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子无敌 第521章

作者:上汤豆苗

刘赟脸色微微发白,其实他早就知道自己身边的某人身份不凡,还好他从来没有动过那种心思,只是一心想要击败刘贤,拿到那个该死的储君之位。

开平帝对他何其了解,微微点头道:“你没有那样做,朕很欣慰。”

刘赟毕恭毕敬地跪好,苦涩地道:“父皇,儿臣……儿臣怎会有那种天打雷劈的想法?儿臣只是不想让您和母后失望。”

裴越乖乖地起来站到一旁。

开平帝没有看他,凝望着刘赟说道:“方才裴越所言,对也不对。太子之位确实只有一个,朕对刘贤亦有所偏爱,可这不是你无缘于此的真正原因。”

刘赟轻吸一口气,行礼道:“恳请父皇赐教。”

开平帝平心静气地说道:“你过往虽然未有建树,倒也没有做过特别恶劣的事情。与之相比,刘贤当初不仅想要强占他人产业,甚至还派府中高手刺杀大臣,可谓顽劣蠢笨至极。但最后朕选择了他,而没有选择你,这与后宫中人没有任何关系,而是因为这两年你让朕很失望。”

他稍稍停顿,略显沉重地说道:“你可以犯错,但不能没有长进。”

这句话似醍醐灌顶,让刘赟不由自主地抬起了头。

开平帝继续道:“以前朕不允许你们涉足朝政,只是不想储君之争过早爆发,影响朝局的安稳。这几个月朝中的乱象,你应该有所感悟。这两年你们入朝观政,刘贤不仅改掉了那些毛病,还能够踏踏实实地为朝廷做事。虽说他那些举措有吴贵妃的指点,可是朕有没有禁止你去探望皇后?”

刘赟摇头道:“父皇从未下过类似的旨意。”

开平帝眼中飘起一抹失望,缓缓道:“那么这两年你做了什么?流连风月、夜夜笙歌、培植心腹、勾连结党,甚至挪用朝廷的银子发展自己的产业,心里只有权钱二字,可曾想过为大梁做点事情?”

第974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

刘赟只觉冷汗浸湿了自己的身体。

开平帝却不打算放过他,语调渐转严厉:“你喜欢金银美人,沉醉于旁人的吹捧,甚至连王平章都上赶着给你出谋划策,飘飘然不知所以!然而话说回来,你既然是朕的儿子,又有希望成为储君,将来或许能享有万里疆域,这些细枝末节又算什么?”

刘赟不敢作声。

开平帝双手负于身后,寒声道:“可是你总得明白一个道理,不能只知所取而不愿付出,不能只贪图享受却不愿肩负责任。至少,你的心里要装着社稷的安危,否则朕怎么放心将天下交予你手中?朕当日在朝会上所言,你以为那仅仅是打击你的托辞?”

裴越悄悄往后退了一步,心里又开始问候皇帝的老子。

开平帝知道他的小动作,却也懒得理会这个惫懒的家伙,继续对刘赟说道:“裴越是朕提拔起来的臣子,所以他知恩图报,尽纾家财赈济灾民。你是朕的皇子,朕给了你一世荣华富贵,给了你高人一等的地位,给了你入朝观政的机会,你何时想过予朕几分回报?!”

刘赟涕泪横流,伏首哽咽道:“父皇,儿臣知错了,儿臣不当人子,愧对父皇的期许和希冀,愧对母后的谆谆教导,儿臣罪该万死!”

开平帝轻吐一口浊气,幽幽道:“晚了。”

刘赟这次却没有流露出任何不甘之心,唯有伏地痛哭不已。

开平帝沉默片刻,淡淡地道:“这段日子聚在你身边的那些人,各有各的盘算和心计,只有极少数人是真心为你着想,余者尽皆动机不纯。”

刘赟抽泣道:“儿臣明白该怎么做,从今往后不会再与那些人联系。”

开平帝眼里终于有了一抹欣慰的神色,放缓语气道:“将工部的银子还上。朕会让裴越送你两个懂事能干的掌柜,往后竹楼也能多些进项。你既然喜欢美人,朕会让礼部再为你选两位侧妃,你自己若有想法也可以去找你母后。”

刘赟知道这是什么用意,只点头道:“儿臣谨遵父皇的吩咐。”

“就这样罢,起来,把眼泪擦干净。”开平帝缓步朝外走去,在刘赟起身行礼时,忽又说道:“刘赟。”

“儿臣在。”

“不要学你四弟。”

四弟……一个多么陌生的称呼。

刘赟觉得心里五味杂陈,望着门口那个中年男人清瘦的背影,似乎与儿时记忆中那个昂然天地之间的身影难以重合,他不禁生出几分极其真切的感伤与自责,于是再度跪下以大礼相送,无比坚决地说道:“儿臣不会。”

“好。”

