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警戒 第1074章

作者:墨武

赵佶神色却有凝重,“想当年朕问道长修丹之术,道长对之——此乃野人之事,非人主所宜嗜,道长曾劝告朕——清静无为,同夫尧舜足矣。”

张继先微微点头。

赵佶反问道,“那道长今日如何会以有为对之?”

沈约听着赵佶叙说,终究将张继先和赵佶之间的纠葛整理明白了。

张继先五岁唤醒记忆,十一岁就见到了赵佶,那时候的张继先已知道赵佶的命运,这才用委婉的话语想要帮赵佶一把。

——神之所寓,灵自从之。

——蓬莱水浅……

这是张继先能做到的极限,他终究不属于这个年代,他也不想插手这个年代的事物。

一个人如果能有道家所言的神、灵现体,这人有没有灵异说不准,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人会是个清醒、明辨是非的人。

大厦将倾!

张继先虽知历史,还是希望赵佶能将天赋用于正途,他不是要挽救赵佶,更因惋惜苍生浩劫。

你若有能力,如何会忍心看苍生陷于劫难之中。

而张继先劝赵佶不要执迷丹药,清静无为,其实用意更好解释——自古术士炼制的太多丹药其实都和毒药仿佛,功用只为提升男人的某种能力,可那能力使用过度,定会反噬。赵佶不沉迷丹药、清静无为,百姓也能少受点苦。

自古以来,百姓的苦难多是源自统治者的折腾。

赵佶一个花石纲就害死百姓难数,张继先这般劝解,实在也是用心良苦。可眼下赵佶既然醒悟,张继先就觉得拨乱反正很有必要。

让一些真正的能臣来治世,那是明君要做的事情。

沈约对张继先所言一听就明,甚至不听,也多少明白张继先的用意,实则是大道殊途同归。

赵佶却显然还是有些不解,他对沈约很信任,这种信任源自沈约在上京、沙漠对他的行为!

可回忆张继先的往事,赵佶却开始怀疑张继先和冥王是否有关!

这就是赵佶诸多试探的缘故。

面对赵佶的质疑,张继先只是笑笑,“无为并非不为,而是大为。此一时,彼一时罢了。”

赵佶琢磨片刻,“朕还有一事想问道长。”

张继先微眯双眼,“圣上请问。”

赵佶终于看了沈约一眼,沉声道,“赛月出生之日,道长禁外人在场,说与朕不利。但朕曾闻言,当时在场的并非道长一人,所现的异象,也和当年关羽现身仿佛。”

沈约脑海中有闪亮划过。

召唤关羽和赛月出生类似的现象,这是不是说明,这是两个相似的……实验?

实验什么?

“招魂”两字蓦地闪过沈约的脑海。

赵佶接着问道,“朕想问问,道长那时候,在召唤哪个神灵?”

这本是张继先和天柱山那些人做的约定,秘而不宣。

赵佶却问到这个关键。

张继先不看沈约,微笑道,“圣上英明,贫道那时候,的确是在召唤……可是贫道也和圣上言明,多知不见得是好事,当时就请圣上莫要询问细节。时至今日,圣上真要刨根问底吗?”

赵佶突然打了个冷颤,半晌摇头道,“道长既然这般说,朕也不好强人所难。”

沈约坐在赵佶旁侧,看得到赵佶的鬓角有汗水流淌。

天正炎。

但揽秀轩着实清风徐徐,不现暑热,赵佶为何会冒汗?

半晌沉寂。

赵佶终于道,“沈先生,李彦既然有心将征地进献朝廷,还请沈先生操劳此事,不知道沈先生能否应允?”

众人均怔,一时间搞不懂赵佶究竟想做什么。

赵佶对沈约极为重视的样子,如何会安排沈约做这等事情?

李彦却想——圣上莫非让沈约借机打打秋风吗?

古代官家征收查抄一事,多是肥差,算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沈约闻言微笑道,“沈某不擅此事,圣上何不……”他本想推知,可见赵佶要起身相求的样子,终于道:“圣上若不嫌弃,沈某倒可接手此事。”

赵佶大喜道:“先生肯为,朕实在欣喜若狂。”随即道,“沈先生若有差遣,诸臣子当遵从不怠,沈先生所至,如朕亲临,尔等谨记。”

命令下,众人惊诧。

虽然赵佶在后宫面前曾说过类似的话语,可此刻当着大内总管这般说,无疑是当着朝臣颁布旨意。

沈约所至、如朕亲临?!

哪怕京城蔡相,也从未得过这种特权!

