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子无敌 第169章

作者:上汤豆苗

然而从七月初开始,定宁府的百姓也感觉到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氛围。

西吴骑兵先是在广平府境内烧杀劫掠,在古平大营的骑兵出动之后,先是北上直入东庆府,然后虚晃一枪向东进入定宁府境内。

安化县是定宁府南面一个很普通的县城,没有出过什么大人物,百姓们安居乐业宁静度日,生活虽然不富庶可也能够维持在温饱以上,在这个时代算是非常不错的水准。

贾成今年十五岁,出生于安化县东北面二十几里外的贾家庄,家中除了他之外还有两个妹妹。虽然父母都是不识字的农夫,但是因为祖上传下来五十多亩水田,辛勤劳作之后收成还算不错,家里日子不算艰难。

他从小就很懂事,七岁进入庄上一位老秀才办的私塾,开蒙之后很快便展现出自己在读书上的天分。按照那位老秀才的看法,他可以参加明年的定宁府试,秀才的身份犹如囊中之物。再往后也没有问题,依照他在读书上的勤恳与天赋,通过乡试不在话下。只是最终能否挤过那道千军万马的独木桥,多半还是要看上天是否垂青。

对于贾老汉和贾张氏而言,他们根本不知道会试是什么,只盼着自家儿子能考中举人,那意味着贾家庄第一个举人老爷出现,同时也能彻底改变贾家的命运。

贾成除了勤奋读书之外,农忙时节也会下地帮父母干活。他的两个妹妹年纪还小,大妹今年十二岁小妹今年九岁,只能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农活的重担都压在父母肩头上。

贾老汉不止一次说过:“娃儿,莫要耽误你念书哩,这些事情俺和你娘就能做。”

这个时候贾成总是坚定地说道:“爹,先生说过不能死读书,平时也要做些农活,这样身体才能变好,否则将来在考场里都会坐不住。”

听他抬出那位老秀才,贾老汉便没了言语,继而露出欣慰的笑容。

西吴骑兵出现的消息传来后,有钱人纷纷涌入府城县城,可是普通百姓却没有选择的权力,毕竟在城里每天都要花很多银子,寻常农家哪有这个本钱?更不必说如今是农忙时节,就算知道有危险也要硬着头皮下地干活。

临近正午,阳光炙热,贾成在自家水田里铲除杂草,小妹贾嘉坐在远处树荫下托着下巴望着他。

“哥,要回家吃饭哩!”梳着两个丫髻的贾嘉脆生生地喊道。

“好。”

贾成应了一声,手下动作加快,片刻后扛着锄头从田里出来。他看见贾嘉额头上沁出汗珠,便拿起腰间的帕子帮她擦了擦,微笑问道:“饿不饿?”

贾嘉摇摇头,懂事地说道:“不饿呢,哥你饿了吧?”

“哥也不饿,娘说今天中午烙肉饼,你待会可以多吃两个。”

“我可不能吃太多,娘说过,哥现在读书很辛苦,家里的肉要紧着哥吃。”贾嘉吞了吞口水,但是很乖巧地说着。

“娘骗你的,没事,听哥的。”贾成笑着说道。

兄妹两人沿着田垄走向远处的村庄,然而才刚刚迈开脚步就听到天边传来惊雷一般的声音。贾成脸色大变,转头望去,一群黑压压的骑兵出现在北面土路上。

贾嘉好奇又懵懂地看过去,贾成一把拉住她然后猛地趴下。

“哥?”贾嘉扑进水田里,惊恐地看着自己历来温和善良的兄长。

“不要怕,不要说话。”贾成颤声说着。

他缓缓抬起头,透过眼前的禾苗望向远处。

那群骑兵旋风一般冲进庄子里,然后隐约听到各种凄厉的惨叫声,那些声音就像尖刀反复不停地切割着贾成的五脏六腑,疼得他头晕目眩,同时又一阵阵冷汗从身上冒出来。

不知道过了多久,那群数百人骑兵终于离开贾家庄。

与来时不同,走的时候他们每个人的坐骑上都挂着不少东西。

天色渐渐黑了。

贾成拉着贾嘉的手,一路气喘吁吁地跑回庄子里。

往日宁静祥和的村庄宛如人间地狱,遍地都是村民的尸首。

贾嘉吓得大叫一声然后哭出来,贾成立刻伸手捂住她的眼睛,然后身躯颤抖地缓缓走向自己的家。

院门敞开。

贾老汉倒在小院中央的血泊之中。

“爹!”

