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子无敌 第457章

作者:上汤豆苗

席先生心中涌起怜惜之意,裴越承受的压力来自方方面面,但他最在意的显然是身边人的真心,便诚恳地说道:“我一开始也有和你同样的担心,不过在面见谷梁之后,我相信他不知情。裴越,你谷伯伯不是神仙,倘若皇帝和王平章联手,想要瞒住他并不困难。”

裴越忽地轻舒一口气,露出一个浅淡的笑容。

放下担忧之后,他立刻恢复到平时冷静的状态,脑海中高速运转,缓缓道:“也就是说无论方谢晓有没有出手,皇帝和王平章都要利用这个机会在边境发动战事。”

席先生颔首道:“大抵如此。不过我现在并不能确定,皇帝在做出这个决断的时候,有没有将你算计在内,又或者在后来局面的变化中,是否受到王平章的蛊惑,逐渐改变对你的看法。”

裴越回想着南下之前的往事,平静地说道:“最开始皇帝应该没有想置我于死地,否则他不会将南境军权交在我手中。但是如先生所言,在我离京之后,京都必然发生了一些变故,皇帝一方面想利用我来取得南境大胜,另一方面不希望我在边军中建立太高的威望。”

“这便是问题的关键。”席先生郑重地说着,随即话锋一转道:“越哥儿,往后你想做到哪一步?”

这是今夜师徒二人密谈的关键所在。

不管京都那边究竟发生了何事,裴越接下来要面对的肯定是无尽深渊。他面前的选择不算多,要么如王平章那样在皇帝的不断打压中苟延残喘,或者像裴贞那样找个机会脱身而出从此隐姓埋名,亦或是干脆答应冼春秋的请求,在风云变幻之中逐鹿天下?

面对席先生炯炯有神的目光,裴越渐渐涌现出凌厉的气势:“先生,我想分两步走。”

席先生问道:“哪两步?”

裴越坚定地说道:“第一步,无论皇帝姓甚名谁,我不想再将命运交到他手中。”

望着这张年轻俊逸的面孔,品味着他极其坚决又与众不同的话语,席先生在沉默许久之后,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笑声中满是欣慰。

他没有再问第二步是什么,因为那已经不重要。

笑声止歇之后,席先生略显振奋地说道:“好,接下来我便帮你分析一下天下大势,以及我们第一步棋将要落在何处。”

裴越不由自主地激动起来,相较于以往他在细节处的布局,这一次显然是要以天下为棋盘,每一步都极其重要。无论最终他是要权倾天下,亦或是逍遥人间,第一步几乎就能决定他的未来。

此时此刻,他不禁想起当初在绿柳庄中,席先生为他分析论断朝堂局势,那时候他只能安静地倾听,按照先生的叮嘱步步为营,如今他却已是坐镇一方的棋手,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席先生沉着地说道:“如今天下三分,西吴暂时可以弃置一旁,因为他短时间内无法祸乱中原。梁周之间必有一战,无论大梁南下收复前魏故土,还是南周卷土重来君临北地,这显然不是朝夕之功,你可以借此稳固发展自己的势力。”

裴越颔首道:“大局如此,皇帝暂时还不敢对我逼迫过甚。”

席先生笑道:“没错。接下来我们将目光放在大梁内部,对于你来说同样是将大局分为三处,一者西境,二者京都,三者南境。倘若你要不断发展自己的实力,最重要的便是不过分引起旁人的注意,等到将来水到渠成之时,于无声处起惊雷。”

裴越脑海中浮现大梁疆域的概况,问道:“依先生所言,我们这第一步棋该落在何处?”

席先生掷地有声地说道:“南境五州!”

