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医术能加经验值 第339章

作者:江边鱼翁

柳老别的条件基本都没什么问题,就只有学术方面的成就差了些。

看来最近一年多,他还真的在学术方面有了一定建树。

“说起来还得多谢您的多次指导呢!那篇关于乳腺肉芽肿的研究论文,要是没有您帮忙,我可弄不出来。现在省级科技奖也评上了,论文要求也达到了,剩下的就只能看天意安排了。”

柳老提起冲击正高职称这事,脸上透出极为复杂的期待表情。

拼了大半辈子,现在半截身体入土,就只剩下这么个目标想要达成。

都已经成了他的执念。

评医学正高职称,有一条硬性规定,需要获得高官科技奖三等以上奖项或相关荣誉奖项。这个条件其实挺难的。

有的人就是评不上这个奖,最终只能郁闷。

还有一个硬性要求也很难,在国家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一篇研究方向一致的专业学术论文。这个需要以第一作者发表才算合格。

事实上,就算成功发表了,也存在诸多变数。

柳老整了两篇,差不多就是双保险的意思。毕竟年龄到点了,再评不上,就只能欷歔了。

从这些细节方面,也能看出柳老的执念有多强。

“什么事情都是尽力了就好。这次科室改革,应该是个非常好的机会,它无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却能在一定程度上给你一些助力。”

贾主任年过古稀,对于评正高职称这种事,他本人亲身经历过。带的学生中,也有不少已经成功评上了。

所以他的经验远比柳老丰富。

普外科室的改革确实是一个良机。

很多医生都想要抓住这个机遇,向前迈进一大步。

“先入座吧!这次评选由院级领导亲自参与,综合多个维度评定分数。有着周灿在你那一组,我料想成绩不会差。”

贾主任可是深知周灿的能力。

可以说,周灿在哪一组,就是哪一组的福气和运气。

“您真是慧眼如炬,什么都逃不过您的法眼!这次我们小组能够逆天改命,小周的功劳超过我们小组的所有人之和。”

柳老对周灿的评价之高,超乎想像。

事实上,周灿也确实为这个小组做出了极为杰出的贡献。

“您会这么说,我是一点都不意外。我从没见过像周医生这么优秀的年轻医生。”秋虹的一双妙目看向周灿,眼中透着浓浓的欣赏之意。

“诶!秋师姐怎么听啥就信啥呢,柳主任这是抬举我,知道不!我就是一个小规培生,在柳老与何医师的指导下做了几台手术,仅此而已。”

周灿可不敢戴这顶高帽子。

他一个人的功劳压过小组的所有人总和,要是傻呼呼的承认了,就算柳老没意见,别的医生听了也会感到不是滋味。

普外科科室主任的夏怀安,陪着邺副院长与另一位不认识的儒雅中年男子,以及院办的房主任快步走进会议室。

周灿等人赶紧走回自己座位坐好。

紧随这四人之后,大外科的谢主任与人事科的胡副科长,还有多位医院行政科室的领导一齐现身。

普外科实施科室改革,这是一件大事。

医院想要以点扩面,像商鞅变法那样对图雅医院实施全面改革。

所以上面对这件事情极为重视。

“诸位医师都请坐!今天我们特意选择在这个下班时间段耽误大家宝贵的时间,开这个会议,就是为了不影响白天的正常诊疗工作。”

夏怀安的主持能力,管理能力都是相当强。

即便这么多位医院重要领导参加会议,他仍然表现得十分淡定。

消化外科与肝胆外科的回归,让他倍感高兴。

普外科被一分为三这么久,终于又要成为一个完整的大科室了。

就像一个分裂的国家,得以实现统一那样让人高兴。

“下面我为大家介绍各位参会领导,这位是主管医疗工作的邺副院长。这位是主管科研教学工作的北副院长。这位是院办房主任。这位是人事科的胡科长。这位是咱们大外科的谢主任……”

看得出来,谢主任的地位还是挺高的。

人事科的胡副科长居然转正了,这让周灿感到挺意外。

医院有着几千名职工,每个人都在努力向上爬。机遇无处不在。隔个一两年再看周围的同事,就会发现有的已经悄然晋升为主治医师了,有的担任上了某个医疗团队的小组长。有的不知不觉就已经完成了一篇国家级期刊的医学论文发表……

升职加薪,又或者学术、医术方面的进步,又或者拿到了一些重要奖项等等。

正是这些上升空间诱惑着所有人努力向上爬。

每迈上一个新的高度,就能回头俯视曾经与自己平级的人。这种优越感足以让人从头爽到脚。

“欢迎诸位领导的到来!”

介绍完毕,夏怀安带头鼓掌。

下面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那么多位领导坐在前面看着呢,谁敢不鼓掌?但凡有点脑子,有着职场生存经验的人,就会拼命的鼓掌。

这种事情就是这样,你拼命鼓掌,领导可能不会太在意。

要是别人都在拼命鼓掌,单独你一个人不鼓掌,或者懒洋洋的像征性鼓两下掌。

领导会怎么想?

