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子无敌 第398章

作者:上汤豆苗

李进摇头道:“他自然不是这种人,只是蒲圻并非军城,而是人口数十万的大城,很多时候愚兄要处理的不是军务,而是数不胜数的狗屁倒灶烦心事。”

裴越忽地扭头看着他说道:“李大哥,其实谷伯伯让你守蒲圻城,不仅仅是为了守城,他对你还有更高的期望。”

李进微微一愣,旋即眼神亮了起来。

他看向茫茫大江的南面。

裴越点到即止,拱手道:“李大哥,再会!”

李进肃然道:“越哥儿,一路顺风。”

裴越拍马前行,与等候在岸边的亲兵登上定州水师的战船。

一千余人加上车马,水师战船往返数趟才将所有人马运到南岸。

裴越沿路欣赏着南方景色,当然最吸引他目光的依旧是那座江陵城。此城本是南周所有,但是被谷梁领兵硬生生夺下来,此后十余年时间里屹立不倒,与另外两座坚城成为南周朝野上下的肉中刺。

使团的车马位于队伍中部,前后皆是背嵬营的骑兵。

从江陵城到南周承北大营之间的六十余里,如今已是无人生活的区域,毕竟谁也不想成为战乱殃及的池鱼。因为缺少人类活动的痕迹,这片地方的草木极其茂盛,就连主道上都是青草依依,旁边依稀能看见田地的轮廓。

一路往南,只见残垣断壁不尽,略显凄凉。

申时初刻,使团接近承北大营外围,周遭逐渐有了人烟和生气。

裴越下令止步,然后派出两名礼部官员前行与南周方面接洽。

约莫一炷香的时间过后,两名礼部官员顺利返回,与他们同行的还有两位南周官员。

其中一位很眼熟,乃是南周礼部侍郎徐子平,另一位大概三十岁出头,相貌堂堂气质沉稳。

裴越和盛端明策马向前,同时轻笑道:“老大人,这次轮到他徐子平来刁难你了。”

明知他在说笑,盛端明依旧忍不住瞪眼道:“莫要以为清河徐氏名头大,老夫就会怕他!”

裴越见好就收,没有再继续拱火,唯恐这位老官儿当场发作。

徐子平与那年轻人迎上前,双方貌似热情地客套寒暄着,全程皆是徐子平开口,那年轻人仿佛只是一名亲随。

闲聊过后,双方就接下来的仪程做着简单的交流,毕竟这里离南周京城建安还有数百里路途,交接国书和一应礼仪倒是已经提前确定,但总需要当面再确认一番。

气氛显得相当友好,徐子平并未临时变卦,盛端明对此颇为满意。

就在这个简短的交洽过程要结束时,那个年轻人忽然说道:“裴正使,使团在我朝境内的安全不会有任何问题,你带来的一千骑兵不便入境,还望理解。当然,我朝陛下亦非不近人情,二位使臣可以带少许护卫入境,总人数不宜超过一百。”

盛端明皱了皱眉头。

裴越面色平静地看着他,缓缓问道:“你是谁?”

年轻人微笑回道:“在下方云天。”

第747章 初次交锋

方云天,南周镇国公方谢晓的长子,现为平江陷阵营主将。

平江镇与方家算得上相辅相成的关系,从方谢晓的祖父开始,方家四代人在南方这片土地上打出自己的名头,让平江镇远近闻名家喻户晓,同时也使得这个原本只有三百余户的小镇越来越大。近百年时间过去,平江镇已经成为容纳六万余户计二十余万人的大城。

方家对于平江的发展来说居功甚伟,后者同样在反哺方家,这便要提到世人皆知的陷阵营。

此营内清一色都是平江子弟,虽只保持着常备兵力五千人,却是世间独一无二的重装步兵大戟士。为了避免朝野上下乃至于宫中的猜忌,方谢晓严令陷阵营不得超过五千人,但是在当前的局势下,连南周皇帝都多次暗示方谢晓扩充兵力。

原因很简单,一旦北梁大军南下,陷阵营便是抵挡那股洪流最可靠最坚毅的磐石。

陷阵营的驻地位于承北大营东面三十余里处,与这座最重要的大营互为犄角之势。十余年前谷梁领军渡过天沧江,之所以在夺取江陵三城后止住攻势,原因便是先锋大军太过冒进,在与陷阵营的正面对抗中损失惨重。

