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若凌霄 第486章

作者:月关

他摇了摇头道:“本来,这也不是不可以,我只是担心,他现在就已势力甚大,一旦被立为皇太孙,那时附庸于他的势力将会更多,到时尾大不掉,更难处治了。”

韦氏思量许久,缓缓道:“废长立幼不合规矩,而且……子在便立孙,恐怕很多人都不愿意看到这一幕,我们可以借助他们的力量。

到时候,你这个做父亲的再出面表示,可以暂缓此事,想来母亲也不会拒绝。唐治和齐儿、修儿感情甚好,我们还可以让他兄弟二人向唐治施压,逼他自己请辞。”

唐仲平想了想,一时也没有更好的主意,便点点头道:“如今,也只好如此。”

……

唐治从长安出发,经灞桥驿、骊邑、华阴、潼关、桃林、函谷、硖石县一路东去,山低路渐平,车马十三程,这一日到了甘水驿。

甘水驿位于洛邑西南三十里,甘水入洛水处。

唐治抵达甘水驿时已是下午,若直接去洛邑,便要晚上才到了。

因此,他就在甘水驿歇了一晚。

甘水驿只有驿卒三人,帮闲若干,根本照应不过来这么庞大的一支人马。

唐治此行如军伍,便自行扎营布阵,安顿下来。

次日,天刚蒙蒙亮,队伍便拔营起寨,往洛邑而去。

三十里路程,只行二十里,便见彩棚高搭,鼓乐齐鸣,前方一支盛大的仪仗已迎候在那里。

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广平县侯曾佛恩微笑上前,拱手高声道:“曾佛恩,奉圣谕,谨代天子,恭迎汝阳郡王、关陇大都督府长史,兼关陇诸州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唐治,凯旋而归。”

人家这是代表天子亲自出迎凯旋而归战功赫赫的大将,唐治立即滚鞍下马,上前谢恩。

随后,曾佛恩满面春风地扶起唐治,笑吟吟地寒喧一番,便道:“圣人已在午门,静候郡王,我们这便出发吧。”

唐治在没到甘水驿之前,就已迎来礼部官员,和唐治一起,规划设计整个入城、献俘、庆功细节了,此时对于整个流程,早已了然于胸,于是唐治便重新上马,在曾佛恩的仪仗引导下,往神都而去。

唐治的人马绕了小半圈,到了洛邑南城,在定鼎门外整顿军伍,然后便走上了大街大街。

长街足足六里之长,仪仗、俘虏、军阵排成一条长龙,浩荡入城。

长街两侧,围观百姓如山之堵。

如此盛大的场面,官府当然是要大力宣扬的,威武雄壮,自不待言。

狄窈娘乘了车子,早早停候在路边,及至献俘队伍到了,便打开轿帘儿,站在车上翘首观看。

远远地,看到一身戎装、英姿飒爽的唐治,骑着一匹白马,狄窈娘心里顿时甜滋滋的。

唐治骑在马上,左顾右盼间,忽然看见人头攒动中,路右停着几辆马车,其中一辆上边打着个幡儿,上边赫然是一个“狄”字。

这姓儿并不常见,唐治不禁注目,这一看,便看见车上站着一道娇小的身影儿。

慢绾垂螺最娇小,是谁家、舞腰袅袅?

自然是狄家小娘了,还能是谁?

唐治不禁绽起笑脸儿来,向她遥遥地一拱手。

狄窈娘脸儿顿时一热,转身便钻进了车里去,心口怦怦跳个不停。

那路边百姓,只道凯旋而归的唐大将军是在向他们拱手示意,立即一个个招手的招手、拱手的拱手,七嘴八舌,大喊“唐大将军威武。”

关于唐治的民间故事实在是太多了,有传奇、有断案、有香艳、有打战,看了这些关于唐治的话本儿故事,听了这许多关于他的评书,很多大字不识的老百姓哪分得清真假,全都当成了真的。

