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子无敌 第379章

作者:上汤豆苗

所谓知易行难,御书房中君臣数人谁不知道裴越所说的道理?可问题是究竟要如何平稳米价?

朝廷放粮本就是为了抑制米价,可是那些商贾怎会错过这等大发横财的机会,总不能像裴越此前说的那样一路杀过去。真要那样做的话,不需要南周军队渡江北上,整个南境都会彻底乱套。

这本就是朝廷和商贾代表的世族之间的角力。

洛庭心中一动,带着几分期盼地问道:“莫非中山侯有应对之法?”

裴越认真地答道:“有。”

这下连开平帝的呼吸都略显急促,问道:“你打算如何应对?”

裴越正色道:“先抓几个恶意囤积粮食抬升米价的商贾抄家灭族,以做杀鸡儆猴之用。”

开平帝不禁有些失望,他沉声说道:“倘若其他人彻底不卖粮食,你又能怎么办?”

这种事在历朝历代都发生过,商贾背后的世族虽然不敢在明面上跟朝廷对抗,但是他们完全可以做缩头乌龟,直到朝廷支撑不下去,为了保证局势的稳定做出让步。

裴越胸有成竹地说道:“只要百姓能买到粮食,那么局势就会稳定。”

洛庭皱眉道:“官仓放粮难道不能稳定局势?”

裴越微微摇头道:“洛执政,我不是不相信韩参政的决心和手段,但是……请恕我直言,百姓对于朝廷天然不太信任,而且官府的运转掺杂着太多人浮于事,这里面有数不清的漏洞。钦州受灾最为严重,而且此地势力庞杂,官府中的人与当地世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韩参政总不能从上到下换个遍,咱们大梁也没有那么多的后备官员。”

众人闻言不禁颔首。

裴越继续说道:“所以,想要解决钦州如今的困局只有一个最简单的办法,那就是用粮商对抗粮商!”

开平帝奇道:“钦州还有这等一心为国的粮商?就算真有,他敢跟当地其余粮商对着干?”

“钦州本地肯定没有,但是外地有啊。”

裴越笑了笑,抬手指着自己说道:“陛下,难道您忘了臣的祥云号?”

开平帝足足愣了片刻,随即脸上浮现极其温和的笑容。

望着这个难得一见的笑容,裴越只觉得胳膊上爬起鸡皮疙瘩。

其实在他说出那条策略之时,洛庭便已经察觉到这个年轻人的想法,他不禁心情复杂地看了谷梁一眼。难怪此人当年不惧非议一力提携裴越,在他才十四岁的时候就给予毫无保留的信任,更是将自己珍爱的独女许配给他,今日谁还能说谷梁只是一个杀人如麻的武夫?

开平帝和煦地问道:“为何你此前不说?”

裴越认真地说道:“臣不想走漏风声,所以用的是修建成京沁园的名义,派遣得力属下先行南下布置。祥云号那边存粮不少,这段时间也在悄悄收购秦州和利州等地的粮食。”

开平帝微微一怔,随即恍然大悟道:“你打算走海运?”

裴越笑道:“陛下英明,臣还想跟陛下讨一支人手。”

开平帝道:“秦州水师对吧?”

裴越点点头,大气地说道:“臣以前和秦州水师有过接触,也得到过他们的帮助。这次请秦州水师护送祥云号的粮船,臣也不会让他们白跑一趟,等赚了银子再帮他们修修战船。陛下,不是臣在您这儿挑拨离间,朝廷实在太偏心了,秦州水师就像是后娘养的,别说跟定州水师比,就算几家大商行的船都比他们强,真真是见者伤心闻者落泪……”

开平帝无奈道:“好了好了,越说越不像话。朕问你,此事你究竟有多少把握?”

裴越认真地说道:“韩参政带着人先去犁一遍,当地的抵触力量就会削弱不少,臣的祥云号趁机入场,足以用平价粮食击溃那些发国难财的粮商,让那些囤积的粮食生生压死他们。”

开平帝想起仿佛悲壮赴死一般南下的韩公端,不由得心生怜悯,堂堂东府参政都被这个臭小子算计进去。

不过……看在裴越苦心孤诣的份上,这次便不跟他计较。

想到这儿,开平帝不禁好奇地问道:“你既然是要平价售粮,那你怎么赚银子?”

