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子无敌 第455章

作者:上汤豆苗

书房之中,裴越独坐窗前,桌上放着一张简易的南岸地形图。

他在纸上写写画画,神色看起来略显凝重。

一抹清新的香气从旁边传来,裴越扭头望去,只见叶七来到近前,望着纸上鬼画符一般的字迹,抿嘴轻笑道:“那些人可能永远都想不到,你每一次的布局看似临时起意,实则早已暗中筹谋多时。从西境到南国,世人只知惊叹于你的成就,却不知你为之付出多少努力。”

裴越放下做不完的事情,转身笑道:“为何突然夸奖我?”

叶七在不远处坐下,眨了眨明亮的双眸:“因为我也没有想到,有朝一日会亲耳听见旁人对你的倾慕之意。”

裴越仔细观察着叶七的神态,只见她笑意盈盈并无恼怒之色,登时放下心来,从容地说道:“我与那位徐姑娘并无私情,等过些时候和谈开启,我会让人将她送回南朝。”

叶七饶有兴致地问道:“你觉得徐初容不够优秀?”

如果换作别人提出这样的问题,自然有些试探的意味,可是裴越知道叶七的性情。当年初见时就能够那么豁达,在经历这么多风雨之后,她又怎会像小女儿一般斤斤计较?

望着那双眸光清澈的眼睛,裴越缓缓说道:“她出身于清河徐氏,光是这个家世就能强过太多人,再加上容貌和品格都很好,纵然有一些骄纵的脾气却也无伤大雅。只不过,我对她确实没有那方面的想法,这与她是否优秀无关。”

叶七莞尔道:“其实我觉得你可以接受她。”

书房中陡然安静下来,只剩下窗外秋风吹动树叶的声音。

裴越不可思议地望着叶七,好半天才说道:“你说什么?”

叶七柔声道:“带她回京都,蓁儿妹妹应该不会反对。”

两人早已心意相通,裴越当然明白叶七不是试探更不是说反话,而是非常认真地考虑这件事的可行性。

叶七继续说道:“我不相信徐徽言无情冷血到那个地步,连自己的女儿都能轻易丢弃。你之前的想法应该更接近事实的真相,他这是在替清河徐氏留一条后路,且笃定你不会伤害徐初容。从古至今,联姻历来是结交关系的不二法门,徐初容之所以出现在你身边,更像是南朝一部分世族的投石问路。”

裴越轻叹道:“所以清河公主的联姻是假,徐初容的到来才是真?南朝皇帝用联姻算计江陵城,但是徐徽言那个老狐狸却算计了所有人,假借朝廷的名义铺陈自己的谋局。”

叶七微微点头道:“你将徐初容留在身边,就能给那些人吃一颗定心丸。”

裴越凝望着她的面容,感慨道:“叶七,你这样也太……”

“贤惠是吗?”叶七笑了笑,平静地说道:“如果徐初容对你无意,我也不会多此一举。只是这几天我确认她对你的心意,小姑娘瞧着那么可怜,再加上这件事对你确实有极大的好处,让她留下来又何妨?对于中山侯府来说,无非是多一双筷子而已,于我又有什么干碍?”

裴越被她霸气的言辞震得久久无语。

他情不自禁地想起当年在京都北郊,叶七说的那句话:“只要我在一天,她们只能当小。”

自己究竟是有多幸运,才能遇到这样一位奇女子?

不过他还能保持冷静,于是缓缓道:“这件事容我再想想。”

叶七看了一眼桌上的草稿,温柔地说道:“我从来不会干涉你的决定,但是我觉得你应该为以后做打算。徐初容的去留不仅仅代表她个人,更关乎你对南朝的影响力,将来风云变幻之时,这未尝不是一条后路。”

裴越微微一怔,随即轻声道:“原来你都知道。”

叶七摇头道:“我不知道你在担心什么,可是我知道你最近远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轻松。战事已经取胜,南朝根本没有逆转的机会,是不是京都那边有什么问题?”

裴越道:“十多天前我便用八百里快马将奏报送往京都,如果没有意外的话,陛下的旨意早就应该传过来。无论是战是和,他总得给我一个大义名分,即便是临时官职,也好过如今这样名不正言不顺。”

叶七对朝局并不陌生,很快便反应过来,皱眉道:“皇帝对你起了戒备之心?”

