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医术能加经验值 第736章

作者:江边鱼翁

没办法,他实在太忙了。

给苏浅浅回信息,或者查看别人发的私信,都只能是在中午吃饭,或者下班的时候。

“周医生,那个孩子的检查结果已经出来了。我发给你看看。”

唐菲主任还真没受什么影响,该给周灿发私信,照聊不误。

雪燕主任这两天都没跟周灿联系,难免让他有些担忧。

周灿查看患儿的检查结果,抗麦胶抗体LGC和LGA全都是阳性。看来周灿的诊断没错,患儿果然是乳糜泻。

抗肌内膜LGA抗体显示弱阳性。

这与患者的病情相符。

患儿虽有乳糜泻,但是不典型。

胶囊内镜显示第2、3、4组小肠粘膜肿胀,呈脑回状,粘膜表面呈点片状糜烂。

到这一步,已经可以确诊无疑。

怪不得患儿的大便潜血间断阳性。

小肠是人体三大营养吸收器官之一,它也是最主要的营养吸收器官,并且有着其它器官所不具备的优势,称得上得天独厚。

小肠不但是最长的器官,而且它有着很多回皱,内壁更是有着无数的绒毛与细绒毛。

这使得它的总吸收面积达到了惊人的200平方米以上。

想想看,这是什么概念?

我们大多数人居住的房子都是一百多平米,它的面积差不多有两套小三室一厅的房子那么大。

继续往下查看,患儿的第5、6组小肠肿胀,而且呈颗粒样,粘膜表面发现了出血点。

第6组小肠更是发现了溃疡。

面积不大,只有2.5mmx2.5mm左右。上面覆盖着白苔,周灿的粘膜更是明显充血。

查到这一步,已经无需再查,确诊乳糜泻无疑。

“查明了病因,这挺好的,按乳糜泻治疗就行了。希望那个患儿能早日康复。”

周灿看完检查结果,长松了一口气。

每次成功查出患者的病因,又或者看着患者经过治疗后康复出院,他都会感到特别开心,特别有成就感。

学医生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患者解除痛苦。

比如这个患儿,那么多的专家都给他查过,治疗过,但是病情一直反复。家属带着患儿来图雅医院就诊时,内心估计已经相当绝望。

这也是很多患者、家属的真实写照。

一个病只要在两三家医院治疗不见什么效果,他们就会不再抱有什么信心。认为患的病非常棘手,很难再治好。

周灿刚回完信息,唐菲主任直接打电话过来了。

接通。

“周医生下手术了吗?”

“是呀,刚下手术,在食堂吃饭。”

“这个患儿的治疗,你有什么建议吗?”

治疗乳糜泻,儿科完全没问题。

这个病主要还是难在诊断。特别是这种不太典型的,很容易当成十二指肠溃疡,或者肠炎来治疗。

查胶囊内镜时,也确实发现第6组小肠发生了溃疡。

只是如果真的按照溃疡治疗,肯定没什么效果。

唐菲主任现在虚心的请教周灿,询问治疗意见,完全就是出于对周灿的一种尊重。

“别的倒也没什么,无厞就是去麦胶饮食,然后考虑到患者几乎没有腹泻的状状,可以不使用激素治疗。最后就是要与家属打好招呼,做好长期诊治复查的心理准备。”

周灿还真没什么特别的建议。

治疗乳糜泻的一些方法、技巧,以及经验,还得感谢消化内科的几位主任医师。周灿在这个科室规培时,这些主任医师给了他非常多的指导,而且从不藏私。

唐菲主任对他的诊疗建议,照单全收。

这边刚与唐菲主任聊完,心胸外科那边的乐主任也给他发了私信。

经过检查,那位做了贲门癌,全胃切除手术的患者已经有了结果。与周灿的推断一致,患者果然是因为胆汁与胰液的反流,对食管黏膜的侵袭,从而引起剧烈疼痛。

病因倒是明确了,但是手术已经做完了,要解决相当困难。

“她这个情况要解决,恐怕需要二次手术才行。而且只能缓解,很难彻底解决。”

