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子无敌 第200章

作者:上汤豆苗

张青柏微微摇头,将一些连他都觉得很荒谬的念头抛之脑后,继而正色说道:“传令众将,入帅帐军议,一炷香内不至者,立斩!”

气氛陡然凌厉而肃杀。

第371章 不速之客

九月初十,初秋已至。

临清县,东城校场。

藏锋卫上万军士分成五个方阵,在烈日的曝晒下笔直地挺立着,没有任何人敢随意乱动,因为队列外不仅有军纪官虎视眈眈,他们的主官也都在队列前方站着。

五个方阵皆朝着校场中央的土台,所有将士都能清楚地看见台上站着的裴越。

将时间拉回到半个月之前,就是在这座校场上,这些慕名而来的灵州本地年轻人终于见到传说中的钦差裴爵爷。虽然早就知道这位钦差很年轻,可是在见面之后,所有人都惊叹于裴越的年纪,再想到对方不到十八岁就做下那么多大事,更是生出羞愧的情绪。

初次见面,裴越的训话非常简单朴实,没有人会忘记那一天自己听到的话。

“藏锋卫所有将士的饷银都会足额发放,如果你们发现自己的饷银数目不对,不要有任何犹豫,直接去找军纪官。军纪官由我的亲兵兼任,他们会将你们的告发如实地说给我听。队正贪墨军饷,杀队正,免去哨官之职。哨官贪墨则杀哨官,免去游击之职。以此类推,若是韦睿等统领贪墨,我会亲手砍了他们的脑袋,然后面奏陛下辞去指挥使之职,听明白了没有?”

很多人直到此刻想起当时的情景依然浑身战栗。

通过甄选的将士绝大多数都是普通的农家子弟,要么有一身蛮力,要么粗通武艺,其中又有大部分人有过行伍的经历,只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回到家乡。

藏锋卫从成立之初就与众不同,裴越手里的五百人绝大多数都是南营精锐老卒,那五十名普通纨绔子弟也在后来的血战历练中飞速成长。如今这支万人大军的平均年龄竟然达到二十六岁,这完全不像是一支新组建的军队。

从某种角度来说,裴越这次几乎将灵州境内市井之间的精锐一网打尽。

若非他此前那些事闯出的偌大名号,就算是开平帝一道圣旨颁下,也很难达到这样的效果。

裴越当然不仅仅是告诉这些朴实的军汉会有怎样的待遇,接下来他所说的话才是重中之重。

“你们来到藏锋卫之后,必须先搞清楚一件事,咱们到底是为了什么作战?打仗不是儿戏,随时都会死人,我知道你们当中有很多人不怕死,可是在壮烈赴死之前,我们是不是应该明白为什么去死?我觉得答案很简单,西吴人已经打到咱们家门口,再不还手就会被他们活活打死!不光咱们会死,家中的妻儿老小,认识的街坊邻居,那些熟悉的面孔随时都可能会消失,不打不行,对不对?”

“对!”

校场上的回应仿若山呼海啸。

“我要说的很简单,一共就三件事。我作为指挥使,会保证你们的待遇,不管是活着的还是死了的,有一个算一个,一定会让你们没有后顾之忧。第二件事,你们不是为了我拼命,而是为了自己和家人,为了灵州这片土地。第三件事,为了让你们死得有价值,死得不随意,我会用最严苛的方式操练你们。”

裴越果真只说了这么多,然后便是让所有人无比痛苦的操练。

就连傅弘之这样善于练兵的人都觉得自家这位爵爷实在是深藏不露。

裴越前世喜欢看军事杂志,但是这对于他没有太大的帮助,因为那些杂志上出现频率最高的总是各种新式武器的介绍,没有多少和练兵有关的内容。反倒是他看过的那些书,在这个世界显得非常有用。

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六韬和纪效新书等等,虽然他不可能记得详尽的原文,但终究能想起大部分内容。现在的他并非对军事一窍不通的门外汉,经过席先生两年的悉心教导,再加上利用一切闲暇时间恶补的各种知识,至少已经能总结出具备自己特色的军事风格。

