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若凌霄 第593章

作者:月关

她扭头吩咐厅下丫环道:“吩咐厨下准备着吧,老爷先吃杯茶,歇一歇身子,两刻钟后再开始烹调。”

“是!”丫环答应一声,便去厨下传令。

郑知卿在椅子上坐下来,玉妍便把一盏茶递到他手上,茶温正好,郑知卿呷了一口,满意地眯起了眼睛。

郑知卿有一子两女,俱已成亲。

他夫人早逝,儿子外放岭南为官,儿媳便带着小孙儿留在老父身边照料。

这楚玉妍也是大户人家出身,将郑家里里外外打点的十分妥当。

“家翁,今日有人送来一封信,没有落款,不过看那启封词,当是家翁的挚友。”

楚玉妍说着,返身走到墙角一张台几前,纤腰轻折,打开一只匣子,取出一封信来,又袅袅娜娜走到郑侍郎身边。

“哦?老夫的挚友?”

郑知卿眉头一挑,忙将茶盏放下,接过信来。

果然,启封词上只有对他的尊称,没有落款写信人,不过从称呼上和台启两字来看,确实像是官场上地位、资历、年纪相仿的熟人。

郑知卿信手拆开,将信纸展开,楚玉妍知道家翁眼睛已经有些老花,忙贴心地把灯凑近了些。

郑知卿将信凑到灯下,忽地惊呼一声,身子一颤,一下子跳了起来。

他的胳膊肘儿一拐,将一盏热茶“啪”地一声带翻在地,打得粉碎。

廊下侍候的丫环闻声连忙进来,郑知卿缓缓了神,道:“无妨,打碎了一盏茶,不忙着收拾,退下!”

丫环忙依言退下,楚玉妍诧异地道:“是什么事,让家翁如此失态。”

郑知卿脸色铁青,手指紧紧的攥着信件,指节绷得发白。

他向室外飞快地瞟了一眼,压低声音,紧张地道:“妍儿,你我之事,你可曾说与人知道?”

楚玉妍大吃一惊,胀红了脸庞,道:“这种事情,我便是死,也不可能说与……”

她忽然意识到了什么,娇躯一晃,险险晕倒,颤声道:“知卿,难不成……难不成我们的事,有人知道了?”

郑知卿不答,攥着信,在室中来回地走动,就想是困在了陷坑里的一只野兽。

楚玉妍快要急疯了,压低声音道:“知卿,你说话呀。”

郑知卿一下子停住了脚步,调匀了一下呼吸,强挤出一副笑容道:“不必怕,我已想到了,是我一次酒醉,言语冒失,大概是说漏了什么。”

楚玉妍急的眼泪都下来了:“这种事怎么能说的,你……”

郑知卿忙安慰道:“你放心,以老夫今时今日地位,能让老夫敞开胸怀,喝得酩酊大醉的,自然是过命交情的好友。”

他扬了扬信,道:“我这老友,何尝不是有把柄在我手中,绝对不妨事的。”

楚玉妍听了,这才放下心来,却依旧嗔怪道:“就算再如何可靠,这种事,也只能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哪有出去胡言乱语的道理,你还叫不叫人家活了?”

郑侍郎赔罪道:“是是是,都是我的错,你不要害怕,绝对不会有事的。我这朋友,也并不拿这当回事,来信隐晦取笑玩呢。我先回封信,叫他给我闭嘴了嘴巴。”

楚玉妍这时也顾不上嗔怪他,赶紧道:“好好好,你快去,我……我真是恨死你了。”

郑侍郎赔笑一声,道:“我去书房。”

郑侍郎匆匆赶到书房,将门一关,灯也不开,往书案后一座,隐忍了半晌的汗水,“哗”地一下就透过浑身毛孔冒了出来。

他怔坐半晌,手指僵硬地从袖中摸出一方手帕,哆哆嗦嗦地擦拭了脸上、颈上的汗水,一双眼神飘忽不定。

他和玉妍的事何等谨慎严密,怎么就会被人知道了?

尤其可怕的是,信中指出了三次的时间、地点,这就尤其令他恐惧了。

如果只凭捕风捉影的说法,他倒也不惧,可是这么详尽的事情都知道了,对方会没有其他证据?

郑侍郎将灯点燃,火石擦了五六次,才终于点燃灯烛。

然后,他借着灯火将信又看了一遍,故意略过了前面提及他丑事的部分。

“信中叫我把那江南小将留在京城,安插于禁军之中,办得成此事,我这秘密,便永不再提。他……这是想安插自己的亲信?

会是谁?令月公主的话,不可能。我本就是令月殿下的人,有什么吩咐,她用不着如此威胁于我。韦氏的话……也不可能,韦家直接依托陛下,他们最在意的,是北衙禁军的位置。难道,是贺兰三思兄弟?”

郑知卿思来想去,一时竟想不出这封信究系何人所为。

但……信中所言,他能不服从么?

