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子无敌 第214章

作者:上汤豆苗

这就是你的计策吗?

用六千余精锐骑兵换我手中的一部分兵力?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很划算的买卖,谢林在面对唐攸之时最大的优势便是手里的五万骑兵。除去留在虎城北面的一万骑兵,再加上此前折损在裴越手里的四千余骑,如今他还有三万五千骑,其中包含实力最强的五千锐金营铁甲骑兵。

如今锐金营被谢林留出来对付藏锋卫,还要分出至少一万骑兵作为后备队,真正能够派上场的便只剩下两万骑兵。

除此之外,他如今还有六万步卒。

与之相比,唐攸之的兵力则显得极为孱弱,满打满算只有三万步卒加上一万骑兵。

八万对四万,谢林没有任何避战的理由。

广阔无垠的高阳平原上,军旗猎猎,刀兵凛然,透着寒意的阳光如碎金般泼洒而下,映照在两国数万大军的身上,杀意冲天而起。

谢林转身颔首示意,传令官飞驰而去,不一会儿号角声响彻天地。

两支轻骑率先而出,朝着梁军大阵两侧突袭,这是谢林亲自操练出的骑兵,从开始冲锋的那一刻便展露出卓绝的实力。在骏马高速奔驰的同时,这些训练有素的西吴骑兵从容地张弓搭箭,用极高明的骑射功夫拉开这场大战的序幕。

唐攸之神色淡定,既然同意裴越的计划,他便没有任何犹豫和忐忑。

步卒大阵纹丝不动,任由西吴骑兵飞速接近,每个步卒脸上的神情都异常冷静。

长弓大营的战力冠绝边境四营,靠的不是吹嘘和作态,而是日复一日玩命操练出来的结果。唐攸之能够允许杨应箕这样的性情担任经历官,便能看出来他对这些士卒严苛的要求。

高临汾领一支骑兵对上左侧西吴骑兵,谷芒领五千骑兵对上右侧西吴骑兵。

潮水对撞,一触即分!

这次交手更像是试探,并未分出胜负,双方都在接阵之后迅速拉开距离,各自留下数十具尸首。

随之而来的便是短兵相接的步卒大阵厮杀。

如果将视线拉远,从上方俯瞰而去,暂时移开对这个惨烈战场的关注,便能看见距离溪山寨很远的各处地方,一队队兵马穿行在高阳平原上,目标方向完全一致。

第404章 洪流(完)

谢林位于中军,听着旗手不断汇报前方的战况,眉头始终没有舒展。

长弓军的战力他早已有所耳闻,知道这是梁国边境四营中最难啃的骨头。之前张青柏在南线战场轻松击败宁忠率领的古平军,这个消息并未让谢林放松自满,因为他很清楚唐攸之不是宁忠那种废物,长弓军的平均素质也远远强过古平军。

但是他没想到战局的进展在初始就那样艰难。

两支精锐轻骑突袭梁军侧翼,被唐攸之手中仅有的骑兵分兵拦住,然后并未在对方身上占到便宜,勉勉强强算是一个平手。

梁军的步卒大阵稳如磐石,左前右三军各五千重甲步卒稳步向前推进。

唐攸之自领中军一万人紧随其后,又有后军五千人压阵。

西吴轻骑并不敢冒然冲击梁军步卒大阵,更何况唐临汾和谷芒两杆长枪锐不可当,牢牢护住步卒的侧翼。

谢林沉声道:“前军出击!”

两万西吴步卒迈着整齐的步伐,高举着手中的兵器,视死如归地迎上梁军的前阵。

甫一接触,便如滚汤泼雪融化一片,挥舞着兵器的年轻男儿大片倒下。

如果说骑兵的对阵是风雷闪电一般势如脱兔,那么步卒的厮杀便是铁与血的迸发。被身后同袍堵死退路的步卒只能迎着对方的刀兵往上冲,要么一刀捅死对方,要么被对方捅死,再无第三条路可走。

即便能杀死面前的敌人,视线里依旧是无边无际黑压压的人群,每个都想要自己的命。这种压迫感犹如置身于即将拍打下来的巨浪面前,永远不知道阳光和死亡哪一个先降临在自己身上。

各级将官和军法官的吼声在四处响起,但是战斗在最前线的士卒根本听不见这些声音,他们眼里只有敌人,耳中只有嘈杂和喧闹,身体里的热血不断沸腾,在杀死第一个人之后,他们逐渐进入疯狂的状态。

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本泾渭分明的战线变成犬牙交错,双方在约莫百余丈的距离上反复争夺。西吴步卒人数占优,但是长弓军的士气更加旺盛,尤其是战前唐攸之那一番慷慨激昂的动员,更是让这些年轻的大梁男儿忘却死亡的恐怖。

战线朝着西吴本阵一点点推进,西吴步卒即便咬牙拼命,仍旧逐渐显出颓势。

谢林此刻反而平静下来,从他脸上看不到任何慌乱焦急。他亲自站在战车上眺望前方,在观察片刻之后沉声说道:“命冷子义领军攻击梁军左翼肋部。”

“遵令!”