第859章 天似穹庐

裴越起身帮席先生添茶,心中思绪翻涌。

他已经意识到现在的开平帝不会放任一个权臣的诞生,自己与王平章的情况截然不同。

当初中宗皇帝属意先帝,刘铮只是一介亲王,没有王平章的支持他很难下定决心窥伺皇权。等到登基之后,他还需要用王平章制衡开国公侯的军权,所以才会让后者一步步扩大在军中的势力。

关于裴越,抛开当初的试探和利用,开平帝在放弃鸟尽弓藏的想法之后,也只将他当做未来的辅臣培养,从未想过在近些年继续增加裴越的权柄,那样肯定会造成尾大不掉的局面。

更何况……

裴越暂时还不清楚皇帝身上发生了什么变故,以至于突然做出这等急切的举动。就算没有这个变故,他回京之后也会面临不断的打压。

坐以待毙当然不是裴越的性情,即便是十几年的闲置和冷板凳也无法接受,虽然这种情况在史书上比比皆是。

只不过他要做的事情比冼春秋筹谋许久的叛逆更难,不管不顾扯旗造反是一锤子买卖,无论成败都只需要朝着一个方向布局。

他想要达成的第一步是将自己和大梁的存亡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样无论皇帝是谁,对他观感如何,在对他下手之前必须要考虑自己的江山是否稳固。

这就像太宗皇帝对待裴元和开平帝对待裴贞一样,只不过裴家先祖从一开始就受制于皇权和忠君思想,裴元长寿却无法救下谷梁的父亲,裴贞更是被迫以假死脱身,裴家的实力越来越弱是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

这是皇权和臣权的天然对立,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前者必然会越来越强大。

裴越很敬佩裴贞,可他不愿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之后要被迫隐居山林,直到死去都不能再见亲人。

他更不想像那位名叫林清源的先行者一样,不明不白地死去,一腔热血付诸东流。

或许未来有一天,他厌倦那些勾心斗角会选择离开庙堂,纵情山水之间,但是主动和被迫是两回事,所以他想要更进一步。

通过千丝万缕的细致布局,给自己铸就一层无人能撼动的不败金身。

只是在这个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世界,想要做到这一点难比登天。

重新落座之后,望着胸有成竹的席先生,裴越沉吟道:“南境?”

按照常理来说,他应该将着力点放在京都,毕竟现在身上有一个北营副帅的军职,且南境战事的功劳足以让他将那个副字去掉,现任主帅修武侯谭甫本就是负责过渡的人选。

祥云号和沁园都发迹于京都,且这些年他在朝中发展的势力也已经初见成效,最关键在于京都是权力核心之地,真到了摊牌那一天,掌握京都便能决定大局。

退而求其次的话,西境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西境战事和南境战事有本质上的不同,前者对灵州百姓的影响更大,裴越攫取的民心更多,再加上藏锋卫的将士基本都出身于灵州,这是一个极好的基础。

如今的灵州刺史唐攸之上马管军,下马管民,是大梁历史上第一位包揽军政大权的封疆大吏。他是裴越盟友之中仅次于谷梁的重量级人物,而且两人的关系无需多言,只要看如今成为裴越心腹的唐临汾便能知晓。

至于南境五州……

裴越的面色略显凝重。

席先生大抵猜到他的想法,微笑问道:“越哥儿,如果我没有听错的话,你前面表达的意思是暂时不考虑造反?”

裴越应道:“不敢欺瞒先生,我不觉得当皇帝是一件舒服的差事,眼下我所求者不过是无所忌三字。”

“无所忌……”

席先生复述着这三个字,颔首道:“既然你是出于这样的考虑,那就要明白一点,落子于南境是必然的选择。”

裴越不慌不忙地说道:“请先生赐教。”

席先生道:“首先,如今的你很难韬光养晦。即便你当初做了一些准备,譬如祥云号的蜂窝煤生意只占京都一地,沁园的股子或卖或送,北营那边特意给朝廷留了两卫兵马的军职,这些举措确实能打消一部分人对你的忌惮。可是一旦你将触角伸向京都的方方面面,很快便会引来怀疑的目光。”

裴越沉吟道:“我知道局势容不得大意,所以当初让戚闵培养消息渠道时,没有给他足够的支持和权限,主要还是避免惹人猜忌。”

席先生赞许地道:“你能够这样小心谨慎自然是好事。皇帝对京都的掌控力度远比你想象得强悍,不然沈默云为何要做一个忠心耿耿的孤臣?”

裴越微微一惊,沉声道:“沈大人他……”

席先生道:“沈兄的长子沈文德意外过世,这件事你知道吧?”

