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若凌霄 第257章

作者:月关

竹小春道:“来济尘一案,牵连甚广。受牵连者,其家人、故交四处奔走,以图营救。

前几日,多有人赴冀王府,请冀王代为说项,搭救亲友。

冀王称病,一概不见,如今,还未‘病愈。’”

贺兰曌沉默片刻,无奈地笑了。

“不敢担当,不知回避,不会拒绝,哎……倒是个老实孩子。”

竹小春垂首不语。

贺兰曌沉默了半晌,想起狄阁老说的“若这儿子平庸,只要他不是个败家的,又有什么关系?等孙儿撑门立户……”

她便打起精神,道:“冀王世子呢?”

竹小春道:“定陶郡王去鸾州竹海避暑去了。”

贺兰曌听了心中便是一阵欢喜,脸上也露出了愉悦的微笑:“哦?他去鸾州避暑去了?呵呵,好,好啊,可是来济尘上书后就走的?”

竹小春道:“是!来济尘大朝会上书弹劾百官,次日一早,汝阳郡王就邀请了他两位兄长去了鸾州。”

贺兰曌一呆,顿时有些失望:“冀王世子去鸾州避暑,是三郎的主意?”

竹小春道:“是!”

贺兰曌离开座位,撑着拐杖缓缓走了几步,道:“这孩子还是与一班文人骚客,沉溺于诗词歌赋?”

贺兰曌的语气已经有些不屑了。

可竹小春是臣,人家不屑于自己亲孙子的作为,她可不好帮腔,只好顿首不语。

贺兰曌道:“冀王二子呢?去鸾州之前,在忙什么?”

竹小春小心翼翼地答道:“中山郡王与中书舍人关德俭的孙女关佳瑶订了亲,他还喜欢了一位胡姬,如今已纳入府中……”

贺兰曌没好气地道:“他就整天围着女人转么?”

竹小春干笑道:“也不是的,中山郡王喜欢交结朋友,也……也是有一帮朋友,时常往来,踏青狩猎,较技习武。前不久,他还约了一班朋友,去游了汴州……”

贺兰曌道:“他那些朋友,都是些什么人呐?”

竹小春道:“匠作少监胡有为的内弟,定远将军鲁振海的次子,昭武校尉赵……”

“行了行了,不要说了!”

贺兰曌听的好不耐烦,这些人一听就是没资格继承家业,只是混吃等死的一班纨绔。

贺兰曌道:“御史台那边,现在是什么样子?”

竹小春道:“大理寺还在审理,不过已经有一些御史台官员,查明与来济尘并无密切联系,所作所为,只是奉命行事,因此予以释放,至于其过失,由吏部勘谳即可。”

贺兰曌神色一动,道:“吏部那边,现在有什么动静儿?”

竹小春悄悄抬了下眼睛,可还没等看清贺兰曌脸色,贺兰曌已经转头望来。

吓得竹小春急忙一顿首,一对仙桃,顿时一阵摇曳。

竹小春期期艾艾地道:“吏部……近来比较繁忙。”

贺兰曌唇角逸出一丝讥诮,道:“他们在忙些什么?”

竹小春垂首道:“朝中……很多空缺,尤其是御史台,空了大半职位……”

贺兰曌笑了,其实对此,她只是不屑,倒不是反感。

世人追逐名利,才能为其所用。

她已经跳出了争的范畴,站在一个更高的位置上,想法自然与众不同。

不过,她自然也容不得任人唯亲而不重其才的事情发生。

思量片刻,她便道:“御史台都成了这般模样,他三郎还有闲心在竹海避暑?马上叫他滚回京来,朕有事,吩咐他去做!”

第286章 栽培,金阙玉土

唐治在鸾州竹海本想再逍遥一段时间,等洛邑的血腥之气都散去了再回去。

但是,贺兰曌一张诏命,他就快马加鞭,连夜回城了。

上阳宫,由六大建筑群组成,分别是观风殿、化成院、麟趾院、芬芳殿、本院及西上阳宫,气势雄伟,风景秀美.

尤其是其间树木花草,选择搭配十分巧妙,可以让这里四季皆见春色。

故而有诗赞曰:“上阳花木不曾秋,洛水穿宫处处流。画阁红楼宫女笑,玉箫金管路人愁。”

其中的观风殿建筑群,又包括观风门、浴日楼、丽景台、七宝阁、九洲亭和曜掌亭等楼阁建筑。

此刻,贺兰曌就是在浴日楼上接见她孙子的。

“前番,你请旨去江南查办‘杀良冒功’一案,因神都多事,朕没有允。现在,你可以去了。”

唐治暗喜,连忙道:“臣遵旨。”

贺兰曌呷了一口醪糟,微笑道:“他们胆大包天,连朕提调入京的人证,都敢一船烧了。呵,便是朕,他们也不放在眼里了。你此去,不会一帆风顺,你打算怎么做啊?”