裴越面露讨好的笑容,小心翼翼地说道:“陛下,臣也没想过这次能赚银子,卖出去的粮食能够保住本钱就够了。”

开平帝犹自不解,洛庭在庶务上显然更熟练,当即便笑道:“陛下,中山侯想必是打算趁着这次的机会,在南边铺开祥云号的生意。”

“你这家伙……”

开平帝又好气又好笑,裴越这显然是一箭双雕之举,既帮助朝廷解决麻烦,又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打响祥云号的名头,利用这个机会直接在南境站稳脚跟。大梁百姓天性淳朴,如果祥云号能够帮他们活命,那么他们自然就会打心底认同这个外来客。

裴越面上尴尬,心中却十分平静。

其实皇帝和洛庭还真误会他了,虽说没人会嫌弃银子烫手,可他现在真的不缺,光是沁园的收益就足够让他的子孙后代花销不完。这次他的初衷只是不想眼睁睁看着那些普通人饿死,祥云号的触角伸出京都不过是顺势而为。

开平帝很快便反应过来,他知道裴越原本不用这么麻烦,就算没有这档子事,凭借沁园的四处开花也足以带动祥云号的发展。

一念及此,他微笑道:“你有心了。”

裴越望着皇帝脸上的笑意,谨慎地说道:“陛下,您现在应该相信臣说的话了,臣是真的没银子,要不臣把那五万两买股子的钱送回宫里?”

“滚蛋!”开平帝终于忍不住,极其罕见地骂了一声脏话。

裴越笑嘻嘻地起身告退。

“等等。”开平帝又叫住他,没好气地说道:“南周使团那边你要用心盯着,后续的事情也不能甩手,毕竟将来还是你去南边迎亲。”

裴越想了想,为难地说道:“陛下,徐子平不可能不答应,否则他就没有必要跑这一趟。至于皇子和公主的婚事细节,臣哪里懂这些?交给礼部的几位大人更合适。”

开平帝道:“你很忙吗?”

裴越老老实实地答道:“臣不日就要南下,想利用这段时间陪陪家人。”

开平帝微微一怔,旋即想起他在西境待了一年多,回京之后又是日夜忙碌,几乎没有真正清闲的时候。又想到裴越今年也才十八岁,自己那几个儿子都已经二十多岁,却没有一个人能及得上裴越的能力和忠心,不禁生出一抹异样的情绪。

他的眉眼舒展开来,温和地说道:“去罢,朕准你十天假,好生陪着亲人。”

裴越脸上浮现真诚的笑容,恭敬地躬身行礼道:“臣谢过陛下恩典!”

待他走了之后,开平帝便继续和洛庭、谷梁议论国事,然而不知为何,他总觉得有一些索然无味。

洛庭当然明白皇帝情绪变化的原因,但是他没有像一些文臣那样对此忧心忡忡,因为他忽然想起几年前的那个深夜,那个少年人胆大包天地潜入相府,在他的书房门外求见。

再看今日之情形,洛庭不禁十分欣慰。

既为自己没有看错人,也为大梁芸芸众生。

第716章 班底

京军北大营。

校场上杀声震天,士卒们按照要求一丝不苟地操练。

京军的待遇自然不会差,仅比禁军低一线,与京都守备师大致相当。不过内部仍然有区别,就拿北营来说,平南卫和泰安卫的将士无比眼热藏锋卫和武定卫的伙食,那可真是每天都能见到荤腥,隔几日就是一顿大餐。

羡慕归羡慕,另两卫的将士却没有闹起来,倒不是他们甘愿忍受这样的差距,只因这并非裴越刻意偏袒。实际上四卫的伙食标准和饷银制度一模一样,没有任何区别,藏锋卫和武定卫也没有多拿一文钱。之所以他们会吃得这么好,完全是因为裴越自己银子多到没地花。

平南卫指挥使俞大智虽是开平帝夹带中的人,却也不敢因为这点小事去告状。且不说藏锋卫和武定卫是裴越在战场上一手带出来的兵,单论自己掏银子改善士卒伙食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他又能以什么名义弹劾裴越呢?

收买人心图谋不轨?

莫要忘记此前开平帝中毒昏迷,是裴越力保圣驾无虞,联合广平侯等人挫败燕王刘赞的野心。朝廷对此已经有了公论,裴越加封一等国侯便是明证,俞大智当然不会自讨没趣。

“哎……”他轻轻叹了一声。

谁碰到这种事都会觉得无奈,俞大智只恨自己没有赚银子的能为,生生被人踩了一头还没有办法还击。

“俞指挥因何叹气?”

泰安卫指挥使高英走到近前,满脸微笑地问道。

俞大智扭头看了他一眼,平静地说道:“你那边没人闹情绪?”

