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子无敌 第504章

作者:上汤豆苗

王平章垂首道:“陛下,林合胡言乱语随意攀咬,诬陷王九玄参与了昨夜之乱。老臣这么多年一直教导王九玄要本分行事,他绝对不会逾越规矩,更不可能以禁军统领的身份去调查中山侯,恳请陛下明鉴。”

开平帝微微颔首,转而看向王九玄问道:“林合所言是真是假?”

王九玄坚决地回道:“陛下,臣实不知林合为何要诬告,但臣绝对没有与他勾连。臣与中山侯并无冤仇,且在西境时还有并肩作战的经历,怎么可能与台阁的官员联手构陷他?为了自证清白,臣愿辞去禁军统领之职,回府中静待有司的调查结果。”

这番话也算是合情合理,而且最后的以退为进非常理智,王平章没有去看自己的长孙,心中自然颇为赞赏。

开平帝嘴角微微勾起,就在众人以为他要将此事轻轻揭过之时,一个略显战栗的声音响了起来。

“陛下,事情不是……不是这样的。”

满堂一静。

开平帝看向脸色发青的刘费,面无表情地问道:“你想说什么?”

刘费根本不敢去看皇帝,他方才已然是鼓起全部的勇气开口,哪里还敢直面天子之威。如果不是心中的愤怒已经达到一个临界点,且抱着谁都别想好过的念头,他肯定没有胆子站出来。

只是眼看着王家祖孙将要抽身而出,而林合已经被拖下去,那就只剩下自己一个人扛罪,刘费再也忍不住,哆哆嗦嗦地说道:“启奏陛下,旬日前林合找上门来,说是发现了中山侯与贼人勾连的踪迹,希望臣能助他一臂之力。臣以为这是一桩大功劳,一时冲动便答应了他。后来他又说,此事还有禁军统领王九玄的配合,届时会有魏国公府的人手前来助阵。”

王九玄果断地驳斥道:“渭南郡王休要胡说,你说我亦曾参与此事,可有任何真凭实据?”

刘费当然拿不出足够分量的证据,对方行事一贯小心谨慎,怎么可能留下书面证据?但他身为宗室子弟,天然便会撒泼打滚的本事,闻言索性向前大礼伏倒,哭诉道:“陛下,臣糊涂啊,想着能为陛下辨明忠奸出力,哪里知道中了林合和王九玄的奸计。分明是他们嫉妒中山侯的权势,想要做局陷害中山侯,却将臣拉进来垫背……陛下,陛下!臣真的冤枉啊!”

声泪俱下,惨不忍睹,就连裴越都不禁为之侧目。

在接到韦睿的回报后,他便打定主意要让王平章付出代价,至少要报了赐婚搅局之仇,先拿王九玄开刀自然是最好的选择。只是他也没有想到刘费竟然如此上道,还没等自己出言暗示,此人便主动跳了出来。

如此也好,静观便是。

诸位重臣面色各异,不远处站着的二皇子眼神格外复杂。

刘费终究守住了底线,没将自己抖搂出来,刘赟心里觉得很欣慰,但是他更不希望王平章产生误会,以为刘费的举动是受自己指使。最近半年以来,他和这位实权国公已经多次暗中往来,并且得到了对方在储君争夺上的支持。

眼见刘费一个劲地攀扯王九玄,刘赟眉头皱了起来,但这个时候他什么都做不了更不敢做,因为只要自己敢开口就一定会引火烧身,毕竟他和刘费的关系在都中委实不算秘密。

说不定老大和裴越这对狼狈为奸的家伙就在此处等着呢。

面对刘费声泪俱下的控诉,王九玄很难再保持往日的镇定,他艰难地自辩道:“启禀陛下,臣身为禁军统领,万万不敢越权行事,更不敢和宗室、台阁的人私下串联。臣恳请陛下派人彻查此事,若是找到任何证据,臣甘愿领受加倍惩处!”

刘费双眼赤红,脸上眼泪纵横,赌咒发誓道:“陛下,若臣今日有半句虚言,就让臣死后堕入九幽炼狱,永世不得超生!”

这句话一出口,王九玄的脸色立刻变了。

开平帝皱眉斥道:“身为宗室子弟,岂可如此失态,给朕跪直了,收起你这副装模作样的面孔!”

刘费浑身一抖,再也不敢哭嚎,老老实实地挺直腰杆跪着。

开平帝轻吐一口浊气,看着下方两人,怒道:“一个天家子弟,一个禁军统领,竟然敢跟太史台阁的官员勾连,无旨擅闯武勋府邸,甚至还动手杀人,你们眼里究竟还有没有朕这个天子?!”

