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子无敌 第144章

作者:上汤豆苗

“不用带属下,你我二人前去便可。”

莫青云淡淡说了一句,当先朝着远处而去。

俞铮心中轻叹,咬牙跟了上去。

那些士子和百姓被撵在一处,很多人身上都已经脏兮兮的。百姓们倒还好,他们本就是穿着粗布衣服,看起来不算明显。那些士子们都穿着干净洁白的长衫,纵然之前在围观第三队的时候沾了一些灰尘,大体上还能保持风度。此刻他们看起来和难民相差无几,不少人更是冠带散落头发杂乱,显得十分凄惨。

莫青云目不斜视,压根不理会那些人期盼的目光,绕了一个大圈终于来到整个队伍的后方。

在这里,他和俞铮终于见到声名远扬的钦差裴越。

十余名亲兵簇拥,旁边是三百铁骑护卫,年轻权贵骑着一匹高头大马,气势十分煊赫。

莫青云面色平静,径直来到裴越马前,躬身行礼道:“临清县令莫青云,参加裴钦差。”

俞铮也赶忙跟着见礼。

裴越双手搭在马背上,淡淡道:“免了。”

莫青云直起身,昂头看着裴越,眼神锋利似剑道:“敢问裴钦差,你是要造反吗?”

俞铮差点咬到自己舌头。

裴越没有动怒,轻轻笑了一声,答非所问地说道:“莫知县,你从开平二年离京后,从来不肯提及自己和莫执政之间的关系,生怕别人怀疑你当年的榜眼有水分,更怕人在背地里说你是靠着莫执政的权势才能留馆翰林院,对吗?”

莫青云面色微变,方才凛然的气势便为之一滞。

裴越脑海中回忆着戚闵送来的此人资料,饶有兴致地说道:“你不想一辈子被人指指点点,但你又不可能丢掉这个姓氏。所以你放着翰林院清贵官职不做,跑到西境来做县令,想凭着自己的能力做出一番政绩,将来堂堂正正地入府执政。我觉得你很有志气,可你似乎选错了地方。你没来之前,临清便是上等县,论人口、民生和赋税在整个大梁都排的上号。你来这里三年,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可这其中又有你几分功劳?”

莫青云眼神微凝,缓缓道:“钦差大人,下官与你好像是初次见面。”

裴越点点头,语气复杂地道:“虽是初次见面,但我对莫知县还算了解。如果我是你,绝对不会选临清这个地方,至少也要选一个下等县,在那里做出成绩不是更容易得到别人的认同?我明白,有些事由不得你,能争取外放已经是你能力的极限,不借助莫执政的威名,你凭什么干涉吏部文选司的安排?”

他身体微微前倾,眼神逐渐冰冷:“我听说吏部左侍郎是莫执政的学生,他又刚好管着文选司,故而怎会把你委派到苦寒之地当官?渝州江陆莫家虽然是高门大族,但这些年似乎没出过几个人才,你是莫执政之后最有潜力的莫家年轻俊彦,他老人家又怎会让你冒风险?”

莫青云藏在袖中的双手微微颤抖,他感觉自己在这年轻权贵的话语中被剥个干净,仿佛赤身于冰天雪地中。

裴越叹了一声,淡淡道:“我为何对你这么了解?因为我奉旨来灵州办差,刚好就在你管辖的临清县,又怎能对莫执政极为看好的家族后辈视而不见?”

莫青云强忍着羞怒说道:“钦差大人,你究竟想说什么?”

裴越目光直视他的双眼,冷声道:“或许你真的很有能力和心气,但你绝非那种一心为了百姓的骨鲠之臣,所以不要在我面前摆清流架子,懂了吗?你身为一县之主,竟然连治下的士子和百姓都管不住,任由他们围攻钦差护卫,现在还有脸来质问我是不是想造反?”

他的语气陡然严厉,斥道:“给我滚回去,将那位严老大人请出来。我倒想要看看,这临清到底还是不是大梁的疆域,你们沆瀣一气连钦差都敢戏弄!”

莫青云脸色发白,险些站立不住。

俞铮见状连忙上前搀扶,然后面带讨好笑容地望着裴越。

“这位就是俞游击吧?劳烦你扶莫知县回去。”

裴越面色淡漠地说着,轻轻挥了挥马鞭道:“再给你们一炷香的时间,若严临川不至,我便剥了这些士子的青衿,连带着这些百姓全部赶进矿场挖煤!”

“钦差大人息怒,这里面或许还有些误会——”

“滚!”

