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子无敌 第412章

作者:上汤豆苗

听着庆元帝的感慨,六十三岁的冼春秋正襟危坐,意味深长地问道:“陛下动了爱才之心?”

庆元帝微微一怔,旋即失笑道:“爱卿真会说笑。北面那位对裴越视若子侄,即便此人年方弱冠,依旧加封他为一等国侯,而且还让他执掌京营。朕就算喜欢这样的年轻俊彦,又能给出什么条件让他动心?难道对其许以国公之位,顺带让他顶替方爱卿成为咱们的总理军务大臣?”

冼春秋面色淡然地说道:“倘若裴越真的愿意带着那支骑兵归附我朝,封为国公又如何?”

庆元帝面露讶异之色。

此事虽然是说笑,但是冼春秋能有这样大度的表态,依然让庆元帝大为感动。毕竟如今大周除了一位随时都有可能撒手人寰的老臣之外,国公仅有方谢晓一人,按理来说冼春秋才是真正具备加封资格的武勋。

见他如此坦荡大气,庆元帝不禁有些意动,倘若裴越真的能带着藏锋卫归附,首先改变的就是双方的军力对比,尤其是对于缺少精锐骑兵的大周来说,一万精锐骑兵足以填补军中最弱的部分。更重要的则是这件事的后续影响,对于北梁来说将是一个伤筋动骨的损失,继而会严重损害他们的军心和民心,而对于大周来说则是一剂提振士气的良方。

当然,庆元帝也只是想想而已,身为一朝君王他还没有那么幼稚,故而只是摇头笑道:“方才上官鼎派人回来禀报,爱卿也听说了裴越在文会上的煽动之语,莫说让他改换门庭,只要他在建安这段时间收敛一点,朕便心满意足了。”

冼春秋抬眼望着皇帝,沉静地说道:“这不就是陛下允许他参加东林文会的原因吗?”

庆元帝轻叹道:“终究瞒不过你。不过朕让他参加东林文会,只是希望借助此人的嚣张跋扈,震慑朝内那些摇摆不定之辈,让他们明白就算投奔北梁也没有好下场。没想到裴越另辟蹊径,居然懂得对那些文人用攻心之策,倒是朕小觑他了。”

冼春秋沉思片刻,缓缓道:“陛下,其实裴越这样做反而对我朝更有利。”

庆元帝双眼微微一亮,连忙道:“说下去。”

冼春秋不疾不徐地说道:“我朝的问题在于一部分门阀世族武勋亲贵不知收敛,肆意盘剥百姓以至于民怨沸腾,军中亦被波及。这些人平时虽有内斗之举,但是遇上外部的压力,他们又会极快地抱成一团携手对抗,这便是陛下和徐首辅多次改革都无法推行下去的根源。所谓乱世用重典,沉疴下猛药,想要打破这种积重难返的局面,不如借用裴越和北梁带来的压力和刺激,从小到大形成一股飓风,未尝不能涤荡人间。”

他凝望着皇帝的双眼,郑重地说道:“陛下爱民勤政,朝中还有徐首辅这样公忠体国的大臣,即便民间也不乏有识之士,只要等到一个契机,变法强国绝对不是幻想。”

庆元帝听得连连颔首,叹道:“听君一席话,朕获益良多啊。”

冼春秋又道:“陛下,老臣还有一个想法。”

庆元帝心中微动,看着对方那双老眼中闪烁的光芒,轻声道:“裴越?”

冼春秋点头道:“正是。老臣详细研究过此人的生平,发现他的身世来历极为诡秘,而且在北梁朝中树敌很多,这次南行怕是危险重重。老臣觉得,北梁有些人恐怕不会放弃这个机会,想方设法要让裴越死在我朝境内,一方面可以除掉这个前程远大的政敌,另一方面可以借机挑起两国之间的战事。”

庆元帝愈发激动,不由自主地起身踱步,缓缓道:“仅仅如此的话,恐怕还不能让这个年轻权贵生出叛国之心。”

冼春秋沉着地说道:“陛下,敢问北面何人最想挥军南下,成就天下一统之霸业?”

庆元帝蓦然止步,惊讶地望着身姿挺拔的老者。

冼春秋仰头迎着他的目光,笃定地说道:“北梁皇帝想要发动一场国战,仅仅靠着方云虎那个由头是不够的,因为他需要朝野上下乃至于百姓的全力支持。假如……老臣是说假如,军功卓著且在民间口碑极好的裴越死在我朝境内,谁还敢质疑他的任何决定?”

