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医术能加经验值 第818章

作者:江边鱼翁

“手术做得非常到位,撤镜吧!”

相继把内镜撤掉后,因为腹腔存在积液,需要置管。一个是引流,排出可能形成的新积液。另一个也能用于观察腹腔的出血情况。

如果修复的血管再次发生破裂,引流出来的积液量就会增多,而且颜色有可能直接是红色血水。

看似简单的引流置管,却也有着很多讲究。

要避免引流管成为细菌、病毒引入管。

会给护理与术后管理带来一定难度。

腹腔镜手术顺利完成,接下来就是最难的颅内止血手术了。

颅内的出血量不算特别凶猛,但是没办法自动止血,它足以致命。

“明主任,患者的情况还能承受钻孔开颅吗?”

吴庸明主任不管是否愿意,都必须啃下这块硬骨头。

患者的颅内止血手术必须要做。

“患者现在的体征还算平稳,呼吸也增强了一些。我认为承受颅内镜手术,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

明馨主任对患者的情况做了一个综合评估。

还算不错。

多项体征均有好转。

而且血压、心率这些重要的体征都变得稳定,比没做手术前还要更稳定。这是相当不错的。

也为接下来的颅内镜手术提供了基础。

“行,那我就开工了。勾主任与周医生等人已经付出了那么多努力,并且打赢了第一场胜仗,我没道理掉链子。”吴庸明说完,已经开始在患者头部预定好的位置割开头皮层,做十字切口……

很快就轮到给患者的颅骨钻孔了。

人体的头颅骨就像坚硬的龟壳,很好的保护着整个大脑及头部的神经、脑干、小脑等重要组织。

想要做颅内手术,必须把颅骨锯开。

传统手术的做法是把头盖骨揭开,这属于大工程。现在科学技术进步了,医生可以直接在颅骨上钻个小孔,把内镜置入颅腔内进行手术。

钻孔刚进行没多久,生命监护仪器发出刺耳的警报声。

患者的血压骤降,心跳也是直线下跌,这意味着心动过缓。

吓得吴庸明主任赶紧停止钻孔。

“这是钻孔伤害到脑组织了吗?”

明馨主任焦急的问道。

其他人也多少有点质疑吴庸明的操作。颅骨钻孔本来就是十分危险的操作,对医生的技术要求非常高。

“没有啊,头骨都还没打穿呢!”

吴庸明也是一脸委屈。

给患者做颅内镜手术也不是第一次,操作一直中规中矩,怎么好好的,突然就出问题了呢?

有时候,做手术最怕的就是这种突发状况。

而且根本不知道问题出在哪。

“心率下降应该是低血压症引起的心动过缓,可以试着静脉推注0.5mg阿托品看看效果。”周灿看过患者的各项指标后,与病情相结合,做出了诊断。

诊抢救经验,他或许不如项非主任那么丰富,更比不过麻醉医生明馨主任。

但是他有着其他医生可能穷其一生也没办法达到的优势,他的多门医术都晋升到了六级。相当于内外兼修,而且全都是高水平。

再加上还有着急救生智这门特殊医术的加持。

让他在抢救工作中比主任医师还要更厉害。

在图雅医院,无论是手术室还是急诊科抢救室,又或者重症病房,只要有周灿在,就相当于给患者多了一张保命符。

心胸外科这两年来做的高难度高风险手术并不少,自从有了周灿参与后,再没出过事故。

其实并非手术中没发生过意外,而是发生意外后,周灿第一时间想办法救治,与众医护人员一起齐心协力,最终使得患者转危为安。

随着他的抢救经验越来越丰富,各门医术的等级越来越高,抢救成功率已经达到了99%以上。

此刻,他只是稍微查看一下患者的情况,就快速诊断出了原因。

“推副肾强心不行吗?”

项非主任身后的茹亚姬忍不住问道。

急救过程中,对于心衰,心跳骤停之类。使用副肾的场景更多一点。

“肾上腺素属于收缩血管的药物,确实能够升高血压使心脏收缩力上升。但是它还能使心脏、肝脏和筋骨的血管收缩,并且选择性地收缩皮肤黏膜的血管、四肢的血管,更适合抢救休克病人,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危急患者的抢救。但是对于这种血管过于脆弱的患者,要慎用。”

周灿看了她一眼,给出了解释。

“患者刚做完脾脏动脉血管的修复与吻合,他的血管本就脆弱,使用肾上腺素极容易造成血管二次破裂。”