这便是让傅弘之无比惊讶的原因。

按照裴越的规定,藏锋卫目前的训练分为五个部分,其一为体能,早晚各五里路的负重跑,还有穿插于各项操练中的稀奇古怪的锻炼方式,尽一切可能地将这些人的身体潜能开发出来。

其二为队列,便是此刻他们在烈日下笔直站着的模样,这种时候没人可以躲起来歇息,就连裴越自己也会站在土台上以身作则。韦睿他们刚开始并不能理解这样的方式有什么作用,只是出于对裴越的信任和敬重才没有质疑。

随着时间的推移,藏锋卫的军容风貌越来越好,韦睿等人才意识到裴越的良苦用心。

其三为武艺,这一点毋庸置疑也不必赘述,所有参与募兵甄选的将士都是被裴越之前的那些壮举吸引。虽然每个人天赋不同,但是经由叶七亲自编排出的一套拳法和一套刀法成为藏锋卫将士的必修课。

其四为阵法,鸳鸯阵自然是不二之选,无论是邓载等亲兵还是那些南营老卒,对这个阵法无不充满敬畏,因为他们都切身体会过鸳鸯阵的强大。

其五为军纪,这看似很寻常的一条却是裴越最重视的一项。

他亲自编写藏锋卫三十六条军规,要求每个人都必须熟练背诵,直到形成条件反射,随意报出第几条都能直接说出军规内容才算合格。

半个月的操练对于这些人来说宛如地狱一般,这还是他们绝大多数都有过行伍经历的前提下,若是换成那些真正的新丁,恐怕连三天都坚持不下来。

裴越的操典当然不止这五个方面,可是眼下他只能从这五个方面入手,因为战争的阴霾就盘旋在头顶,他没有太多的时间。

为了保证操练能够顺利进行,整个广平府的郎中被他搜罗来将近一半,同时临清县城的几家大商户也是每日源源不断地送来食材。

如果连饭都吃不饱还谈什么保家卫国?

从古至今没有一支强悍的军队能离开完善的后勤保障,除了极个别特殊情况下的军队,想要练出一支铁军绝对离不开银子的支持。

裴越如今很富有,但他不会拿自己的银子来养藏锋卫,这在眼下是很愚蠢的行为。

结束队列的操练之后,裴越回到自己的住处,正准备去找五军都督府派来的粮草官谈谈,邓载忽然进来禀报道:“少爷,京都来人,他说他叫王九玄。”

裴越微微眯起双眼,面色沉静似水。

第372章 王九玄

王九玄,今年二十七岁,魏国公王平章的长孙。他十七岁从军,在西境边军一待便是八年,从一个普通士卒步步晋升为长弓大营幽云卫指挥使,于开平三年初冬调回京都,被开平帝任命为廷卫中郎将。

裴越还在京都的时候,派戚闵组织起一批人手,用祥云商号的伙计身份作为掩护,朝外界小心翼翼地探出自己的触角。作为一个穿越者,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情报的重要性,故而戚闵肩上的担子格外重。

裴越对戚闵的要求看似不难实则很不简单,他不需要探听那些极为隐秘的消息,反而是搜罗各种各样的人物信息和市井传闻,然后经过提炼和汇总,建立起属于裴越的档案库。

在戚闵汇总的资料中,关于王九玄的消息并不多,只有一份极简单的生平记录。

在很多人看来王九玄只是投胎的运气好,否则他凭什么走到今天的位置?幽云卫指挥使倒还不算什么,只要有足够的军功,西府的军机大佬不会刻意打压一个年轻人。但是从指挥使到廷卫中郎将,看似品阶相同,内里实有天壤之别。

指挥使领兵过万,在整个大梁军方体系中并不出挑,至少要做到大营主帅才能称为真正的大人物。但是一个品阶并不高的廷卫中郎将,却可以连普通侯爷的面子都不给,因为这个官职负责皇帝的安危,称得上皇帝的心腹股肱。