两人只能磕头求饶。

与此同时,王九玄心中冰凉,毫无疑问皇帝已经相信刘费的话,否则不会如此直白。

至于证据……

皇帝需要证据的时候才会摆上台面,不需要的时候自然可以一言带过。

尤其是他们的身份与普通朝臣不同,一个是宗室子弟另一个隶属禁军,皇帝要收拾他们压根不需要经过两府。

裴越好整以暇地看了一眼王平章。

第942章 一箭三雕

王平章这辈子不知见识过多少大风大浪,肯定不会被轻易击倒,哪怕在皇帝表明态度之后,他仍然保持着平稳的心境。

今天这件事的严重性可大可小,全在皇帝一念之间。

如果要将此事定性为各方势力私下串联,那完全可以无限制地扩大,想来皇帝也不在意多杀点人,可是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

林合背后是沈默云,刘费背后是二皇子,王九玄背后是他这位实权国公,皇帝想要举起屠刀很容易,但事后收场却没那么简单。

目前看来,开平帝之所以动了真怒,是因为林合不知死活地再三提起那些陈年旧事。其实在去年那次私下奏对的时候,王平章便敏锐地察觉到,开平帝并不在意陈希之是否还活着,他更重视裴越能否按照要求走下去。

然而开平帝对裴越这般宽容,不代表其他人可以借题发挥,否则都中必然会流言四起,甚至可能影响到他的名声。

理清楚脉络之后,王平章一边思考着该退到哪一步,一边从容地说道:“启奏陛下,老臣还有一言。”

开平帝漠然道:“讲来。”

王平章并不在意此刻皇帝的冷漠神情,该退步的时候他自然会退,比如先前除了王九玄之外的其他王家子弟被明升暗降,只要不影响他心中的大局,这位老人可以让皇帝满意。可王九玄不是李炳中,不是他会随意放弃的棋子,此时再退身后便是万丈悬崖。

他微微垂首,心平气和地说道:“陛下,王九玄虽然年轻不知事,却是陛下钦点的禁军统领,他一直感念皇恩不敢行差踏错。如今仅仅因为渭南郡王没有实证的诬陷,他就要背负勾结内外的罪名,未免令人扼腕。倘若无凭无据就能陷害大臣,将来朝中纷纷效仿,如之奈何?”

刘费不敢面对开平帝的审视,却不会太过惧怕王平章,闻言强硬地道:“魏国公,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更何况谁敢在御前胡言乱语?如果王九玄没有参与此事,难道我和林合都是在用性命诬陷他不成?”

王平章轻拂袍袖,淡然道:“按照郡王的逻辑,那么中山侯确实和当初那些贼人沆瀣一气?”

刘费登时哑口无言,他很想点头赞同,但是眼下无论如何也不能继续招惹裴越这个苦主。

王平章轻描淡写地将他压下之后,望着开平帝诚恳地说道:“陛下,老臣以为此例不可开,此风不可涨!”

开平帝默然不语。

他心里承认王平章的话很有道理,这些年大梁的朝局一直稳定运转,朝争也在可以控制的范围之内。如果仅仅因为林合和刘费的指控,在没有实证的前提下就治罪王九玄,很有可能会让以后的朝堂变得混乱不堪。

想到这儿,他抬头望向老神在在的裴越,心中略显失望。

你这家伙既然要给他们挖坑,缘何不将事情办得更妥当一些?

朕多多少少要顾及王平章的体面,毕竟他还是西府左军机,大梁百万将士都将其看做军神一样的人物,难道你以为仅凭指控就能坑死王九玄?

思忖半晌之后,开平帝缓缓说道:“裴越,此事你身为苦主,可有未尽之言?”

裴越上前一步与王平章并肩,坦然道:“陛下,臣昨夜并未亲历现场,既然王九玄没有被当场抓住,渭南郡王又拿不出实证,那么串联构陷之罪确实不能断定。只是臣觉得既然他们之前有联系,那肯定会留下痕迹,派人彻查便是。”

他每说一句,王九玄心里的寒意便浓重一分。

开平帝又问道:“如今太史台阁也牵连其中,你觉得应该由哪个衙门来查?”

按照正常情况来说,这种大事一般由刑部牵头,御史台监察,大理寺复核,也就是世人常说的三法司会审。只是此事牵扯到台阁官员、宗室子弟和西府左军机的长孙,刑部尚书高秋怕是没有那个胆子一查到底。

裴越轻吸一口气,拱手道:“臣恳请陛下派銮仪卫出手,先查臣的府邸、商号、别院乃至所有与臣有关的地方,看看臣到底有没有勾结贼人,如果臣确实做过这种事,愿以项上人头还大梁一个朗朗乾坤。如果臣没有做过,也请朝廷还臣一个清白!”

谷梁心里略有些意外,裴越此举与既定的策略不符,他临时改变了想法。出于对这位乘龙快婿的信任,谷梁没有流露出任何异样的情绪。

开平帝幽深的目光望着裴越,沉声道:“然后呢?”

