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若凌霄 第624章

作者:月关

“是,臣,臣遵旨。”

太仆寺卿答应一声,扭头看向典牧令。

典牧令便硬着头皮,把事情从头到尾说了一遍。

其实让他说,他知道的也很限,发现唐仲平被害,大家紧急抢救了一番,无果,确实是凉透了,于是匆匆进宫报丧。

他们唯一能确定的就是,不是自然死亡,也不是因病暴卒,是被人杀的。

珠帘后一时无语,许久,贺兰曌沙哑的声音响起:“朕知道了,你们退下吧。”

几位大臣暗暗松了口气,别看唐仲平被贬为庶人了,爵位没了,可那也摆脱不了是皇子的事实啊。

这事着实不小,眼下圣人语气平静,没有当场发怒,便是一桩幸事了。

“把韦氏,还有……仲平的尸身,送进城来吧。”

“臣,遵旨。”

典牧令忙表功道:“臣昨夜就已叫人连夜备车装敛,运往城里来了,清晨时已在城下遇见,很快就到了。”

“嗯!”贺兰曌淡淡地应了一声。

太仆寺卿见状,便带着属官小心翼翼地告退了。

亿岁殿上,珠帘之后,贺兰曌也不知在想什么,始终静静地坐在那里。

只是原本挺拔的身影,悄悄地佝偻了下来。

殿上女官、宦官俱皆不敢言语,连呼吸都放轻了许多。

过了许久,贺兰曌苍老的声音才再度响起:“传朕口谕,着大理寺索立言,即刻入宫。”

……

唐治佯装无事地巡阅国子监,并当众发表了一番讲话。

只是他心里清楚,唐仲平之死很快就要传开,为了避免到时候走的狼狈,所以刻意压缩了演讲内容。

不过,简洁的发言,倒是给国子监的学生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感觉皇太孙不亏是武将出身,虽然现在还不清楚他的文治能力究竟如何,但这种务实的态度,倒是给人予极大好感。

没错,别看唐治在普通百姓中威名赫赫,但那一方面是靠着大量话本儿传奇内容给他营造的流量,另一方面也是百姓们津津乐道的武功,给他推出来的无上名望。

可是在社会的中层、高层,尤其是士子文人之中,他们最看中的,也需要再观察的,是唐治的文治能力。

这才是一个帝王是否合格最重要的标准。

而在这方面,现在还看不出唐治的能力来。

这也是唐治现在开始着手往士林、往国子监渗透影响的最主要原因。

演讲已毕,唐治被国子祭酒,国子司业、国子丞、主簿、录事,还有众多的博士、助教、典学、直讲等学官簇拥着,正在谈笑风生,忽见小高公公急急走来。

唐治心中一沉,消息来了。

但他还是恍若未见,直到小高公公到了面前,恭请他立刻入宫。

唐治这才佯作惊讶道:“今日来国子监,圣人是知道的,这是有什么急事召见。”

小高公公赔笑道:“奴婢不知,奴婢只是奉圣人口谕,传话给皇太孙殿下。”

小高公公没有当众说出,这定是祖母的意思。

可……明明瞒不住了,祖母这是想做什么?

唐治心中急急思索,面上却仍是谈笑风生。

既然他现在“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那就只能是这样的态度。

“今日国子监之行,孤甚是满意。众卿为国选材,当不拘一格,用心培养。今圣人有诏,孤得马上进宫了。待来日再往探望众卿。”

唐治含笑拱了拱手,众学官连忙还礼,然后把便唐治客客气气送出国子监。

皇太孙仪仗启动,直往宫城而去。

与此同时,令月公主、唐齐唐修唐小棠,还有皇亲国戚,文武大臣,一一得到宫里传谕,纷纷往宫城而去。

唐治的仪仗到了午门,立即叫人停下,举步入宫。

以他如今身份,是可以宫中乘辇的,但唐治从没主动要求享用这一殊荣,而是快步而入。

入五凤楼,过乾元门,在万象神宫前,唐治赫然看见,令月公主,还有他的兄长妹子,以及一身布衣的韦氏,正站在那里。

唐齐唐修和小棠,已哭成泪人儿一般。

唐治心中便是一沉,他们怎么恰巧都在此处撞见了?

