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有种 第221章

作者:大明总督

此次走出城门之人,是一个四五十岁的中年男人,身体虽瘦,衣衫虽破,但他的气度却是非凡,面色无比沉稳。

风轻云淡,仿佛早已看淡了一切。

他往前走了几步后停下,缓缓转头打量了一番周围景象,面上似乎颇有感慨。

最后,他的视线落在一旁抱头痛哭的女子身上。

同时,围观人群中忽然奔出一大群衣着华丽的仆从,一边跑向那中年男子,一边大声喊道:“王爷!”

没错,此人是一个王爷,封号为“雍王”。

围观的百姓们阵阵恍然,都不敢开口说话,只拿眼睛齐刷刷盯着那位雍王,并在心里闪过有关雍王的一切……

“王爷啊……”

“恭喜王爷,贺喜王爷,今日得释,后必有福!”

“……”

仆从们跑到雍王身前,喜极而泣,人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至此为止,刑狱司三大悬案的“疑犯”都已释放完毕。

他们站在“承福门”的附近,暂未离去。

言大山,抱头抽泣的女子,还有雍王,三方人马一字排开。

不同的是,言大山身旁有一群将军陪同,雍王身后有一群仆从拥护,单单那位哭泣的女子孑然一身——

张太医一家已被灭门数年,就算有亲朋好友未被牵连,只怕也早已逃离了神都,所以自然无人前来接应。

雍王面对仆从们的问好与恭维,无动于衷,他抬步往言大山那边走去,言大山见此,也举步迎上。

两人在那哭泣的女子身后停步。

然后互相作揖见礼。

一个口称:“王爷。”

另一个则说:“言将军。”

刑狱司三大悬案中,言家的案件与雍王的案件并无牵连,但言大山与雍王同在狱中数年,彼此都是刑狱司三大悬案的疑犯,所以两人惺惺相惜。

今日同时得释,两人互相恭贺对方,此乃应有之义。

寒暄完后,言大山侧身看着蹲在他们身前的女子,说道:“她似乎没有人来接,而且张太医家……”

雍王也侧过了身,看着那女子以平静的语气说道:“张太医一案,其实深究起来,也是因本王而起……言将军大可放心,本王会将她妥善安置。”

“如此甚好!”

“……”

东城的“承福门”前,围观的普通百姓们还未散去,甚至闻讯而来的人越来越多。

但言大山和雍王却已挥手告别,带着人马各回各府。

……

话说言大山由诸位将军们簇拥着,骑马慢慢往言府进发。

一路上,他们有说有笑。

将军们刻意营造一种欢乐的气氛,借以冲淡数年以来的不愉快。

言大山心性豁达,似乎已经忘了数年的牢狱之灾,和将军们谈天说地无所不谈,一路上爽朗的笑声不断。

忽一时,言大山哈哈大笑过后,面色悠然一黯,像是陷入某种回忆似的缓缓说道:

“记得数年之前,我被辽国移交给大梁的时候,曾有一人费劲千辛万苦见到我,说我娘想见我一面,想仔细的看一看我的样子。”

第224章 言大山:数年光阴,早已物是人非

“按那当年的形势,那次见面恐将是最后一面!”

“为此,我等待了多日,直至下入刑狱司大狱,我娘始终没来见我……”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我知道我娘但凡有一点机会,她一定会来的。但一直没来……”

“……”

言大山说话之际,整条大街上都安静了。

陪同的诸位将军,以及街边围观的普通百姓们,全都面色沉默不发一言,有的还深深低下了脑袋。

除了言大山的自言自语之外,就只有马蹄踏在青石板街面的“哒哒”声。

言大山已经陷入了回忆,因此未曾觉察到大街上诡异的安静,只听他接着说道:

“却不成想,我今日竟出狱了,无罪释放!”

“今日终于可以回家见到我娘,数年之前就该见的一面,今日终于要完成……”

“数年之前,娘托人说,想仔细看一看我的样子……如今数年过去了,我的模样稍微有些变化,但我还是我……”

“……”

言大山说着说着,猛然发现不对劲儿。

周围怎么如此安静?

他当即勒停马儿,凝着浓厚的眉头死死盯着那几个将军,沉声问道:“你们怎么不说话……我娘她是不是已经……”

“……”

大部分人都保持了沉默,面色非常难看。

言大山一颗心当即沉入了谷底。

他抓着缰绳的手紧握,沙包那么大的拳头轻轻颤抖。

这时,一个将军忽然爽朗大笑起来,一手用力的拍着言大山的肩膀,大声说道:

“大山你胡思乱想什么呢,言老太君没事,她正在府中等着你回去呢,千万不要瞎想!”

“对对,我们只是在感慨你的遭遇罢了……”

“……”

言大山深吸一口气,不确信的问道:“我娘真的没事?”

将军们答道:“自然没事,不要多想。”

言大山见此终于相信,他大嘴一咧,笑道:

“没事就好,没事就好……只是我这刚刚出狱,一张大花脸,跟乞丐似的,只怕我娘看了也认不出……”

“……”

众人继续前行。

因刚才之事,将军们都卖力的活跃着气氛,一路上欢声笑语不断。

忽然,有个将军问道:

“大山,你接下来有什么打算?还来军中么?”

“以大山在军中的威望,倘若回归军中的话,官复原职不说,最起码还要连升三级!”

“……”

言大山眉头一凝,骑在马背上缓缓伸手一摆。

众将的讨论声骤停,全都齐刷刷看着他静待下文。

只听他说:

“十年前,我的父兄一共九人,在与辽军的交战中全部遇难……因我潜伏在辽国,侥幸逃过一劫。”

“当时,在父兄的灵位之前,我就曾发下毒誓,若我还能平安回到大梁,我一定要好好侍奉娘和诸位嫂嫂……”

“今日大难不死,得以无罪释放,我自当履行十年前在父兄灵前发下的毒誓……至于重返军中之事,以后再说吧。”

“……”

言大山话音一落,陪同的将军们再度齐齐黯然。

其中有人摇头不止,不停叹气。

言大山立即觉察到了异常,再次勒停马儿瞪着一双牛眼问道:

“你们这是……莫非贱内和嫂嫂们都……”

“大山,千万不要多想!”

一个将军反应得快,哈哈笑着拍打他的肩膀,大声说道:“大山啊,时辰不早了,我们快些赶路吧,言老太君还在府中等着你呢。”

言大山闻言一愣,恍然道:

“你说得对,我娘数年前就想仔细看一看我的模样,不可再继续耽搁……驾!驾!”

“……”

大街上,一时间马蹄声急。

言大山策马在前,按照记忆中的路线往家里狂奔。

陪同的将军们彼此对视一眼,也扬鞭跟随在后。

很快,言大山策马赶至言府大门前——

几年前威严、辉煌的府门,如今却破落了许多……

他发了一会儿怔,翻身下马。

将军们也翻身下马,用力的拍着言大山的肩膀说:

“大山,我们就送你到这里。”

“你回府后可千万不要伤心过度……”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若你想喝酒,可以随时来找我们!”

“……”

上一篇:莫若凌霄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