裴越不敢置信地道:“难道这不是意外?”

席先生喟叹道:“是不是意外,我们至今没有实证。那是仁宣四年冬天,沈文德在外与一名纨绔发生冲突,被人失手打死。事后凶手被明正典刑,他的家族从此一蹶不振。虽然事情发生的时候我不知情,可后来按照沈兄的说法,他反复查过那件事的首尾,没有发现任何疑点,只是一桩极其普通的酒后杀人案。”

裴越摇头道:“越完美的案子越有疑点,再者,仁宣四年的时候沈大人已经完全掌握太史台阁,哪家纨绔有这样的胆子欺辱他的独子?”

席先生道:“除了那个被处死的凶手之外,其他有关联的人至今还好好的活着,包括凶手的亲族。不光沈兄动用台阁的力量查过无数次,就连我也查验过一应细节,依旧没有发现与阴谋有关的蛛丝马迹。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皇帝对沈兄越来越信任,朝野上下无不畏惧这位孤臣。”

裴越缓缓道:“如此说来,就算沈大人能够借助台阁的力量暗中培养一批亲信,台阁内部仍然有一部分人忠于皇帝。”

席先生正色道:“你不要忘了銮仪卫的存在。”

裴越闭目沉思,良久之后开口说道:“先生是想说,就连沈大人都无法完全隔绝皇帝的目光,以我如今的实力和表现出来的能力,一举一动都会在皇帝的注视之下。在京都这个步步惊心的地方,稍稍逾越雷池就会引来灭顶之灾。”

席先生微微颔首。

裴越笑了笑,平静地说道:“以前总觉得造反不算难事,连四皇子那么粗糙的手段都险些造成威胁,事后才知道那不过是皇帝的算计。头顶这片天看似高远,实则如铁幕一般厚重,想要掀开没那么容易。”

席先生凝望着他的双眼,不疾不徐地说道:“破局之道,在于另辟蹊径。”

第860章 地如棋局

裴越能达到今天这个地位,靠的是无数次运筹帷幄,从最开始非常粗糙的横断山剿匪之局,到最近料敌机先的江陵之战,他的谋算之能变得越来越成熟。

即便眼前是一个纷繁复杂框架极大的局,他依旧毫无胆怯畏惧之意,反倒逐渐显得兴奋起来,语调不由自主地上扬:“倘若要让皇帝忌惮,必须掌控足够多的资源,由点到线最后成面。”

席先生微笑道:“接下来皇帝或许会打压你,亦或是闲置你一段时间,但他暂时不会对你起杀心,因为天下还未平定,他还需要你这柄神兵利器。利用好这段时间,将你的影响力延伸出去。”

裴越沉吟道:“效仿当年裴元旧事?”

这便是方才席先生所言裴越强大之所在,即便抛开谷梁这层关系,他这几年分润出去的军功惠及太多人,西军和南军之中有很多武勋受过他的恩惠。在这个基础之上潜心经营人脉,未尝没有可能达到当年裴元的高度。

真到了那个时候,裴越要他们扯旗造反未必能行,可若仅仅是图谋自保,就算是开平帝也会再三思量,更遑论后继之君。

裴越不禁想到远在灵州的唐攸之。

席先生对这个弟子非常了解,直言道:“唐攸之顶多帮你守住藏锋卫的根基,但他很难在西军之中串联起一片势力。你不妨想想西境之战结束后,皇帝做的一系列安排。”

裴越怔了怔,缓缓道:“如今长弓大营主帅是南安伯苏武,我记得此人的第三子名叫苏平,与裴城的关系非常紧密。镇守虎城的是齐云侯尹伟,齐国府和定国府历来交好。这两位武勋算是裴家的世交,当初皇帝赦免裴戎,可能与这层关系有关。”

他端起茶盏饮了一口,神色渐趋凝重:“罗焕章调任京军南营主帅之后,西境金水大营由南雄侯赵贤接任,这位应该是皇帝的心腹,一如萧瑾和守江陵的保定伯蔡迁。至于定西大营主帅汝南侯刘定远,我曾经研究过此人的履历,他似乎没有特别的倾向。”

