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医术能加经验值 第291章

作者:江边鱼翁

管床的吴医生是个二十七八岁的年轻住院医。

与周灿相处的还不错。

管床的医生,基本上也都是工作两三年的年轻医生。大家都是一步一步往上熬。

管床能够学到的东西也是非常多。

包括病人收治住院、手术、康复治疗、出院,整个完整的住院治疗过程。

在主个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突发的情况。

管床医生可以从中学到很多东西。

不过在住院部的管床学习时间最好不超过四年。大多数人,都是考到执医证以后,就开始单独管床,在这个工作岗位上呆两三年左右,把本事历练出来了,去进修,回来当住院总一年,然后考主治,搞课题,争取在第五年或第六年的时候混到主治职称。

这是比较理想的晋升方式。

当然,博士生不在此列。他们占据着学历上的先天优势,直接升主治。

硕士也还行,两年左右升主治。

不过在图雅医院的竞争极为激烈,考过了主治,不一定能马上拿到医院的聘任书。只能排队等。

博士就不同了,好歹属于医院的特殊人才,各方面都是优先。

所以说,学历其实是非常重要的。

像周灿这种学历只有本科的医学生,能够顺利拿到图雅的规培资格,就已经非常不错了。当然,他拿到的是全科规培生资格,这个含金量非常高。

规培结束,留院工作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只是以后的职称与职位晋升,受到学历影响,会非常被动。

“周医生,周医生……”

吴医生发现周灿在走神,连声呼唤他。

“啊……不好意思,刚才开小差了。你觉得牙痛一般会吃什么药?”

周灿问道。

“布洛芬缓释片多一点吧!不过也有些病人到小诊所或者药房自行买药,那就难说了。通过静滴使用抗生素的我都见过。”

小诊所并不一定都是坑人的黑诊所,但是它们为了追求利益,尽可能让病人多掏钱,然后争取做到一用药就能看到明显效果的方式来拉客。

经常会滥用抗生素等各种药物。

“如果那个患者真的只是服用了布洛芬缓释片,还好一点。我就怕他服用了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之类的药物。”

周灿对于此事充满担忧。

万一病人服用的是阿司匹林,那就不能手术。

这个药,停药一周不算安全,至少需要停药两周才算稳妥一点。

因为阿司匹林除了消炎止痛,还有抗凝作用。

做过心脏支架手术、脑血管支架手术的病人,终身需要服用抗凝药物。为的是防止血栓。

有的病人,可能担心长期服药有负作用,或者是出于省钱,服药一两年后停服抗凝药物。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

非常容易出事。

周灿在神外规培时,就看到过一位脑梗患者,做了支架手术后,第三年自行停服抗凝药物。大约停服了不到一年的样子,晚上突然发病。

120拉到医院时,瞳孔都已经放大了。

但是对于即将做手术的病人来说,正在服用抗凝药物,一定要跟医生说。

不然,那就是悲剧了。

有时候,抽血做血常规不一定能查出来。

特别是一些患者,并不常期服用,只是偶尔服用。

那真的是让医生防不胜防。

“它组的患者,咱们就别操那份心了。赶紧把这位肺癌患者送进去吧!不然,麻醉医生等久了,那脸拉得比驴脸还长。”

吴医生不愿多管闲事。

大家基本上都是各扫自家门前雪。

管得太多,有时候吃力不讨好。

工作时间稍微长一点的医生,基本上都吃过这方面的亏。

恰在此时,乐主任带着手下的主治医生匆匆走来。

“你先把病人送进去,我得提醒乐医生一下。万一出了事,对患者和科室都不利。”

周灿刚到医院工作不久,心性淳朴,还保持着菜鸟最初的善良。

不等吴医生再说什么,周灿迎向走来的乐主任。

“乐主任您好!”

周灿主动打招呼。

“周医生有什么事吗?”

乐主任对他的态度还算客气。因为上次那位胸壁肌缝合手术的病人就是他那一组的。

不管怎么说,周灿把病人治好了,也算是帮了乐主任一个忙。

“刚才送进去那位54床的心脏搭桥手术患者,最好先问清楚再做手术。”周灿说道。

“怎么了?”

手术都定下来了,哪能说取消就取消?

乐主任肯定要弄清楚情况,再做决定。

“早上我到病区查房时发现54床的患者捂着腮帮子,我就问他是不是牙疼?他告诉我,牙疼又犯了。上个星期刚刚犯过牙疼病,自行吃药治好了。”

周灿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

“这有什么问题吗?”

乐主任一脸不解。

“别的问题倒是没有,我就担心患者吃的是阿司匹林,这可是抗凝药。天知道他是什么时候停药的?当然了,我就只是多嘴提醒您一下,具体怎么安排,由您决定。”

周灿说完后,也就没管了。

尽到了提醒义务,如果乐主任头铁,不听他的提醒,那也没办法。

周灿径直进了手术室,今天这台肺癌手术,他充满了期待,应该能够学到不少东西。

上手锻炼的可能比较小。

雪主任对他的信任度还没完全建立起来,缝皮关腔什么的,倒是时不时的甩给他做。

第183章 学习高难度复杂手术经验,胡主任的褒奖

进手术间后,他发现患者已经躺在了手术台上。

与想像的仰卧位不同,患者采取的是左侧90度卧位。

这个卧位是根据手术视野、部位,以及手术内容来综合考量的。绝非一陈不变的仰卧位。甚至,周灿曾经看到一位狂躁症患者做普外科手术,被好几位医生按在手术台上,强行戴上呼吸面罩实施麻醉。

后来,那位患者手术结束,送回病房,直接用纱布把手脚绑在床上。

防止他发狂伤人。

医生根据手术需要,会让患者选择不同的卧姿。

手术间内,除了周灿与吴医生,还有三位护士与一位麻醉医生。

麻醉医正在为患者实施麻醉。

这个准备工作一般都是提前进行。护士则会提前进手术间整理物品,检查垃圾是否全部处理。然后准备手术需要的器械与药物等等。

“是给他实施麻醉并且双腔插管吧?”

周灿并没学过专业的麻醉操作。只是见得多了,对于各种手术的麻醉方法基本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然后外科规培生,需要到麻醉科规培一个月。

到时候肯定会学习一些高深点的麻醉知识与具体操作方法。

“对!”

麻醉医是个年近五十的男医生,有着一张僵尸脸,说话从来不带笑容。

“我帮您行吗?”

周灿看中的是插管的两点置入经验值。

随着他规培的科室不断增加,见识也正在增多,对医学的未来走向也有了更清醒的认知。

微创、内镜手术正在从新趋势向主流转变。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周灿除了要把传统手术练好,只要有机会,他也会不遗余力的提升高等医术。

“弄吧!”

麻醉医真的是惜字如金。再加上他的脸上没有一丝笑容,让人难以亲近。

官医生可比这人随和多了。

周灿也不客气,帮着插管、上呼吸面罩等。

麻醉医看到他对支气管插管就跟玩似的,也是略感吃惊,不由多看了周灿两眼。

甚么都没说,两人默默的给患者做好了麻醉前的所有准备工作。

周灿退到一边。

没过多久,雪主任、卢副主任带着手术团队赶到手术间。

“不错嘛,患者都已经麻醉好了!”

雪主任的性格还算开朗,笑着夸了一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