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子无敌 第206章

作者:上汤豆苗

她并未直面回答,但裴越也没有继续追问,只是不轻不重地说道:“原来如此。”

叶七在旁听着两人打哑谜,不禁用眼神示意裴越,让他不要将陈家的事抖搂出来,毕竟这件事关系重大,实在是有太多的隐患。

裴越微微颔首,目光平静地望着沈淡墨。

他心中已经确认,这位京都第一才女在说谎。

第385章 出征

裴越相信沈淡墨此行的诚意,毕竟沈默云是开平帝最信任的股肱之臣,他肯定不会做出对大梁不利的事情,所以对藏锋卫的帮助本身便是情理之中的举动。

但他也不是一张单纯的白纸,如果说沈淡墨对自己毫无保留,那他才是枉为两世人。

之所以没有继续追问,是因为他不想在这个时候将沈淡墨逼到太难堪的境地,后续他很需要太史台阁的情报。邓载如今依靠佩玉阁的人逐渐组织起密谍网络,可是佩玉阁只是谷梁为了照看谷芒撒下的人手,无论是从规模还是能力上和太史台阁都无法相比。

沈淡墨似乎也察觉到两人温和的交流之中暗藏的汹涌,她不禁定定地看着裴越,很显然这个年轻人的成长速度远远超出她的意料。

当初她被困在沈府后宅,听着裴越在京都做下的种种壮举,那时候她对这些事并不看重,因为她相信若是自己处在裴越的位置上,一定能做得更好。

眼下看来,终究还是低估了这位当初的庶子。

她稍稍犹豫之后,再度开口道:“路敏不会有反意。退一万步说,就算他真的有不臣之心,也不可能做到拥兵自立。大梁立国近百年,各种规章早已完备,虽然路敏如今身为西军主帅,但是圣旨里写得清清楚楚是临时暂代。他有调动边境四营之权,但是只要他表露出任何反意,五军都督府就会立刻断掉粮草供给,在这种情况下他除非投奔西吴才有生机。”

裴越心领神会地说道:“路敏如今贵为成安候,官居右军机,只差一步就能成为大梁军方扛鼎之人,想来也不会突然失心疯跑去西吴当狗。”

沈淡墨眉头微蹙道:“话虽然难听,但实际上就是这个道理。除了这些明面上的因素之外,朝廷肯定还有各种制约的手段,便不是你我能知道的了。不光是路敏,像虎城行营节制襄城侯萧瑾,成京行营节制广平侯谷梁,他们同样做不到起兵造反。”

裴越深深地看了她一眼,将这句话牢牢记在心中。

沈淡墨轻叹道:“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我爹让我知无不言,尽量帮你看清局势。”

裴越道谢之后说道:“还有最后一件事想请沈姑娘费心。”

“请说。”

“我需要一份详细的资料,灵州边境从北到南的详细地形图,大梁和西吴目前已经来到边境的所有指挥使和万夫长及以上将领的资料生平。”

沈淡墨颔首道:“这本就是我此行的目的,请将我的亲随头领喊进来。”

裴越朝外面说了一句,一直守在门外的邓载领命而去,片刻过后一位身材高大的壮年男子大步踏入,双手捧着一叠厚厚的书卷。

沈淡墨起身接过书卷,然后亲手交到裴越手中,温和地说道:“裴越,我爹让我嘱咐你,战场上形势多变,切莫一味死战,活着才有希望拿下最后的胜果。”

她说这句话时眼神稍显复杂,毕竟于她来说,面前这个年轻人恐怕是这辈子除了家人和裴宁之外认识的第一个朋友。虽然后面的走向略有些诡异,可这并不能抹去刚开始心中的那份悸动。

裴越能看懂这个眼神,所以在沉默之后他点头道:“多谢沈大人关心,裴越一定会铭记在心。”

不知为何,沈淡墨心中有些失望,却也有些释然。

她转头看着叶七说道:“叶姑娘,你现在是否能相信我没有恶意?”

叶七缓步上前与裴越并肩,平静淡然地说道:“多谢沈姑娘的好意。”

沈淡墨微微一怔,旋即露出一个恬淡的笑容,正要开口时,忽见邓载神色凝重地走进来,身后还跟着一名她不认识的亲兵。

裴越转头问道:“怎么了?”

跟着邓载进来的冯毅拱手道:“少爷,外面有一名武将带着几名亲随,他说自己是西军主帅帐下令官,特地来此传达帅令。”

裴越与沈淡墨对视一眼,淡淡道:“请他来外书房。”

二人离去后,裴越对沈淡墨说道:“沈姑娘请稍坐,我去去就来。”

如果换成旁人可能此时就会告辞离去,但是沈淡墨在听到西军主帅四字后,无论如何也不会现在就走,便颔首道:“请便。”

此时此刻,正堂内便只剩下叶七和沈淡墨二人。

气氛忽然变得有些凝滞。

沈淡墨的性格中多多少少有一些自负的存在,但她却不是那种愚蠢的莽人,行事张弛有度,压根不会故作姿态寻衅旁人。就像沈默云那样,这么多年从未见他摆过什么架子,但只要他出手便不会落空。沈淡墨一直在学习自己的父亲,所以在眼下这种时候又怎会刻意挑衅叶七?

