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有种 第680章

作者:大明总督

女皇摇了摇头,缓缓道:“据内卫打探得来的消息,辽军将于近两日全线出击,而我大梁边军休战已久……”

“陛下,史老将军战功赫赫,在军中素有威望,由史老将军挂帅,我们一定可以顶住辽军的冲击!”南宫婉儿拜道。

“但愿如此吧。”

女皇起身,一边活动着筋骨一边询问朝廷百官的情况,得知尚好之后,又关心各地百姓的反应……

南宫婉儿一一作答,这就体现出她的优秀才能,因她早就预料到女皇会问这些问题,便提前做了了解。

女皇满意点头,最后又问:“神都城中是什么情况?百姓安定否?粮价几何?是否有人趁机作乱?”

南宫婉儿回道:

“陛下请放心,神都城中一切安好,因南陈送来的神雷源源不断入京,百姓们都亲眼看到了,大家都坚信神都城必定固如金汤。”

“是故,城中的百姓们安好,粮价与往常无异,也没有人趁机作乱……此外,更有许多人将亲友接入神都避难。”

“这就说明大家都对神都充满了信心,陛下可以将心放进肚子里。”

“……”

“嗯。”

女皇点了点头,她其实也认为神都城必定固若金汤,尤其是在得到南陈的神雷之后,这可是守城的利器啊。

提到神雷,女皇忽然想起了苏贤,面色微微一动,问道:“对了,最近怎么没有听见苏爱卿的消息,他在河北道如何了?”

“陛下赎罪,奴婢……不知,或许兰陵公主知晓,奴婢这就差人去问。”

南宫婉儿心情复杂,既有不能回答女皇疑问的疏漏感,也因为苏贤与女皇之间那特殊的关系。

“嗯,去吧。”女皇挥了挥手。

“遵旨。”

南宫婉儿刚刚转身,还未迈步,就见内卫大阁领脚步匆匆的闯了进来,她戴着一幅面具,不及拜见女皇,直接大声禀道:

“陛下,辽军已全线出动,时间是昨晚的后半夜!”

“……”

第742章 本宫相信你,这次也能创造奇迹!

万象神宫。

大殿。

女皇紧急召见诸位宰相议事。

宰相们是朝廷的中枢,所以女皇并没有隐瞒,当场公布了辽军出兵的消息。

近日来,宰相们心中本就惴惴不安,今日女皇紧急召见,很不寻常,他们都敏锐的嗅到了危险的气息。

果不其然,酝酿已久的大战终于拉开了序幕!

宰相们瞬间沸腾,面色惶恐,热议纷纷,叹气声此起彼伏,士气格外低落。

兰陵公主见状,立即站出,朗声道:

“诸位,我们有史老将军挂帅,坐镇河东道朔州,史老将军素有帅才,一定可以固守边疆!辽国铁骑定将寸步难行!”

“是啊,我们还有史老将军,怕什么?”尚书六部的宰相们立即声援。

“……”

很快,大殿中的嘈杂声渐渐消失,众臣面上的惶恐也渐次消退。

兰陵公主将史老将军抬出,无异于重铸了众臣的信心。

早年间,史老将军曾追随言家东征西讨,打得辽军哭爹喊娘,战功累累,在军中的威望仅次于言家。

有他坐镇边疆定当无碍。

女皇见状,朝兰陵公主投去赞许的眼神。

中书高官官钱中书不甘兰陵专美于人前,也站出来朗声说道:

“前些时日,辽国派遣使节前往蜀国,表面上是为蜀帝贵妃贺寿,实则是为了暗中拉拢蜀帝,联合起来共同对付我大梁!”

“不过好在,天佑我大梁,辽国使节最终竟被蜀帝捉拿并斩首……基于此,蜀国虽不至于与我大梁联合,但至少也不会与辽国勾结。”

“纵观南方诸国,除蜀国外,南陈正与我大梁合作抗辽,所以只需防范南楚即可。”

“此乃天佑我大梁之象,大梁必胜!”

“大梁必胜!”

“……”

其余宰相们齐声高呼。

女皇含笑点头,对钱中书也投去赞许的眼神。

“报——”

这时,大殿外传来一个拖着长长尾音的声音,并便随着马蹄的哒哒之声,正快速接近。

女皇及众臣面色猛地一变,所有人都转身,面朝大殿的门口,女皇更是腾身而起。

众人何故如此?

因为外面的马蹄声不简单,要知道,这里可是宫廷禁地,不得特许没有人胆敢在这里纵马。

唯一的例外,是特殊时期的八百里加急的边关急报!