贾成目眦欲裂,浑身寒毛炸起。

他松开贾嘉的手,三两步跑过去,跪倒在泥土上,慌乱无措地想要抱起贾老汉的脑袋,然而这个勤劳忠厚的农家汉子瞪着双眼,口鼻间再也没有气息。

贾成用力地摇晃着父亲的尸体,得不到任何回应。

他脸色呈现异样的红,眼神在这一刻变得木然,不复往日的灵动与清澈。

想起自己的娘亲和大妹,他立刻朝屋内跑过去。

然而映入眼帘的场景险些让他直接晕死过去。

贾张氏倒在厨房门口,背部有一道长长的伤口,鲜血已经流满一地。

大妹贾芬只有十三岁,本是天真无邪无忧无虑的年纪,可是眼下却已经再也听不见人世间的鸟语花香。

贾成双眼赤红地望着眼前的惨状,猛然张口喷出一道血雾。

他跌坐在地上,仿佛失去了所有生机。

年幼的贾嘉站在院子里,望着地上父亲的尸体和家中长兄的背影,身体颤抖着嚎啕大哭起来。

哭声传出很远,然而往日热热闹闹的贾家庄陷入一片死寂。

只能听到她的哭声,间杂着几声野狗的叫唤。

她孤零零地站在逐渐黯然的天光中,弱小的身躯宛如人世间一粒不起眼的尘埃。

第312章 双面

荥阳城,五军都督府灵州官署。

裴越在这里并未受到冷遇,不仅仅是因为他如今的身份和开平帝的旨意,此处主事之人勉强也能算作他的熟人,虽然只有一面之缘。

开平三年九月初三,方锐率山贼夜袭绿柳庄,此事的前奏在于席先生被裴永年用裴贞的遗物骗去京都。实际上席先生早已察觉其中蹊跷,故而在绿柳庄外藏了一个伏手,那便是西大营骁骑卫左军统领谭宇。

其人领着二百精锐骑兵守在绿柳庄外,如果及时出手的话,方锐等人根本不是对手。

只可惜就如裴戎所言,这世道最容易变的是人心。

身为开国公侯后代,谭宇的先祖是修国公谭大勇,开国九公之中骑兵统帅第一人。论私交,谭大勇和裴元最为亲密,两人在战场上也是过命的交情。再往下这份香火情从未断绝,上代定国公裴贞与谭宇的父亲谭辙知交莫逆,年幼的谭宇颇受裴贞喜爱,经常待在军中,席先生指点教授过他很多本事。

只是席先生没有料到,谭宇最终竟然倒向裴戎一边。

裴戎被关进上林狱、李柄中被明升暗降调往京军南大营之后,谭宇也被迫交出领兵之权,进入五军都督府担任断事官。虽然从品阶上来看这是擢升,但谁都清楚军中实权将领和五军都督府属官之间的差距。等到开平五年初,谭宇从京都来到灵州,以右参军之职署理灵州官署,明面上是继续升官,可却等同于流放边境。

裴越在见到谭宇的时候,心中颇为讶异,同时提高戒备和警惕。

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谭宇对他十分热情,甚至显得有些谄媚,根本看不出丝毫的怨怼和不忿。

“哎呀,裴老弟,你如今可不得了,老哥我都不知道要如何称呼你。裴爵爷、钦差大人还是指挥使大人?”谭宇笑容可掬地说道。

经历过太多虚与委蛇的应酬交际,裴越当然不缺见鬼说鬼话的本事,微笑道:“谭大哥何必客气?若不见外的话,叫我名字便可。”

谭宇连连摆手道:“那岂不是显得我年长而不知事?贤弟,愚兄已经接到郭都督发来的文书,一应粮草军械皆已齐备,你随时都可以派人来签领。”

“多谢谭大哥的照拂。”

裴越面上神态温和,心里却在思考对方究竟在打什么算盘。

即便抛开曾经的嫌隙,谭宇今日的姿态也着实太低了些。

谭宇又道:“依照咱们大梁军中规矩,一卫指挥使之下需设副指挥使二人、统领五人、游击二十五人和哨官一百二十五人。其中游击和哨官可以由指挥使直接任命,事后再行文报于都督府归档即可。副指挥使和统领则由都督府任命,这也是国朝惯例。不过藏锋卫草创,又逢如今军情紧张之时,陛下恩旨由你自己任命各级武将,只是官职前面加上暂代二字,待战事结束后再行论定。”

裴越颔首道:“陛下恩典,臣不胜感激。”

谭宇露出一抹尴尬,缓缓说道:“贤弟,愚兄这里有个难处,不知当说与否。”

裴越心知正题来了,微笑道:“谭大哥请讲。”

谭宇愁眉道:“陛下旨意,要都督府负责藏锋卫的军马,可是灵州这边的情况你也知道。东庆府的马户被马匪卷走一些,如今又被两座边营要去大半,实在凑不出上万匹军马,你看这可如何是好?”