裴越从未想过自己会这么快与王九玄产生交集,心中不禁隐隐有些担忧。

随着王九玄跟在邓载身后进来,他心里的担忧并未消散,反而愈发浓烈。

王九玄身材高大,面容平凡,气质沉稳出众,身上没有半点纨绔气息。

裴越起身相迎,这不仅仅是因为对方的祖父是王平章,更重要的是他身上的官职。廷卫中郎将莫说离京,轻易不能出宫,必须时刻等待皇帝差遣。如今王九玄忽然出现在千里之外的灵州,裴越怎会想不到这与开平帝有关?

当然,他有钦差职务在身,只要开平帝一天没有收回这个身份,他就不用在任何人面前卑躬屈膝。

王九玄自然清楚这个道理,当先开口道:“中郎将王九玄,见过裴钦差。”

裴越平静地回道:“将军不必多礼,请坐。”

二人分主客落座,丫鬟上茶之后,邓载便示意所有仆人离去。

裴越在猜测王九玄来意的时候,后者同样在观察这位两年内声名鹊起的年轻权贵。

一个朝不保夕的国公府庶子,当着朝堂诸公破门而出的凌厉少年,研究出蜂窝煤造福大梁百姓的商号主人,屡次立下大功爵封中山子,如今更是一跃成为军中大将格外瞩目的藏锋卫指挥使。

裴越的身份变化极快,这样的履历也十分光鲜,哪怕是放在王九玄身上都不会黯然失色,更不必说他当初的艰难处境有太多人知道。

但是王九玄对其他事情兴趣不大,他格外在意的是裴越的军功。

横断山、临清县、鸡鸣寨和旗山冲四战,让裴越成功地站稳脚跟,尤其是鸡鸣寨的战报传到京都之后,更无人再质疑他实领藏锋卫的资格。当然对于京都的官员来说,他们会说这是皇帝陛下慧眼识人,顶多带一句裴越没有辜负陛下的厚爱。

可是王九玄不同,他从这四场规模不算大的战斗细节里看出许多东西。

时至今日,他早已不相信裴越能走到现在这个地步靠的是运气亦或是谷梁的提携,这个比他年轻十岁的庶子可谓胸有丘壑而面如平湖,绝非等闲幸进之辈。

时间缓缓流逝,堂内的气氛平静中带着几分压抑。

裴越身为主人,轻咳一声开口问道:“将军缘何来此?”

王九玄淡然道:“奉陛下旨意巡查边境战事。”

“边境?”裴越淡淡一笑,不动声色地说道:“如今成安候已经率领大军前往古平大营,按理来说将军应该先去那里查看,不知来我这里有何贵干?”

王九玄对裴越的了解很深,毕竟他拥有常人难以企及的消息渠道,王平章早就命人将和裴越有关的所有事情整理完毕放在他的案前。

一般人往往会不适应裴越略显犀利的风格,但是王九玄显然不会失态,他不紧不慢地说道:“如今朝堂上诸位大人最关切的不是成安候的举动,而是裴钦差又会立下怎样的功劳。你来到灵州不过几个月,清剿马匪扫荡奸细,更在鸡鸣寨给了西吴镇南大将军张青柏一记当头棒喝。陛下很欣赏你的能力,但也想知道这些战果的细节,所以特地派我来见你一面。”

这番话自然不尽不实,裴越相信自己的判断。

原因倒也很简单,太史台阁的林合绝对不会刻意帮自己隐瞒,在他受伤之前送往京都的奏报上,关于自己的经历必然事无巨细地写上去。更何况他听席先生说过,开平帝除了太史台阁之外,暗中还有一支十分神秘的密探队伍。

这是很平常的帝王心术,和开平帝是否信任沈默云无关,从古到今没有任何一个皇帝会将自己的安危完全寄托在某个臣子身上。

拥有这样的信息渠道,开平帝还不清楚裴越这段时间的所作所为?

