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医术能加经验值 第824章

作者:江边鱼翁

“可以试试。任何手术都有风险,这台手术难度大是大了点,但是只要在手术中随机应变,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加以处理,我认为完全有能力把这颗肺部肿瘤切干净。如果咱们再拒绝他,估计患者很可能彻底绝望,直接放弃求医,回家慢慢等待生命的终结。”

周灿深知患者的一些内心想法。

因为他们不懂医学,得了癌症,本来就已经非常绝望了。

在当地的市级医院治不好,现在跑到省城医院还是治不好,大多数年纪稍大的患者这时候都会选择认命。

不愿意再浪费家里的钱,还不如在家好吃好喝,安心等死。

医者仁心,遇到这种患者,周灿很少往外推。

就算他自己解决不了,也会想办法四处请其它科室的专家共同会诊,联合手术。

“那我就给他安排手术了。该做的检查基本都已经做完了,患者的病情发展很快,明天安排手术可以吗?”

她把这个患者的资料接过来以后,在右上角写上安排手术四个字。

“没问题,明天我应该还是下午七点左右过来。”

周灿明白她的意思,询问他什么时候给患者安排手术方便,就是让他主刀的意思。

随着周灿的外科医术快速升级,现在他的外科手术实力,已经差不多全方位超过了雪燕主任。成为了心胸外科绝对的干将。

遇到这种手术难度极高的病例,基本都是由周灿来操刀。

一台大手术的安排,往往需要在术前两三天就开始做准备工作。比如术前评估,请麻醉医生会诊讨论,与家属谈话,通知患者禁食禁水等等。

如果是头部或者会阴部位,甚至包括大腿,都是需要净皮的。

这个基本由护士或者管床的实习生来完成。

有的患者毛发旺盛,做开胸手术时,必须把胸毛刮干净。

特别是中年男性患者,体毛往往处于巅峰水平。

“一共有十一位待解决的疑难病例。你再看看这位。”

她又递过来一位新的患者资料。

周灿昨天去省人民医院探视卢副主任,没来心胸外科帮忙,所以积压的疑难病例有点多。

有一点必须强调,心胸外科的实力还是相当强大的。

即便被第三医院挖走了二十多位水平很高的医护,但是仍然有不少骨干力量。雪燕主任等人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很多疑难病例不需要周灿参与就能解决掉。

周灿在诊断、手术这两大块都很厉害,但是并非万能。

有些疑难病例他解决不了的,别的主任医师可以解决掉。

总的来说,他在心胸外科算是最突出的那一个。

“下肢疼痛与坏疽?”

周灿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治疗过坏疽患者了。

没想到现在又遇上一例。

能够让雪燕主任等人感到难以诊治的病例,肯定不简单。

这位患者的年龄比较大,已经65岁了。

高龄患者出现足部坏疽,最常见的原因就是糖尿病。

很多老年患者得了糖尿病,不去医院检查,就算已经确诊了,吃药也是断断续续。因为他们担心花钱太多,只要服药后,病情有一点好转,就会偷偷把药停掉。

“我们整个科室已经讨论过了这个病例,甚至还请了普外科与内分泌科的医生会诊,病因仍有些扑朔迷离。你最为擅长这一类的疑难病例诊断,帮着看看。这个病人是位老干部,入院时上级已经有多位重要领导跟祝院长打过招呼。祝院长也做了指示,让我们心胸外科全力以赴,必要时可以调用医院任何科室的力量。”

老干部是医生们的最爱。

许多普通病人用不了昂贵药物,以及各种治疗方式,都可以在老干部身上使用。治疗老干部时,完全可以放开手脚,全力追求最佳治疗效果。

对于医护们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锻炼机会。

另外,老干部是财神爷,可以为科室创收贡献很大的力量。还有,帮助他们治病的过程中,相互认识,说不定可以趁机扩展一次人脉。

总之,给老干部治病,好处多多。

不过给他们治病的门槛也很高。往往都是科室最顶尖的医护上阵。

万一搞砸了,还是挺麻烦的。

如果出了事故,可能整座医院都要跟着倒大霉。

人家尽管退休了,能量却不可小觑。

有些老干部的影响力巨大,住院期间,上门看望的全是有头有脸的大人物。

周灿查看患者的一些生化检查报告后,惊讶道“居然没有糖尿病史,怪不得你说这个病人的病情棘手呢!”