这一次开平帝没有训斥或者敲打,眼里流露出几分悲痛之色。

万事无不尽,徒令存者伤。

……

小半个时辰过后,皇城御书房中。

“你若再摆出那副贼眉鼠眼的表情,朕便让你去兴梁府守皇陵。”

回到皇宫之后,开平帝似乎又变成那位冷血绝情的帝王,方才在齐王府中的涟漪犹如虚幻。此刻御书房内非常安静,所有的宫人内监都已退下,唯有君臣二人。开平帝端坐御案之后,一如往常那般翻阅着各衙门呈递的奏章,裴越则坐在堂下一张圆凳上。

百无聊赖,了无生趣。

然后就迎来皇帝的冷声训斥。

明明只是一句寻常的教训,裴越却蓦然心中一紧,状若无意地看了一眼开平帝,然后赔笑道:“陛下,您要是真下这样的旨意,臣求之不得。”

开平帝冷笑道:“你倒是一心想着清闲,只是世事未必如你所愿。”

裴越疑惑地道:“陛下,臣何时想过清闲?眼瞅着距离延平会猎开启的日子不到两个月,臣最近将大部分精力都放在练兵上,每天都忙得脚不沾地。再者说了,圣天子在上,国朝海晏河清,又有什么烦心事呢?无论西吴或者南朝,如今都没有袭扰我朝边境的能力,加上今岁天时也不错,可谓风调雨顺,欣欣向荣啊。”

开平帝轻哼一声,将看完的奏章放到一边。

裴越略显好奇地问道:“陛下,南边的谈判进展如何?这都过去了将近四个月,该不会还在扯皮吧?”

开平帝抬手轻揉眉心道:“韩公端行事颇有章法,郭兴亦是沙场老将,两人配合相得益彰,要不了多久就会有结果。”

裴越笑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开平帝摇摇头道:“还没到恭贺的时候。朕方才所言,你究竟有没有上心?”

裴越震惊地道:“陛下,您真打算让臣去守皇陵?”

“放屁!”开平帝忍不住爆粗,然后正色道:“十七天前,朕收到宣化大营主帅哥舒意的奏报,言明荒原蛮人越境袭扰。只是朕没有想到,那居然会是朕收到的唯一一份奏报。”

裴越敛去笑意,微微皱眉道:“竟然只有一份?看来北疆战事不太顺利。”

开平帝赞许地望着他,对这个年轻臣子的判断力非常欣赏,继而说道:“哥舒意虽无大才,但是勉强算得上守成之将,朕没想到他连区区数千蛮人都奈何不了。若是解决了边境的问题,他肯定会呈上捷报,如今……”

裴越沉吟道:“陛下,蛮族人数虽少,但他们能在那种极其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个体的实力定然不差,而且北疆边境线太过漫长。哥舒大帅麾下兵卒五万,看似兵力非常充足,若是沿着边境线洒下去,其实会出现不少漏洞。”

他能听出开平帝对蛮族的轻视,但是并不想此刻与之争论,毕竟他的部分阅历和经验是从前世带来,压根解释不清楚。

宣化大营除了边境兵站里那些士卒还能保持一定的战力,境内的兵力几乎和摆设没有区别,面对数千名如野兽一般的蛮人,小股部队肯定占不到便宜。

开平帝悠悠道:“朕知道宣化大营的现状,这个问题暂时还无法解决,朝廷的重心依旧在西、南两处。再过几日,等台阁的密探送回情报之后,若是哥舒意无力解决边患,朕准备调一支骑兵去北境消灭那些蛮人。”

裴越登时明白皇帝将自己留下来的用意,他冷静地说道:“北营本就有援护北境三州之责,藏锋卫责无旁贷。请陛下放心,臣并非小觑哥舒大帅而抬高北营武将,韦睿其人素有大将之风,定能保境安民歼灭蛮人。”

然而开平帝却微微摇头道:“韦睿不行。”

裴越吃惊地望着对方,轻声道:“陛下,您打算让臣在这个时候离京?”

开平帝意味深长地问道:“什么时候?”

裴越语塞。

他能怎么说?

喂,皇帝陛下,京都如今就是内里已经滚沸表面勉强维持平静的一锅水,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喷薄而出,变成吞没所有人的滔天巨浪。

裴越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苦笑道:“陛下,臣这些年四处奔波,就没怎么陪过家人。蛮人的确悍勇,可是以韦睿的才能加上藏锋卫的实力,臣敢保证他们绝对不会失手。”

开平帝淡淡道:“这个理由已经用过了,朕也曾额外给你放了不少假。”

“陛下!”

裴越稍稍拔高声量。

开平帝望着这个年轻臣子的双眼,从中看出几分紧张和关切,心中略感熨帖。

他没有打趣裴越难得一见的表现,只是平静地说道:“朕不是在同你商议,明白了吗?”

