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有种 第210章

作者:大明总督

“罢了。”

女皇挥了挥手,缓缓道:

“你们的心情,朕都了解,你们都想招揽苏贤,朕也能理解,但……”

女皇脸上仍有难色。

少司寇和太子的心顿时提到了嗓子眼。

最后女皇脸上的难色渐消,她已找到一个法子,说道:

“但苏贤苏文学,现在已是兰陵府中之人,且先不说苏贤的意愿,兰陵同不同意放人便是一大难关!”

“你们也不用再争吵了,朕心意已决,立即休书询问兰陵的意见,若兰陵不愿放人,那此事就此作罢!”

“……”

说完后,女皇当即对一个女官吩咐道:

“去准备书信,待朕过目后八百里加急送往瀛州。”

“遵旨!”

一位女官立即提笔作书。

御阶下面。

少司寇和太子脸色骤变,但因见女皇心意已决,便知此事无从更改,两人都不由摇头叹气,一脸惆怅。

不过很快,少司寇便恢复如常。

他之所以要招揽苏贤,其一是欣赏苏贤的天赋,其二,则是怕御史台抢先将苏贤招揽。

第一点其实无妨,以后只需与苏贤打好关系即可,少司寇准备亲自去见苏贤一面,相信凭他那张老脸,苏贤的天赋也能为刑狱司所用。

第二点更不用担心了,刑狱司都招揽不来苏贤,御史台就更招揽不到,还担心什么?

真正万分沮丧的其实是太子殿下。

但现在说什么也没有用了,太子数次欲言又止,终究是不敢违逆女皇的意愿,只得一脸灰白的站在那里……

很快,女官写好书信,女皇亲自过目后,吩咐立即送往瀛州。

少司寇与太子也离开了御书房。

经此一事后,女皇的脑袋终于彻底清醒,不用女官念奏疏,她可以亲自批阅……

转眼,日渐黄昏。

女皇终于处理完了堆积的奏疏。

她伏案揉着眉心,忽然吩咐道:“对了,朕还忘了一件事。”

女官们立即做洗耳恭听状。

“派人去刑狱司,督促他们尽早处理完三大悬案,然后该放人的放人,该抚恤的抚恤,该该抓的就抓,该砍头的就砍头!”

“遵命!”

一个女官下去安排。

女皇继续揉着眉心,对其余女官挥了挥手。

女官们鱼贯般退出御书房,她们知道,女皇想要独处一段时间。

御书房内,女皇停止揉捏眉心,她的脸色变得十分肃穆,不见悲喜。

不知过去了多久,感觉身子有些僵硬的女皇缓缓起身,走到一排书架前,从一个暗格中取出一只小木箱。

打开木箱,里面静静躺着一些小物件儿,首饰什么的。

但女皇直接将首饰倒在了地上,然后一番操作,打开木箱中的一个暗格,从里面取出几封纸面泛黄的信封。

她拿着信封细细抚摸,动作很慢很轻很柔,一脸肃穆,不见悲喜,似乎陷入了某种久远的回忆。

这些信封,可不是简单的信封。

只见那封面之上,写着这样几个遒劲的毛笔字:“本王的亲亲小宝贝!”

然后是落款,赫然便是那“雍王”二字!

……

……

第212章 准面首

两天后。

河北道。

瀛州。

瀛州各方局势依旧安稳。

城北二十里处,行军大帐。

兰陵公主这几天过得十分舒心,一万辽军藏身之处,已派人秘密监视,辽人潜入大梁的秘密渠道也有人在查了。

目前来看,进展顺利。

放松心情的兰陵公主,这数日来最为期盼之事,便是派往各处搜罗甘蔗的人,她希望这些人早一点回来。

但这种事急不得……

公主寝帐,书房。

兰陵公主正伏案看书,早上的阳光透窗而入,打在她那丰姿娇艳的鹅蛋脸上,白晃晃一片,美艳绝伦,让人不敢逼视。

现在已是七月,大梁帝国北部边陲的瀛州,已不是那么炎热,早上的阳光照在人身上暖洋洋的,令人心情愉悦。

要是再有一盏银耳莲子羹就好了……

忽然,书房外传来脚步声,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晰。

有人来了。

但兰陵公主头也不抬,这脚步声一听不是秋典军就是冬典军,或者二人齐至。

果不其然,秋典军和冬典军一起进入书房,见礼后,秋典军双手递上一本折子,轻声说道:

“公主殿下,这是一路行来在各州各县搜集的准面首的花名册,胥吏已经拟定好了名单,请公主过目定夺。”

“……”

兰陵公主面色顿时严肃起来,不敢怠慢,立即放下书卷,抬眸伸手将折子接过来放在案上。

不错,她们从神都一路行来,兰陵公主都在进行着一项工作——

鳞选面首!

当然,不是兰陵的面首,实际上她根本就没有面首,这是为女皇陛下,也就是她的皇帝娘亲鳞选的面首!

做女儿的为老娘挑选面首,这事儿怎么听都不可思议,有违常理与伦理。

但这种事就正大光明的发生了,还发生在大梁的皇室。

兰陵公主之所以能得女皇恩宠,原因有很多,此事便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

她轻轻打开折子,凝目一个字一个字的看去,这些名字对她来说都有点印象,因为女皇的面首不是一般人可以做的。

折子上的每一个面首,兰陵公主必亲自过目,确保其品貌……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本不厚的折子已经翻到了最后。

可就在这时,兰陵公主面色微微一变,秀眉跟着一动,目光略有呆滞与惊愕的盯着最后一个准面首的名字——

苏贤!

苏贤的大名赫然在列。

兰陵公主微微错愕之后,很快不动声色,略一思忖,抬眸看着秋典军和冬典军,平静的问道:

“苏文学的名字为何出现在花名册上?”

“苏文学?”

“苏贤?!”

秋典军和冬典军齐齐吃惊,脑袋凑过来一看,果然看见苏贤的大名正被写在花名册的最后面。

两个典军抬头,对视一眼,然后秋典军说道:“公主,这是下面的胥吏拟定的名册,不知何为他们将苏文学的名字题写了上去。”

“不过,这只是初稿,若公主不愿苏文学入宫做面首的话,可将苏贤二字划去。”

“……”

兰陵公主神色平静的点了点头,不置可否。

她低眸看着名册上的那两个字,纤细雪白的玉指轻轻点着桌面,然后抬眸看了眼搁在笔架上的毛笔。

若想将苏贤的名字划去,只需抬手取笔即可……

但兰陵公主久久未动,秀眉微蹙,陷入了沉思。

这时,冬雪瞧出公主正在犹豫,于是建议道:

“公主,奴婢觉得,既然苏文学的名字已经写上去了,那就这样吧,苏文学品貌双全,只要入宫,必能得到陛下的恩宠,到时候他就是公主的一大助力!”

秋兰摇头道:

“不妥!公主,奴婢认为应当将苏文学之名划去。苏文学虽品貌非凡,但才能亦是卓绝,留在公主府可帮公主解决许多棘手的麻烦。”

“比如这次的……”

“……”

秋兰和冬雪各执一词,都在想方设法说服对方,但谁也不能说服谁。

最后,两女看向公主,请公主裁决。

兰陵公主没做回应,既没有取笔将“苏贤”二字划去,也没有最终核定折子上的名单,只平静的问道:

“对了,派往各处搜罗甘蔗的人回来没有?”

上一篇:莫若凌霄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