方云天十七岁从军,最开始只是陷阵营中一名小卒,然后一步步往上攀登,最终接过其父的担子成为主将。

戎马十四年,足以让一个稚嫩的少年成长为沉稳内敛的大将,一如此刻面对裴越时不卑不亢的方云天。

下午的阳光依旧刺眼,裴越单手握着缰绳,面无表情地打量着对方。

他能感觉到方云天身上引而不发的气势,实际上作为一个在现代社会生活过的人,没有人比裴越更重视信息的收集工作。当初他在灵州的时候便想方设法寻找西吴君臣的情报,此番南下更不会忽视这件事。

在抵达蒲圻城之前,他便已经有了一份极其详尽的南周朝野人物表格,上面记载着那些人的详细生平,甚至连一些在普通人看来无足轻重的小事都没有遗漏。在这份表格上,并列排在第一位的有四个人,分别是南周皇帝、首辅徐徽言、镇国公方谢晓和拒北侯冼春秋。

而在第二档次的名单中,位居首位的便是方云天。

此人的确像表格中描绘的那般,身高臂长且体态矫健,面如平湖而心有惊雷。

时间静悄悄地流逝着,气氛虽然谈不上紧张,但肯定也不算融洽。盛端明并未吹胡子瞪眼,悠然地望着远处的景色,他对面的徐子平更显从容,仿佛自己只是路过的行人。

裴越望着方云天平静的面庞,忽地微微一笑问道:“方锐落叶归根了吗?”

方云天没有想到会从对方口中听到这个名字,但他没有表现出丝毫慌乱,淡淡道:“我亲自葬了他。”

“也好,其实我动手的时候有一丝不忍。”裴越轻叹道。

方云天微微凝眸,他并不想在这个话题上纠缠太深,毕竟这是平江方家主动出手挑起北梁内乱,且不同于方云虎那次还有辩解的理由,方锐带着八百死士北上是不争的事实。

他很快便平静心神,从容地说道:“裴正使,两国已经正式签订友好盟约,且联姻之事即将成行,我朝陛下决计不会让贵使团有安全问题上的忧虑。不过,这里已是周朝国土,阁下带着一千骑兵入境,未免略显不妥。”

裴越不慌不忙地说道:“言之有理。”

方云天心中不解,虽说这更多是一个脸面的问题,毕竟就算朝中最胆小的臣子也不认为这一千骑兵能掀出什么风浪,可他没有想到裴越会真的低头,这可不像是对方的作风。

一念及此,方云天便警惕起来,试探地说道:“裴正使通情达理,在下佩服。”

裴越摇头道:“方将军不要着急,我这个人很讲道理,更讲究一个来而不往非礼也。”

方云天已经意识到他想要说什么,但是自己却没有办法拦住这个话头。

要怪只能怪当初方锐听信陈家女的安排,非要去袭击一个与大局毫不相干的庄子,如果没有那一出,裴越就算能出头也不可能爬得这么快。

果不其然,裴越缓缓道:“当初方锐带着八百人在大梁境内畅通无阻,方将军今日为何要横生事端?虽说我带的骑兵多了两百人,不过相比他们的偷偷摸摸,我此行至少是光明正大,对吗?”

方云天默然不语。

来时他与徐子平商议过此事,因为根据此前细作传回来的消息和徐子平在北梁京都的见闻判断,裴越这个人很喜欢掀桌子,当然他确实有这个底气和资格,只不过如果让他在建安城里肆意无忌,那样可能会严重地打击朝野上下原本就不安稳的人心。

所以他今天必须先让裴越发一次飚,试探一下对方的真实性情和底线。

这次两国联姻既是修复关系,也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斗争,从一开始就注定不会平静。

裴越望着方云天和徐子平渐渐肃然的神色,风轻云淡地微笑道:“方将军,我虽是个粗人,却也明白一个浅显的道理,所谓州官放火却不许百姓点灯,这样的处事手段肯定不对。我原本不想将那些陈年旧事拿出来翻晒,可你只想着给我来个下马威,呵呵。”

这番话粗中有细绵里藏针,徐子平听着不禁想起当初在北梁京都谈判时的情景。

方云天权衡利弊,最终决定暂时不给裴越扩大事态的机会,便神色淡然地说道:“此事是在下考虑不周。裴正使,盛副使,请勿见怪。”