庆元帝闻弦歌而知雅意,微笑道:“如此也能说明他为何一定要派裴越做这个迎亲正使,按照惯例这应该是文臣的职责。”

冼春秋起身说道:“所以裴越一定不能死,而且我们要让他知道,想要杀他的究竟是谁。就算他这次不会完全相信,我们也能在他心中埋下一根刺,等他返回北梁之后,老臣还有后续的手段让他和北梁皇帝彻底决裂。”

庆元帝很想放声大笑,但是考虑到帝王威仪只能强行忍住,感慨道:“爱卿不愧是国之柱石,朕便将这件事交由你来处置。”

冼春秋躬身一礼,平静地说道:“老臣领旨。”

第774章 刺裴(一)

裴越离开之后,明堂内的酒宴仍在继续。

只是相较于此前的热闹喧嚣,现在的气氛未免略显低沉肃然。

今日有资格进入明堂的文人,无论是否入仕家世如何,每个人都具备真才实学,自然能够品出那首词的分量。就算有人心有不忿,张既那一句“好词”也称得上盖棺论定,旁人压根没有底气去推翻这位老先生的评断。

文人总是多愁善感,有时候又过分敏感,哪怕裴越今日没有撂下一句狠话,他们却从那首词里听出许多弦外之音。结合裴越先前说的那些话,此人的用意已经极其清晰,他希望南周的有识之士能够看清楚天下大局,最好能让南周直接归附北梁,重现前魏鼎盛时期的荣光。

如若不能的话,他身为北梁年轻一辈中最有代表性的武勋,只能挑灯看剑、吹角连营,继而了却君王天下事。

看似只是一场闲聊清谈,其中却暗含劝降和征伐两重意思。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反应过来,酒宴便逐渐开始变味。

徐熙坐在角落里喝着闷酒,偶尔抬眼望着三三两两凑在一起窃窃私语的文人们,胸中蓦然生出躁郁之气,若非他乃是秉性纯良的君子,说不得便要发作一番。

待到夜色深沉之时,明堂内的酒宴终于结束,留下的人已经寥寥无几。

徐熙吐出一口浊气,起身之后略微有些摇晃。

“三哥,小心。”徐初容关切地说道。

徐熙怔了怔,讶异地道:“小妹,你怎么还在这里?”

徐初容反问道:“三哥觉得我应该在何处?”

徐熙想也未想便说道:“我以为你跟着裴越——”

“三哥!”

徐初容略略提高语调,眼中有了几分冷意。

徐熙其实没有恶意,见她真有些生气,连忙认错道:“小妹勿怪,三哥今日有些醉意,一时口不择言,还望饶恕则个。”

徐初容无奈地笑道:“三哥,小妹又不是母老虎,你这话让旁人听见会如何看我?你是我的兄长,今儿心情不佳,我当然要在这里陪着你。至于裴越,虽然我与他有些纠葛,却绝对不是你想的那样。”

徐熙点头道:“言之有理,是我唐突了。”

徐初容示意旁边的小厮搀扶徐熙,放缓语气道:“走罢,我送三哥回去歇息。”

兄妹二人在一众亲随和护卫的簇拥中离开明堂,来到礼部安排的下榻之所后,徐初容命人将醉意明显的徐熙妥善安置,确定他睡下之后才转身来到庭中。

夜色泠泠,月明星稀,山野间微风轻拂。

徐初容回想着今日明堂内发生的事情,对裴越最后留下的那首词感到震惊,如今她已经放弃追究那些对于裴越来说微不足道的小事,譬如他究竟是否沽名钓誉之徒。或者说,即便她不愿承认,实则默认那些诗词是裴越本人所作。

无论那两首富艳精工的灵州词,还是今日这首大气磅礴的新词,随便拿一首出来都足以青史流芳。徐初容深知这对于文人的诱惑,没有人愿意将这样的名篇送给别人,这是无论多少金银都换不来的瑰宝,更何况多达三篇。

若仅于此的话,徐初容也只会暗中称赞裴越两句,绝对不会像现在这样面露怒色。

“来人。”她清脆的声音在夜色中响起。

一名护卫从黑暗中现出身形,拱手道:“小姐。”

徐初容清冷地说道:“你们随我去拜访北梁中山侯。”

护卫心中纳罕,眼瞅着已过二更(晚上九点),您这个时候去拜访一个北梁年轻男子?

徐初容转头望着他,漠然道:“还愣着做什么?”

“属下遵命。”

护卫不敢胡思乱想,连忙退下去召集同伴。

片刻过后,徐初容带着将近二十名护卫离开徐熙的院落,在两名小厮的指引下一路东行。

若是单论面积的话,东林比建安城中的皇家园林更大,而且地形更加复杂,往往是在林木之间坐落一套院落,故而隐秘性极好。

夜已深,这片天然的园林内万籁俱寂。

约莫一炷香的时间过后,徐初容来到礼部官员给裴越安排的住处,还未靠近那座雅致的院落,她与护卫们便被暗哨拦下。

在问明徐初容的身份后,暗哨面无表情地回去禀报,这一幕让徐家招来的武道高手们惊讶不已,他们甚至怀疑裴越的亲兵们到底是不是真实的人,缘何从他们脸上永远看不到情绪波动?

