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医术能加经验值 第793章

作者:江边鱼翁

周灿的根基已经极深,这才没有哪个医院领导敢动他。

别看邺副院长、白副院长、祝院长等人对他和蔼可亲。这种级别的人物,翻脸的速度可比翻书快多了。

“步主任愿意主持这台手术,我认为值得考虑。”

乐主任第一个赞同。

心胸外科的雪燕主任是科室的一面战旗,是统帅,不能有任何闪失。

当年的综合外科室就是血的教训。

如日中天的一个强大科室,说解散就解散。

时至今日,图雅医院再无综合外科室的影子。

更没有任何人提出重建这个科室的建议。

“雪主任是我们科室的统帅,万金之躯不宜置身于险地,我也赞同由步主任主持这台手术。”何副主任同样出声支持。

“请雪主任成全。”

步主任平时算是默默无闻的那种。

为科室默默贡献自己的力量,但是并没有特别的长处。他这种人,属于科室的中坚力量,不是骨干。

更像是一头老牛。

“行吧,谢谢步主任与各位同事对我的爱护。这种创新手术,只要获得成功,对咱们科室,甚至整个医院的好处都是极大。所以,我们不应错过机会。步主任,就由你现在出面与患者谈一谈,聊妥了以后,可以直接收治住院,走绿色通道安排尽快手术。那么长的主动脉夹层,每耽误一份钟,变数都会增加很多。”

雪燕主任接受了大家的好意。

“周灿,你先吃饭,可以听一听我们讨论的这些疑难病例。到时候还有很多地方需要你出力。”

她对周灿一直都很关心。

“行!”

周灿坐在后面开始快速吃饭。

当外科医生,有时候没办法讲究太多。能够有时间吃饭算是不错了。

做一些超高难度的大手术,往往中餐、晚餐一起吃,而且有可能是在半夜吃。

……

“周灿,这个患者的组织粘连极为严重,需要做肝脏肿瘤切除,我们看过后,都认为把握不大。此人在它院已经开过刀,但是医生打开腹腔后,发现组织粘连特别严重,没办法手术,最后又给他缝起来了。你看看是否有把握?”

等到周灿吃完饭,雪燕主任开始找他帮忙。

有时候,医生们做手术时遇到这种极端情况,无奈之下只能把创口重新缝好。

打脸总比出事好很多。

不过这种事情通常发生在小医院,大医院在术前会做各种检查。然后技术能力也要强很多,很少遇到这种极端病例。

眼下这个肝脏肿瘤的患者,就属于极端病例。是在外省的某个数字医院做的手术。

要知道,数字医院一般都是军医院。

实力毋庸置疑。

连这种级别的医院都被逼得只能把患者的腹腔重新缝好,放弃手术,可想而知手术难度有多高。

“这个患者是今天收的吗?”

“可不是嘛!你昨晚那场直播估计已经在全国都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力。这个肝脏肿瘤的患者,同样是外省坐飞机赶过来的。”

雪燕主任对于这些蜂拥而来的患者,那是又爱又怕。

身为科室主任,她自然希望科室的业务量越大越好。但是又害怕遇到这种极高难度的病例,没那个本事,很容易把牙给崩坏。

心胸外科的‘一哥’不是那么好当的。

估计以后会有更多的超高难度病例涌进来。

“患者和家属的态度怎样?”

周灿吃饭的时候就已经看过这个患者提供的一些开腹后的照片,以及拍的片子了。

估计那家数字医院也是担心被人抨击,所以这才拍了照片,录了视频,算是留作证据。以后还能用于科研与教学。

“患者的求生欲很强,家属的态度也还不错。至少与他们接触时,并没有听到他们要找上一家医院麻烦。而是对自身疾病有了新的认知后,感到有些悲观、绝望。”

“不敢说有百分百的把握,但是可以试一试。凭感觉,六成以上的把握应该有。”

周灿的快刀法与稳刀法可不是白练的。

现在他的分离术、切开术,都达到了六级。

面对这种粘连极为严重的病灶,他也有了一些底气。

“有这么高的把握,那就可以接下这台手术试一试了。我等会找家属和患者谈谈,如果他们愿意冒这个险,那就再开一次腹腔试试。”