裴越不以为意,心中却将对方云天的评价稍稍拔高一些。

难怪沈淡墨在密信中写道:方家五虎,唯长子可堪大任。

这显然是出自沈默云的判断。

裴越平静地说道:“倒也没有那么严重。只不过,我必须提醒方将军一件事,联姻事关两国关系,你下次在做决定之前,最好先想想贵国陛下的心意。”

“谨受教。”方云天拱手应下,气度足够沉稳,随即又说道:“裴正使,贵属可以跟随使团入境,但是不能靠近建安城,且全程都会有我军一部相伴。”

这是题中应有之义,裴越还没有狂妄到分不清现实,毕竟这里是别人的地盘,他微微颔首道:“自无不可。”

谈到此处,双方便已经完成一个简单的交涉,至于细节上的问题当然是由下面的官员负责。

方云天将要离开之际,裴越忽然开口问道:“方将军,令尊身体还康健否?”

“多谢裴正使记挂,家父一切安好。”方云天不卑不亢地说道。

待他与徐子平策马返回之后,盛端明忽地幽幽一叹。

裴越不明所以地看着这位老夫子,心想您老人家这一脸幽怨是怎么回事?

盛端明感慨道:“裴侯,听闻你还没有成亲?”

裴越忍俊不禁地道:“老大人,难道你也有一位待字闺中的孙女?”

盛端明瞪眼道:“什么叫一位?老夫有五个乖孙女!”

裴越不禁冲他伸出一个大拇指,然后轻笑道:“晚辈已经定亲,年底便会成婚,届时还望老大人赏脸去喝杯水酒。”

盛端明颇为惋惜地说道:“只要你裴侯敢下帖子,老夫自然就敢去。”

裴越笑得颇为痛快,拨转马头朗声道:“那便一言为定。”

盛端明看着他挺拔的背影,心中暗叹道:明明是个名臣种子,怎么就成了一个武夫?

在几个月以前,他还认为裴越年少轻狂飞扬跋扈,陛下器重这种少年显贵于国不利,但是裴越在后续谈判案中的表现、钦州大旱之中的仁心、以及今天轻而易举压制对方的举动,已经让这位老学究彻底改变对他的看法。

只可惜其人没有读过几本书,不懂得圣贤道理,否则未必不会是一代清流名臣。

盛端明摇摇头,十分惋惜地跟了上去。

第748章 建安

承北大营往南,便是真正属于南周的疆土。

从这里到京城建安路途不近,约为五百余里,途径两州三府之地。

梁周两国的政体本质上没有太大的区别,只不过名称和一些细节不同。譬如大梁的两府分别是政事堂和军事院,分掌军政之权。南周则是军机处和内阁,前者的主官是总理军务大臣方谢晓,后者便是首辅徐徽言。

至于行政区划上两朝几乎一模一样,都是州府县三级。

使团一路逶迤南下,背嵬营紧随其后,旁边则有南周的两支骑兵合计四千余人。

徐子平与使团同行,抛开各自代表的利益不同,他与盛端明确实更加聊得来。两人都是饱学之士,谈论经史子集更是拿手好戏,很快便忘却当初谈判时的不愉快,短短几天时间就成为知交莫逆。

裴越对此毫不在意,自从见识过这位老学究翻脸的速度之后,他对此人根本不担心。别看盛端明经常吹胡子瞪眼,实际上他心眼多着呢,果然读书人就没几个老实人。

徐子平整日拉着盛端明清谈,裴越自然乐得清净,缩在桃花的马车里休息养神。

虽说两人已经有过很多次肌肤之亲,甚至还带着林疏月一起胡天胡地过,可裴越在马车中显得十分安分,因为这里还有一位中年妇人。

自从渡过天沧江之后,冷凝偶尔看向裴越的目光便显得十分复杂。

原以为这辈子都会寄居在北梁京都,从未想过还有机会回到故土,而且回来得这么快。那年在绮水小舟上,裴越逼她出卖陈希之,若说心中无恨肯定不可能,只是冷凝也明白自己有错在先。灵州荥阳城里,陈希之当着她的面自尽,那一刻她几近心碎。

可是后来……

陈希之还活着,唯一的女儿也变成裴越的妾室,对方不计前嫌允许她在侯府后街住着,时常能与桃花见面,如今更是特意带上桃花与她,只为让她们再看一看故乡。

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冷凝想不明白,此刻坐在车厢中更是愁肠百结,良久之后她开口说道:“侯爷。”

裴越扭头望着她,淡然问道:“冷姨何事?”

上一篇:诸天反派的逆袭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