冯毅匆匆赶来,行礼之后对徐初容说道:“徐姑娘,深夜来访不知有何见教?”

徐初容平静地说道:“我要见裴侯。”

冯毅面露难色,恭敬地说道:“侯爷日间醉酒,早早便睡下了,徐姑娘若无紧要事宜,能否明日再见?”

徐初容望着这个面相平凡的年轻人,沉静地说道:“我知道他没有睡,也不会耽误他太多时间。这样吧,我不为难你,你将我这句话通报给裴侯,若他坚持不见,我自然不会纠缠。”

冯毅迟疑片刻,拱手应道:“如此也好,还请徐姑娘稍待。”

此刻他们站在院门外约莫五六丈的地方,冯毅转身离去,徐初容平静地站着,她身后的护卫们却一个个皱起眉头。清河徐氏的名头太过响亮,以往徐初容连皇宫都能自由出入,如今却被一个亲兵拦在门外,这些人自然觉得不舒服。

只不过这院落里住着的那个年轻男人手段极其狠厉,他们也不敢鼓噪生事。

就在冯毅刚刚踏入院门的刹那,远处忽然有一名暗哨厉声道:“什么人?!”

西南方向,蓦然响起兵刃交接之声,宛若闪电凌空突现,炸响这片寂静的天空。

冯毅临危不乱,高声道:“一队保护侯爷!其余人随我杀敌!”

顷刻间三十多名精锐亲兵从院落周围出现,然后在极短的时间里奔袭前行,他们在行进的过程中拔出兵刃,瞬间便以冯毅为核心组成一个战斗阵型。

当此时,西南边猛然有人高呼:“杀!”

一群黑衣人从黑夜中现出身形,朝着院落快速突进。

两拨人马转眼对上,杀伐之声四起!

异变突起的那一刻,徐家护卫们立刻便将徐初容团团保护起来,然后为首之人急促地说道:“小姐,事不宜迟,我们要马上离开!”

他们虽然只是身份低微的护卫,可是在徐家待了那么多年,对于这种大事具备一定的敏感度。裴越不是普通人,想要杀他的人更不可能是普通人,这里很可能变成血流满地的修罗场。

在那些刺客出现的瞬间,徐初容不禁握紧了拳头,她猛然看向夜色掩映中的院落,心中冒出来一个问题。

走还是不走?

但她没有犹豫太久的时间,在发现那些刺客人数竟然比裴越的亲兵还多之后,她想也不想便说道:“留下五人保护我,其他人立刻去帮忙!”

“小姐!”领头的护卫无比震惊,满脸不敢置信的神情。

徐初容冷声道:“还不快去?!”

护卫稍稍犹豫,看着徐初容脸上坚定的神情,只能顿足叹气,然后咬牙道:“跟我来!”

徐家护卫虽然在纪律性上比不了裴越的亲兵,可这些人都是徐徽言亲自选出来的武道高手,若论单打独斗都是好手,最适合眼下这种混乱的局面。

那些刺客显然没有想到这一点。

第775章 刺裴(二)

徐初容从来没有见识过这种血腥的场面。

借着院外的灯笼和火把、夜幕下明亮的月色,她看着两方人马缠斗在一起,这些人没有任何花哨多余的动作,每一刀都是冲着对方致命的要害部位。

刺客们尽皆一身玄衣,手执便于劈砍的长刀,数十人同时向前突进,宛如浪潮从海面上升起,一路席卷而来,直到撞上裴越的亲兵们组成的岩石。

那些沉默冷峻的梁人即便受伤也不会惨叫出声,他们就像没有情感的石头,毫无惧意地投入到厮杀之中。徐初容看见一名亲兵被刺客刺中小腹,他仿佛没有痛觉一般继续踏前两步,左手掐住对方执刀的手腕,然后将刺客朝自己这边猛地一拉,下一刻便用钢刀砍中刺客的脖颈。

从受伤到反击再到倒下,这一切都发生在电光火石之间,这名亲兵从始至终都没有想过求生,他只想与刺客同归于尽。

抗住刺客们第一波的冲击之后,裴越的亲兵们立刻站稳脚跟,在冯毅的指挥下分成三个小型阵势,将对方牢牢挡在院落之外。

与此同时,身手高超的徐家护卫从侧面杀入战场。

战局很快出现变化。

徐家护卫与裴越的亲兵们风格完全不同,他们更习惯于单打独斗,而且每个人都有压箱底的绝招,看似没有章法非常混乱,但是在这种小规模的厮杀中效果极其突出。趁着裴越的亲兵正面顶住刺客的突袭,十余名高手护卫在杀入战场之后,利用自己高明的身手和丰富的乱战经验,顷刻间打乱刺客的阵型。

便在这时,留下来保护徐初容的一名护卫低声说道:“小姐,我们应该尽快离开。”

上一篇:诸天反派的逆袭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