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子无敌 第343章

作者:上汤豆苗

众人落座之后,韦睿开口说道:“侯爷,一切已经安排妥当。秦指挥使率领武定卫提前赶赴兴梁府布防,从京都到兴梁府这一段路程则由藏锋卫负责外围警戒。”

裴越沉吟道:“傅弘之可有消息传来?”

韦睿答道:“从七日前侯爷传令北营开始,傅兄弟便亲自带着斥候勘查沿路状况,所有可能出现伏兵的地方都已经安插人手,到眼下为止还没有发现异常。”

裴越吹拂着茶盏上方冒出来的热气,陷入思考之中。

开平帝的心思并不难猜,一方面他确实算得上勤政爱民的皇帝,故而祭天求雨之事不会取消,因为三州之地大旱,这对百姓来说称得上难以抵抗的灾难。另一方面他的行事风格便是如此,事事讲究大义名分,从来不会无罪诛之。

不谈以前,就说这几年裴越经历或者旁观的几件事,从路敏、李柄中到四皇子,这位皇帝陛下极其酷爱钓鱼,最喜欢做的事情便是引蛇出洞。

其实从莫蒿礼病倒就能看出来,这对君臣可能又在挖坑下套,远赴兴梁府求雨便是更进一步。

然而那些藏在暗处的阴谋家又不蠢,怎会再三犯同样的错误?

他们总不至于连太液池里的鱼都不如。

裴越思考着每一个细节,缓缓说道:“依照陛下的意思,广平侯、右执政和太史台阁沈大人留在都中主持大局,三位皇子、魏国公、韩参政及礼部尚书随驾北行,所以我们不能有丝毫大意。让陈显达带着三千人留守京都北门,守备师的人马暂时退开,你们两个带着其余骑兵跟随圣驾行动。”

“是。”韦睿和唐临汾齐声应道。

裴越转头看向邓载,沉声说道:“你带着背嵬营驻守侯府前院。”

邓载心中纳罕,按理来说以背嵬营的实力,其实最适合近距离守护圣驾,但是他从来不会质疑裴越的决定,点头道:“是。”

裴越解释道:“陛下身边是宫中廷卫,然后有禁军一部随行,藏锋卫也只是保护外围。接下来我不在京中,万一有变乱发生,你必须守好侯府,不论是谁来这里闹事直接拿下。若是有人不知死活,你可以直接下死手,一切后果有我承担。”

邓载的神情立刻肃穆起来,起身应道:“是,少爷。”

裴越又对冯毅和盖巨说道:“这次你们不用随我出京。邓载领着背嵬营保护侯府外围,你们两个带着我的亲兵镇守府内,倘若府中有人生事,能抓便抓,不能抓就直接杀了。”

二人拱手道:“遵令!”

裴越轻舒一口气,抬眼望着堂外逐渐明亮的天光,起身向外走去。

开平六年,五月十九日。

圣驾出京都。

第653章 何似在人间(二)

朱雀坊,定国府。

裴宁像往常一般起得很早,卯时二刻去定安堂给裴太君请安,陪着老太太说了会话,然后赶往定鼎堂东面裴戎夫妇的院子。

良言走在她左侧,拖后半个身位,低声说道:“小姐,夫人越来越不讲理,你怎么不跟老太太说一声?”

且说几个月前裴越来定国府闹了一场之后,裴戎夫妇的确老实下来,府中家仆对清风苑更是畏之如虎,即便路过也是小心翼翼,平素更不敢议论大小姐半句。如今谁都知道那位破门而出的侯爷极其护短,下手又不讲情面,连二少爷都被他一耳光抽落两颗牙齿,其他人谁敢对裴宁不敬?

李氏当然不敢朝裴宁撒气动手,只是仗着生母的身份时而冷嘲热讽几句。

裴宁自是不在意这些,良言却忍不住为自己的小姐愤愤不平。

三少爷如今可是大将军,若是让他知道这些事,太太还能讨得了好?