旗手发出旗语,同时传令官策马飞驰而去。片刻过后,西吴本阵侧后方一支骑兵万人队打马而出,直扑大梁步卒左翼。

谢林之所以没有在第一时间大军压上,自然是要用前军试出长弓军的真正实力,同时找出对方的破绽。同为起于微末的名将,谢林深知一个道理,当士卒的数量超过两万,必然会出现内部实力上的悬殊,不可能每个人都能操练出强悍的战力。

唐攸之摆出的三个大阵,谢林在反复观察之后,终于确认他们的弱点便在左翼。

当此时,唐临汾和谷芒都面对着数量相当的敌人,仓促间不能支援己方右翼。唐攸之早早就注意到西吴第三支骑兵的动静,但奇怪的是他并没有做出应对,眼睁睁地望着那支骑兵冲向阵型稍显杂乱的右翼大阵。

西吴的兵力优势在这一刻得到充分展现,动辄万骑突击的手笔堪称豪壮。

骏马飞驰于平原之上,马蹄声如春日闷雷一般连绵不绝。虽然依旧是轻骑,然而万马奔腾的场面波澜壮阔,尤其是冲在最前面的万夫长冷子义威武雄壮,宛若天神下凡。其人本就魁梧,又全身披甲,连马头上都罩着一层皮甲,重量不言而喻,亏得他胯下这匹马堪称神骏,竟然还能保持令人惊讶的高速。

大梁右翼步卒由指挥使洪武统率,他面色冷峻眉峰微皱,神情坚毅地吼道:“前军收缩!右侧长枪列阵!弓手三轮攒射!”

纵然这五千重甲步卒实力稍弱,但也只是相对而言,远不至于在面对骑兵冲阵的时候立刻慌乱。

士卒们按照各自主将的命令稳固阵型,当西吴骑兵冲上来的那一刻,所有站在右边的步卒同时伸出自己手中的长枪。

枪尖极其锋利,犹如捅进豆腐一般,将第一波冲上来的西吴军马插个贯穿,与此同时后方的弓手不断抛射羽箭,尽力覆盖后面的西吴骑兵。

当高速冲锋的骑兵不顾生死地踏阵,长枪兵只能造成有效的杀伤,却不能阻挡这股洪流。

一时间战马的嘶鸣声和军卒的惨嚎声交织在一起,土壤逐渐染成红褐色,鲜血无法凝固,战士不断倒下,斑斑驳驳的阳光洒在他们身上,绘就一副惨烈的画卷。

洪武咬牙来到右侧,亲自将一名西吴骑兵从马上拍下来,然后一脚踏在对方的心口。那人猛地喷出一蓬血雾,双眼圆瞪盯着洪武,他恍若未觉继续扑向下一个目标,同时不断高喊着鼓舞士气,这才堪堪挡住西吴骑兵的冲击。

中军帅旗之下,一名谋士略显焦急地说道:“侯爷,右翼局势不稳,是否派出援兵?”

唐攸之摇头道:“不必。”

谋士嘴唇翕动,终究不敢再劝。他担心右侧阵型被冲垮的话,定然会波及另外两座大阵,再加上西吴占据兵力优势,后果简直不堪设想。但他也清楚唐攸之平素虽然温和,在战场上却容不得任何质疑和抗命。

唐攸之当然知道谋士在想什么,他的目光忽然转向东北方向。

便在此时,远方腾起弥漫的尘烟,像一阵旋风卷来,哪怕是在喊声震天的战场上也能听到急雨般的马蹄声,一支强悍的骑兵催马疾驰而来。

为首者正是裴越,在他身后是扛着裴字大旗的贾成。

陈显达、商羽、孟龙符和傅弘之各领一部分骑兵,紧紧跟随在裴越的后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绕过谷芒所处的区域,从侧后方狠狠地冲向冷子义率领的西吴骑兵。

宛如一道席卷世间无法阻挡的洪流!

第405章 席卷(一)

战场上的变化显然无法逃过谢林的目光,他第一眼便认出这支该死的骑兵是什么来历。

“传令方端武,尽快解决藏锋卫!”

“遵令!”

西吴大阵右侧后方,由五千铁甲骑兵组成的锐金营在万夫长方端武的率领下,开始他们在沉默半日以后的第一次提速。

藏锋卫眼中并无锐金营的存在,他们此刻唯一的目标便是冲击大梁步卒右翼的骑兵。

裴越选择的切入时机和角度极为巧妙,他没有在对方冲阵之初就出现,为的就是让己方步卒和敌人纠缠在一起。虽然这已经造成步卒的伤亡,但是战争从来不允许软弱和宽仁的出现,在之前与唐攸之的商议中,后者便着重提醒过裴越。

当然,时机和角度虽然重要,最终还是要看藏锋卫的战力。

这支原本不被所有人看好的骑兵在固原三战之后,质疑的声音少了许多,毕竟他们实打实击败西吴铁骑,这其中纵然有人数占优的缘故,可是莫要忘记在南线战场,张青柏仅仅出动一个骑兵万人队就打得宁忠屁滚尿流。

故而当裴越领军杀入的时候,很多人心中不由自主地升起期望。

裴越没有让他们失望,藏锋卫也没有让他们失望。

“西吴的孙子们,爷爷来了!”