“患者的生活条件优越,医疗质量更是不必说。他对于养生保健都很重视。下肢疼痛,是老毛病了,有很长时间的病史。入院治疗过几次,但是一直没能断根。”

雪燕在旁边说道。

想想也是,人家的退体金肯定差不了,生活这么优越,基本不用愁什么,那肯定要好好养生与保健,争取多享几年福。

周灿继续查看患者的病历与检查报告。

患者反应右下肢发麻,发凉,疼痛。

这个病已经持续近二十年。

刚开始出现下肢疼痛,是因为行走过多。二十年前,他那时候还只是一个普通科员,为了往上爬,鞍前马后的伺候着一位大领导。整个科室做事最勤快的就是他。

陪着大领导下乡做调研,各种跑腿,一天下来累得差点散架。

从那时候开始,右腿就出现了疼痛,麻木等症状。

但是回家休息后,可以缓解。

专门找了中医,开了方药,熬成汤药后,趁热泡脚。

相当于药浴的一种。

因为正处于事业拼搏起,那时候也没顾得上住院治疗。实在疼得受不了,也是咬牙忍着。

再加上二十多年前的医疗技术水平远没有现在这么先进,到医院检查过两次,都没能查出具体病因。

基本都是开一些止疼药、活血药,草草治疗。

他的付出也有了回报,很快便得了大领导的赏识,于五年后开始升迁。此后官运享通,一路扶摇直上,平步青云。

事业有了大出息,生活条件也好了,工作再也不用每天几万步的跑腿。

可是右腿却因此落下了病根。

时常疼痛难忍,经多方住院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这次也是听说图雅医院的治疗水平很高,特意赶过来治疗。刚开始挂的是普外科的基本外科。因为右下肢疼痛以外,脚趾已经发黑坏疽。

看过两家医院,都说有可能下肢保不住。

意思就是有可能要截肢。

这可把老干部吓得不轻。

第530章 出名后的麻烦事,上手实诊

好不容易熬到高干退休,刚享了几年福,身体却出了重大问题。要是被截掉右腿,病能不能好还两说着。

他可就直接变成了一个只能坐轮椅出行的残疾人。

这个老干部无抽烟史,无冶游史,无特殊病史,这说明平时极为爱惜身体。身为干部,应酬与各种酒局必定少不了。

能够一直不抽烟,无不洁行为,这绝对属于一股清流。

可是天不遂人愿,尽管他已经如此爱惜身体,仍然怪病缠身,被折磨得不轻。

现在的右腿不但白天痛,到了晚上更是痛彻骨髓,难以入眠。

更可怕的是,右足第四足趾开始发黑,疼痛更加剧烈。

在当地最好的人民医院进行了2次抗感染治疗,每次都是疼痛稍有好转,病情始终严重。后来到了省人民医院求诊,最强的专家联合会诊,给他继续抗感染治疗,病情仍然没什么起色。

专家给出的意见是,因为右足发生了坏疽,为稳妥,最好截肢保命。

以免有害物质与毒素顺着血液逆流,进入全身,引起脓毒血症、脏器衰竭等问题。

这个专家就害怕像电视里面看到的相声一样。

患者的足部发黑,去找医生诊治。医生认为病情严重,需要截掉变黑的脚趾。过了一阵,患者又去求诊,告诉医生,别的脚趾也有点发黑。

医生建议把其它脚趾也给截掉。

又过了一阵,患者再次求诊,告诉医生,他的脚还是发黑。

医生表情严肃的告诉患者,病情已经扩散到足踝部以上,情况很严重,只能截掉整条腿来保命了。

并且让患者做好最坏的准备。

意思就是万一这次截肢仍然不能控制病情扩散,患者就要准备后事了。

这时候,帮着患者脱袜子的护士,发现手上变黑了。

惊呼道“我手怎么也变黑了?”

患者与医生的眼睛猛地瞪大,齐齐看向脱下来的黑色袜子。结果发现是袜子掉色,导致足部变黑。患者顿时大怒,举起拐杖就要弄死这个害他无故截掉了五根脚趾的庸医。

虽然这只是一个笑话,在现实中很少发生这种低级错误。

但是仍然有可能发生一些误诊,导致患者割错器官,或者手、足的医疗事故。

比如患者需要做手术的是左腿,医生在手术过程中给患者翻了一个身。然后医生居然把患者原本好好的右腿给手术了。

最终患者醒麻醉后发现不对劲,把医院与涉事医生给告了。

涉事医生还很委屈的表示,当时患者翻完身,并没有提醒是哪条腿需要做手术。这样的解释,显然很苍白无力。涉事医生受到严厉惩罚。

这件事情说明手术中提前画好手术标记位的重要性。

如果跟手术的医生或者管床的护士能够把术前准备工作做得更细致一点,主刀医生能够在术前多了解一下情况,也就不至于发生这种啼笑皆非的事故。

周灿自然不会像那个粗心大意的医生,轻易把患者的右腿给喀嚓了。

他凝神专心研究着患者的病情。

患者的体温36.5度,这是标准体温,很正常。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