裴宁转头看着她义愤填膺的模样,摇头轻笑道:“不许浑说,母亲她只是一时间转不过弯来,等过段日子就好了。再者,她是我的亲生娘亲,让她说几句又算什么大事,你可不能在外面乱嚼舌头。”

良言垂下头说道:“知道了,小姐。”

两人步入院中,沿路遇见的丫鬟们纷纷福礼请安,裴宁一一回应,无丝毫骄矜傲慢之色。

及至来到正房内间,李氏端坐在软榻上,一双眼睛里透着古怪的喜色,淡淡道:“宁儿来了。”

裴宁行礼道:“给母亲请安。”

李氏示意自己的贴身丫鬟将她扶起来,悠悠道:“娘知道你是个孝顺孩子,倒也不必每日清早来回奔波。老太太那边自然是要去的,完事之后就回自己的院子歇着,不用每天都到娘这边来。”

裴宁只觉得无比奇怪。

其实几年前她和李氏的关系非常亲近,母女之间几乎无话不说,转折点发生在裴太君的六十大寿上,她将自己准备的寿礼假借裴越的名义献上去,无疑是拆李氏的台。后面的事情无需赘述,在裴越出手推掉和天家的婚事后,她与李氏的关系降到冰点,对方眼中几乎再也没有她这个亲女儿的存在。

今天日头是从西边出来的么?

裴宁柔中带刚地说道:“母亲关爱,女儿感激不尽,然而孝道不敢或忘。若是连晨昏定省都省了,怕是会被外人指责母亲管教不严。”

李氏眉眼渐冷,这丫头最近的变化有些大,虽然温婉依旧,却仿佛多了几分主见,言辞也渐渐变得犀利。

沉默片刻后,她挑了挑眉头问道:“最近有没有跟你那三弟通过书信?”

裴宁愣了一下,她从来没有想过会从李氏口中听到“三弟”这个称呼,在今年之前一直都是“小畜生”或者“贱种”,此前裴越来过一次之后便绝口不提,偶尔唾骂也不敢指明对象。

李氏冷笑道:“对了,瞧我这记性,那位可不是什么三弟,人家是正经的国侯,咱们这些人见了面得恭恭敬敬地喊一声侯爷。”

这个语气倒是对了,只不过裴宁始终觉得有些诡异。

李氏今天给她的感觉就好像是裴越将要倒霉一般,透着一股幸灾乐祸的味道。

裴宁斟酌着转移话题问道:“母亲,爹爹还未醒么?”

李氏轻哼一声,冷冷道:“昨夜又是宿醉,多半要到午后方醒。”

裴戎在上林狱关了两年,出来之后喜怒无常,毫无世家公子风范气度,动辄鞭笞仆人,和以前相比愈发恶劣。尤其是裴越那次来到定国府,当着他的面出手收拾裴永年和裴云,仿佛吓破了这位定国家主的胆子,成日里待在内宅,对外则是宣称有病在身,隔三岔五去定安堂露个面,其余时候便以美妾烈酒做伴。

裴宁眉尖微蹙,却是无可奈何,即便她想劝也进不了裴戎的门。

轻叹一声之后,她垂首道:“还请母亲想办法劝劝爹爹,总不能日日如此以至于伤了身子。”

李氏却不理会此事,神态诡异地轻笑道:“听说今日你那三弟要护卫圣驾出京,你为何不去见他一面?”

裴宁心中一震,不敢置信地抬头直视李氏。

或许在旁人听来这句话并没有特殊的含义,然而她实在太了解李氏的性格,若非是知道一些隐秘,她决计不会在自己面前摆出这种姿态。

所谓一面,肯定是最后一面的暗喻。

一念及此,裴宁不禁颤声问道:“母亲,究竟出了何事?”

李氏看着她紧张担忧的模样,只觉得心中无比痛快,所幸脑海中还存着一份理智,没有将自己的猜测一股脑说出来。不过想到等待的时间不会太久,尘埃落定之后裴越的下场必然无比凄惨,她便按耐不住心中的激动和喜悦。

这一天她已经盼了太久太久……

裴宁略显焦急地问道:“母亲?”

李氏敛去脸上的笑意,摇摇头到:“没什么,只是他如今成了陛下身边的红人,以为你会去见一见。行了,你回去歇着罢,我这里还有事情要处置。”

裴宁还要再问,李氏已经起身向里面走去。

她只能无奈地行礼,然后眉头紧皱地退出正房。

没有人注意到,一名大丫鬟悄悄离开裴戎夫妇的院子,在确定没有人注意到之后往东面疾行,来到另一处院落外找到一名丫鬟,将其拉到隐蔽处,在她耳边低声说了一段话。这名丫鬟听完之后立刻走进院中,径直来到书房,对桌前那位玉树临风的贵公子行礼道:“少爷。”

裴云抬起头望着他。

丫鬟将方才李氏和裴宁的对话一字不错地复述一遍。

“知道了,下去罢。”

