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有种 第209章

作者:大明总督

“遵旨!”

小太监退下。

不一会儿,太子来到御书房,恭敬见礼。

女皇不冷不淡的问:“太子今日不在东宫好生呆着,来此见朕作甚?”

太子显得有些着急,直接说道:“儿臣求见陛下,是有一事相求,恳请陛下准允!”

听了这直接且生硬的话,女皇眉头微微一蹙,心里已有不喜。

母子见面,哪有一开始就说“我有一事相求”的?

你是太子啊,是女皇的亲儿子啊,又不是少司寇这种外臣,就不能说“儿臣思念陛下”之类的话吗?

即便那不是你的本意,但以此话作为开头行不行?

一点儿也不亲切。

与兰陵相比真的差远了……

其实,身为父母,也不一定要和子女玩这一套虚伪的把戏。

但这也要看个人。

恰好女皇就是颇为看重这一方面的人。

兰陵之所以能得到恩宠,很大程度上也有这一方面的缘由,相比之下,太子就没有觉察到女皇有这方面的“需求”。

女皇端坐在龙椅之上,从女官手中接过一盏茶水喝着,说道:“太子想求什么?但说无妨。”

太子立即作揖禀道:“启禀陛下,儿臣请求陛下降一道恩旨,调兰陵府中的文学官苏贤到东宫!”

“……”

噗!

女皇一口老茶直接喷了出来,不可思议的盯着太子问道:“你说什么?调兰陵府中的苏贤去你的东宫?”

不仅女皇错愕,御书房中的其他人也是大感奇怪。

女官们暗中对了下眼神,对苏贤苏文学有了新的认知,然后又轻轻摇头,她们不认为女皇会答应。

少司寇闻言后,立即转身看着太子,两眼都眯了起来,细细打量着他,心中十分警惕并暗道:

“太子殿下为何跑来与我抢苏文学?嘶……不管太子是什么缘故,老夫都不能让他得逞!”

“对了,若苏文学那番话传入御史台那帮人的耳中的话,他们估计也会来与老夫争抢……”

“……”

少司寇眸光闪烁之际,太子已经禀道:

“回禀陛下,苏文学诗才惊艳,儿臣对他甚是仰慕,因此想将之招入东宫陪伴儿臣读书。”

女皇奇道:

“太子说什么?苏贤诗才惊艳?”

刚才,女皇通过少司寇的说辞,与兰陵公主的奏疏,已知苏贤是一个很有天赋的人才,但仅仅只在拷问人犯之事上面。

所以听了太子的话后,女皇相当吃惊,心说苏贤竟如此多才多艺?

另外一边,正眸光闪烁的少司寇,听了太子的话后也是一愣,他并不知苏贤诗才惊艳,另外心里还十分疑惑,太子是如何知道苏贤诗才惊艳的?

女官们心中更是一动,一张张俏脸朝太子那边望去,苏贤诗才惊艳之事她们更是不知……

被众人瞩目的太子殿下,顿感飘飘然。

似乎那两首千古名篇是他作的一般。

但好在太子还拎得清轻重,迎着众人的目光说道:

“不错,苏文学诗才惊艳,世所罕见,他已有两首佳作出世,皆是传世的名篇!”

“……”

其实,女皇也非常喜欢诗词,她虽然诗才不怎么样,但懂得欣赏。

尽管她废除了“诗词入仕”的弊政,但诗词本身是优美的,是无辜的……

少司寇不懂诗词,他就是一个纯粹的粗鄙的武夫,但大环境影响之下,他对作诗作得好的人也颇为看重。

太子十分满意众人的表现,当即便将那首《雪梅》念出。

念完后,女皇闭目击节赞叹。

女官们纷纷眸光闪烁,那是仰慕的目光。

就连不懂诗词的少司寇也品咂出了一点味道……

接着,太子又将《清平调》当场诵读而出: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

此诗念完,御书房中便陷入了安静。

良久之后,女皇猛地拍案而起,大声赞道:

“此诗甚好,此诗甚好,正合我大梁盛世气象……这是祥瑞!这是祥瑞!”