项非主任也是适时的指点着爱徒。

学医最害怕的就是教条主义,千篇一律。这对于患者的危害极大。

千人千病,一病一方,这是古代中医就已经总结出来的经验。

看似都是危急患者,抢救的方法可能截然不同。

就算都是使用同一种药物,也可能剂量上有很大差别。有的患者需要急推,有的需要缓慢静滴。剂量有的患者可能只需0.5ml就足够了,有的可能推这么点根本不起作用。

比如体重过于肥胖者,往往需要加大剂量。

另外还要考虑患者是否存在这类药物过敏、不吸收、是否有禁忌的基础疾病等等。

比如做过支架手术的患者,使用止血药物就要特别谨慎。

这类患者正常情况下,需要终身服用抗凝药,以防止再次发生血管堵塞。

“明白了!”

茹亚姬受教的点点头,感激的看了周灿一眼。

对于周灿的临床抢救能力,她不由更加钦佩。更是深深的感受到了两人之间的实力差距。

本以为只有手术方面与周灿的差距极大。

没想到抢救危急患者,无论是诊断还是用药,周灿都远在她之上。

这回,她算是彻底服气了。

旁边的庞厚忠,更是蔫头巴脑,一副打击不轻的模样。

给患者静脉推了0.5mg的阿托品后,患者的情况有所好转。

不过情况仍然令人担忧。

“明主任,您觉得现在给患者输血150ml左右会有风险吗?”

周灿询问道。

现场拥有高水平抢救能力的人只有两位,一个是明馨主任,一个是项非主任。

商量的话,肯定是找管事的麻醉医生商量。

毕竟在术中,由她来负责患者的生命安全。

“为什么是输血150ml,而不是200ml以上?”

她反问道。

“可能我这人做事一向过于谨慎。刚才我根据患者的心率、血压计算了一下,输血150ml应该勉强够用了,刚好可以稳住他的生命体征。支撑着把颅内手术做完。输太多的话,我担心引发其它不可测的后果。也会加大颅内止血的难度。”

周灿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顿时再次惹得众人投来羡慕嫉妒恨的目光。

计算输血量,不算特别高明的本领。基本上很多医生都能根据患者的血色素水平计算出失血量,然后制定输血补液量。

但是在这种临床急救中,需要不动声色在极短的时间内,仅仅只是根据患者的心率、血压等参数,精准的计算出输血量,便是项非主任都要自愧不如。

150与200,看似只差了50ml,但是输进患者体内后,可能打破某种平衡,引发一系列的不良后果。

这中其的输血量精准拿捏,便是真正的高水平体现。

“取150ml血浆过来,立刻给患者输血。”

明馨主任下达指令。

对患者输血的过程中,吴庸明一直没也再给患者的颅骨钻孔。

刚才着实把他给吓得不轻。

“周医生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的本领很出众啊!你跟着图雅的哪位医生学习过?是重症医学科的刘相庆主任?”

明馨主任真着输血的这个空档,打听周灿的来历。

因为这小子实在太优秀了。

“没想到您认识刘主任,我确实跟着他学习过一段时间。”周灿还挺怀念在重症医学科规培的那段日子。更是对刘相庆主任充满了感激。

学医生涯中能遇到一位这种全力栽培你的主任医师,就足以庆幸了。

并且只要努力点,天赋不太差,很容易混出头。

周灿要比其他人更幸运,因为赏识他的主任医师太多了。他们对周灿全力培养,倾囊相授,这才最终打造出了这么一个妖孽级别的年轻医生。

哪怕是在省人民医院这样的省级三甲大院,也是处处惊艳了众人。

让他们见识了图雅人的风彩。

“名师出高徒,怪不得你这么厉害。你的外科本领又是跟谁学的?刚才看你做手术,我看到了图雅两大名刀的影子。既有着最稳手术刀的影子,又有着曾经创下世界纪录的许一刀影子,你能得到这么多的顶尖主任医师传授,该不会是官二代吧?”

明馨主任对他的态度明显亲和了不少。

这个问话多少有点开玩笑的成分了。

“您干嘛呀?查户口啊!”周灿微笑着回应,就这么点老底,他可不想被人全给翻出来。“您看,患者的体征现在已经稳定了,应该可以抓紧时间再次手术了。刚才患者的血压骤降,心动过缓,其实只是头部开孔时受到创伤的一种应激而已。就相当于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子,本来就要倒了,略微震动了一下,引发了它的倒塌而已。”

周灿赶紧转移了话题。

他很聪明,把众人的关注点直接拉回到患者身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