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若凌霄 第504章

作者:月关

他没有和任何人商量,便来了午门。

二弟用花天酒地、逍遥人间,来弥补自己困居深山十年的遗憾。

他虽无心推却帝位,却已在事实上,让所有人都知道,他只能做一个“闲王”,为皇家开枝散叶做点贡献。

可是一向喜文的唐齐,虽在朝中并无势力,在士林中却颇孚人望。

而朝中,也有大把的人,更愿意把他做为一口剑,刺向他的兄弟。

他没有办法像二弟一样置身事外,那就……坦白心声吧!

心思很简单的唐齐,用了一个最单纯的办法,他自己来表明心志了。

他站在午门口,对侍卫道:“请去殿上通传,定陶郡王唐齐,要赴朝会面君。”

……

贺兰曌已经看出,自己这个孙儿是真的要拒绝把他立为太孙。

唐治缘何如此考虑,她一想也就明了了。

她对自己是极有信心的,自信能扶保她属意的唐治,不过皇孙这种巩固壮大自家实力的作法,也未尝就是错。

其中取舍,存乎一心。

贺兰曌便不理对喷的贺兰三思等人,轻拍御座,喟然轻叹道:“唐治,你为国立下大功,朕的孙儿中,当以你才智第一。西疆之土,牵连吐蕃、鬼方、西域三方,陇右不稳,则关中不稳,关中不稳,则天下动荡。

你欲继续经略陇右,倒也合乎朕的心思。只是,你这大功,朕该如何赏你?”

唐治躬身道:“臣是陛下之臣,为国效忠,理所应当。臣亦陛下之孙,为祖母尽孝,更是应有之义!”

贺兰曌道:“有功当赏,有过则罚!”

说着,她扫了一眼臣子班中,之前,她已和女儿商议过此事了,令月的那班人,此刻该出来抬轿子了才是。

不想,还不等有人出班,唐治已然拜倒,大声道:“陛下要赏,那臣可否向陛下求得一赏。”

文臣班中,张孟将正要出班,脚下顿时一停。

贺兰三思揪着一个大臣衣领,那大臣正把脸儿凑上去,二人也是同时一停,扭头望来。

满朝文武,屏息看来。

贺兰曌讶然道:“哦?你要求什么赏啊?”

唐治道:“臣心仪申王殿下爱女贺兰姑娘久矣,恳请陛下,为皇孙赐婚,能让孙儿迎娶佳人,心愿足矣!”

皇孙之位不要,就想讨个老婆?

虽然,人人都知道,义阳郡王贺兰娆娆绝不只是一个女子那么简单,尤其是在圣人将其父贺兰隐册封为亲王之后。

不过,很直观的一个感觉,还是唐治要讨老婆。

众文武尚有些目瞪口呆,贺兰曌已豁然大笑:“娆娆是朕看着长大的孩子,与孙儿确实是郎才女貌。不过,朕是你的祖母,为孙儿择选良配,这是家事,不算国事。贺兰隐!”

贺兰曌一唤,伤势还没好利索的贺兰隐便迈着小碎步走出班来,捧笏道:“陛下!”

贺兰曌道:“朕有意,将你爱女娆娆,许配朕的孙儿唐治,你可愿意吗?”

贺兰隐眉开眼笑:“愿意,愿意!臣,求之不得。”

贺兰曌笑吟吟地道:“甚好,那么,此事就这么定下来吧。有司筹备一应礼仪,择选明年佳期,大婚!”

尉迟长英嫁给唐齐,足足准备了大半年的时光。

贺兰隐隐自己就是郡王,身份更高,按照皇家礼制,需要筹措的一应仪程更加繁琐复杂,而且唐治还要重返陇右,时间定在明年,已经是很快了。

殿上,礼部、鸿胪寺官员,还有兼着大宗正的贺兰隐,齐齐躬身领旨。

就在这时,站殿将军上前禀报:“陛下,定陶郡王唐齐,请求上殿面君。”

大殿上顿时又是一静,贺兰三思松开了揪紧的衣领,一脸的兴奋。

嘿嘿,唐家老大争名份来了么?好!好极了!

他是长兄,而且不但没有大过,还有贤名,绕过他这位长兄立第三子,情理法理,都说不出去。

现在唐治已经识时务地拒绝了姑母立他为皇太孙的好意,但他的名望也将因此更上层楼。

有名正言顺的唐家长孙亲自来闹上一场,逼他当众向长兄承诺,绝不觊觎皇位,那就稳了。

贺兰三思不禁看了贺兰承嗣一眼,却见贺兰承嗣正向他递来眼神,二人相视一笑。

“宣!”