“……”

女官们从震惊之中清醒过来,忙对女皇拜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少司寇不懂诗词,但也粗略感觉到,此诗瑰丽秀奇,光芒四射,的确与当下大梁的盛世气象相合。

于是他也凑了一个热闹,作揖拜道:

“恭喜陛下,有此祥瑞,何愁我大梁不社稷太平、江山永固!”

太子愣了一下,最后也拜道:

“儿臣恭喜陛下,贺喜陛下!陛下,苏文学诗才绝艳,这首《清平调》乃是祥瑞,陛下当厚赏才是!”

“……”

第211章 女皇:既是兰陵的人,就让她做主!

“太子此言不错!”

女皇缓缓点头,对太子投去一个赞许的眼神,笑道:

“如此贤才,文武双全,武胜三捕头南宫葵,落笔则生祥瑞,如此贤才在我大梁可不多见,朕是该好好的赏赐于他!”

“多谢陛下!”太子拜谢。

“……”

少司寇瞥了眼作揖的太子,目光微凝,心里嗤笑道:“太子啊太子,你谢什么谢,老夫都不敢代苏文学谢恩呢!”

但太子犹似未觉,紧接着又说:“陛下,苏文学之诗才,儿臣万分仰慕,请陛下降下恩旨,调苏文学入东宫。”

“……”

太子话音一落,女皇面色顿时为难起来。

然而,她还没有搭话,就听下面的少司寇侧身看着太子说道:“太子殿下,凡事都要讲个先来后到吧。”

“少司寇此话何意?”太子疑惑。

“下官入宫面见陛下,是为了恳请陛下降旨,将苏文学调入我刑狱司!”少司寇说道。

太子闻言大吃一惊,侧身对着少司寇说道:

“少司寇玩笑开过了吧?苏文学诗才绝艳,应该来东宫才是,而且苏文学是一个书生,去刑狱司作甚?”

“太子殿下,有些事你可能有所不知……”

当下,少司寇将苏贤的“幽闭之法”侦破刑狱司三大悬案之事相告。

最后总结道:

“苏文学在拷问人犯之事上,有着罕见的天赋,甚至就连三捕头南宫葵也多有不如……所以苏文学必须来刑狱司,老臣将以‘五捕头’之位相待。”

“……”

太子吃惊一阵,然后嗤笑道:

“拷问人犯之能?此乃小道耳,只有诗词文章才是真正的本事!若苏文学去了刑狱司,必不能发挥其真正的才能!”

“相反,若是苏文学来我东宫,他的诗才文彩便能得到极大的发挥……”

“……”

御书房内,少司寇和太子争辩起来。

两人互不相让,都有必须招揽苏贤的理由。

太子是为了争一口气,他必须要抓住这个机会,不惜一切将苏贤抢夺过来,为将来的道路储备人才。

少司寇有两个原因,其一,是欣赏苏贤的天赋,其二,要抢在御史台的前面,将苏贤招揽,避免未来陷入被动的局面。

总之,两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

女皇面有难色,坐在龙椅上久久未曾说话。

耳中听得少司寇和太子的争辩之声,她竟也心生将苏贤招为己用的念头……但这个念头一闪而逝,因为苏贤是她最宠爱的女儿的人。

过不多时,少司寇和太子愈吵愈烈,两人间的距离也逐渐缩短,面红耳赤,甚至已有动手打一架的趋势。

女皇心里顿觉烦躁,猛一拍桌喊道:“够了!”

御书房中的吵闹声顿时戛然而止,只有女皇的声音在回荡。

面红耳赤的太子和少司寇纷纷退回原位,整理着各自的情绪。

“你们一个是当朝太子,一个是刑狱司少司寇,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今日在朕的面前为了一个人而大吵大闹,成何体统?”

“老臣(儿臣)知罪,请陛下责罚!”

上一篇:莫若凌霄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