裴越厉喝,他身后的十余名亲兵同时拔刀。

俞铮吓到腿软,哪里还敢争辩,连忙架着莫青云慌不择路地回去。

裴越漠然地看着他们。

他仔细回忆着从昨日接到急报到现在的所有过程,于心中反复推敲过后,总觉得还有一丝不对劲。临清的煤矿当然要拿下,但是相对于其他问题来说,这件事可以留到最后办,所以昨日离开荥阳后,他心里便一直在斟酌这个变故真正的原因。

严临川为何要突然做出这样幼稚的举动?

难道他真的以为靠着这些士子和百姓就能逼退钦差?

虽然当年他主动让贤,将右执政的位置让给洛庭,可是在京都那个地方做了几十年官,这位年近古稀的老大人应该不至于这么简单。

就在裴越皱眉思索的时候,临清县城西北面五十里外,狼烟滚滚而起。

数不清的骑士呼啸而来。

第263章 老而不死

严临川乘轿而来。

裴越在京都见过不少年过花甲的大人物,譬如六十四岁的左执政莫蒿礼与六十二岁的魏国公王平章,纵然前者身体差一些,但至少也能坚持整场朝会,还不会遗漏掉过程中重要的细节。譬如他掀翻七宝阁的那次朝会上,莫蒿礼看似浑浑噩噩,但散朝后那番谈话还是让他惊出一身冷汗。

这给裴越造成一个错觉,仿佛这个世界和前世在某些方面的差距不算大。

当严临川从软轿上被抬下来,这个错觉便霍然破灭。

诸如风烛残年这样的形容词,用在这位前执政身上分毫不差,这才是这个世界花甲老人最常见的状态。

裴越从马背上一跃而下迎了上来,身后跟着亲兵,五位哨官亦跟了过来。

像莫青云和俞铮这般的身份,他当然可以端坐马上横眉冷对,但严临川毕竟是三朝元老前任执政,哪怕是看在洛庭的面上,裴越终究要给予一定的尊重。

严临川身体瘦弱,在一位中年男子的搀扶下上前,昏花的老眼望着裴越,声音里透着年迈的暮气:“阁下可是钦差裴大人?”

“晚辈裴越见过严老大人。”裴越行礼道。

出乎他意料、或者说出乎在场所有人意料的是,严临川竟然挣脱开旁边的中年男人,朝裴越大礼参拜道:“老臣恭请圣安。”

钦差者,代天子巡视四方。

裴越神情微微凝重,平静地受礼然后说道:“圣躬安。”

他主动伸手将严临川搀扶起来,便听这位老态龙钟的前任执政说道:“老朽虽安居乡野,也曾听闻裴钦差少年英雄,不惧危险随军剿贼,巧夺天工造福百姓,桩桩件件如雷贯耳,实在是后生可畏啊。”

裴越不着痕迹地看了一眼后面恭敬站着的莫青云和俞铮,心想这才是一个执政该有的手腕,虽然套路实在老旧,总算能勉强掌握着谈话的主动权。

“老大人谬赞。”他不卑不亢地回道。

严临川温和笑着,看着裴越说道:“去岁季玉在书信里同我说,国朝又出了一位才华横溢的年轻俊彦,虽是武勋却有名臣之相。老朽愧为他的座师,当了几十年的糊涂官儿,识人之明远不及也。既然连他都这般说,可见裴爵爷前程远大未可量也,自古出头皆是新年少,何处能容老病翁?咳咳……”

旁边的中年男人关切地问道:“父亲,是否不太舒服?”

严临川摇摇头,颤颤巍巍地说道:“裴爵爷,这位是老朽的长子,名唤时乔,虽然虚长你一轮年岁,论成就却远不及你,还望爵爷闲暇时能指点一二……”

这话越说便越古怪,严时乔无法自制地露出尴尬神色。

裴越始终安静地听着,此时终于开口说道:“老大人,就算您今天将我夸成一朵花,有些事也不能就那样算了。”

他的语气并不激烈,甚至算得上柔和,但是脸上却没有半点笑意。

场间忽然安静下来,只剩下夏日的北风呜咽吹过。

严时乔眼中有怒意、俞铮低头看着地面、莫青云若有所思。

严临川微微张着嘴,不知是一时间没有听清楚裴越的话,还是没料到这个年轻权贵的反击如此随意却犀利,气氛登时陷入让人担心的沉默中。

邓载站在裴越身后,他忽然有些想笑,自家少爷这嘴上的功夫愈发厉害了。

方才他几番话就彻底震住莫青云,让这位京都莫执政的晚辈灰头土脸,那时候邓载还不觉得很惊讶。但严临川出现之后,仗着资历以及与洛庭的关系,在裴越面前倚老卖老,表面上是在夸赞,实际上处处摆着朝堂前辈的份儿。

邓载心里确实有些担心,他不愿自家少爷被人拿捏,但也不想事态太过激化。

严临川终于回过神,尴尬地笑了几声,试探问道:“不知爵爷所言何事?”

