝艰难地抬起手,缓缓伸到吴贵妃的脸颊边,无比眷恋地轻抚着。

“唉……”

他一声长叹,眸光微微湿润。

……

“陛下口谕,宣中山侯裴越入内!”

内侍省都知侯玉略显尖锐的声音响起,朝堂诸公纷纷扭头望去。

裴越目不斜视,下意识地整理着衣冠,然后迈步向皇帝的寝殿走去。

距离不长,仅有二十余丈,但是对于裴越而言,这一路走来却仿佛看遍了当年的所有过往。

从横断山里出来后,他第一次踏上朝堂,真正进入这个世界的权力核心。那一天他站在文武百官的最后面,距离承天殿的大门仅有咫尺之遥,仿佛随时都会被人踢出这个核心。当时他只能隐约看见远处那个身着龙袍的中年男人,甚至连他的脸都看不清。

第一次私下面圣则是离京操持各地蜂窝煤矿场之前,他与洛庭一同入宫,近距离地感知到那对君臣的风采,以及开平帝深沉似海的帝王之心。

岁月倥偬如白驹过隙,他对那个中年男人越来越熟悉,在他面前也愈发放得开,不论是御书房中的奏对还是太液池畔的闲话,不知不觉中变成常人难以理解的君臣相处的模式。

扪心自问,如果没有开平帝自然就不会有今日的他。往昔的时光中,皇帝对他有过打压也有过痛斥,但是在看了太多君臣不相谐的故事之后,裴越不得不承认,皇帝对他确实不同一般。

故此他到现在都无法确定,自己跋山涉水星夜奔驰从北疆返回,究竟有几分是为这个国家着想,又有几分是担心那位高高在上的君王。

难思量,怎能不思量。

进入寝殿之后,裴越面上的怅惘愈发浓重。

吴贵妃虽已简单收拾过,那红肿的双眼依旧无法掩饰心中的哀痛,太子刘贤沉默地站在一旁,仿佛并未注意到裴越的到来,只是一直盯着龙床上的父皇。

开平帝的目光从裴越进来后便停在他身上,缓缓道:“朕先前有些犹豫,究竟是喊你一人来,还是让其余卿家都来为你做个见证。”

这句话没头没尾,裴越却瞬间领悟了皇帝的意思。

纵然已在垂危之时,开平帝的思路依然非常清晰。

如果他让外殿的重臣全部进来,自然是要当着那些文武官员的面,让裴越当众立下从此以后忠心不二扶保大梁天子的誓言。

无论裴越心里会怎样想,他将来都只能做一个忠臣。

当然,他也可以像王平章那般走上权臣乃至篡逆之路,只不过王平章已经用头颅向他证明此路不通。

在这个时代,一旦大义有亏便绝对无法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

师出有名四字,何尝不是血迹斑斑白骨累累。

但是开平帝并未这样做,在生命的最后关头,他选择让裴越的心里熨帖一些。

这是信任还是胸有成竹,裴越不得而知,他望着皇帝惨白的面容,默然跪行大礼。

开平帝没有像以前那样阻止,他静静地看着一丝不苟行礼的裴越,轻声道:“你很好。”

裴越行礼完毕之后,并未等开平帝允许便站了起来,皇帝亦未因此动怒,反而眼中愈发有欣慰之色。

裴越迎着皇帝的目光说道:“陛下,臣以庶子之身走到今天,没有您的看顾与庇护万万不能。臣……臣也曾埋怨过陛下,但是这么多年以来,臣始终记得陛下的恩典,将来也不会忘却。无论何时、何地、何种境况,臣都会牢记这一点。”

开平帝感觉自己体内的生机正在飞速流逝,此刻已经无法做出点头的动作,只能眨眨眼皮道:“朕相信你。”

裴越微微垂首道:“请陛下放心,天下将会一统,大梁会出现真正的盛世。臣将竭尽所能,让这片土地上的人生活得更好一些,尽力让他们远离饥饿、寒冷与灾祸的威胁。臣不敢保证史书上的轮回兴替是否会再次出现,但是臣在有生之年,一定会朝着那个目标去努力。”

他没有提起新君将来如何,没有提起刘氏皇族的地位能否永固,只说黎民苍生,只说天下百姓。

开平帝艰难一笑,低声道:“朕希望你能如愿。”