雪燕主任对周灿的性格算是非常了解。

既然他说有六成把握,说明把握很大,完全值得冒险一试。

毕竟这个患者已经很难再找到第二家愿意给他做手术的医院。

“还有两个病例的病因极难查明,你在这方面算是独树一帜了。帮着一起参谋参谋。”

心胸外科今天接到的疑难病例还真是不少。

“行,我先回急诊科把病房给查完,再过来处理。”

周灿现在真有点分身乏术的感觉。

能者多劳。

到处都需要他,还是没办法推脱的那种。

不过这也是好事情,处理疑难病例正是他向往的。

基础知识与普通临床经验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后,他已经具备了攻坚的实力。

无论是诊断疑难病例,还是做高难度的手术,赚取医术经验值的速度都要更快。

……

半个多小时后,他回到了心胸外科。

急诊科那边有一位内科的住院患者出了一点变故,别的患者都还算稳定。

已经请韩长青副主任过去处理了。

急诊科的内科总负责人,目前是韩副主任。

不过韩副主任马上就到了退休的年龄,接班人是个问题。急诊科找不出特别优秀的内科医生,别说是主任级别,就连副主任级别的一个都没有。

周灿自然不会去操心这件事,而是由娄主任与韩副主任两人去操心。

心胸外科办公室内,周灿正在电脑上查看着两个疑难病例。

一个是本省的省人民医院转院过来的患者。

老干部,在省人民医院做了肺癌左全肺切除以及淋巴结清扫。手术过程顺利,但是没想到术后第二天,患者出现气短、胸闷、呼吸困难,并且伴有咳嗽,吐出来的痰是白色泡沫状。家属担心患者死在省人民医院,正好听说图雅医院在直播中展露出超一流的手术能力。

于是通过人脉关系,赶紧把病人从省人民医院转过来了。

正常情况下,图雅这边一般会想办法拒收此类患者。因为人都已经明显不行了,摆明了谁接收谁倒霉。

万一接过来就死在医院怎么办?

家属打官司,肯定会连着两家医院一起告。

这不是躺着挨一枪吗?

但是老干部,本身就是一个神奇的存在。

只要能够救活,对于科室而言,这是绝对的财神爷。

另外,患者是干部退下来的,人脉关系往往都很强大。总有办法找到图雅医院的高层,或者是主管部门的某些领导。打声招呼,也就进来了。

雪燕主任不可能拒绝。

不过接收进来时,肯定会跟打招呼的那位熟人说好,万一病人出了事,到时候可不能跟我们医院打官司啊!

一般情况下,家属也会给一些口头上的承诺。

大家都是有身份的人,赖皮的事情很少做。

只要图雅医院这边按照正常程序诊治,就算患者死在医院,因为家属做过承诺,一般很少出现反悔之类的事情。

否则,真个闹起来,那个介绍的熟人会特别尴尬。

断掉的可就不止是一条人脉关系那么简间了。

人红是非多啊!

周灿看完这个病例后,不由叹息。

以前图雅医院心胸外科倒霉的时候,求着别的患者来看病,人家都不会来。

现在可好,患者求着住进来。

他决定亲自去病房看看这位患者。

老干部,那是神奇的存在,住的不是单独病房,就是特需病房,又或者监护室。

他们的医保系统也是单独的另一个系统,结算非常爽利。

第509章 输液过速的危害,潜规则不可破

这种存在,对于任何一个科室来说,都是多多益善。

医生同样是人,需要吃饭,需要赚钱。

给那些没有医保或者只有农保的患者看病时,医生们都是尽可能的为患者节省费用。就算遇到买了职工医保的患者,也需要控制好额度。

只有这种神一样的老干部不需要有任何顾虑,怎么治疗的效果最优,就怎么来。

周灿来到特护病房,发现一位脸色略有些绀紫的瘦弱老者躺在病床上。

这种病房的费用很高,最多只有两张病床,带独立卫生间。

有专门的护士、医生管理,尽可能给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