裴越沉吟道:“按理来说不至于,但是京都那边迟迟没有反应,这不像是陛下的风格。虽然飞鸟尽良弓藏实属寻常,但他没有必要这般急迫。”

叶七想了想,正色道:“既然如此,你更应该留下徐初容。”

裴越没有刻意矫情,思索片刻后说道:“也好。”

第855章 凛冬将至

“接下来我们要派出小股精兵清扫南朝边境上的军寨,让他们时刻体会到利刃悬首的感觉。”

裴越冷静的声音在将军府的议事堂内响起。

身为主人的保定伯蔡迁却坐在下首,但他脸上并无丝毫不忿之色,抬眼望着主位上胸有成竹的裴越,微笑道:“南周边军这段时间枕戈待旦,想必承受着极大的压力。其实除了西南和正南两个方向,我们还可以将目标对准东面的无为城。”

堂内还有十余员武将,除去谷节、李进和唐临汾这些人之外,有几位是镇南大营主帅巩城侯郭兴和昌平大营主帅普定侯陈桓特意派来的心腹。

郭兴资历深功劳又多,与谷梁的关系称得上生死之交,在南军五营主帅之中稳居首位,就连雄武侯蓝宇有王平章的支持都无法撼动他的地位。裴越此前让钱冰直接找上郭兴,自然是看中他的地位和威望,如今这位老将依旧在蒲圻城,负责将裴越的命令传达给北岸各路将帅。

普定侯陈桓今年三十九岁,眼下坐镇于汉阳城中。

他们之所以特地派心腹待在江陵城内,想要表达的含义其实并不复杂——即便陛下还没有明确裴越的职事,南军将士仍旧愿意听从裴越的命令。

唐临汾看了那几人一眼,随即跃跃欲试地说道:“侯爷,我们要不要攻打无为城?”

裴越淡然道:“倘若真能拿下无为、天长二城,南岸的重镇悉数落入我们手中,所谓的大江天堑便成了一片坦途。”

众人被他这句话挑惹得无比激动。

然而下一刻裴越便给他们泼了一盆冷水:“尧山大营不动弹,无为城哪有那么容易拿下?之所以能够一举攻下汉阳,是因为南周宁国大营的兵力被方谢晓抽调一半,而且我们的动作足够迅速,对方根本来不及增派守军。”

李进不解地问道:“在之前战事焦灼的时候,尧山大营不是佯动施压配合我们?”

裴越平静地说道:“那个时候,太史台阁沈大人就在尧山大营之中。”

众人恍然,对裴越的能力愈发敬佩,同时意识到开平帝对他的器重,竟然连极少离京的沈默云都出现在南境,为他的谋划坐镇一方。

若非如此,以雄武侯蓝宇的桀骜不驯,恐怕裴越很难顺利地驱使他。

裴越沉吟道:“这一次打痛了南朝,求和是他们唯一的选择,而且我朝能够拿下足够多的好处,只不过大家不能掉以轻心,要时刻做好交战的准备。谈判不会太顺利,必要的时候还得继续打。”

众人纷纷应是。

裴越便命人取来地图,开始安排下一阶段的战略计划,这次他不需要藏着掖着,反而要将一切放在明面上,以此来逼迫南周君臣低头。

小半个时辰过后,裴越讲完自己的方略,众人努力消化着他的战术构想,尤其是郭兴和陈桓派来的那几位武将,唯恐漏过一字一句,认认真真地向裴越请教每个细节。

便在这时,冯毅快步走进议事堂,躬身道:“启禀侯爷,传旨钦差入城了。”

堂中陡然一静。

从蔡迁到唐临汾,几乎所有人的眼中都浮现激动的神色。边军这一仗打得极其漂亮,光是斩获的首级就足够每个人的军职和爵位往上一个台阶,虽说朝廷不可能大肆加封,但是总归会给出一个合理的赏赐,否则无法安定军心。

对于他们来说,保家卫国和加官晋爵并不冲突,男儿在世除了胸中理想之外,谁不希望能够荫妻封子光耀门楣?

唯有一个人仍然保持着冷静,裴越看向同样满面振奋之色的冯毅,淡淡道:“摆香案接旨罢。”

片刻过后,传旨太监侯玉带着十名禁军走进议事堂。

开平帝最信任的内监都知有两人,即刘保和侯玉,前者年迈力衰,显然无法承受从京都到边境的长途奔袭。侯玉年过而立,又有一身武道修为,自然是南下传旨的最佳人选。

虽说是皇帝身边的红人,侯玉的态度却显得极为谦卑,刚见面便向裴越行礼,脸上挂着几近于谄媚的笑容。

直到他摊开明黄色的圣旨,态度才变得庄重肃穆。

出乎众人的意料,这封圣旨的用词颇为直白,毫无诘诎聱牙之处,堂内这些粗通文墨的武将都能听懂。圣旨的内容也很简单,无非是将边军好生夸赞一番,从裴越到普通士卒,对他们取得的胜果给予浓墨重彩的称许,并且表明朝廷正在拟定封赏,不日就将落实云云。

众人面带喜色地起身之后,侯玉将圣旨递到裴越手上,脸上堆满讨好的笑容说道:“侯爷,陛下与朝堂诸公商议之后,决定接受南朝的求和。国朝这两年大事不断,百姓需要休养生息,仓促之间不宜开启国战。”

这是题中应有之义,毕竟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堂内众将也都明白这个道理。

裴越淡然道:“理当如此。”

侯玉看了一眼周遭虎视眈眈的武将们,脸上的笑容不禁略显勉强,紧张地吞了一下口水。

裴越不动声色地说道:“都知有话不妨直说。”

侯玉的腰杆稍稍弯了些,小心翼翼地说道:“陛下顾念侯爷这段时间操劳不已,所以希望侯爷能尽快返京歇息。”

这句话出口后,他明显感觉到周遭的气氛不对劲。

裴越神色平静,微微扬眉道:“和谈由谁主持?”