裴越定定地望着皇帝,眼眶微微泛红。

开平帝缓缓道:“朕这一生,看遍人心鬼蜮,唯独庆幸没有看错你,亦不曾被猜忌与怀疑吞噬。裴越,朕要死了,不能亲眼看到你所言的盛世到来,朕有些不甘。但是朕也知道,世事不如意者常八九,比起那些人来说,朕又要幸运很多……”

他望着头顶的虚空,眼中浮现一个又一个或清晰或模糊的面孔。

吴贵妃见状立刻伏到旁边,刘贤看向角落里的侯玉,后者连忙快步向外走去。

裴越恍若未觉,只是望着开平帝道:“陛下。”

开平帝幽幽道:“沈默云说的那些话,朕这些天反复思量,想得累了,不愿再想了。或许,朕确实做错了一些事,但是朕无愧于列祖列宗,无愧于天地春秋。”

他一字字道:“是非功过,且待后人评说。”

仓皇的脚步声急促响起,留在外殿的文武重臣快速鱼贯而入,然后悲痛地望着龙床上处于弥留之际的开平帝,很多人已经抑制不住哭声。

开平帝看向众人说道:“朕死之后,由太子刘贤承继大宝,尊贵妃吴氏为皇太后。”

重臣们无不躬身,满殿哀音齐声道:“臣遵旨。”

开平帝最后看向裴越,在吴贵妃的帮助下举起手,气若游丝地道:“裴越,朕的身后事交给你了……”

裴越再次跪行大礼道:“臣,领旨。”

那只手终于坠下。

“陛下!”吴贵妃恸哭出声。

“父皇!”太子刘贤哀鸣不止。

“陛下!”

满殿文武重臣嚎啕大哭。

宫中大钟骤然轰响,钟声悲凉而又肃穆。

悲声汹涌如潮,裴越望着龙床上那个再也不会醒来的中年男人,仿佛置身于嘈杂喧嚣的人间,周遭来来往往络绎不绝,他却只是怔怔地看着。

斯人已逝,一个时代就此落幕。

第1094章 那本书的下半卷

大梁历四代五帝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礼仪规制非常完善,兼之开平帝并非猝然离世,所以朝野上下皆有准备。

丧钟延绵不绝,在宫中发出信号之后,京都内外的寺观皆要敲钟三万杵,代大行皇帝造福冥中,同时都中禁屠宰牲畜十九日。

皇城尽皆挂白,停灵之所设在兴庆殿,由吴贵妃亲自带人为开平帝小殓。

与此同时,东府执政、礼部和翰林院官员连夜集议,向太子刘贤进《大行皇帝丧礼仪注》,经刘贤审定之后依礼施行,同时以储君的名义昭告天下,各地需要依照朝廷规制哀悼祭奠。

按理来说,治丧仪程乃是文官尤其是东府执政的自留地,武勋亲贵和宗室子弟都插不上手,他们也没有那个胆气和自信在一众饱学之士面前引经据典。然而因为开平帝临终前最后那句话,刘贤略显固执地让裴越参与进来。

裴越没有反对,亦未曾对洛庭和韩公端等人指手画脚,只是默然地坐在角落里,大脑持续放空。

他知道自己没有闲暇时间放松,接下来要面对的局势将会更加复杂。虽然开平帝在去世前已经为刘贤打造出一个完整的朝堂框架,文臣武勋各司其职,但太子和皇帝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身份,刘贤未必会全盘按照开平帝的遗诏行事。

兼之朝中永远不会缺少热衷权力之人,新君登基之后的朝争几乎是可以预见的未来。

对于裴越而言,如今的他远远不止木秀于林那么简单,已然是朝中一棵大树,想要攀附他或者砍伐他的人都有。

但他现在什么都不愿去想,脑海中不断涌现过往和开平帝之间的点点滴滴。

开平帝对他的打压和忌惮是不争的事实,连皇帝本人生前都没有否认,然而在绝大多数时候,开平帝亦为他遮风挡雨,帮他免去了很多风浪。从今往后,身前再也没有这样庇护他的人,他必须要独自面对所有艰难。

“陛下,一路走好。”

纷纷扰扰之中,裴越在心中默默念道。

……

小殓之后便是大殓,直白一点说便是入棺,同时棺前要设几筵、安神帛、立铭旌,这些程序和仪制容不得丝毫差错。

上一篇:诸天反派的逆袭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