时间在这种尴尬的沉默中一点点流走,叶七略带几分好奇和审视地打量着沈淡墨。

真真是好颜色呢,只可惜她不喜欢,虽然谷蓁的容貌同样极好,可与谷蓁相处时叶七觉得很舒服,但是望着沈淡墨那张完美的脸庞她便喜欢不起来。

在丫鬟又战战兢兢地上了一轮茶之后,裴越终于回来,脸色显得十分郑重。

叶七起身问道:“何事?”

裴越看了一眼沈淡墨,缓缓说道:“西吴发兵十路,攻击大梁边境各处重镇。成安候命我领军北上,协助长弓大营主帅集宁侯唐攸之防守北线。”

沈淡墨皱眉道:“路敏要你去对付谢林?”

裴越点点头,对沈淡墨说道:“沈姑娘,你此番帮了我不少,于情于理我都该亲自请你赴宴。但是成安候帅令紧急,要我在五日之内完成开拔,故此只能说声抱歉,待战事平定之后再行道谢。”

沈淡墨轻轻一笑道:“无妨,我也有事要做,那就告辞了。”

“我和叶七送你。”裴越平静地说道。

将她送走之后,裴越站在正堂门口,眼中神色凛然。

叶七柔声道:“你打算怎么做?”

裴越答道:“路敏的这条命令无可指摘,藏锋卫既然是全建制骑兵,那么去北面应付拥有五万精锐骑兵的谢林是题中应有之意。只是这五天的时间太紧了,我还有很多安排要做。叶七,你暂时留在临清,我让邓载和韦睿留下来帮你,在解决我需要的东西之后,你可以随他们一起去北面与我汇合。”

叶七毫不犹豫地点头应下来。

开平五年十月初三,藏锋卫近万人在裴越的率领下离开临清,另有民夫数千运送辎重,大军一路向北。

当日,临清县数万人送出二十余里,声势极为壮阔。

第386章 长弓

长弓挽满月,剑华霜雪明。

这句诗出自大梁已故诗家刘嵩的《云汉山凭高有感》,作于太宗太和四年六月,诗作缅怀的是大梁开国九公之一宁国公杨思继。

杨思继出身于前魏武勋将门,高祖起事后率家将八百人来投,后来负责防守西线边境,将西吴骑兵挡在高阳平原上,使他们无法踏足中原腹心地带。虽然杨思继不像定国公裴元那样开疆拓土,但是如果没有他二十年如一日的镇守西线,大梁绝对无法形成如今的疆域,所谓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大抵如是。

为了铭记宁国公的丰功伟绩,太宗皇帝在晚年特地将西境最北面那座大营命名为长弓大营。

长弓大营位于东庆府西北面边境,距离北面三府交界处的临清县约有三百余里。

贝苕江从虎城北面经过,然后顺流往东,在距离广平府地界还有百余里时转向朝北,经过广平府和东庆府之后一路向北流入荒海之中。长弓大营便在贝苕江东面,同时北面又有云汉山遮挡,地理位置极为优越,牢牢扼住灵州乃至整个大梁的西北角。

营内常备军力为三卫近四万人,虽然从人数上来说在西境四营中最少,但毫无疑问战力最强。

主帅为集宁侯唐攸之,今年四十三岁,大抵是武将一生中最优秀的年纪。

只是近日以来,这位实权侯爷的眉头极少舒展过。

当初开平帝和王平章在决意构筑西线防御体系的时候,曾经在朝堂上引起过一次大争论,那就是长弓大营西面是否要建造军寨。反对者认为,长弓大营的位置易守难攻,只要护住这座大营,那么灵州西北面就安稳如山。赞成者则认为,在贝苕江以西建造军寨,不仅能为长弓大营构筑防线,还能庇护虎城北面。

双方各有道理,王平章一时间也难以决断,最后还是开平帝敲定,在长弓大营西面建造十一座军寨。

唐攸之五年前接手长弓大营,来到此处实地探查之后便发现不妥,这十一座军寨与其说是防线倒不如说是累赘。他曾经三次上书朝堂,希望能裁撤这些军寨,将虎城北面广阔的平原地区让给西吴,集中力量守住虎城和长弓大营两个关隘,如此足以守住灵州的北线地界。

但是这三封奏章仿佛泥牛入海,压根没有任何回应,后来唐攸之才知道奏章被卡在西府,主要是右军机成安候路敏坚决反对。原因倒也简单,那十一座军寨耗费国帑千万,岂能在建好数年之后就废弃不用?