席先生悠悠道:“中宗建平十五年,定州鉴湖之战,王平章救过刘定远一命,只是知道这件事的人很少。”

裴越恍然道:“竟然是他的人。”

席先生道:“你在西境逆转胜局,让唐攸之一跃而成军中顶尖武勋,他当然会承你的情,让唐临汾入藏锋卫便是表明态度。可是正因如此,皇帝不会坐视你将西境边军变成自己的地盘,只需要一连串简单的调动,便将你的人脉打散弱化。仅凭一个新晋崛起的唐攸之,占据大义名分的时候可以帮你做一些事情,但是绝对无法随意驱使刘定远和尹伟这些人。”

裴越心中泛起一股凉意,一个长久以来压在心底的谜团终于有了答案。

那还是年初的时候,他携大胜之威返回京都,在那场朝会上亲眼见证王平章通过一个精简西军的提议掀起风浪。当时裴越以为王平章是想举荐李炳中为灵州刺史,虽然最后这个包揽军政大权的官职落在唐攸之手中,西军的精简和各营将帅的调动却也顺利推行。

裴越脸色有些难看,缓缓道:“原来王平章是想断我的后路,当时皇帝明面上是在打压他,两人竟然有这样的默契。”

席先生沉静地说道:“这对君臣相识数十年,虽然存在权柄上的争斗,但是王平章非常了解皇帝的性情,在必要的时候他会放下怨望配合皇帝的举措。不过你无需因此失落,就算你当时反应过来,也无法反对这种阳谋。”

“先生言之有理,皇帝和王平章确实更老辣一些。不过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我在西境也不算完全没有收获。”裴越很快便调整心情,微微一笑道:“藏锋卫将士绝大多数是灵州人,唐攸之足以帮我稳住基本盘。再者,他手下有三卫厢军,这四万人如果不拿来做点文章属实可惜。”

席先生微微一怔,旋即讶异地道:“你竟然早有安排。”

裴越汗颜道:“倒也不算未卜先知,只是当时按照皇帝的意思,原本就要用精简下来的西军将士补充进灵州厢军。唐攸之当然要留下原先长弓大营的精锐,刚好这些将士与我有过同生共死的经历。”

说到兴起之时,裴越起身踱步道:“光是这样还不够,我不能浪费唐攸之主政灵州的机会。除了沁园之外,祥云号必须进驻灵州,只有将刺史府、厢军、当地士族和百姓紧密联在一起,才能织成一张以我为核心的巨网。”

席先生拊掌微笑道:“这便是你的破局之道。”

裴越停下脚步,转身望着中年男人,脸色越来越精彩,宛如一道闪电在他脑海中炸响。

来到这个世界太久,他竟然已经忘记自己最擅长的领域。

当初在绿柳庄的时候,裴越决心从军而非操持商业,那是因为他自知弱小没有自保之力,即便赚来万贯家财也只会为他人做嫁衣。可是如今不同,皇帝在意的是他手中的军权,倘若他将重心转到商贾之道,恐怕开平帝做梦都会笑醒。

然而那些人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一个渗入到社会方方面面的祥云号有多么恐怖。

比如当年的陈家,开平帝和王平章将陈轻尘视为腹心之患,却只将注意力放在先帝对陈轻尘的宠爱上,以为杀死这位奇女子就能解决问题。然而直到陈轻尘故去十余载,她的遗泽仍旧可以帮助陈希之搅动风云。

经过这几年的观察和分析,如今大梁某些地方刚刚出现资本的萌芽,摆在裴越面前的几乎是一张干净的白纸,可以任由他涂抹勾勒。

以祥云号为载体,逐渐将经济民生捏在手中,即便不朝着下一个阶段仓促冒进,他也可以控制这个社会的脉络,甚至在未来具备撼动王朝统治的能力。

当然,想要做到这一点,需要的条件非常苛刻。

首先根脚要足够硬,这样才能打通各州府官员形成的阻碍,这对现在的裴越来说显然不是难事。诚如席先生所言,在天下没有平定之前,开平帝不会自断臂膀,最多只是停下裴越上升的势头,再加上一些敲打而已。

上一篇:诸天反派的逆袭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