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若凌霄 第634章

作者:月关

杨家三位老太爷在他们的车队途经渭州的时候,可是召见过她们几个相貌最出众的丫头,三位老太爷就差给她们来一个当头棒喝了!

我们杨家,可是在唐治前程未卜,风险重重的时候,就豁出一切投奔他的。

冒了这么大的风险,现在是他该有所回报的时候了。

皇太孙殿下是个聪明人,他不会不明白这一点。

要是在这种情况下,你们就没有一个能被皇太孙殿下看中的,你们就死在外边得了,别回来了,我们老杨家丢不起那人。

几个姑娘心气儿也高,当然不服气。

就不说唐治年少英俊,又位高权重,在整个陇右,只要他一出现,就是夺去所有光辉的那个人,姑娘们整天看在眼里,除非自度配不上他,也不可能再看上他人了。

就说她们那种好比较的天性,她们也不服气呀。

我比别的姑娘差在哪儿了呀,就说竹小春吧,出身、家世、学问、相貌,差哪儿了呀?

喔,是有个地方差了点儿。

可我腿比她长啊!

我臀比她翘啊!

我腰比她细啊!

我模样比她甜啊。

我年纪比她小啊!这么想的那个,是杨葭月。

总之,心气高的姑娘,你叫她承认别的女人比她有个优点就很难了,让她找不出自己比对方更好的优点,那怎么可能?

所以,几位姑娘这是磨刀霍霍地就奔着神都来了。

竹小春也在车队之中,她生产之后,之所以一直没有消息回京,固然是因为路途太远,但路途再远,也比她车队行进要快的多。

之所以迄今没有消息送到,是因为竹小春根本就没让送。

因为,她生了个儿子。

白白胖胖的大儿子,吃奶时可有劲儿啦。

竹小春骄傲啊!

她想给三郎一个惊喜,她才不管什么孩子还小什么的,车子多垫几层褥子,再把孩子抱在怀里,还怕颠簸着他不成?

