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子无敌 第208章

作者:上汤豆苗

到那时残局如何收拾?

带着这样复杂纠结的心思,杨应箕被大军裹挟渡过贝苕江。

这条大江起源于西吴境内,从西向东,在东庆府边界转向北去。在十五年前,这条大江便是大梁和西吴在北面的天然国界线,双方隔江相望,极少发生战事,因为谁也做不到悄然渡江然后大军奇袭。在裴贞为大梁拿下虎城之后,随着十一座军寨的建立,贝苕江的下游一部分成为大梁的国土。

江水滔滔,北风猎猎。

藏锋卫通过相距二三里的两座大桥渡江,然后迅速在大江西面建立防御阵型。

从这一刻开始,他们随时都有可能遭遇西吴骑兵。

渡江之后,杨应箕发现自己陷入一个十分尴尬的处境里。

没有人看管他,每个人都在做着自己的事情,一位年轻将领指挥斥候游骑朝西面散开,主力部队在极短的时间内便形成防御阵型,后方的辎重队伍源源不断地穿过大桥。

在他眼中飞扬跋扈的中山子裴越就在不远处的草地上席地而坐,旁边几个年轻将领毕恭毕敬地听着他说话。

因为处在下风口的位置,杨应箕甚至能断断续续地听见裴越的声音。

“……集宁侯既然是去援护溪山寨,那么说明最西面的柳陂寨已经陷落,他没有办法再固守大营。从这片地形来看,溪山寨位置极其重要,与南面的鸡鸣寨相差无几。如果我是谢林,肯定会先集中兵力拿下溪山寨,然后中心开花四面发散,彻底搅烂北线的军寨体系。”

“爵爷,我们现在去溪山寨?”

这个说话的武将声音很粗很洪亮,杨应箕认出他就是之前在营内想要揍自己的那个莽人。

紧接着便听裴越说道:“溪山寨虽然重要,但是那里也容不下十余万大军鏖战,集宁侯目前手中的兵力接近三万,算上被困在寨中的守军,总兵力达到四万。西吴人同时进攻七座军寨,纵然其他地方以围困为主,也需要分出至少四成的兵力。这样算下来,集宁侯也只是稍稍处于弱势,只要他稳妥一些,双方在短时间内必然会形成相持之势。”

又一位相貌英俊但是之前走路一瘸一拐的将领说道:“如果我们在这个时候从侧翼杀入战场,只要提前和集宁侯商议妥当,或许就能冲击谢林的本阵。”

“不妥。”

杨应箕一直看着那边,只见裴越摇摇头,忽然压低声音,他根本听不见对方说了什么。

哪怕之前对这个年轻权贵观感极差,眼下他也被裴越的话勾起兴趣,不由自主地朝那边挪动脚步。

接下来他便听见裴越说道:“溪山寨就留给集宁侯,让他拖住谢林的大军,这片战场如此广袤,我们有很多发挥的地方。”

杨应箕听闻此言,登时须发皆张,勃然大怒。

第390章 身份

杨应箕的愤怒不难理解。

之前裴越再怎么嚣张跋扈,压根不将他这个正四品的经历官放在眼里,他都能暂时搁置,因为他想看看藏锋卫究竟要怎样做。这也是他被挟持之后,并未立刻发作的原因,如果不是因为心中这个念头,他至少还有咬舌自尽的决心和力气。

一员高级文官被裴越活活逼死,就算开平帝器重此人,满朝诸公还能放过他吗?

只要在渡江之后,藏锋卫能够老老实实地支援唐攸之,在这位集宁侯的指挥下对抗西吴人,那么杨应箕可以只和裴越算一下被如此羞辱的账。如果此番能击败吴军,他甚至可以不计较这些细枝末节。

但是杨应箕万万没有想到,他听到的竟然是那等无耻言论。

让唐攸之率领长弓大营去对抗谢林麾下精锐,他这位中山子去周边搜罗战功,世间还有比这更无耻的举动吗?

“裴越!你简直无药可救!”

杨应箕冲到众将身边怒视裴越,单薄的身体微微颤抖着。

裴越抬起头来,不明所以地望着这个愤怒的中年男人。

“你……你可知道羞耻二字怎么写?”

杨应箕眼神无比失望,他虽然不喜欢裴越这种恣意妄为的勋贵,但最关心的仍旧是北线战局,若是藏锋卫这近一万人能够听从指挥,对于长弓大营来说是很好的补充,哪怕做辅兵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可是大抵狗改不了吃屎,此人眼中根本就没有大局二字,一心想的只是在战场上攫取功劳而已。此时他内心一片绝望,以至于根本说不出煌煌大论,翻来覆去便只有不知羞耻寥寥数语。

裴越从他重复啰嗦的叱骂声中,渐渐搞清楚事情的原委。

他缓缓站起身来,微微低头盯着杨应箕,冷声道:“杨经历,你是不是认为自己当了几年的经历官,就变得通晓军事?”