“将首犯严东楼带过来。”裴越沉声道。

“是!”商羽立刻应下,然后跑过去从被看管的人群里将严东楼提溜出来,连拉带拽地扯到裴越身旁。

“呜呜呜——”被羽箭伤了面部的严东楼说不出话,在看见严临川和严时乔之后情绪十分激动,眼珠子都快要瞪出来,却只能发出含义不明的叫声。

裴越回头看了他一眼。

严东楼仿佛被虎豹盯着,猛地安静下来,低下头不敢看裴越的双眼。

注意到这一幕的严时乔勃然大怒,寒声道:“钦差大人,你这是什么意思?”

裴越淡淡道:“此人与你相识?”

严时乔怒道:“这是我严家子弟严东楼,更是灵州举人。即便你贵为钦差,焉能如此残害本地清白士子?”

气氛陡然紧张起来。

严时乔虽然无官职在身,可他是严临川的长子,这位老大人毕竟在京都待过几十年,也做过十来年执政,门生故旧不计其数,连洛庭都是他的学生。

无论哪个世界都讲究人脉,有这样一个父亲,严时乔纵然是白身也不畏惧裴越。

“既然你认这层关系就好。”裴越轻轻一笑,凛然道:“此人领着这些士子和百姓围攻钦差,想来应该就是源于你的指使吧?”

严时乔黑着脸道:“你在胡说什么?”

“你觉得我在跟你说笑?”

裴越摇了摇头,似乎在感慨此人的愚蠢,微微挑眉道:“我尊敬严老大人,是因为他于国有功,与其他一切原因无关。至于你,白身见钦差而不拜,凭这一点我就不会放过你,更何况你还敢指使这些人围攻钦差。我有些奇怪,你到底是哪来的胆子做这些事?真以为严老大人只手遮天,能护住你一辈子?”

严时乔被他训斥的脸色涨红,刚想要反驳几句,便见裴越伸手将他摔到一边,然后扶着严临川的手腕,看也不看他,冷厉道:“将此人抓起来,一并带回!”

严临川身体发抖,嘴唇翕动,眼神中带着惧色。

严时乔还想挣扎呼喊,邓载上前直接卸了他的下巴。

裴越扶着严临川,面色淡然地问道:“老大人,你觉得这件事该怎么处置呢?”

第264章 面具

灵州各地皆有特色。

广平府是灵州最大的粮仓,东庆府则是最佳的养马之地,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养马,故而称为马户。之所以说灵州不太平,除去时刻面临西吴铁骑的威胁,这里的民风本身就很剽悍。就拿东庆府的马户来说,很多人平时是帮朝廷养马的百姓,有时则会变成剪径劫掠的山贼盗匪。

这种情况多年来一直存在,官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每年能收上来数量足够的马匹,他们不会跟这些马户太过计较。

从开平四年二月开始,一位名叫陈猛的年轻人出现在东庆府,他出手阔绰为人豪爽,很快便和当地几个威望较高的马户头领知交莫逆。待到七月初,陈猛纠集大批马户落草为寇,在青玉山一带活动。东庆府自然不敢隐瞒,将此事报给刺史府,然后灵州卫厢军去青玉山剿贼,连续败阵三次,不仅没有剿除这伙马匪,反而让他们气焰愈发嚣张。

青玉山位于东庆府、广平府和定宁府三者之间,距离广平府的临清县只有六十里左右。

这便是临清县的煤矿迟迟没有开采的原因。

如果不解决青玉山里的马匪,这个隐患会时刻威胁矿场的安全。

只不过没有人能想到,煤矿尚未开采,这些马匪竟会突然从青玉山里倾巢而出,直扑临清县而来。

冲在最前面的男人便是陈猛。

他体态偏瘦,看着不像是勇武精悍之人,但他身边左右各有一骑,身材极其魁梧,每人背上都负着一柄大刀。这些落草为寇的马户们没见过陈猛的样貌,因为他从出现开始便戴着一个样式简单的面具,遮住大半面容。

这个面具从来没有摘下过,所以也无人知道他究竟长什么模样。

上一篇:诸天反派的逆袭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