真要这样做了,东府那些文官老爷们还能放过武勋亲贵?

唐攸之无可奈何,他虽然善于练兵,凭借自己的能力一步步走到大营主帅和三等国侯的位置,可是和出身于开国九公府的路敏相比,无论是朝中还是军中的人脉都相差极大。

西吴镇东大将军谢林领兵出现在虎城北面之后,唐攸之便将警惕提到最高,因为根据他搜集的信息来看,出身贫寒的谢林擅用奇兵,手中又拥有西吴最强悍的铁骑,任何一个疏忽都可能导致全盘皆输。

故而在谢林发兵七路攻击大梁军寨时,没有一座军寨被破,这些守将被唐攸之反复敲打,压根不敢有任何轻敌大意。

成安候路敏的帅令从古平大营发来后,唐攸之稍稍安心,这份帅令倒没有特别古怪的地方,算是中正端方之策,也让这些年来他心中对路敏的猜疑淡去些许。

但他仍旧无法放松,因为根据前线传回来的战报可以看出,谢林这次没有故弄玄虚,七路大军都是实打实地攻击大梁军寨,各处军寨的防守压力极大,求援的书信雪花一般飞向长弓大营。

对于这些求援的讯息,唐攸之一一回复,严令各将必须守住自己的军寨,但是却没有派出一兵一卒。他知道自己的决定很冷血,可是慈不掌兵的道理并非虚言,尤其是在战争初期,且西吴骑兵数量众多机动能力极强的前提下,他怎能将长弓大营的家底丢出去?

宽敞的节堂内灯火通明,幕僚和书吏们做着自己的事情,没有人敢懈怠或分心。

氛围十分安静,唐攸之站在沙盘前,布满血丝的双眼凝望着虎城以北、贝苕江以西的方圆千余里的地界。

十一座军寨不仅仅是军寨,还有三万多名大梁将士的性命,以如今大梁和西吴之间的关系,城破之后这些人很难活下来。唐攸之纵然可以从整个战局的角度去做出决定,但是每每想到那些为国戍守的年轻人,心中仍旧会有不忍。

一阵风穿过被忽然推开的大门旋进来,来者乃是灰鹞营主将柳不弃,这是唐攸之从京中带来的心腹,为他掌着负责刺探消息的灰鹞营。

“侯爷,紧急军情。”柳不弃匆匆拱手,神色凝重地说道。

唐攸之目光一凝,沉声道:“说。”

柳不弃垂首道:“柳陂寨陷落敌军之手,谢林挥军围困溪山寨,撤退不及的谷芒同样被困在溪山寨中。”

唐攸之遽然变色。

他之所以这样的反应并非是因为谷芒这个名字,虽然这小子是广平侯的儿子,自身能力很强颇得他的器重,但是在这种大战局势里一个年轻武将的生死根本不算什么。最重要的原因是谷芒奉命执行任务,带走长弓大营的一半骑兵。

再加上溪山寨处于西面军寨体系的核心位置,唐攸之知道局势已经逼迫自己必须做出决定。

“侯爷……”柳不弃跟在他身边多年,当然知道这个决定有多困难。

“溪山寨必须保住,骑兵也必须救下来,如果将他们拱手让到谢林嘴里,长弓大营就变成没有任何机动能力的瓮中之鳖。”

唐攸之深吸一口气,面色逐渐平静下来,他环视一眼,望着节堂内所有看着自己的人,毫不犹豫地说道:“传令,高云帆领阳曲卫留守大营,其余众将领军随本侯援护溪山寨。”

“遵令!”

节堂内立刻忙碌起来,大军开拔十分复杂,一句话的背后需要付出不眠不休的努力。

唐攸之望着柳不弃说道:“你率灰鹞营即刻渡江,务必要保证大军前方的安全。”

“遵令!”

柳不弃匆匆离去。

唐攸之看着他离去的身影,透过没有关上的大门,他能望见门外夜色深沉如墨,似要择人而噬。

第387章 冲突

十月初七,草木黄落。

藏锋卫在距离长弓大营还有二十里时停下,陈显达奉裴越的命令亲自领着十余名亲兵前往大营,带着成安候的帅令、裴越的钦差印信和指挥使之印。

实际上在藏锋卫离开临清县的时候,裴越就已经先后派出三拨信使,提前赶往长弓大营通禀消息,如今更是极为稳妥地没有冒然靠近大营,以免引来不必要的误会。

然而令他奇怪的是,集宁侯唐攸之并未出现。

按理来说,以他天子亲卫指挥使和钦差的双重身份,就算是路敏也会亲自迎接,更何况如今只是三等国侯的唐攸之。在沈淡墨给他的情报里,唐攸之为人谦逊性情温和,绝非是武威侯宁忠那种色厉内荏的废材。

上一篇:诸天反派的逆袭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