杨应箕强忍着怒火说道:“虽然我没有上阵杀敌的经历,可我知道一名军人最重要的便是服从军令!你如果还把自己当做大梁军人,那就即刻领兵支援唐大帅,而不是自以为是自作主张!”

裴越摇头道:“我不想与你废话,如果你不想被堵上嘴巴,那就在一旁安静看着。”

杨应箕忽地冷笑两声,满面苍凉之色,缓缓说道:“武勋亲贵真的了不起。”

当他说出这句话后,裴越心有所感,抬手拦住陈显达等人要将杨应箕赶走的举动,对这个中年男人说道:“武勋亲贵之所以了不起,是因为我们要负责保家卫国,而且是用性命去拼。你并不懂真正的战场是什么模样,跟你说也说不明白。我不会伤你一根毫毛,只要你睁大眼睛看着,藏锋卫究竟是不是你所认为的那般不堪!”

杨应箕寒声道:“不,你们更擅长的是争权夺利阴谋算计,踩着同袍的尸体往上爬,为此甚至不择手段!”

众人皆怔住。

从他颤抖的身体和充血的双眼便能看出,这个中年男人这句话绝非无的放矢。

裴越不解地望着他,问道:“你究竟是谁?”

杨应箕眼神冰冷地说道:“不肖子孙,无颜提及先祖名讳。”

裴越猛然间想起沈淡墨送来的资料中短短的一行字,满面震惊地说道:“你是宁国之后?!”

商羽和陈显达脸色茫然,傅弘之脑海中想起一个名字,不由得神情诧异地盯着杨应箕。

裴越终于能确定这个中年男人的身份,这时也明白过来,为何集宁侯唐攸之会允许一个性情如此冷硬的怪人担任经历官。

宁国便是指宁国公杨思继,长弓大营亦是因他得名。

开国九公之中杨思继过世最早,官面上的说法是因为染病,但是坊间传言是因为被朝廷闲置之后郁郁不得志,身体每况愈下,最终忧愤而亡。裴越对其中详情了解不深,毕竟其人跟自己毫无关联,他也只是当初和沈淡墨通信时简单聊过。

但是从杨应箕方才那句话看来,坊间传言恐怕未必是空穴来风。

“杨经历,我敬佩宁国公的为人和功绩,也相信你是真的为北线战局考虑,所以我不会计较你之前的那些话。但是,军中最重要的是令出一门,你只能带着一双眼睛看着,决不能对我的决策指手画脚。”

裴越放缓语气,眼神和善许多,但态度依旧无比坚定。

他并没有去问杨应箕当年发生在宁国公杨思继身上的事情,年代太过久远不说,这其中或许就会牵扯出惊天秘密。如今的宁国府在京都国公府中最为落魄,军中实权武将压根没有杨家子弟的身影,爵位也早就变成三等宁和伯。

这里面藏着多少勾心斗角,裴越用大脚趾都能猜出来,没有任何必要去趟这个浑水。

杨应箕死死盯着裴越,他方才只是一时激怒,又不是脑子出了问题,怎会无缘无故就揭开杨家的秘密,就算他不在意自己的生死,总要为京都里那些艰难求活的族人考虑。沉默片刻之后,他缓缓开口问道:“裴越,你究竟想做什么?”

裴越冲傅弘之使了个眼神,后者从背囊中取出一张地图,铺在草地之上。

裴越指着地图对杨应箕说道:“这张是北线地形图,最西面的柳陂寨已经陷落,谢林和集宁侯在溪山寨形成相持态势。就算藏锋卫这个时候去支援集宁侯,对于战局的变化也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如今西吴人是攻势,我们是守势,既然你不看好藏锋卫的实力,那你告诉我,这八千人赶去溪山寨就能解决谢林手里的五万铁骑吗?”

杨应箕赞成这个说法,但他依旧认为藏锋卫去溪山寨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只是这次他没有立刻出言驳斥。

裴越俯身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圈,然后郑重地说道:“站高一些,看得更远一些,你要知道北线不是只有溪山寨,否则就只能被谢林牵着鼻子走。”

听到这番话杨应箕很想嗤之以鼻,但是望着裴越从容自信的面容,旁边那些对他满脸信任的武将们,不知为何那些嘲讽的话压根无法出口。

第391章 突袭

直到最后,杨应箕也不知道裴越的真实用意。

只是在表露宁国之后的身份后,这位年轻权贵的态度有所改变,这让杨应箕心中无所适从。

莫要以为宁国之后是个尊贵荣耀的身份,杨思继过世之后,宁国府在京都权贵府邸中的地位一落千尺。尤其是数十年无人在军中冒头,这对于武勋将门来说是最大的耻辱。再加上当年杨思继一直在西境驻守,与早早扎根京都的其他公侯交往不深,自然也就没有多少香火情。