于是,忍不住指指点点,说起唐治许多故事,其中不乏话本中的内容,而且有的故事就出自狄窈娘之手,听在车中,惹得狄窈娘好笑不已。

待她停了羞意,再钻出车轿时,唐治已经远远而去,消失了踪影,后边是军阵整齐、兵甲鲜明的军士队伍。

狄窈娘心中不禁惘然若失。

龙门翠黛遥相对,伊水黄金线一条。

定鼎大街,谪仙楼。

这座酒楼,正临着天街,是极好的观礼之处。

可惜,有些想到此处的人,来到此处才发现,门已经关了,门前杵着一块牌子,上边只有两个大字“打烊”。

楼上,临街的窗前。

一个小腰袅袅、柔情绰态说不尽可人的女子,正俏立在那儿。

她的怀中,正抱着一个半岁大小的娃儿,娃儿睁着一双黑漆漆的大眼睛,噙着手指,好奇地眼珠转转,四下打量。

仪仗旗旌过去,白马将军唐治缓缓行来。

那柔媚女子娇躯一颤,急忙将怀中婴儿竖抱了些,让他脑袋枕着自己的臂弯,让他对着楼下长街,看着那英俊的白马将军,在他耳边温柔地低语。

也不知道那小娃儿听懂了没有,他卖力地吮着自己的手指,口水滴在胸前的口水巾上,亮晶晶的。

唐治的两个兄弟和小妹,还有侧妃小谢,可不是不想来迎接唐治。

只是,此番回神都,唐治先要献俘。

国事大于家事,他们都被请上了午门,是无法先一步见到唐治的。

唐治前方仪仗将至天津桥时,长生殿上,贺兰曌便在贺兰娆娆等几位近臣的陪同下,乘了御辇,赶往午门。

午门的五凤楼巍峨宏大,亮丽绝伦的琉璃瓦顶在春日阳光之下,闪闪发光。

五凤楼上,早已按照各自位置,站定无数观礼者。

皇亲国戚、文武大臣、神都名流、高德大德、道士真人、士绅代表,还有附庸诸部、诸国代表,济济一堂。

贺兰曌身着衮服、头戴冕旒,被御辇直接抬到楼上,再由贺兰娆娆搀扶下来,坐上了高高的御座。

在这个位置,五凤楼下宽阔平坦的广场,可以尽收眼底。

仪仗旌旗招展,缓缓出现在广场尽头时,五凤楼上,便是一片骚动,人人振奋。

老太太坐在上首,眉开眼笑,贺兰娆娆侍立在她身侧,虽然强作镇定,但是那眉儿弯弯,唇角微翘,可是把她的心思彰显无疑了。

梁国公贺兰三思、魏王贺兰承嗣,拢着手站在他们的位置,木然地看着楼下缓缓行来的队伍,神色十分复杂。

令月公主那边,则是站在她貌合神离的驸马和几个儿子之间,微笑地看着楼下,面上似乎只有自家侄儿威风八面的欢喜。

一见那仪仗出现,小谢的脸庞就泛起了一片红晕,双手也不禁握紧了,掌心微微沁出些细汗来。

小棠已经忍不住抓住她的手腕,雀跃地道:“要来了要来了,三哥快出现了。”

在他们前面,唐仲平和韦氏,脸上的神气特别的古怪。

也许,这对夫妇心中,最是五味杂陈,已经说不出是苦是甜了。

五凤楼上有崇楼五座,以游廊相连,东西角上还各有一座阙亭,形如雁翅。

几位真人,便被安排在东阙亭上。

离着正楼主位,他们显然是站的太远了,这与道门如今的地位显然相符。

不过,能被请上五凤楼,终究也不算太差。

毕竟,那个老太太并非凡人,她对道门,是既抑又用,对于道门的图谶占卜之术,养性长生之术,她也是很信赖的。

不过,安排在这处偏僻之地,倒是能最先看到走进广场的队伍。

上清观主云逸子臂弯里搭着拂尘,抚须看向远处,队伍正缓缓行来。

在他旁边,站着玉叶观观主无尘,无尘是一位坤道,年纪也有六旬上下了。

道门修行之术,似乎确有独到的地方,两人都是双目有神,形容清矍,与许多禅门弟子身宽体胖的形象大不相同。

这二人就是洛邑乾、坤二道的代表了。

他们已经接到长安玄都观清净子的敕令,要他们多多想办法,赢得汝阳郡王对道门的信任与器重。

只是,这两位真人都是“道法自然,无为清净”的主儿,接了敕令也是心中茫茫,不知该如何去做。

嗯,要不……顺其自然、自然而然?

会不会显得我们太懒散了些?

两位真人自然不起来了,心中好不苦恼。

第520章 重逢,陌上花开

贺兰曌端坐午门之上,唐治披甲,亲执酋领,将洛昂达一行人押到午门前跪拜乞降。

洛昂达将唐治此前与独山三位夫人已经议定的条件一条条高声说了出来。

楼上,自有两排传话人大声重复,叫五凤楼上所有人听得清清楚楚。

贺兰曌端坐,一双老眼都有些湿润了。

她最遭人诟病的短板啊,如今终于由唐治给她弥补上了。

献俘已毕,百官朝贺,贺兰曌意气风发,宣布了一系列封赏、劳军的旨意,最后宣布,宫中赐宴。

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宫宴之奢华,自不待言。

贺兰曌坐了一阵,觉得乏了,便心满意足地摆驾回长生殿去了,她一走,殿上气氛顿时松驰下来,唐治此时才有空去拜过父母,见过兄长和小谢、小棠。

唐治去陇右期间,唐齐与尉迟长英已经完婚。

唐治在陇右时,也叫人带回一份厚礼,以庆长兄大婚之喜。

如今见了大哥大嫂,少不得又要当面庆贺一番。

唐修这一年来,又纳了几房如夫人,唐治就不晓得了,倒是小安青黛、关佳瑶以及他别一个妾室,已经分别有了身孕,让唐治眼红不已。

瞧瞧二哥,哎!人比人气死人呐!

陪在他身边的小谢,看着关佳瑶隆起的肚皮,也不禁愁绪暗生。

小安青黛没有妃号,却是没来宫中,但只见到一个关佳瑶,也叫她眼热不已了。

她嫁给唐治时间已经不短了,迄今还一无所出。

朔北那边,爹娘来信,最为关心的就是这件事,小谢也是暗自纠结,不知道哪儿出了问题。

她已经想要找个郎中给自己看看了,可之前丈夫不在京中,她跑去找郎中问诊生育之事?这自然是不妥的。

如今郎君归来,倒是没有顾忌了,她打算近几日就寻京中名医,给她看上一看。

唐仲平夫妇现在只要看到唐治,就满心的别扭。

若是母亲立长子唐齐为太孙,他们夫妻也就不会如此挑剔了,说到老三文傲,夫妻俩自然觉得亏欠了儿子,却也不觉得一定得叫他担当什么大任,只要一辈子富贵荣华享用不尽,他们也就安心了。

可唐治毕竟不是他们的骨血,这令他们很是腻味。

上一篇:我是异界大地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