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警戒 第1225章

作者:墨武

从伊始的理想认知,到发现世俗的丑陋面目后开始不容于世俗,被世俗毒打后,投降成为世俗的帮凶后却以为看透了世俗,和世俗一起毒打新入的尚存良知的好人,迫使他们改变。

这套流程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没有消亡,反倒变得益发的流畅,因此少被人察觉。

你还记得自己年幼的梦想?你再看看自己如今的模样,就会发现这套流程给你留下的深刻烙印。

赵佶叙说自己过往的时候,众人或困惑不解,或了解惆怅。

“等我明白的时候,却晚了。”

赵佶凝望着方腊,“我不知道方教主何时知明,可方教主终有知明的机会,我却是一生挣扎在染缸之中,以为自己看到的颜色,就是理所当然的颜色。”

有人暗想,赵佶说的并非无理。

都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可有人天生就是出生在罗马,有人用尽一生,还未走上通往罗马的道路。

有些人,连学习正确的机会都没有。

赵佶虽是皇帝,但历代王朝的腐败之君,也不见得他真想昏晕,但他一出生就进入了粪坑之中,哪有机会嗅到幽兰的香气。

方腊盯着赵佶,剑未撤,但也没更近一分。

赵佶继续道,“直到我碰到了沈先生,才有一睹光明的机会,我或许不敢保证什么,但我可以摸着良心说话……”

他说话时,摸着胸口。

林凌云想喝问——你这种人还有良心吗?可发现邵青云望来,终于忍住了冲动。

“我见到沈先生后,真的想做个好人。”

赵佶盯着方腊,没有半点皇帝的威严,“但我不知道怎么去做个好人,怎么去做个好的皇帝,这一辈子,始终没人告诉我如何去做。”

方腊目光闪动。

何不食肉糜难道只是晋惠帝的问题?

那是个群体问题!

当所有人将某些错误视为理所当然的时候,在其中生存的人,自然将错误当作正确。晋惠帝反应的只是他所处那个年代的荒诞无耻。

太多人在笑话晋惠帝的时候,却无视晋惠帝本身的智力问题,以及那些肆意摆布晋惠帝、造成晋惠帝现象的幕后。

赵佶轻叹道,“因此我一直观察着沈先生的一举一动,他从未教我做个好人,可我知道,无论谁都无法否定,他是个好人,这世上若是多些沈先生这样的人物,无疑会让世上好转许久。”

没人应声,可也没人否定。

除了某些人外,其余的大多数人倒是赞同赵佶的想法,可心中又难免在想——可惜的是,这世上有几人能做到沈约那样?

“我希望能和沈先生一样。”

赵佶缓声道,“我摸着良心说话,这些日子来,我一直想像沈先生一样,也决定以后余生,努力的实现这个梦想。”

看着方腊,赵佶诚恳道,“我知道自己所求有些过分,但我此番言语,真的是出自肺腑,方教主,我知道你杀我有充足的原因,你杀了我,我也无话可说,可我还是不甘心,还是想向你祈求,给我一次机会,只一次,若是我辜负了这个机会,你再杀了我,好不好?”

言罢,赵佶向方腊缓缓的跪了下来。

众人惊诧。

赵佶的那些子女如同看到天塌一般。

她们从未想到一向如天的父亲还有向旁人下跪的时候!

赵瑚儿幽幽醒转,随即看到父亲跪下的那一幕,骇然道,“你们都傻了不成,如何能让父皇下跪?”

说着挣扎站起,踉踉跄跄的就要冲向父亲,赵佶喝道,“跪下!”

赵瑚儿惊骇,脚下发软,坐倒在地。

赵佶叹息道,“有其父必有其子,我到现在才明白,她们其实和我一样,根本不知道自身的问题,这才始终做着荒唐的事情。”

看向方腊,赵佶没有说下去,可言下之意却是——我终于知道问题,也想解决问题,那你能不能给我一个机会?

方腊握剑皱眉,半晌才道,“当年我曾给一人一个机会。他犯了错,被我知晓,他苦苦哀求我莫要对旁人说出,我念及宗亲血脉之情,于是隐瞒了他的错行,可你知道结局是什么?”

众人有的聪明些已在想——那多半会引发更多的问题。

这世上的问题周而复始的原因在于——世人掩盖的问题比解决的问题要多出成百上千倍。

从他还是个孩子、你这大的人何必和他计较;到他年纪这么老了,你就不能尊老让让他?有些人好像注定是问题的化身,而太多人,也要容忍这个问题。

可那些制造问题的人,从来想不到一点,问题和种子一样会生根发芽的,他们迟早也会遭受到问题的反噬。

赵佶默然片刻,“那人难道会对方教主不利?”