“是,少爷。”

书房内清香袅袅,裴云提笔在纸上写字,自言自语道:“狗急跳墙还是置之死地而后生?外祖父你终究还是被人蛊惑,莫说一辈子浸淫阴谋诡计的陛下,就连裴越都不是你们能算计的角色,难怪你这辈子只能给王平章当狗。不过,这对于我们裴家来说倒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裴云定定地望着自己的笔迹,风淡云轻地笑了笑。

纸上写着四个大字:大义灭亲。

他起身将这张纸丢进角落里的炉鼎中,看着它变成灰烬,轻声道:“一群蠢货。”

第654章 何似在人间(三)

京都外城共有十二座城门,北面大门为景耀门,东侧为林芳门,西侧为光化门。

辰时三刻,皇帝仪仗自景耀门出,逶迤行向官道。路旁有不少百姓跪拜,口中山呼万岁,此举完全是这些普通人自发而为,除了心中对皇权的敬畏之外,他们还知道陛下此行是去给那些灾民求雨。

刘氏皇族对黎民百姓一贯宽仁,尤其是太宗和中宗两任皇帝休养生息,尽力减免民众的负担,再加上商贸的不断发展,这让大梁的国力蒸蒸日上,逐渐将西吴和南周甩在身后。

百姓们都很知足,只要能吃饱饭有衣穿,一年到头能攒点碎银子便十分喜悦。

如今见皇帝为了灾民亲自去求雨,他们自然愈发感激涕零。

听着那些感恩戴德的欢呼声,宽敞舒适的御辇上,开平帝眼神复杂,望着前面端坐的三位皇子问道:“尔等有何感想?”

二皇子抢先赞颂道:“父皇英明神武万民爱戴,大梁必将平定天下四海归一!”

开平帝不置可否,目光转向边上的六皇子。

刘质自从当初在刑部被裴越摆了一道之后,这几年变得沉默寡言,明面上极少和朝臣勾连,仿佛早已熄灭了争储的心思。即便前段时间开平帝赐下观政之权,他也不像一母同胞的二皇子那般急切,只是象征性地去了几个衙门静观,且对朝臣的态度十分礼敬,这让他的名声愈发好了起来。

迎着开平帝淡然的目光,刘质沉静地说道:“父皇,百姓们淳朴简单,只要朝廷对他们好,他们就一定会记在心里。”

开平帝微微颔首,又看向神色肃然的大皇子:“你呢?”

刘贤犹豫着说道:“请父皇恕罪。”

开平帝淡淡道:“你又犯了什么错?”

刘贤依旧有些紧张,纵然这几天一直在纠结,无数次进行心理建设,可是真到了开平帝面前却还是心生惧意,毕竟这是从小到大浸在骨子里的畏惧。迟疑片刻之后,他鼓起勇气咬牙说道:“父皇,儿臣觉得与其祭天求雨,不如在渝州等地修建水利设施,这样就算来年还有旱灾,百姓们也能及时灌溉田地,不至于影响耕作。”

开平帝神情古怪地望着他。

刘贤刚刚酝酿好的勇气立刻消失,汗颜道:“儿臣胡言乱语妄议国事,还请父皇恕罪。”

旁边的二皇子暗自冷笑,显然是在幸灾乐祸。

六皇子默默攥紧衣袖中的右手,心中颇感意外。

开平帝面无表情地问道:“这些话是谁教你说的?”

刘贤连忙起身答道:“父皇,没有人教,这些是儿臣自己瞎想的。”

开平帝道:“坐下罢,朕没有怪罪你。”

刘贤怔了怔,父皇到底是赞同自己的说法还是不认可?

他有些想不明白。

……

御辇周围伴随着大量宫人,前后皆由廷卫守护,另有禁军三千人随行。

藏锋卫分为三部,陈显达领三千人临时取代京都守备师,将景耀门牢牢握在手里。裴越当然没有这个权力,守备师也轮不到他管,不过因为开平帝一时兴起设置的防卫总管,至少在最近一段时间里他可以插手京都防务。

唐临汾领三千骑突前,负责开路和应对突发状况,保证不会让任何人惊扰到圣驾。

韦睿领五千骑在禁军外围负责保护,再加上已经提前赶赴兴梁府布置防务的武定卫一万余人,整体上形成一个层层相叠的防护体系,按理来说不会有任何危险。

上一篇:诸天反派的逆袭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