李彦眼珠子急转,恭声道:“臣领旨。”

赵佶这才道,“李总管,起身吧。”

李彦早跪得膝盖发疼,闻言终于松了一口气。赵佶既然称呼他是总管,自然没削他的官,虽说拿万顷田地换得一时无虞,可比起沂王赵愕,他可说幸运许多。

满脸堆笑的看向沈约,李彦卑微道,“沈先生,请。”

赵佶目送沈约离去,望向张继先,“还请道长留在京城些许时日。”

张继先微笑道,“遵旨。圣上既然无事,贫道告退。”

等揽秀轩只剩下赵佶、李斌还有几个宫人的时候,赵佶这才长舒一口气,瘫坐在龙椅之上。

李斌惊叫道:“圣上……”

赵佶见李斌扑来,摆摆手示意无妨,略有低声道:“李斌,你想以沈先生之能,会不会想到……张继先或许和冥王有关呢?”

第1640节 帝王的转变

赵佶似乎耗费了全身气力的模样。

李斌见状面带担忧道,“圣上这几日少眠不休,一直殚精竭力的思考,还请以龙体为重。”

赵佶喃喃道,“你以为朕不想休息?”

眼中有血丝隐现,赵佶低声道,“可如今这局面,会维系多久?朕如何能够休息?”

他说的奇怪,李斌却懂——赵佶夜夜担心回到曾经的境况。

他们既然能突然回转到十年前,谁又能保证,他们不会再回到上京?

南柯一梦,说的不就是他们的情况?

“因此……”

李斌帮助赵佶思考道,“圣上用显德……帝姬,不是,是用显德公主试图加强和沈先生的联系……”

他知道赵佶为何要改帝姬为公主。

帝姬是蔡京的建议!

赵佶更改这名号,对蔡京绝不是好兆头。

见赵佶点头,李斌又道,“圣上难道忘记了赛月公主?”

在上京和沙漠,他旁观者清,早看出赛月对沈约的情感。

赵佶思索道,“赛月太过年幼,朕若以赛月许给沈先生,徒惹非议。不然赛月和沈先生很有默契……”

他没说下去。

李斌也没再问,可李斌也知道赵佶的意思——将巧云许配给沈约,是加个保险。若是沈约喜欢,将赛月留在身边自然不是问题。

“那圣上为何要让沈先生烦劳俗事?”李斌有些不解道,“若要赏赐沈约,不过圣上一句话的事情。”

赵佶担忧道,“朕不知沈先生会不会突然离去。”

李斌立即明白,“如果沈先生接下此事,说明他不会立即离开?”他到现在才想明白赵佶的意思,不由赞道,“圣上远见,不着痕迹。”

赵佶沉吟道,“更何况,究竟如何处置六贼,朕一时间没有定论。”

李斌不由道,“圣上,六贼祸国殃民,微臣记得太子……那时候……尽除六贼,倒搞了个好名声。”

他说的是赵佶不久后禅位太子赵桓,赵桓登基,不久后赐死六贼,对汴京百姓着实算是鼓舞人心。

当然了,当时金人就要兵临城下,此举算是收买人心让百姓卖命抗金。

若非知道历史,谁都想不到赫赫有名的京城六贼,会在今年就遭大难!

李斌知道了历史,暗想六贼无用,为何不除之?

赵佶神色冷然,“若除六贼,朕所托何人?”

李斌沉默下来。

赵佶缓缓道,“六贼如朕五脏六腑,仓促除之,只怕别生枝节。”他这般形容,对自身着实有了清醒的认知。

李斌试探道,“因此圣上让沈先生去收地,就是想看看沈先生如何对待李彦?沈先生大才,他能够让完颜希尹心悦诚服,自然有更好的方法对付六贼?”

赵佶喃喃道,“其实杀不杀李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其余五贼会有何种表现,朕很想看看。”

李斌推测道,“沈先生大能,应对那五贼……的手段,定是小事一桩。圣上故意打草惊蛇,是要从沈先生的身上学习对付六贼的技巧?”

赵佶心高气傲,自然不屑别人教授,可沈约绝对是个例外,李斌内心知道,若有可能,赵佶拜沈约为国师也会毫不犹豫。

在赵佶看来,他和沈约最好不分彼此。

赵佶微微点头,“朕的确想要看看沈先生的手段。”

平常人这般言语,多是怀有敌意,赵佶看起来却是虚心学习。

李斌赞叹道,“圣上高瞻远瞩,微臣佩服的五体投地。”

赵佶却是冷冷看了李斌一眼,“李斌,当初你舍身护朕,朕始终不忘。”

李斌见赵佶神色萧杀,腿一软,跪下来道,“奴才说错了什么?”

赵佶缓缓道,“当年蔡京等人,就是和你一般口吻。”

李斌额头见汗,“奴才是真心认为圣上英明,绝非阿谀奉承。”

上一篇:勇士教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