这孩子在金城一出生,就成了杨家姨姨们的心头宝儿,谁没事都来抱一抱,结果抱的这孩子不抱着都不睡觉,反正也抱习惯了。

既然她要直接回京,那这喜讯自然不报了,直接让唐治看到他的骨血,那才叫惊喜。

张一帆也跟着大队人马回来了。

他是必须要回来的,唐治回了神都,锦衣卫的总堂口必须要迁往神都的。

所以不仅他回来了,锦衣卫中现在担任重要职司的一批骨干,全都跟着他一起回来了。

还带回来足足六车的锦衣卫的各种档案资料。

至于罗克敌、胡天一、南荣女王那种带兵的人,就不用想了。

他们动都不敢动。

一个带兵的将领,未经调动,私自回京,不用别人诘难,唐治第一个砍了他。

不过,他们算是唐治的铁杆心腹了,谁都知道自己的前程无比远大,每天操练兵马都干劲十足。

尤其是罗克敌,他现在还没有正式恢复身份,他的义父蒙寒空,如今也依旧以燕赤霞的身份执掌左右羽林卫。他的杀父仇人丘神机,如今也依旧关在牢里。

但黑虎齿已经有信传到,给义子详细讲述了此事。

本来都预计丘神机一案,会尽快结案的,但是明明真相早在坊间传开,可就是迟迟不予处理,这显然是出自圣人的意思。

所以他安慰罗克敌不要着急。

这显然是老太太在给她孙子铺路。

只要她还活着,就别指望黑齿大将军正式平反,罗克敌认祖归宗了。他蒙寒空也是不能恢复本名的。

因为,老太太想把这些事交给唐治上台后再做。

这是帝王心术,给继承人留出施恩的机会。

到时候,一连几员手握重兵的大将,全都承了新帝的莫大恩德,这就是巩固唐治帝位的一种手段。

当然,蒙寒空也好,罗克敌也罢,包括河西节度使赖观复,这同属黑齿大将军的一脉,基本上早就是唐治的人了,似乎多此一举。

可问题是,这种关系,并不是天下皆知的关系。

唐治帝位的稳定,又不是只依托于他们几个,这一套程序运作下来,也是向全天下传递一个讯号。

罗克敌明白了贺兰圣人的心思,自然也就不再着急。

未来已经确定,让丘神机在牢里多关些日子,也比一刀结果了他更解恨。

关中道上,车队匆匆。

神都洛邑,为了筹备中元盛会,也是各方忙碌。

而红线,却是准备了香烛篮子,换上普通衣装,小家碧玉一般,悄悄来到了寺院。

洛邑寺观甚多,数量仅次于长安。

为了图个清净,红线去了安国寺。

安国寺是皇家寺院,规矩森严,规格也高,因此更清净些。

她虽改了名姓,与安家彻底做了切割,可唯一没有放下的,是她的母亲。

母亲忌日将近,她要去庙里为母亲上香祈福,祝愿母亲早日转生,再不受这般痛苦。

这一天,红线仍是安青子。

第673章 红线,青灯一盏

盂兰盆,其实是梵音,音译而成。

意思是解救灵魂免受倒悬之苦。

到了这一天,寺院里会举行盛大仪式,主持率众高僧绕坛、诵经、洒净,大众随行绕行,口诵《盂兰盆经》三遍;然后跪下随住持诵念祝词,之后起立,听维那念诵佛名,随磬声行跪拜礼,礼毕解散,就进入狂欢了。

信徒会用大木盆载了斋食鲜果供养佛前。

而且,信徒会攀比谁家的盆子更大,物品更丰富。

当然,还有文人墨客充斥其间,寻那姿色出众的上香女子眉来眼去暧昧一番。

人群里还有“挤神仙”的泼皮无赖,这儿蹭一下,那儿摸一下,趁着人头攒动也不知道是谁动的人,揩人家小娘子的油。

间或夹杂着小商小贩的叫骂声,还有乞索儿“郎君娘子行行好”的央求声。

那人间烟火气,真是再浓厚不过。

不仅如此,大富大贵的人家还会带了自家的或者出钱请来的戏班子,到寺庙里来唱大戏,看戏的围观喝彩。

一旁还有百戏杂技,走绳子的,抛刀的,顶杆的,舞狮的,那叫一个热闹非凡目不暇接。就这样还不过瘾,最后大家还会抬着佛像和供品游街,歌舞团和百戏都在队伍里巡游,一直狂欢到天黑。

安国寺为了照顾没多少文化的普通大众,在这一天安排“俗讲”。

所谓“俗讲”,就是把晦涩难懂的佛教经义用通俗易懂并且夸张诙谐的故事表现出来,就是发挥一些和尚说学逗唱的本事,将六道轮回啊,困果报应啊一类的故事说给大众知道。

因为大部分人不识字,对于这种娱乐方式,百姓是十分欢迎的。

青灯和尚就被安排了在中元节盛会时说相声的任务。

哦,是“俗讲”的任务。

青灯这段俗讲,是单口。

还别说,青灯和尚毕竟是有学问的人,用佛教小故事编的这段“俗讲”,诙谐幽默、风趣生动,但一点也没有下三路的荤段子。

而且唐停鹤曾经是朔北王世子,那是什么身份?

现如今一袭灰扑扑的僧袍,顶着个光头,站在台上说相……呸!俗讲!

唐停鹤心中伤感啊。

所以一上了台,他不苟言笑、蔫头耷脑,絮絮叨叨的,再配上他那别具一格的故事……

噫!青灯大师竟颇有笑星中的“冷面杀手”的气质。

寺庙里已经开始筹备盂兰盆节了。

佛像前一条条的高低台正搭建起来,那是准备给香客们放供物的。

院子里的祭坛、俗讲的讲坛,也正在搭建之中。

唐停鹤虽然羞于上台说相……俗讲,可方丈真把任务交代下来了,也怕说的不好丢人。

这是皇家寺院,能在这儿有点身份的和尚,多多少少都有点本事的。

他不想一直混迹在最底层,总要有所表现才是。

所以,他便在一处偏殿,一个人压低了声音,比比划划地说着词儿,免得一上了台卡壳。

红线倒是不想在盂兰盆节时来凑热闹,而是正逢亡母祭日,因此来寺中祭奠。

捐了香油钱,给佛祖上了香,祈了福,又到供奉堂中母亲的牌位前叩头上香。

虽然已经是多年前的事了,至今想来,红线依旧心酸。

合什祷告良久,红线才轻轻起身,提起裙摆,款款地走出了供奉堂。

沿着廊下本想出寺,她便看到了一座空旷的偏殿里,一道熟悉的人影。

那怕一身锦绣换了僧衣,头顶的巾冠也剃了光头,可那侧脸儿跃入眼帘,如何不认得?

红线不由怔住。

青灯和尚在里边比比划划地说着,抖着包袱儿。

脸皮子有些僵硬,动作也一样僵硬,看起来,还是不太习惯表演的样子,但仍在努力地练习着。

红线就站在门边,望着偏殿里极投入表演的青灯。

安青子和唐停鹤初相识,便是在朔州大云寺中。

那一日,也是安青子为母亲上香。

上一篇:我是异界大地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