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有种 第681章

作者:大明总督

群臣刹那安静,站在各自的位置上,齐刷刷看着女皇。

女皇镇定道:

“河东道战局暂时失利而已,诸位爱卿莫要惊慌……诸卿有所不知,朕曾安排了一人前往河北道暗中抗辽,相信此人定能给我们带来惊喜!”

“……”

众臣面面相觑,不明所以。

兰陵公主面色微微一动,她明白那人是谁了。

“敢问陛下,那人是何人?”有人出列问道。

“范阳县侯苏贤,苏爱卿!”

“范阳县……”

群臣的脑子差点没有转过来,范阳县侯,自一个月多前前往河北道之后,他们便极少听到苏贤的消息,好像人间蒸发了般。

当初,苏贤立下了天大的功劳,极得女皇恩宠,本该留在神都呼风唤雨的,但却跑去了河北道……当时就有人觉得奇怪。

现在终于明白了,苏贤远赴河北道,原来是奉女皇之命暗中抗辽去了。

“陛下英明!”兰陵公主立即站出,道:

“范阳县侯曾在幽州大败五万辽军,足以证明其才干卓绝,儿臣相信,有范阳县侯坐镇河北道,足以抵御辽军的南下!”

“陛下英明!”尚书六部的宰相们纷纷附议,他们人多,因而显得声威浩大。

“……”

女皇见状点了点头,借苏贤之名拯救众臣信心之举看来已经奏效。

钱中书见状,想也没想就站出来驳斥道:“若范阳县侯果真能阻止辽军,那么辽军就不该发兵,可见他已经失败!”

话音一落,大殿中顿时鸦雀无声。

群臣好不容易恢复一点信心,马上就被钱中书擦除干净,惶恐的气息再度蔓延在大殿的上空,久久不散。

女皇见状不由大怒,双眼瞪着钱中书,发出死亡凝视,但她强行将心中的怒火压下,道:

“苏爱卿之能,想必诸位早已知晓,他曾屡次创造奇迹,朕相信这次也不例外!”

“儿臣也相信范阳县侯。”兰陵公主马上站出来附议。

“臣等也相信范阳县侯。”尚书六部的宰相,还有门下省的宰相也都附议,他们声音洪亮,震动屋脊。

女皇满意点点头,又冷冷的瞥了钱中书一眼。

钱中书这才猛然警觉,方才好险,为了私仇竟差点坏了女皇的大事,他心头狂跳,额头冒汗,紧紧闭上了嘴巴不再发言。

女皇立即转移话题,道:

“军中不可一日无帅,史老将军既卧病不起,那么就必须另选替代之人,诸位爱卿可有举荐?”

“……”

女皇话音落后,大殿中居然鸦雀无声。

众臣你看我我看你,竟无人可供举荐!

女皇面色有些绷不住,脑门青筋直冒,偌大一个大梁王朝,除了史老将军之外就没人可用了吗?

其实,众臣很想举荐苏贤与言大山,但两人都去了河北道暗中抗辽去了。

除了他们两个以外,众臣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出一个可用之人。

最后,女皇没有办法,只得责令北衙禁军神策军的大将军挂帅,率十万兵马驰援河东道,此事方才告一段落。

“今日之事,不可泄露一句,若谁敢违令,朕必将以辽国细作之罪论处,诸位爱卿切记!退朝!”女皇最后沉声道。

“臣等遵旨,臣等告退。”

众臣心下默然,也不敢私下交流,各回各衙处理公事去了。

女皇单独留下兰陵公主,一边步行走往御书房,一边问道:

“幼娘可知,苏爱卿在河北道是什么情况?自他促成梁陈合作之后,时间已经过去了整整一月,期间朕再也没有听到他的消息。”

兰陵公主紧随女皇步伐,面色复杂一阵,终究决定据实已告:

“回禀陛下,从一个月前开始,范阳县侯就像人间蒸发了般,儿臣也不知他如今身在何处,请陛下赎罪。”

“幼娘也不知?”女皇停步,面色当即就是一变,她是真的对苏贤寄予了厚望,并非只是安慰群臣而已。

“陛下放心,儿臣这就派人去寻,范阳县侯之平妻柳氏,还有未婚妻唐氏,都已来到神都避难,她们应该知道范阳县侯的去处。”兰陵公主说道。

“那好,一有苏爱卿的消息,需立即上报。”

“遵旨。”

“……”

目送女皇走远后,兰陵公主转身出宫,再派人分别前往范阳侯府与唐家,找柳蕙香与唐淑婉询问苏贤的消息。

可是,等她回到公主府,传回的消息却是……柳蕙香与唐淑婉也不知苏贤去了哪里!

实际上,两女知道苏贤的去向,只是苏贤曾叮嘱过,不可泄露此事,包括兰陵公主,所以两女都谎称不知。

“你到底去了哪里?”