唐治道:“江南,乃朝廷赋税重地,尤其是广陵,举足轻重。故而,臣此去,一定谨慎处理,在尽量稳定江南局势的前提下,一旦……”

贺兰曌摆了摆手:“心小了,鸡毛蒜皮都是大事。心大了,天塌下来都是小事。今天再大的事,到了明天都是小事。今年再大的事,到了明年,都是故事!”

贺兰曌一双老眼盯住了唐治,道:“赋税重地,最重者,便是经济。而经济重地,一班贪官污吏被清洗,顶多造成一时之震荡,于长远而言,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贺兰曌微微向前倾了倾身子:“孙儿,你此去,便是杀一个人头滚滚,也有奶奶给你兜着。老身要江南,玉宇澄清!哪怕只清个十年八载!到时候,乌云再来,大不了再杀!”

唐治怵然一惊,下意识地起身道:“臣遵旨。”

贺兰曌凝视他片刻,莞尔一笑:“唐治!”

“臣在!”

“即日,挂御史中丞衔,以江南东道十九州采风使、观察使、巡按使身份,巡视江南东道。”

唐治微微一愕,采风、观察、巡按?

而且是一人兼以三职,这可不是只查“杀良冒功”案的架势啊!

采风使,是观察民情,了解民间疾苦的。

观察使是巡视地方政绩的,甚至低品级官员,有权即时罢黜。

这巡按使,才算是专使。你去巡按什么方面的事,便挂什么方面的巡按。

可……仅仅只是一个“杀良冒功”,我就不大兜不住啊奶奶!

那可是兵,在哪个朝代,涉及兵事,都是叫人不敢轻举妄动的。

你还给我压这么多头衔,这……拉风是拉风,可是太招摇了。

贺兰曌却不等他提出质疑,继续说道:“你的亲事府、帐内府亲军,可以全都带去。

朕会让燕八剑,领江南东道经略使,节制江南诸军府。

朕授你王命旗牌,如果你的人不够用,可以就地调兵!”

唐治听了,立即把嘴巴闭上了。

什么心大了,天塌下来都是小事儿,说说罢了。

奶奶“小心眼儿”啊,烧了漕船,灭了六十七名人证,重重掴了天子一巴掌的事儿,她从来就没放下过!

“你,听明白了?”

“臣,明白了!”

“去吧!”

“臣告退!”

“小高,带唐治去领旨。你随唐治一起去江南。”

小高连忙躬身领旨,然后对唐治道:“大王,这边请!”

唐治转身走去,心中只想:“奶奶这是给我下指标了啊,杀的少了,只怕她老人家都不乐意。”

望着唐治步伐矫健地离去,贺兰曌道:“小春,三郎此去,江南便要搅起一场大风浪,你让娆娆给我盯紧了,看看有什么大鱼,一定把他给我揪出来!”

……

中书省,乃执掌机要、发布诏书、颁布政令的最高机构。

右相李义夫、侍郎曾佛恩,就是中书省的一把手和二把手。

一把手和二把手现在正在看着唐治,脸上亦有惊容。

不过,这二人城府何等之深,那惊讶只是一闪即逝,旋即变为从容。

“圣人如此信任,恭喜大王。“

唐治微笑欠身道:“治只是尽忠国事罢了。”

曾佛恩也微笑道:“大王少年才俊,却已能宠辱不惊,如此心性,令人佩服。”

唐治笑道:“两位相公如此赞誉,不免叫治惶恐了。其实,治所任,非常职,以郡王爵位,在御史台也不可能久任。只是非常时期,任非常之事,着实算不了什么。”

李义夫微微一笑,道:“只要上了路,总能走的更远一些。虽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抵达自己想去的地方,但是总能多看一路的风景,更何况,大王怎知,自己就不能抵达彼岸呢?”

唐治听他语含玄机,不禁望了他一眼。

但是李义夫却只是抚须微笑,神情从容,似乎,就只是说了一句慰勉年轻人的鼓励话语。

唐治目光闪了闪,笑道:“右相智者慧言,为治明心解惑了,多谢!”

不一时,小高公公已从中书官员那里边好了一应手续,领了告身、由两个差役捧着王命旗牌等物走了回来。

唐治便起身道:“两位相公事务繁忙,治不敢打扰,告辞!”

“大王慢走!”

李义夫和曾佛恩把唐治送到中书省府门前,曾佛恩看了眼李义夫,想说什么,却又止住,只是悄悄咽了口唾沫。

李义夫没有看他,却似已经感应到了他的不安,忽然抚须笑道:“陛下这是炸鱼呢,一块大石头砸下去,呵……”

他转首看了曾佛恩一眼,道:“慌什么,我等所做的,说到底,也是为了圣人,为了朝廷,再说……,汝阳王这般大张旗鼓而去,你以为,他还能查到什么?”

曾佛恩苦笑道:“曾某是心中有事,只能装作无事,只是阅历足够。比不得右相,心中有事,依旧浑若无事,这才是格局。”

李义夫笑了一声,忽然道:“佛恩,你说,圣人让他兼具采风、观察、巡按三使,既看民情、又观吏治,还办差使,这是想干什么?”

上一篇:我是异界大地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