第662章 浊水,试泼皇孙

韦氏是先被带进宫来的。

唐仲平的棺材,现在暂停在太仆寺,就算他现在还是太子,也没有拉进宫来的道理。

而韦氏走到万象神宫前时,令月公主“恰好”到了,这个时间拿捏,自然是极准。

令月公主事前,确实不知道叶东来要做这件事。

但是当事成之后,叶东来告诉她,她的第一个麻烦已经解决,唐治的第一个麻烦已经开始,她才知道胞兄唐仲平,竟已被叶东来所杀。

令月公主与这位兄长的确谈不上有多么深厚的感情,但要说杀意,其实也没有。

如今事实已成,她淡淡伤感之余,也知道自己该抓住这个机会,而不是与叶东来反目。

所以,自贺兰圣人复出,便一直蛰伏不动的令月公主,立即吩咐她的隐藏人手,盯着韦氏动静。

韦氏这边与棺椁一进城,令月公主便知道了。

她是刻意选择了与韦氏意外相逢的一幕。

见了韦氏,她便悲伤询问,兄长因何被杀。

其实,韦氏对此也是懵的,她还担心自己也是要被杀的目标。

是谁想杀他夫妻?韦氏想不出第二个人来,她怀疑的只有唐治。

其实这种怀疑毫无理由,只因她清楚,唐治不是她的骨肉,她对唐治早已怀了杀心。

因而,她也觉得唐治是有心要杀他们的。

即便杀人者不是唐治,那么把这桩罪名引向唐治,显然也是对她最有利的。

这就像鬼方王后之死,杀人者不是大王子没关系,是大王子对他最有利,那么,他就会指证大王子。

然而,唐治毕竟是她“亲儿子”,现在又是皇太孙,她还有图谋,是不能直接指认唐治,与唐治撕破面皮的。

唐仲平被杀时,她不在场。

她的指证,只能恶心唐治,却不能做为实据,但因此一来,她以后可就没机会给唐治下毒了。

因此,韦氏只是啼哭,也说不清究竟是谁,要杀苦命的庶人唐仲平。

不过,颠三倒四之间,她倒是提到,头一天皇太孙唐治曾来山上问安,因为唐治代天子耕籍田一事,父子俩曾发生了一些口角,皇太孙被父亲一通责骂。

当然,韦氏这么说的时候,一点往唐治身上引罪的意思也没有。

她提起这件事,只是想说明,头一天唐仲平还中气十足,有精神头儿教训儿了呢,结果第二天就一命呜呼了,这人生何等无常。

至于你听着会不会产生什么联想,那就不关她的事了。

令月公主听了暗暗高兴,直到现在,她也不明白二哥夫妻俩和他们最有出息的儿子,明明可以父子相济,为何却搞成这般模样。

只能归咎于性情使然了。

不过,二哥家里这般内斗,显然是对她有利的。

她只要稍稍地推波助澜……

令月公主拉住嫂子,又是说又哭,故意地拖延着时间,果然等来了唐齐、唐修和唐小棠。

虽说唐齐、唐修跟父亲的关系也很一般,但孝道是从小深入他们思维的东西。

父亲可以淡漠,但他们不能有所怨言。

如今父亲横死,兄妹三人的悲伤是毫无虚假的。

唐齐垂泪询问父亲死因,韦氏哭天抹泪的将她对令月公主说的一番话又说了一遍。

她以感慨的语气说起头一天唐治问安,被父亲嘲讽训斥时,令月公主却是脸色一变,立即叫了一声:“嫂嫂,莫叫母亲等的久了,我们还是快点去亿岁殿吧。”

韦氏也是立即住口,关于唐仲平和唐治的口角冲突,只提了个开头。

如此欲言又止,指向反而更明显了。

唐齐和唐修脸色齐齐一变。

唯有唐小棠,还没品出韦氏言外之意,站在那儿,只是抹着眼泪。

唐修性情粗犷,按捺不住道:“母亲,难不成三弟他竟然……”

韦氏正是在此铺垫,回头再找机会把唐治和他们并非一母同胞兄弟的事说给他们知道。

自家江山,加上自己生父的血仇,不怕他们不站在自己一边,齐心协力算计唐治。

但这时候,当着令月公主的面,反而是说不如不说。

韦氏立即神色闪躲地道:“你这孩子,胡思乱想什么,娘只是说,你父亲前一日还是中气十足,谁想到才一天功夫,便没了气息,人生变化无常,莫过于……”

“母亲、姑母、大哥二哥,小妹……”

唐治也是暗暗做了一番心理建设,深吸一口气,佯作一无所知的样子,匆匆赶过来。

“你们也在这里啊,出了什么事了,祖母为何急诏……小妹,你们哭什么?”

唐小棠“哇”地一声,又哭出声来,泪如雨下。

她一把扑进唐治的怀抱,泣不成声地道:“三哥,父亲他……被人刺杀了!”

“什么?”

唐治脸色骤变,急急看向韦氏。

韦氏垂泪点头,哽咽道:“治儿,是真的。你父亲……昨夜在典牧署的山上,被人一剑刺中心口,被发现时,已……已然不在人世了。”

“什么……”

上一篇:我是异界大地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