这个不鼓掌的家伙是不是对我有意见?

很容易就会被领导记住,而且在领导心目中落得不好的印象。

“咱们普外科作为医院的试点改革科室,这是咱们的荣幸。现在通过一个月的竞争,各小组在这一个月的多个维度评分已经出来了。有请主管医疗工作的邺副院长公布各领域的获胜小组,以及公布建设亚科室的具体实施方案。”

夏怀安说完后,坐了下去。

“我本人当年就是从普外科走出来的,所以对普外科的感情比谁都深。”

邺副院长一句话就拉近了与科室所有医生的关系。

“大家都知道,现在医疗行业日新月异,大大小小的医院林立,龙蛇并起。谁能在激烈的现代化竞争中获胜,谁就能够做大做强。反之,医院将会破产,最终被时代所淘汰。”

每年都有大小医院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破产、关闭。

然后又有新的医院崛起。

以前,一家医院要倒下,至少能够挺个几年。

现在只要经营不善,或者出现重大危机,可能半年都撑不住,直接就倒了。

究其原因,随着互联网的高度发展,百姓的消息越来越灵通。

一些负面消息被放大后,很容易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如果医院的安全质量、医德医风没有抓好,非常容易出现影响极坏的大新闻。

还有就是名医效应,名医院效应的不断放大,造成了著名的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门庭冷清。

“咱们图雅医院在祝院长的英明领导下,最近几年得到了极大发展,进步十分显著。但是随着基本盘的不断做大,一些顽疴沉疾也开始显露。与时代潮流格格不入,严重削弱了咱们医院的竞争力。普外科是咱们医院的英雄科室,更是被誉为外科室之母。”

“科室改革其实已经在几年前就开始了。从普外分出去的消化外科、肝胆外科,表现尽管有些差强人意,却为我们的科室改革积累了宝贵经验。祝院长组织本院的多人,亲自前往国内外一些优秀医院进行学习与考察,吸取他们的科室成功经验。然后听取了多方有识之士,以及主管部门多位领导的意见,最终制定出一个高度可行的改革方案。”

身为院长,绝不是表面上那么悠闲。

祝院长是图雅医院的掌舵者,需要制定许多高瞻远瞩的发展方案。并且及时发现医院的问题,予以纠正或改进。

“普外科将成为一个大科室的统称,彻底分化成九个新的亚科室。分别为肝脏外科、胆道外科、胰腺外科、胃肠外科、肛门结直肠外科、血管外科、乳腺外科、甲状腺外科、基本外科。一些医疗资源将会统一调配,各个亚科室凭本事争取更多的优质医疗资源。”

听到这儿,下面坐着的医生们像是打了鸡血一样,摩拳擦掌,恨不得自己马上就能成为一个亚科室的带头人。

原本大家都缩在普外科这个大科室内发展,机会相对要小很多。

一些在某个大众领域很出色的医生,有可能直接被埋没。

比如杨青主任擅长胰腺外科,同时在其它外科领域也有着不错的实力。患者挂号就可能冲着他的综合名气去的。

其它的擅长乳腺或者肝脏外科、胆道外科的医生,就有可能被埋没。

现在对科室予以细分,这种弊端就能很好的消除掉。

对普外科进行高度细分,这才是符合时代潮流的做法。图雅医院的普外科也绝对有着这个实力。

“下面宣布九个细分领域的获胜者。组建亚科室事宜,将由各小组的组长全权负责。建成亚科室之后,组长自动升任为亚科室的科主任。如果组长为副主任医师,各方面条件基本合格,医院方面将会帮助其完成正高职称的评审。”

由医院方面帮助评审正高职称,不说板上钉钉,至少成功率要高出好几成。

一家这么大的医院,能调用的方方面面资源太多了。

柳副主任的呼吸不由变得急促,他等的就是这句话。

第211章 结果公布,逆天的成绩

这次他的小组有着周灿这个触手怪帮着做手术,一个顶十个,手术做得又快又好。

不出意外的话,他这个小组胜出的机率极高。

“要是咱们小组拿到建设一个亚科室的资格,我冲击副高的事情多半能成。”何汉升双拳坚握,眼透精光。

与柳老、何汉升差不多表情的医生还有不少。

所有人都在眼巴巴的盼着邺副院长公布最终的结果。

“基本外科,获胜者王寒团队,累计完成基本外科类的手术341台,手术质量平均分4.1分。手术成功率95%,术后治愈率91%,其中高难度三四级手术共27台,失败一台。基本外科类的疑难杂症病例共诊出5例,治疗后明显见效或已经治愈3例……”

手术成功率能达到95%,这已经非常利害了。

很多医院宣称某某科室做哪一类手术成功率100%,或者99%以上,那纯粹就是宣传需要。

一台手术是否成功,不是说把病人的某个器官或病变组织给切了就可以了。

还要看病人的预后情况。

比如,病人本来是肺部肿瘤,然后做手术把肺叶切了一部分。

那颗肿瘤切下来了。

缝合后,病人恢复也还不错。

但是没过多久,病人的肺部肿瘤再次复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