如果他还需要王九玄巴巴跑上几千里路来询问,那这个皇帝对下面的掌控力已经弱到发指,一般只有王朝末期才会出现这种状况。

但裴越也不会愚蠢到当面拆穿,微笑着说道:“陛下有命,臣自当详细道来。”

从他初至灵州开始,一直到前些时日设伏解决王黎阳和陈希之,他从头到尾一丝不苟地说了一遍。尽管他已经尽量砍掉不重要或者极重要的细枝末节,用词格外简略,说完这段故事也花了两个多时辰。

王九玄是一个完美的倾听者,甚至不在意自己的官职身份,主动帮裴越添了几次茶水。整个过程中他极少说话,顶多就是在故事的转折处感叹几声。

最后听到王黎阳死在叶七枪下,王九玄眼神微微诧异,旋即恢复正常。

第373章 深海

“有劳钦差大人,我会将这些事情的过程原原本本地禀报陛下。”

在裴越说完之后,王九玄平静地拱手道。

其实到现在为止,裴越依然搞不清楚对方如今的身份。王九玄说的简单,奉开平帝旨意巡视边境战事,这道旨意绝对没有经过东府那几位执政,至少在洛庭那里就无法通过。

大梁并无监军的旧例,顶多会派随军御史监察,但这属于文官的自留地,压根不会让宫中廷卫将领担任。或许开平帝就是明白这一点,所以才没有明旨发出,只让王九玄暗中行动。

问题在于这样做的意义在哪里?

没有明旨,意味着王九玄名不正言不顺,莫要看裴越此刻表现得非常客气,但是王九玄如果悍然插手藏锋卫的操练,裴越就敢立刻让他圆润地滚开。

在西吴大军蠢蠢欲动、战火即将蔓延的关键时刻,开平帝突然用这样的手段将身份极为特殊的王九玄派来灵州,谁都会想搞清楚那位皇帝的真实想法。

带着这样的疑问,裴越面上露出一分恰到好处的感激道:“还望将军在陛下面前替我美言几句。”

王九玄略有些意外地望着他,因为哪怕早就有了心理准备,在亲耳听到裴越说完之后,他依旧有些震撼。这样的战功完全出自一个少年人之手,足以惊动整个朝堂,哪里还需要他特意美言修饰?

裴越知道对方为何惊讶,继续说道:“这些事只靠我一个人是无法办到的,更非我一个人的功劳。临清知县莫青云、当地乡绅严家、鸡鸣寨守将正副统领秦贤和薛蒙、西水寨守将统领顾崇山,以及藏锋卫的所有将士们,他们都有功劳,其中有些人更是因此而壮烈。”

王九玄盯着裴越的双眼,缓缓点了点头。

他见过很多不揽功的武将,但那些人仅仅是不抢别人的功劳,像裴越这样主动将功劳分润给所有人的举动,至少他是第一次见到。

更值得他细细琢磨的是,裴越说了那么多人,唯独没有提到灵州刺史薛涛和古平大营主帅宁忠。

裴越微笑道:“将军请稍待,我这几天已经将来到灵州之后发生的事情写成详细的奏章,原本打算动用驿站邮路送去京都。既然将军恰好来到,那这份奏章就交到你手上,请你递呈给陛下。”

王九玄颔首道:“这是我分内之事。”

片刻过后,邓载捧着一本极厚的奏章来到堂内,裴越接过之后交到王九玄的手中,目光沉静地说道:“多谢将军。”

王九玄回道:“钦差大人客气了。”

他看了一眼门外已经昏黄的天色,缓缓道:“如今边境局势紧张,陛下命你要服从成安候路敏的调遣,藏锋卫在必要的时候必须敢于和西吴人作战。”

裴越微微皱眉道:“将军,藏锋卫虽然成立将近一年,但真正成型才半个月的时间,很多军士也只是掌握了基本的行军规矩。”

上一篇:诸天反派的逆袭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