兰陵公主得到消息后,峨眉紧蹙,倾国倾城的面上十分担忧,不过很快,她那紧蹙的眉宇稍稍舒展,喃喃自语道:

“你消失这么久,想来必有天大的谋划,本宫相信你,这次也能创造奇迹,最终助我大梁脱困。”

“等你成功回来,本宫一定……”兰陵低眸,瞧了眼那遮挡鞋尖的巨硕之物,道:“本宫一定兑现诺言!”

“……”

另外一边,柳蕙香与唐淑婉两女,分别送走兰陵公主派来的人后,心头直觉不妙,公主忽然寻找苏贤,想必一定发生了了不得的大事!

“夫君你现在在何方?吃得好吗?睡得好吗?杨姑娘的病是否已经痊愈……”柳蕙香心中十分思念与担忧。

这时,她很想找个人聊聊天,而且聊天的人选自动浮现在脑海,那人不是别人,正是苏贤的未婚妻唐淑婉。

“小姐,唐淑婉姑娘差人来请,她想见一见你。”张翠花忽然出现,带来这条消息。

柳蕙香先是一愣,随即笑了笑,吩咐道:“更衣。”

第743章 杨若仙

同一日。

南楚。

岳州。

岳州是南楚的边州,北接大梁山南东道复州,西临碧波万顷的青草湖【洞庭湖】,南边是南楚都城所在地的潭州,东部与洪州、鄂州毗邻。

大梁与南楚素来邦交不睦,多有摩擦,岳州北接大梁南临潭州,地理位置便显得非常重要。

若大梁南下攻破岳州,便可兵临南楚都城。

是故,岳州一带常年都有重兵驻防。

同时,这里也是大梁女皇等人口中“前朝余孽”的盘踞之地。

所谓前朝,指的是大梁王朝的前朝,国号“大乾”,当年叛军攻破都城之前,就有人保护着一位小皇子逃往南方,他们越过长江,最终在当今的南楚扎下根来。

当年的小皇子,如今已经年过四十,名叫“杨宗”,是前朝余孽的核心领袖。

杨宗与南楚皇室的关系十分亲密,他的胞妹,是南楚宫廷的皇太后,他的长女,则是南楚的皇后!

还有他的妻子,是上一任楚帝的女儿。

如此联姻,早已将南楚皇室与他紧密联系在一起,也为他的复国大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物质保障……

今日,天黑入夜之后。

杨宗下令召集族中的骨干人员,于府中客厅议事,议题是北方的战局,他接收到了最新的情报。

很快,第一个家族骨干到来,此人名叫“王谦”,并非杨家之人,只因这王谦早年间就追随在杨宗左右,出谋划策,不辞辛劳,极得杨宗的信任,所以这王谦可算是“大乾复国集团”的第二号人物。

接着,一位身姿窈窕婀娜的少女莲步而至。

她衣着鲜艳华丽,身材高挑,气质卓绝,脸上蒙着面纱,虽看不见全貌,但从面纱下那隐约的轮廓来看,此女一定拥有倾国倾城之容!

她名叫“杨若仙”,本是杨宗的第二女,只因她极具经商的天赋,将家族的茶叶生意做到了天下各国,获利颇丰,加之她的见识十分不凡,所以杨若仙也算是家族的骨干人员。

随后,陆续又到了十余人,该来的都来了,客厅中济济一堂,显得很是热闹。

杨宗拍了拍手,待客厅中的骨干们安静下来,并将视线放在他身上后,杨宗这才朗声道:

“诸位,之所以这么晚了还将大家都叫来,是因为老夫刚刚收到一条消息,有关北方的战事!”

“梁朝与辽国打起来了?”有人猜测。

“不错,昨天晚上的后半夜,辽国铁骑就已全面出动,扣关问边,声势极为浩大!”杨宗说道。

“哈哈,我们等待多年的机会终于来了,此战梁朝必败!”有人大喜。

“是啊,近些年来,梁朝那昏庸的女帝自废武功,无论是地方军还是中央禁军,都从根子上烂了。”

“反观辽国,尤其是辽国的铁骑,这些年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未尝败绩……”

“可是,梁朝女帝请动了史老将军,坐镇在河东道朔州,那史老将军是梁朝仅剩的得力战将,颇有帅才,只怕……”

“嗯,此话也有道理,有史老将军坐镇,梁朝应该还能坚持很长一段时间。”骨干们脸上的兴奋劲儿渐渐消退,看来复国的时机未到。

“……”

杨宗表情淡定,待众骨干讨论完毕,最后才朗声道:

“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那史老将军,被梁朝女帝君臣寄予厚望的史老将军,在辽军发兵之后不久,便……吐血一升,当场晕倒,不省人事!”

骨干们面面相觑,都有些不敢相信。

那传说之中的史老将军,竟直接吐血晕倒了?!

如此不堪的吗?

“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好消息啊!”有人终于反应过来,拍着巴掌起身,兴奋的对众人说道:

“那史老将军吐血晕倒,且先不说其他,单就梁军的士气来说就是一个极大的伤害,梁朝的败退之势已经不可避免!”

“有道理,这就是我们等待了十余年的良机,能否完成复国大业,就看这次了!”

上一篇:莫若凌霄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