陈显达领前军先锋迫不及待地杀入西吴骑兵阵列之中,他手中那把重四十余斤的朴刀挥舞起来势大力沉,眨眼之间便砍死五六名西吴骑兵,这愈发让他面色涨红须发皆张,活脱脱一头从荒蛮之地中跑出来的巨兽。

藏锋卫如今只有六千五百人,人数比西吴骑兵少,但是冲在前面的无一例外是久经沙场的百战精兵,尤其是裴越和四名统领身先士卒,根本没有人能挡住他们的锋芒毕露。

西吴大军本阵传来一阵节奏独特尖锐凌厉的锣声,冷子义恨恨地望着远处的裴越,怒吼道:“撤!”

就算同时面对藏锋卫和左面步卒,他也有信心能获得最后的胜利,但此时他毕竟是在战局核心区域,不像后方的旗手能望见在藏锋卫出现后,原本按兵不动的唐攸之正在调派中军一万人。

如果让唐攸之完成合围,这一万骑兵能否撤回去实难预料。

他们边打边撤,在极为不利的情况下完成转向,然后迅速退回己方大阵。

与此同时,唐临汾和谷芒的对手也开始后撤。

唐攸之此刻的神色并不轻松,对方的退避没有让他脸上浮现喜色,反而眼中是浓浓的担忧。他不由自主地望向战场的右侧,在冷子义撤退之后,藏锋卫并未追上去,由此可见裴越对这支骑兵的掌控能力。

看到这一幕,唐攸之才稍稍安心。

“侯爷,西吴铁甲骑兵出动!”负责观察战场动向的旗手语气急促地说道。

唐攸之面色一凝,立刻说道:“通知藏锋卫!”

“遵令!”

战场前线步卒的厮杀依然在继续,眼下双方胸中都憋着一口气。在这口气彻底泄掉之前,无论是谢林还是唐攸之都不会主动退让,因为步卒和骑兵不同,前者需要时刻保持完整的阵型,倘若在战场上变成一团散沙,必然会成为骑兵眼中没有抵抗能力的猎物。

然而当锐金营开始冲锋的时候,哪怕是正在面对敌人刀锋的士卒都有刹那的失神。

世间唯有西吴能养得起重甲铁骑,这不是因为西吴的国库过于充盈,而是因为西吴才拥有能够承载重甲骑士的神骏。即便如此,整个西吴朝廷也只拥有一万三千安阳龙骑,由皇帝亲自统领。这次能分出五千骑威慑虎城驻军,足以证明那位皇帝的决心。

像谢林和张青柏这样的大将军,纵然无法拥有重甲骑兵,却也能打造出一支数千人的铁甲骑兵,这是他们手中最大的底气。当锐金营出现在战场上,意味着大梁将士必须用数之不尽的人命才能挡住他们的冲锋。

如今唐攸之本就面临兵力上的弱势,再要是用人命去填这个大坑,此战的结局不难想象。

唐攸之站在高高的瞭望车上,双眼注视着战场右侧,藏锋卫所在的方向。

不知是否错觉,他仿佛感受到裴越望来的目光,这位集宁侯自语道:“希望你不要辜负我的信任。”

话音未落,藏锋卫忽然列阵,然后便义无反顾地迎着锐金营冲过去。

这一幕似乎并不显得壮烈,因为裴越并没有在这个时候发出激荡人心的吼声,藏锋卫的将士也没有大喊大叫。他们沉默地握紧缰绳,身体微微前倾,几乎所有人的姿态都一模一样。沉默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对面远处的锐金营声势骇人,但他们高昂的气势仿佛被藏锋卫全体表现出来的沉默吞噬,化作无声无息。

这一幕又显得极为动人,因为所有人都知道西吴铁骑的实力,哪怕藏锋卫已经展现出自身的实力,证明他们不比那些轻骑差劲,可是这次他们对上的是锐金营,是谢林纵横东境屡次称霸西吴军演的杀手锏。

谷芒正在收拢部属,他满面担忧和紧张,很想领兵杀过去为裴越助阵,可是他也知道自己的身份和所处的位置,在没有接到唐攸之的帅令之前,他只能按照原定的计划行事。

高临汾看不清右侧战场的情况,却也知道那位年轻权贵正经历怎样的险境。

这一战可谓九死一生!

就算能抗住锐金营的冲击,藏锋卫也会付出极其惨重的代价。

猎猎朔风涤荡人间,在无数人或紧张或担忧或关切的注视下,裴越神色异常平静,在他脸上看不见任何犹豫和退缩。

在突进的过程中,藏锋卫的骑兵从两侧不断向中间靠拢,整体的阵型愈发紧凑,就像是一把历百炼淬火而成的钢刀,在冲向生与死的边缘时逐渐成形。

这把刀已经被锤打了许久,他们的对手有青玉山中不成器的马匪,也有西吴东山王氏霸刀的嫡系子弟,有张青柏亲自操练出的万人队,也有贝苕江畔的亡魂和荥阳城中的人头。

上一篇:诸天反派的逆袭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