周灿给乐主任回了信息。

这台手术,纯属乐主任的手术方案没有考虑周全。切全胃时如果能考虑到术后可能出现胆汁、胰液的反流,就应该预留一些余地,换另一种比较困难的手术方式。

第470章 厚道的唐主任,人脉的自然拓展

估计周灿不说,乐主任应该也知道手术方案的选择上失误了。

只是做手术就是这样子,很少有回头路可走。别说现在患者性命无忧,就算患者真的出现术后死亡,医生也同样不会负责任。

这个也没办法负责。

做手术之前,都会与家属、患者做术前谈话,然后让家属签字确认。

手术知情书可不是白签的。

相信乐主任当时制定手术方案也是本着把手术做好的初心,最后手术做完了,没有达到预期,这是谁也不想看到的局面。

这次就算准备做二次手术,与家属谈话时,医院方面是坚决不会承认有什么错误的。

就是按程序办事。

从这一点来说,患者无疑处于弱势地位。

“晚上下班后能麻烦你过来一趟吗?我们商讨一下二次手术方案,然后我再找家属沟通。”

乐主任在二次手术上明显谨慎了许多。

好歹已经是主任医师,虽说属于主任医师里面非常年轻的存在,但是至少也有着十几年的工作经验。处理这种术后并发症的经验已经非常丰富了。

“OK!”

周灿没有推辞。

对于这些熟悉的同事求助,他只要能够帮得上,基本上都是有求必应。

乐主任知道他白天非常忙,刻意把时间选在下班以后。

这已经是对周灿的一种尊重与善意了。

……

下班后,周灿匆匆前往住院病房查房。

早晚查房是他的必做工作。

科室对他也非常照顾,除了手术、每周一天的急诊科坐诊、每天的早晚查房,科室很少给他安排额外的工作任务。除非有时候遇到一些抢救病例很棘手,需要他一起会诊,或者参与抢救,才会叫他过去帮忙。

叶婷婷已经出院回家休养去了。

她的床位上已经住了一位新的手术病人,是周灿做的手术。

查房一切顺利,把陆医生那个不安定因素搞走后,急诊科做手术的住院病人已经很少出现大问题。

基本上风险高一点的手术,或者是三级手术,都是周灿、许医生两人亲自主刀。

便是富医师、崔医师这些主治最多也就只有旁观学习的份。

值得一提的是,崔医师本来就有着不错的手术基础,通过主治考试后,他的手术能力与低年资的主治医师已经没有任何区别。甚至比大多数新晋的外科主治医师还要更优秀。

他善于学习,做事情很塌实,手术天赋也还可以。

属于急诊科手术室重点培养的医生之一。

至于富查春,大概率的会一直在主治的位子上干到退体。

其实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很多时候就已经决定了他的前途与未来能够达到的高度。

更何况,富查春的手术天赋并不出众,年纪也大了,早就错过了最好的拼搏年纪。

这边还在查着房,儿科的唐主任倒是直接打电话过来了。

“唐主任,该不会是又有什么新的疑难病例吧?”

周灿本来想跟她开句玩笑,昨天都已经惹她老公吃醋了,还这么频繁的联系,可别真的惹得她老公再起疑心。

想想还是算了。

两人的关系只能算是不错,还没有达到可以随便开荤玩笑的程度。

万一惹得她生气,到时候还怎么打交道?

在单位上,首先要管住的就是自己的嘴,不该说的话,坚决不能说。

“哈哈……放心好了,今天请你过来不是叫你啃硬骨头的,而是有好事情。你能接我电话,说明已经下了手术,要是没特别重要的事情,赶紧过来一趟,耽误不了你多长时间。”

唐菲主任笑得很开心,而且不肯透露什么事情。

搞得很神秘。

她的级别毕竟比周灿高多了。

与她打交道,周灿其实是处于弱势地位的。

“啥事呀,神神秘秘的,我还有七张床位没查完,大概二十分钟后赶到您的办公室。”

周灿接完电话,继续查房。

如果只要查手术住院病人的话,早就查完了。

急诊内科收的住院病人也要他查房,遇到新的住院病人,他必须全面了解病人的所有信息。这无疑会加重他的负担。

特别是晚上的查房,每天都会有新的病人收进来。

好在周灿早已经习惯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