侯玉注意到旁边那些武将的脸色变得极其难看,吞吞吐吐地说道:“东府参政韩大人,奴婢在来的路上经过钦州,已经给韩大人传达了旨意,他过两日就会抵达蒲圻城。”

面对这种赤裸裸的摘桃子行径,其他人终于无法忍耐。

唐临汾第一个站出来愤怒地说道:“如果没有侯爷,江陵城早就丢了!我们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么大的胜果,完全是仰仗侯爷的神机妙算,如今仗打赢了,功劳却是别人的,这算怎么回事?”

李进寒声道:“没有人比侯爷更适合主持和谈,韩参政不通兵事,他能做到继续给南周施压?”

谷节沉着脸说道:“朝堂诸公究竟在想什么?陛下为何要做出这样的决断?是不是有人在暗中捣鬼?”

就连保定伯蔡迁都隐晦地表示不满。

声浪越来越愤怒,面对这群手握重兵的实权武将,侯玉感觉自己就像是惊涛骇浪中的一叶扁舟,随时都有可能被浪潮打翻。其实他在接到旨意的时候就知道这是一趟苦差事,真要是因此惹怒了裴越,自己的小命都不一定保得住。

“都退下!”

裴越一声轻斥,堂中喧嚣的声音渐渐消失。

他看着满头大汗的侯玉和不远处紧张的禁军们,平淡地说道:“都知千里跋涉路途辛苦,请先去歇息吧。和谈之事不必担心,本侯会和韩参政做好交接。”

侯玉诺诺道:“多谢裴侯,奴婢告退。”

等他带着禁军离开,裴越转身望着一个个面露悲愤的武将,脸上浮现温和的笑意:“陛下这是为我着想,难道你们真想看到一个不满二十岁的国公?对我来说,那不是前途似锦,而是万丈悬崖。”

他没有详细地解释,只用一句话便让众人沉默下来。

安抚众将之后,裴越走出议事堂,呼吸着清冷的空气,面上依旧古井不波,心中却泛起凛冽寒意。

冬天来了。

第856章 逐鹿

两日后,蒲圻城。

帅府节堂。

裴越望着对面两位重臣,平静地说道:“和谈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南朝必然会想方设法拖延。时间拖得越久,南朝就能想方设法提升士气,同时消耗我军的战备粮草。”

堂中仅有三人,对面坐着的便是东府参政韩公端与巩城侯郭兴。

韩公端沉吟道:“裴侯之意,我们还要再打一仗?”

裴越颔首道:“不错。在我的计划中,守住江陵是第一步,夺取汉阳是第二步,接下来便是在南朝边境发动一系列的小型战役。重点不在于夺城,而是消灭他们的有生力量,这样才能让我们在和谈中占据绝对的主动,并且可以谋求更多的利益。”

郭兴捻须道:“如此方为正道。”

裴越抬眼望向韩公端,心平气和地说道:“南朝已经先后派来两位使臣,第一位被我撵了回去,第二位是三天前到达江陵,一直被我晾在那里。韩大人到来之前,我已经调派兵力继续南下压制,相信那位使臣这会正急得夜不能寐。等韩大人接见他后,和谈应该能够非常顺利地进行。”

韩公端素有古君子之风,在接到旨意时便觉得非常不妥,因为南境战事完全是依靠裴越奠定胜局,最后却由自己来做最关键的收尾,无疑是半路杀出抢夺功劳。然而圣命难违,他不得不赶来蒲圻城接过这桩差事,故而在面对裴越时难掩愧色。

望着面色如常的裴越,韩公端敬佩地说道:“裴侯算无遗策,本官佩服之至。”

裴越笑了笑,随即郑重地说道:“韩大人,关于和谈的细节,想必陛下给了你指示,但是作为这场战事的亲历者,我希望你能做到以下几点。”

韩公端丝毫没有被冒犯的感觉,诚恳地说道:“请赐教。”

裴越沉声道:“虚名可以不计较,但是有三件事一定得办妥。确认江陵至汉阳一带的归属,赔偿我朝在这场战事中的损失,从明年开始南朝必须缴纳岁贡。”

上一篇:诸天反派的逆袭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