高英依靠自家和修国府的关系拿到这个指挥使的实权军职,自身倒也不算废柴,至少在练兵上没有问题,在指挥和兵法上的造诣当然要等实战来检验。

听到俞大智的疑问,高英失笑道:“谁敢闹?咱们北营的军法之严苛相当罕见,宁国府的杨经历那是出了名的铁面无私。上次藏锋卫的一位游击触犯军规,连韦睿都不敢阻拦军法处的人行刑。”

他顿了一顿,感慨道:“再者说了,裴帅这是拿自己的银子改善底下将士的伙食,虽说亲疏有别,可在其他方面极其公正。兵书也好,饷银也罢,这些事情上从来没有亏待过我们。”

俞大智想起自己平南卫中那位名叫傅弘之的副指挥使,忽然有些羡慕身旁这个无忧无虑的家伙。

他幽深的目光望向校场东北角,那里有几个熟悉的身影并肩慢行,正是藏锋卫和武定卫的几位主将。

韦睿与秦贤居中,陈显达、罗克敌、孟龙符和薛蒙等人分列左右。

秦贤望着校场上漫天尘土,微笑道:“老陈,这次被唐临汾抢了先,你居然能够沉住气不闹腾,倒也难得。”

经过燕王谋逆的那个动乱夜之后,陈显达似乎成熟不少,不再像以前那般鲁莽。他闻言不禁憨笑道:“秦大哥又在拿我说笑,都是给侯爷办事,何必分什么先后。”

一贯沉默寡言的孟龙符轻声道:“秦大哥不要被这厮骗了,他知道侯爷这次只是南下迎亲,唐临汾带着五千骑在大梁境内策应,根本不会爆发军功。倘若这次是要跟南边真刀真枪地干仗,你看他会不会这么平静,早就连狗脑子都打出来了。”

众人哄堂大笑。

陈显达老脸涨红,可是面对当年在南营一起摸爬滚打成长起来的孟龙符又没法争辩,只能一味摇头否认。

欢笑过后,秦贤略显担忧地说道:“侯爷这次南下应该不会有什么危险吧?”

韦睿笃定地说道:“秦兄何必担心,有唐临汾带领五千铁骑一路策应,背嵬营全程护卫,谁敢对侯爷动坏心?最重要的是,我不觉得这个世界上有人能算计到侯爷。”

其他人频频点头。

秦贤自嘲地笑道:“是我多想了。”

罗克敌忽地开口问道:“秦大哥,侯爷过段日子就要南下,我们要不要凑个份子摆桌席面给侯爷践行?”

秦贤沉吟片刻,摇头道:“不必了,他不喜欢这些繁文缛节,我们只需要好好操练士卒便是对他最好的回报。”

虽然他从来没有在人前刻意显摆过自己和裴越的关系,但是他对裴越的心思最了解,知道这里才是裴越真正的根基。

只要有这两卫精锐在手,裴越就能一路坦途。

远处,士卒们的操练终于结束,尘烟渐渐平息,天际残阳似血。

……

西城,清水街,祥云号总店。

内院一间宽敞的房间内,算盘的珠子声连绵不绝,数十位精明强干的账房正在埋头核算。

王勇坐在主位上,左手握着一本账册,右手在纸上记录一串串数字,这是裴越传下来的新式记账法,目前在整个祥云号内已经普及。王勇身为总掌柜,裴越身边仅次于邓载的亲随,其实并不需要亲力亲为,但他不想自己一窍不通被人蒙骗,故而早早就学会了这套法子。

时间静悄悄地流逝着,一名中年账房走到旁边,垂首说道:“总掌柜,目前各处店内可调用的存粮数目已经算出来了。”

王勇听完他说出来的数字之后,神情凝重地说道:“这还不够,继续派人去秦州和利州收粮。”

京都米价在户部和祥云号的配合运作之下历来稳定,大账房显然不明白为何突然要囤积这么多粮食,但他知道东家的背景所以也不敢多问,只是略显迟疑地说道:“总掌柜,粮食肯定能收到,但问题是账面上的银子不多了,总得留一部分应急。要不先跟侯爷……”

王勇面色一沉,冷声道:“这点小事值当去打扰侯爷?我现在派人去沁园那边,他们近来收了很多现银,且暂时也用不上,借过来足以支撑一段时间。你将商号账面上的存银全部拨下去,务必要在一个月之内收购足够多的粮食。”

“是。”大账房不敢多言,连忙应声领命。

王勇派自己的贴身小厮离开祥云号,径直赶往长乐坊的沁园。

如今沁园由戚闵负责主事,杨虎和陈大年从旁协助。

暗室之中,听完王勇小厮的汇报之后,戚闵看了一眼旁边的陈大年和杨虎,颔首道:“没有问题,我明天就让人把银子送过去。对了,我会派人去跟少爷禀报,你记得转告王勇,这件事不要忘了。”

虽说都是裴越的产业,但是祥云号和沁园是两个相互独立的系统,账面上没有任何相通。按照正常的流程,这种大笔银子的挪动肯定要事先请示裴越,只不过因为近几日裴越不在京都,且事先给了他们自便之权,所以只需要详细地禀报一番。

上一篇:诸天反派的逆袭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