众人诧异。

这也是个结论,可许多人没想到赵佶会说出这个血腥残忍的结论。

方腊惨笑道,“不错,他犯了错,因为我的知晓和宽容,反倒让他决定要除去我。”

众人默然。

这是极为荒诞的事情,可这世界,不总是重复着这种荒诞不堪的事情?

为什么?

方腊这般说,是不是意味着他再不信旁人会改过?

“你想我给你个机会。”

方腊握紧薄剑,厉声道:“可是谁曾给那些因你无辜惨死的明教教徒一个机会?”

盯着跪地的赵佶,方腊再道,“你想做个好人,可你知道自己曾毁去多少人做个好人的愿望?你一句轻描淡写的改过,难道就想抹杀你制造的那些冤孽?我今日若是饶了你,你让那些屈死的冤魂情何以堪?如果你这般罪过都能够被宽恕,你让那些被罪恶所伤的人,如何忍受?”

不看沈约,方腊决绝道,“沈先生,我知道你一番苦心、想让我明白宽恕之道,可抱歉,我做不到!”

言罢,方腊挺剑,就要刺穿赵佶的喉咙。

众人惊,可均不及阻挡。

都子俊眼中蓦地闪过振奋的光芒。

“剑下留人!”

一人话未落,人已到了赵佶的身后,他一手闪电般的拉开赵佶,同时出枪。

第1858节 条件更改

枪长剑短。

方腊要杀赵佶的情形本是枪长莫及,但那人出枪,却奇特的打破了这个规律,因为那人所用的长枪竟比宝剑还短。

电光石火中,那人的枪尖竟刺中薄剑的剑尖。

有火花闪现,惊耀了众人的眼睛。

那一刺,本来就如在如雨的羽箭中偏偏刺中根绣花针般绝无可能。

可那人却能做到,他不但做到这点,还在刹那间,挺枪反刺。

方腊退。

他浴火重生,以兵解之法斩杀了完颜宗峻,如今能力早胜当年十倍,可饶是他也从未见到这种枪法、这种枪。

枪是神枪。

沥泉神枪!

人呢?

若非有卓越之能,如何能刺出这般惊艳的一枪?

在方腊爆退的时候,那短枪倏然暴涨,就要刺穿方腊的哽嗓!

方腊如神般。

当他斩了完颜宗峻后,哪怕天柱山那些人对方腊也是有了极高的看法。

有些事情,你知道,却不见得能做到。

天柱山那些人虽然拥有高科技,但撇弃了高科技,和方腊面对面的交手,恐怕也挡不住方腊的一剑。

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其实就和教练能培养出一个世界冠军,自己却一辈子无冠般。

知道绝不意味着能做到。

在很多人眼中,如今能阻挡方腊的只有沈约。

可沈约始终未出手。

甚至在方腊要刺死赵佶的时候,沈约也只有略显无奈的表情,却纹丝未动。

这本是沈约的原则——自作自解。

他或许能阻止方腊杀死赵佶,但他如何阻止方腊积累太多年的那股仇怨?

这就如你可以用家长的威严暂时让孩子服从一样,可终究会有一日,孩子的怨恨不解会尽数反击般。

如今的父母子女问题,多是当年没有道理的威严引发的恶果。

错了还要坚持延续错误,这种事情,沈约无法去做。

因起缘随,绝非能一刀斩断。

可有一枪,却接住了这个因缘。

枪是沥泉神枪。

人自然就是岳飞。

岳飞回转,替赵佶接下了那一剑,还击了一枪。

沈约内心蓦地有丝震颤。

他知道历史早非曾经的历史,但他还是没有选择大刀阔斧的改变,原因其实很简单——华夏数千年的历史,就是个人类的改变史。

人类一直在自我改变。

可人类究竟改变了什么?

变得更加的贪婪、残忍、戾气深重,看不清发展的方向,却不可避免的走向世人整体的末日。

他沈约终究要离去,他也知道很多人终究要回归最初的样子……

不是内心想改的,哪怕屈从一时的压力改变了一些皮毛,还是会反弹回曾经的情形。

但当岳飞接下那一剑的时候,沈约突然想到——岳飞是这段历史最关键的一人,岳飞的坚持呢?会不会真正的改变什么?

上一篇:勇士教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