就在刚刚,女皇才公布了辽军出兵的消息,紧接着就有八百里加急的边关急报送到,如何不令众人认真对待?

数息之间,便有人大踏步闯入大殿,此人风尘仆仆,穿着驿卒的服饰,背上插着小旗,腰侧悬挂着一只竹筒。

“启禀陛下,河东道太原府,八百里边关急报!”驿卒在大殿正中站定,摘下竹筒双手递上。

“速速呈上。”女皇心中又是忐忑又是期待,慢慢回到龙椅上坐好。

南宫婉儿快步从驿卒手中接过竹筒,转呈至女皇龙案,女皇面色凝重,亲自拆封,同时对那驿卒说道:

“辛苦了,厚赏,下去休息吧。”

“多谢陛下。”

驿卒退下后,众臣渐渐热议起来,有人面露喜色,猜测道:

“这一定是捷报!想必史老将军大发神威,已成功打退了辽军的进攻。”

话音刚落,立即有人起哄:

“很有道理,史老将军战功累累,曾打得辽军闻风丧胆,老将军一出马,定教辽军有来无回!”

“史老将军威武!我大梁必胜!”更多的人激动起来,在那振臂高呼。

“……”

不过,也有少部分人不为所动。

比如兰陵公主等。

她们心中产生了一个疑惑——

史老将军不是坐镇在朔州么?这封八百里加急的边关急报,怎么是从太原府送来的呢?要知道,朔州与太原府之间还隔着一个岚州。

太原府,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地方,说它远也不远,距神都城所在的都畿道仅有两个州,历来便是阻击北方草原部落南下的重镇。

而现在,居然从太原府发来一封边关急报……

“气煞朕也!”

忽然,女皇拍案而起,面带寒霜,不可描述的胸脯剧烈起伏,愤怒、不相信、惧怕等等情绪交织。

可谓是龙颜大怒。

刹那间,大殿中安静的鸦雀无声。

众臣的振臂高呼声戛然而止,兰陵公主等人面色骤变,眼皮狂跳,难道刚才的猜测成了真不成?

河东道朔州、太原府一带,究竟发生了什么?

众臣心中惴惴,一时竟无人出言,面色惶恐,更没有人想在这个时候去触女皇的霉头。

后来,众臣终于知道发生了什么——

被他们寄予厚望的史老将军,居然在辽军发兵之后不久,便……便吐血一升,当即晕倒,醒来后十分虚弱,下令退守太原。

这也是此封边关急报发自太原府的缘故。

史老将军为什么会吐血晕倒呢?

因为边关将士太过孱弱,有的一触即溃,有的望风而逃,甚至还有人开城投降……短短半夜之间,辽军势如破竹,已攻破第一道防线,成功踏足大梁的国土!

史老将军又气又怒,虽预料到大梁边军十分不堪,但却想到居然如此不堪,居然还有人开城投降!

没救了!

另外,据说边军的武器大部分都已腐朽,刀生锈,弓弦断,平时看不出来,一到危急关头到处都是问题。

史老将军毕竟年事已高,一时气血上涌,导致吐血一升,最后虽然悠悠醒转,但精神已十分虚弱……

他寄托了女皇君臣的厚望,结果战事刚起,老将军就被气得吐血晕倒,这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

莫非,边军果真已糜烂到这种程度了吗?

触目惊心啊!

众臣沉默,边军如何,他们没亲眼看见不好评论,但宿卫京城的中央禁军是什么德行,他们可谓一清二楚。

女皇自登基以来,“文治”尚可,大梁王朝比前朝更加繁荣,尤其是与辽国通商之后。

然而,成也通商,败也通商,女皇的“武功”十分差强人意,这十多年来,边关刀剑入库马放南山,将士们恐怕都忘了仗是怎么打的了吧?

宰相们震惊过后,开始窃窃私语,面色比先前更为惶恐,一幅大难临头的模样。

女皇发了一会儿的怒,猛然警觉过来,史老将军吐血之事连当朝宰相都不能接受,更遑论城中与天下的百姓。

她快速调整心态,当下第一要务,是重振宰相们的信心,不然人心就散了。

可是,她思来想去,一时竟找不到好的办法,眼见下面的宰相们嘈杂犹如菜市场,女皇心中愈发焦急。

忽然,她心头划过一道闪电,当即抬眸朗声斥道:“肃静!”

上一篇:莫若凌霄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