此事一旦张扬开去,便是天大的丑事,令月公主也护不了他。

而且,他想安然致仕,也不容易了。

他会受到天下人唾骂。

千夫所指尚且不算,他的儿子又岂肯与他甘休?

许久,郑侍郎一声叹息,就像一身的骨头都被抽去了似的,萎顿在椅上。

……

翌立,兵部。

奉诏从各地抽调到京城,准备参加收复朔北战争的各地官军将领,正候在兵部左侍郎签押房外的廊下,等着领取调令返回原籍。

一员小将站在廊下,直到周围将官纷纷领了调令走了,他却是轮成了最后一个。这时,里边门前公人才放出话来,叫他入见。

小将整理了一下衣甲,举步走进签押房,向郑侍郎抱拳道:“江南道衢州折冲府,果毅都尉陈玄礼,见过郑侍郎。”

陈玄礼施完了礼,半晌不见上边回答,不禁有些诧异,微微扬了下眸子。

就见郑知卿跟他熬过的一头鹰似的,一双血红的眼睛,正直勾勾地盯着他。

陈玄礼吓了一跳,连忙又垂下目光。

郑知卿看着这小将,最多二十出头。

其实二十出头,就能位列将军的,在古代倒也并不罕见,尤其是战事频发地区且能屡立战功的。

当然,还是得有后台,才能一帆风顺。

就是既要有能力,还要有背景。

霍去病才多大年纪,就成为大将军了?

一代名将罗士信死的时候才二十三岁。

但是在江南,战事太少,升迁就常需要累攒资历。

这个陈玄礼,背景后台,究竟是谁?

“郑侍郎?”

陈玄礼小心翼翼地唤了一句。

“哦!”郑知卿收回了目光,皮笑肉不笑地看着陈玄礼。

“陈将军真是年少有为啊!”

“侍郎过奖了。”

郑知卿轻咳一声,用手帕掩着嘴巴,道:“朝廷,将要抽调一批将官前往朔北,接掌五州防务。其中有些,要从禁军中抽调,禁军中便有些将官位置出缺了。

本侍郎很是赏识你的才干,所以,要把你留在京城,调入神武军,依旧任果毅都尉。你所领士卒,也留置神武军中,如何?”

正所谓上行下效,郑侍郎上边的人整天只想着安插亲信,侵占好处。他郑知卿有样学样,给自己做些安排,旁人便也不好说什么了。

陈玄礼听得一呆。

虽然官职还是那个官职,可地方上一个折冲府的果毅都尉,和禁军里的一个果毅都尉,那能一样吗?

而且,自己的班底全带来了,这将军还不做得如鱼得水?

这……这是多大的雨点儿,一下子砸自己脑袋上了?

陈玄礼赶紧定了定神,道:“侍郎如此器重,末将感激不尽。”

“嗯……”

郑知卿磨着牙哼唧了一声,道:“你且回去等候消息,本官还要行文吏部,该走的步骤,还是要走的。”

陈玄礼再次致谢,出了侍郎的签押房,茫然地站在廊檐下。

檐上渐渐融化的冰水滴在后颈里,这才一个激灵,清醒了过来。

近来听说,为了派谁去朔北讨朔,又为了派谁去朔北接掌一州镇将,庙堂之上衮衮诸公都快要打破头了。

到了我这儿,哪就能有了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儿。

想来,如果不是因为义父燕八剑的关照,便是因为,我刚刚定下的那门亲事。

嘶,若果然如此,我这丈人家,还真是给力。

第633章 风动,太原波澜

陈玄礼年少有为,而江南士族,在文上独树一帜,尤其是科举大兴之后,渐渐有追上老牌以文立世的山东高门之势。

但在武上面,却是一块极大的短板。

江南安逸之地,江南驻军都极少,所以江南士族先天上,也不具备向武将阶层渗透的充分条件。

但是适当有所接触,还是有利的。

整个江南道,也不过只有六七个折冲府。

而这些折冲府的武将,混到一定身份、地位的,年岁也都不算小了,早就有了家室。

陈玄礼算是其中的少年英雄,理所当然地便被衢州士族盯上了。

前不久,陈玄礼刚与衢州沈家定亲,准备迎娶的是沈家的大小姐。

但是,双方刚刚议定婚事,便因北疆战事,奉调进京了,此事知道的人还不多,仅限于江南士族中一些顶尖儿的人物。

但是哪些资源可用,江南这边一直没有断了与唐治的联系。

就凭江南士族二十位少年才俊身在天策将军府,双方就已牢牢绑定了。

一旦唐治上位,这二十位少年才俊,可都是与他年岁相当的年轻人,这些人可以扶保江南士族多少年?

当然,一旦失败,江南士族也要遭受重大打击。

原计划用百年时间,在文教影响力上追上山东高门,成功的话,可能只需要几十年。失败的话,可能要迟滞更多岁月。

而在这缩短或延长的岁月里,谁知道又会发生什么变化。

上一篇:我是异界大地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