裴越沉默良久,垂首道:“臣明白了。”

第975章 杯酒飨风雪

云州,兴安府。

自从蛮人越境并且攻占九座兵站的消息传开以后,府城内的气氛渐渐变得凝重起来,因为这里距离边境仅有二百余里。据说那些蛮人身高丈二形似野兽,可以赤足在冰天雪地中狂奔且不知疲倦,五六个时辰就能从边境奔袭至府城门外。

又说那些蛮人野蛮又残忍,动辄将梁人如牲畜一般宰杀,无论你权势高低才华深浅,一律躲不过砍头的后果。如是传闻愈演愈烈,便有那等饱学之士出来反驳,只说北面有九里关控扼必经之路,蛮族面对那等雄关只能望而兴叹,且化州那边传来消息,宣化大营的哥舒主帅已经调兵遣将,必然会全歼那些吃了熊心豹子胆的蛮人。

真真假假,常人难以分辨,于是人心愈发惶惶。

城内并无驻军,故而知府方大人便成了大多数人心中的希望。然而稍稍有些门路的人想到这位方知府都不禁暗自摇头,虽说那是从都中来的官儿,可是从京都贬到云州这个苦寒之地,足以说明此人要么是得罪了朝中的大人物,要么便是品行有问题。

方知府赴任兴安已经四年,家眷也带了过来。

这几年时间里他倒也算得上勤勉,只是受限于此地的条件和气候,无法做出亮眼的政绩,大抵维持一个不过不失的状态。

府衙偏厅之内。

方知府站在东面墙下,望着墙上挂着的简易地图,眉头皱成一个川字。

“哥舒大帅可有回信?城内募兵进展如何?”他头也不回地问道。

身后肃立着两名中年幕僚,皆是他从京都带来的心腹,忠心没有问题,只是能力有所欠缺。

左边那位名叫黄宗玉的文士恭敬地说道:“禀府尊,哥舒大帅尚未回信,不过小人打探到一些消息。大半个月前蛮人越境,哥舒大帅收到急报后便开始调派将士,试图将蛮族兵卒一网打尽。但是那些蛮人竟然很是狡猾,不仅没有陷入宣化大营的包围圈,反而小胜了几场。如今哥舒大帅屯兵边境,蛮人时而南下时而返回荒原,战局有些焦灼。”

方知府微微颔首。

另一位名叫李征的幕僚接着说道:“府尊,城内已经募兵一千人,士卒操练和军械粮草的筹备也在进行,只是……”

方知府平静地道:“有话直说。”

李征担忧地道:“虽然府尊是出于府城的安危考虑,且事先向哥舒大帅通禀过,但这事毕竟不合规矩。如今蛮人的主力应该还在化州边境,且府城北边有九里关作为屏障,在没有两府的行文照会时,府衙直接募兵练兵,若是朝中计较起来,恐怕会对府尊不利。”

方知府闻言转身扫了一眼两人,瘦削的面庞上神色平静,淡淡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若不提前做些准备,等蛮人出现在城下时,城内百姓能指望谁?”

黄宗玉皱起眉头,话锋一转道:“中山侯权势煊赫,近年来愈发为陛下器重,朝野上下无不畏惧。想必是他从中作梗,否则府尊何至于在此蹉跎四年,早早便能调任他处。”

方知府眼中浮现复杂的神色,摇头道:“裴越虽然心狠手辣,但也不会行此手段,而且他多半不记得本官的名字了。”

两位幕僚尽皆长叹。

这位被贬到云州迟迟无法复起的知府名叫方巡,曾经官居御史中丞,品阶为正四品,距离衣紫重臣仅仅一步之遥,在御史台内的地位仅次于御史大夫。

这个官职素来清贵尊崇,是文官擢升的重要路线之一,开平朝便出过洛庭和简容两位重臣,尤其后者算起来还是方巡的后辈。

当年祥云号创建之初,在大皇子和七宝阁的施压与撺掇下,方巡和原户部尚书孙大成一唱一和,试图说动开平帝将祥云号收归朝廷。

事败之后,孙大成只是被开平帝喊去御书房痛斥一番,方巡却从御史中丞贬为兴安知府,可谓从云端坠落谷底。然而世事总是难以预料,后来孙大成被斩首抄家,方巡依旧当着正五品的知府,虽然暂时看不到离开云州的希望,至少还能保有一丝可能。

李征对那些往事记忆犹新,沉吟道:“府尊所言非虚,中山侯看似嚣张跋扈实则进退有据,再者陛下也不容许他身为武勋却插手文官的调动。”

方巡敛去眼中淡淡的悔意,缓缓道:“那件事怨不得旁人,是本官自己鬼迷心窍,以为早早下注大皇子便能雪中送炭。罢了,不提旧事。既然哥舒大帅忙于军务无暇东顾,那么府衙就要尽力而为。尔等不必担心,募兵之事由本官一肩担之,事后朝廷若是怪罪下来,自有本官挡在前面。”

“府尊言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