故而之前杨应箕不愿谈起自己的家世,在被裴越猜中之后,他本以为这个飞扬跋扈的年轻权贵会对自己更加过分,却没想到会是这样的局面。

他被安置在裴越的亲兵队伍中,随着大部队一路朝西。

次日清晨,藏锋卫转向西南。

杨应箕认识这是去往固原寨的道路。

裴越终究小觑了他,以为他只是在长弓大营内忙碌文案,实际上他在这座因先祖而命名的军营里待了二十一年,对周遭方圆千余里的地形无比熟悉,只需要多看几眼就能分辨出所处的位置。过往的那些年月里,他或骑马或步行,走遍所有军寨和附近的山川平原,最远处距离西吴甘城只有二百余里。

没有人比他更清楚每处军寨的兵力和军备状况,在年复一年的走访探查中,他甚至能叫出很多普通士卒的名字,这也是长弓大营从来没有杀良冒功或者虚报军功的原因。

固原寨地处军寨体系的西南角上,与贡山寨、乌蒙寨、柳陂寨和临江寨形成第一道防线。

根据之前传回大营的情报来看,固原寨承担的压力极大,毕竟此处西南方向便是虎城,谢林如果能拿下这个犄角,那么便可以更加从容地钳制虎城守军。

第三日正午,藏锋卫在距离固原寨还有三十余里时停步不前。

此时那些辎重队伍已经被留在后方,这里只有八千骑兵。

这两天杨应箕并未被限制活动,除了有两名亲兵时刻跟着他,不允许他脱离大部队之外,他可以出现在行伍中任何地方。经过两天的观察,他逐渐发现这支骑兵的不凡之处,无论何时何地都不会出现散漫的姿态,至少称得上令行禁止四字。

他当然不知道,队列操练是裴越反复强调的重点,尤其是藏锋卫的士卒绝大多数都是老实巴交的农家子弟,那些士族子弟干脆被留在临清县,由韦睿继续操练。

在极其严苛的军规震慑和所有将官身先士卒的表率下,藏锋卫从一开始便是走得精兵路线,而且在九月末发下第一笔没有任何克扣的饷银之后,少数士卒心中的怨气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杨应箕在两名亲兵的注视下来到中军,裴越正在安排战术,陈显达、商羽和孟龙符肃立认真倾听。

“……固原寨守将为统领罗克敌,此人有勇有谋亦不乏决断,所以我们不必担心他会贻误战机。根据斥候搜集来的信息可以判断,西吴人在这处投入大约五千步卒和三千骑兵,兵力不算太多,我们只需要击溃对方的骑兵,然后就可以和寨中守军配合,将西吴步卒围而歼之。固原寨原有守军三千五百人,被围困一个月之后肯定会有损失,所以我们不能太依赖守军的配合……”

裴越不慌不忙地说着,杨应箕忽然插言道:“固原寨实际守军只有二千九百一十七人,包括将官在内。”

众人不约而同地转头望着他。

杨应箕闭嘴不语。

裴越满含深意地点点头,然后继续说道:“此战的目标是歼灭西吴步卒,切不可追击西吴骑兵。”

陈显达动了动嘴唇,但是没敢说话。

裴越皱眉道:“有话就说。”

陈显达挠挠头道:“爵爷,我觉得八千对八千,完全可以试试将他们全部吃掉。”

杨应箕几乎是强行克制才没有出言讥讽。

他们以为西吴人是扛着锄头的农民吗?如果这样轻松就能吃下来,唐攸之这等大将有什么必要发愁?真是一群不知天高地厚的狂妄之徒。

几天的相处之后,杨应箕勉强认可藏锋卫的实力,可他仍旧不相信这支骑兵具备远远胜过西吴铁骑的实力。

裴越不容置疑地说道:“我们要做的是解决固原寨面临的困局,如今北线主力被谢林拖在溪山寨外围,那么就不能将目标局限在一城一地之上。”

陈显达恭敬地说道:“末将遵令。”

便在这时,傅弘之策马飞驰而来,还有十余丈时便飞身下马,快步跑过来说道:“爵爷,末将已经亲自去勘察过,之前斥候打探的消息无误,如今固原寨西面大概有八九千西吴军队。”

裴越颔首道:“如此便好。陈显达听令。”

“末将在!”

“你领前军两千人,从固原寨西侧绕寨而过,以锥形阵直取西吴骑兵。记住,只要西吴骑兵撤退,你绝对不可以追击,只需要防备他们杀个回马枪。”

“得令!”

“傅弘之听令。”

“末将在!”

上一篇:诸天反派的逆袭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