裴越继续说道:“除了查臣之外,銮仪卫同时可以查一下魏国公府,看看王九玄究竟是否如他所言,从始至终没有插手这件事。圣天子在上,臣坚信没有人可以颠倒黑白,既然魏国公坚持他的长孙不会犯错,那就让銮仪卫查个一清二楚。”

暖阁内陷入长久的沉默之中。

沈默云暗自一叹,裴越之所以这般奏请,除了他说的彻查此事之外,显然还藏着更深的念头,那便是借着这个机会让銮仪卫从水面下浮上来。二十多年来銮仪卫一直隐藏在黑暗中,这并非是君王不想让其发展壮大,而是朝中的抵触情绪极其强烈。

在已经有太史台阁的前提下,中宗皇帝又弄出一个銮仪卫,谁会喜欢这些特权机构的存在?他们的官阶虽然不高,但是掌握着极大的权力,而且极有可能祸乱朝纲,史书昭昭不乏先例。

作为天子来说,台阁和銮仪卫就是自己的眼睛和耳朵,最好的情况肯定是二者相互制衡为己所用,但是台阁的根基太过深厚,銮仪卫又无法光明正大地走上台面,于是便呈现出严重不对等的状况。

依照沈默云对开平帝的了解,陛下肯定会喜欢这个提议,不得不说裴越把握机会的能力出人意料,而且此举算是为自己和他在朝堂上的决裂钉上最后一根钉子,毕竟銮仪卫的出场意味着台阁的重要性会被削弱。

很聪明的年轻人,只是……

沈默云既欣慰又担忧,裴越拉扯出銮仪卫的目的恐怕还不止于此,他这是想看清楚皇帝的家底啊。

御案之后,开平帝扫视了诸位重臣一眼,见除了右执政洛庭之外,其他人对于裴越的提议并无反对神色。

显然是因为他们都知道此案牵扯的人地位太高,三法司很难查下去,所以没有理由反对。

细细一想,裴越这小子的报复心有些强,先前沈默云没有给他留情面,此刻他便针锋相对地反手一击。

在神情凝重的洛庭开口之前,开平帝按下遐思,断然道:“林合身为主谋关入诏狱,刘费身为从犯,夺爵归府等候发落,至于王九玄——”

他顿了一顿,望着王平章此刻显露出来的老态,沉吟道:“免去禁军统领一职,归府后无旨不得外出,待銮仪卫查清原委之后再行定夺。”

尘埃落定。

王平章松了口气,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皇帝只是想借着裴越的提议让銮仪卫拥有起势的基础,应该不会真的继续查下去。

只要人还在,出身文字还在,终究有再起之时。

老者缓缓舒出一口气,转头看向裴越,却发现对方不仅没有流露出失望的情绪,反而显得非常冷静和从容。

他看着这个年轻人俊逸的面庞,总觉得对方的算计不止于此。

第943章 狼子野心

春日午后,皇城之中阳光明媚。

开平帝令其他人退下,只将沈默云留在暖阁中,自然是要就林合所犯之事做出一个了结。至于是敲打一番这位孤臣,还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诸位重臣其实并不在意。

只要不是沈默云本人出现原则性的问题,开平帝便不会动真怒,毕竟此人是他掌控朝堂的重要臂助,十余年来一直以忠心著称。

殿外春风拂面,缓步走出的大人物们却轻松不起来,各有各的盘算和忧虑。

右执政洛庭今日全程皆为看客,最后裴越提议由銮仪卫调查此案时,他本想出班进谏劝阻,但是在思忖过后,他放弃了这个打算。

此举并非洛庭畏惧天子冷眼或担忧个人得失,而是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局势下,他必须小心谨慎谋而后动。如今莫蒿礼久病卧床,他已经成为实质上的宰执大臣,容不得半点轻忽。此案说到底是武勋之间的风波,自己身为当朝执政不宜随意插手。

不过在宫前广场分别之际,他还是意味深长地看了裴越一眼,这一幕亦落入谷梁的眼中。

微风习习,沁人心脾。

只是这和煦的氛围中,王平章的气势犹如黑云压城,淡漠的语调尽显军机之首的威严:“中山侯好手段。”

裴越先是看向老者身后垂首低眉的王九玄,然后不动声色地应道:“不知魏国公有没有听过一句话?”

王平章泛白的鬓发打理得一丝不苟,任风吹而不动,闻言微微眯眼望着对面这个异军突起极其难缠的年轻权贵。

裴越面上浮现一抹从容的笑意,缓缓道:“国公爷,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这句话从字面意思来理解的话,应该是指从去年年初到此时此刻,王平章暗中使出的种种手段,包括说动开平帝筹谋南境之战、推动平阳公主赐婚下嫁以及夜袭北郊小院等针对裴越的算计。

至于昨夜的请君入瓮,显然是裴越一次小小的还击。

然而在王平章看来,此言尚有未尽之意,似乎是指向十七年前的京都流血夜,却不知裴越究竟掌握了多少内情。

他凝望着裴越镇定自若又带着几分讥讽的神情,沉声道:“老夫也有一句话送给中山侯。”

裴越微微颔首道:“洗耳恭听。”

王平章漠然道:“小心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二人迎面而立,肃杀之气冲天而起,就连远处站着的宫人都感觉到那股凌厉的杀意,不由得越发站远了些,艰难地移开目光,不去看这两位年龄悬殊但同样手握重兵的实权勋贵。

“咳咳。”

上一篇:诸天反派的逆袭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