裴越恍然大悟,难怪这厮态度如此谦卑,原来是担心不能完成开平帝交代下来的任务。

他十分惊愕地说道:“谭大哥,没有军马我如何打仗?”

实际上他现在手底下坐骑数量不算少,前前后后加起来足有三千多匹,但他不会傻到就这般轻易地让谭宇糊弄过去。

绿柳庄的四十七条人命他从来没有忘记,当夜若不是席先生错估谭宇的态度,他肯定不会去京都见裴戎,后续也不会死那么多人。

谭宇哭丧着脸道:“贤弟,不是愚兄办事不利,实在是无可奈何啊。因为那支西吴骑兵在灵州境内的袭扰,东庆府的马匹都已经转移到长弓大营的马场,谁曾想当即就被那位曾侯爷抢走一半。后来古平大营的宁侯爷得知消息后,又强行带走剩下马匹的一大半,如今只剩下两千多匹军马。”

“两千多匹?”裴越面色显得很难看。

谭宇叹道:“东庆府的马匹一直都要供给四座大营,以及虎城驻军的需求,每年他们都拥有一定的份额,这是西府定下的规矩,所以他们根本不需要同我商量。”

裴越果断地摇头道:“不行,不是我不给谭大哥你面子,两千多匹军马太少。陛下命我同西吴骑兵正面交手,你总不能让我带着一群步卒去跟人家骑兵拼命吧?到时候我受惩治事小,贻误战局那可是死罪,谭大哥你也脱不了干系。”

谭宇挠挠头,左思右想之后咬牙说道:“愚兄再想想办法,应该能凑出来四千匹军马,贤弟意下如何?”

裴越心中冷笑,面色纠结地说道:“这样吧,我也不为难谭大哥,你想办法在五日之内凑出五千匹军马,然后你我联名给西府上一道折子,将此事分说清楚。后续寻到军马要第一时间补充给藏锋卫,同时我自己也会想点办法,你看如何?”

虽然他的言辞很客气,但神情却十分坚决。

谭宇犹豫良久,最终只得点头道:“就依贤弟的意思办。”

裴越微微一笑,感激地说道:“多谢谭大哥。对了,藏锋卫的临时驻地安置在广平府临清县,明日我会让人来此交接,烦请谭大哥将准备好的粮草军械派人送往临清县。”

五千匹军马让谭宇十分肉疼,最关键的是他竟然没有从中拿到任何好处,只是说出去的话如同泼出去的水,尤其是如今两人身份悬殊太大。一个是被几次打压几近于发配的落魄武勋,一个是年纪轻轻圣眷正隆的新兴权贵,谭宇只得打碎牙齿往肚子里吞。

裴越告辞离去之后,谭宇沉默地坐着,眼神显得很凶狠。

第313章 花开

钦差行衙。

将滔滔不绝的秦旭打发走之后,裴越伸了一个懒腰。然而还没等他喝完杯中清茶,邓载便进来禀报道:“少爷,段大家来了。”

“请。”裴越放下茶盏。

段雨竹跟在邓载身后,见堂内并无丫鬟伺候,心中微微有些好奇,然后恭敬地行礼道:“雨竹给爵爷请安。恭喜爵爷大破西吴军队,阵斩万夫长,为大梁立下汗马功劳。”

裴越温和地说道:“你的消息倒是灵通。”

段雨竹凑趣道:“听说薛刺史知道这个消息之后,当即就砸碎一套前魏时传下来的根雕酒器。”

裴越忍俊不禁道:“根雕也能砸碎?净是胡扯。”

段雨竹眨眨眼道:“说明我们的刺史大人武道修为高明,也说明他对爵爷只有羡慕和妒忌。”

裴越此番回到荥阳并未去找薛涛,对于这个利欲熏心的封疆大吏,他懒得再去用热脸贴冷屁股。反正青玉山马匪已经除掉,临清煤矿的地契也在他手中,只要解决掉西吴霸刀营的八百骑兵,蜂窝煤在灵州的推行再无阻碍。既然如此,他又何必在意薛涛的脸色?

有钦差的名义,再加上藏锋卫指挥使的身份,他虽然奈何不了薛涛,却也不必受制于人。

想到此处,他不禁笑着摇摇头,对二人说道:“坐。”

邓载落座之后,对裴越说道:“少爷,当日你命我去佩玉阁找段大家帮忙,事情已经有了一些眉目。”

上一篇:诸天反派的逆袭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