贺兰曌的脸色也凝重起来。

她也以为唐齐是来争名份来了。

虽然她有她的道理,可是普天之下,都是长子继承家业、执掌家族,虽家也是如此。偶尔的特例,莫不是一场腥风血雨换来的,那不是常态。

如果唐齐以长孙的身份较这个真儿,而且……这孩子身上真没什么过错把柄,反倒颇有贤名,她这个皇帝兼祖母,也没有太有力度的话来让这个孙儿退让了。

可是,满朝文武都听见了,她又不能不见。

唐齐上朝了,一见满朝朱紫,唐齐也微微有点慌,这气场,和他参加雅集时可不太一样啊。

不过,正前方就站着唐治,一眼看见自己兄弟,唐齐慌乱的心神立即安定了下来,向他咧嘴一笑。

唐治看到大哥,也是非常意外。只是金殿之上,他又不能迎上前去,兄弟俩先来一番悄悄话儿。

唐齐是第一次上殿,有赞礼官引导。

“趋~”

“止!”

“见君”

一身朝服的唐齐忙整肃了一下衣冠,长揖到地:“臣,定陶郡王唐齐,见过君下。”

贺兰曌沉住了气,问道:“唐齐,今日朝会,你上殿何事?”

唐齐道:“臣闻今日,议立太孙。有官员提及,立皇太孙,当立孙臣。孙臣不敢罔闻,向陛下陈述意见,表明心志。”

贺兰曌心微微一沉,果然来了。

她一面想着一会儿如何言语,一面道:“哦?那么,你要向朕,陈述什么?”

唐齐振声道:“陛下,君,为国之长。嫡长,为家之长。以家之长而为国之长,本是长治久安之正理……”

贺兰三思眉飞色舞,来了,来了!

唐治事先不曾想过大哥会来,听到这里,心头也不由攸然闪过一个念头,难不成那一日兄弟交心,只是大哥为了麻痹我?不!不会的,大哥不是那种人……

贺兰曌刚刚心头一沉,便听唐齐道:“但,孙臣是个例外。”

贺兰曌有些意外:“你……有何意外?”

唐齐道:“十年前,孙儿已十五,幽居放州蝉鸣寺,不能理解陛下磨砺之苦心,颓丧灰心,寄情山水,所谓贤名,不过是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养性消遣之物。

故而,武不能提刀上马,文不能治理一州,国之重器,安能交在孙臣手上?”

贺兰三思的笑容顿时僵在了脸上。

唐齐道:“反观臣之三弟,入山时年方九岁,故赤子之心不改,烂漫之情依旧。山居十年,阅尽藏书,文武兼济,世所毕见……”

贺兰三思急道:“定陶王是嫡长,合当为储贰!”

唐齐道:“唐齐不可立,此为避祸之道!”

贺兰承嗣大喜:“难不成汝阳王胁迫于你?”

唐齐翻了个白眼儿,道:“无能之君,祸殃天下。为祖宗基业计,为天下黎庶计,为免社稷败亡之祸,唐齐不可立!”

第538章 无相,众生万象

听了唐齐的话,贺兰承嗣一口气噎在了喉咙里,“嗬嗬”连声,说不出话来。

贺兰曌却是哈哈大笑,一拍御案,朗声道:“朕的两个孙儿,兄友弟恭,如此和睦,朕心大慰。唐齐贤德,由定陶郡王晋位寿王,任宗正员外卿,加赐实封七百户!”

众臣工一呆,唐齐已顺势跪倒,郑重施礼:“臣唐齐,领旨谢恩!”

贺兰曌挥手让他起来,满面春风道:“唐治于国有大功,朕欲封赏,众卿以为,如何封赏为宜?”

殿上一时寂然。

唐齐就是上殿表明心志,拒绝有人打着他的旗号争太孙之位,立马升了亲王、给了实缺,加了封邑。

那……立下了拓土之功的唐治,又该怎么封?

一片寂然中,副相张孟将踏步出班,捧笏高声道:“臣以为,汝阳郡王当晋亲王,封太尉,兼尚书令……”

唐治听着,双眼微微一眯:“这是想架空我?”

这些官职,听着都挺唬人的,太尉,全国最高军事主官。尚书令,那是宰相。文官最高职务和武官最高职务,都一并给他了。

作为一个皇孙,这简直就是在表明,将来他必定是太子,因为有这份资历,别人还怎么争?

可问题是,这都是荣誉职务,不涉及实权,只是多领一份俸禄。

如果唐治是为了这些名头,那还不如直接接受皇太孙这个身份呢。

唐治派系的那些官员悄悄挺起了胸,就等着张孟将说完冲出去喷人了。

却听张孟将语气微微一顿,又道:“加上柱国,拜天策上将,仍兼关陇大都督府长史,擢升关陇诸州节度使。”

此言一出,殿上一片寂静。

天策上将,只有前朝大炎时出现过一次这个职务。

这是实权职务,总领全国军务。

更重要的是,曾经担任过这个职务的那个人,本也不是皇长子,但他是后来的皇帝。

如今唐治若加了这个职务,意味着什么?

这……果然比做太孙要强。

太孙还要熬到太子上位,太子上了位,太孙还是储备,继续在那儿储着。

可是,能成为史上第二位天策上将,岂不就等于昭告天下,他就是储君?

问题是,太孙不能兼领其他职务,也不能离开京城了,可天策上将可以啊!

贺兰三思、贺兰承嗣等人惊骇地张大了眼睛。

上一篇:我是异界大地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