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之巅 第99章

作者:可乐要加糖

徐佑自己也想不到,有一天,自己也会有那种“看不懂,但是很厉害”的感觉。

“老师,要不还是您来吧?”林诗无奈道。

“好吧,那还是我来吧。”

楼嵩对大家的反应有些不解,自己明明已经讲得很细了。

就像自己听韦神的课一样,韦神讲得也很明白。

为什么大家好像都听不懂呢?

最终,黄子维利用一上午的时间,把这些工具和软件的使用方法过了一遍,并讲解了望远镜观测的一些注意事项。

显然,相对于那些复杂的软件,大家还是普遍对于望远镜观测更感兴趣。

“老师,是不是如果能用望远镜观测到,就没有用软件模拟的必要了?我眼睛不错的,两个眼睛都是5.0,要不我就负责观测好了。”罗文坤说道。

“哈,我也希望你们可以用观测就能解决问题,但这不只需要良好的视力,同时也需要毅力和一定的运气。当然,除了我今天讲的这些之外,我也会给大家提供一些专业的观测数据,辅助大家进行分析。”

毕竟大家所拥有的观测设备,也仅仅是一台还算可以的天文望远镜了。

相比之下,还是天文台的观测数据更加专业一些。

中午过后,四人没有离开,继续待在了实验室。

虽然黄子维已经走了,但大家还想好好把这些知识再熟悉一下。

徐佑也渐渐明白,软件操作这种东西,关键不在于听,而在于练。

自己多摸索摸索,慢慢就什么都搞明白了。

黄子维这边,也将天文台的一些资料提供给了大家。

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原本他们还以为,这些资料仅仅是一些图片而已。

但除了图片之外,还有很多光谱之类的各种数据。

通过这些数据,也是有可能发现一些新的天体的。

在慢慢的熟悉之后,四人总算是对于天文物理没有刚开始那么的生涩了。

只是,对于寻找Planet X这个看起来有些不可能的任务,大家还是没有什么头绪。

第121章 我们不如换个角度

在多次寻觅仍然无果之后,大家的士气,也没有一开始时的那么高涨了。

“怪不得他们不愿意批给我们科研经费。这个课题,确实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实在不行,我们还是退而求其次,寻找一些其他的天体,或是直接写点儿综述什么的吧。”

罗文坤也并不是想轻易放弃,只是如果一直都没有任何进展的话,总不能最后交个空白的论文上去吧。

“看来还是我这个课题选得太大了。这些数据虽然值得分析的东西很多,但主要的已经被他们分析过了,我们很难再从中发现什么新的东西。这一万块的科研经费,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花了。”林诗无奈道。

楼嵩并没有参与到他们的议论之中,而是专心于软件的编程和建模工作。

这个时候,徐佑觉得,应该更换一种思路了。

“我觉得我们可能陷入了一个错误的方向之中,或许可以尝试改变一种思路。我们先停一下,一起讨论一下未来的方向。”

听徐佑这么说,林诗和罗文坤也不再抱怨,走到了徐佑旁边。

楼嵩也停下了手中的工作,想要听听徐佑有什么新的想法。

“现在我们虽然对于天体的分析工作,已经远比刚开始要熟练了。但其实我们采用的方法,跟正常天文工作者并没有区别,甚至在设备上,还没有正常天文工作者的专业。按照这样的方式,我们确实很难获得什么突破。”

对于徐佑的观点,大家也都表示同意。

可是,如果不这样做的话,又有什么其他更好的方法吗?

“现在我先整理一下思路。首先我们肯定,在太阳系中,有极大的概率,存在这样的一颗未知天体。关于它的质量和轨道半径,我们已经计算出来了。但这种天体具体的类型,我们并不能确定,这个所谓的Planet X,到底是行星,还是其他类型的天体。”

徐佑所说的这些话,大家其实也都是清楚的。

根据已知的条件,也仅仅能够算出未知天体的质量和轨道半径了。

除此之外,它的体积、密度等等条件,都是并不清楚的。

“现在,我们换个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大家几乎都能肯定Planet X的存在,也都在寻找Planet X。可这么多年过去,却没有任何一家科研机构,宣布寻找到Planet X呢?”

听徐佑这么说,大家也都陷入到思考之中。

“这个可能性还是非常多的。可能是Planet X一直藏在某个天体的后面,被挡住了,所以无法观测到。”罗文坤说道。

“相对其他的行星来说,Planet X还是距离我们实在太远了。这样一来,搜索的难度也要呈指数形式增加,并不是那么容易找到的。”

林诗的话也很有道理,根据计算结果,Planet X的平均轨道半径,是太阳系已知八大行星中,据太阳最远的海王星的20倍。

这样遥远的距离,所需要搜索的范围,确实是相当巨大的。

“也有可能,Planet X根本就不存在啦。”楼嵩笑道。

听到楼嵩的话,林诗和罗文坤都有些尴尬。

要是觉得不存在,那当初还同意选择这个课题干嘛。

“别误会,楼嵩这是在讲冷笑话,你们习惯就好。”徐佑赶紧解释道。

“是不是不好笑啊?”楼嵩挠头说道。

“哈、哈哈、哈哈哈,挺好笑的。”

“是啊,楼嵩,你真的好幽默哦!”

徐佑也无奈的摇了摇头。

看来,天才也是有不擅长的地方啊。

整理好情绪后,徐佑继续说道:

“现在我们先假设,Planet X的密度跟地球是相近的。因为Planet X的质量,约为地球的10倍。这样的话,可以估算出,Planet X的半径,约为地球的2.15倍。”

“因为Planet X具体的密度,我们还无法获知。但地球已经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密度最大的行星了。如果Planet X是行星的假设成立,那它的半径,也很可能要比刚才估算的还要大。”

“这样的天体,如果说一直没有被发现,其实是比较奇怪的。那我们就按照刚才列出来的所有可能,一一的进行分析。”

“首先,Planet X一直藏在某个天体的后面。这样的可能是非常小的,因为Planet X的轨道半径本身就很大,如果真的有另外一个天体,能一直把Planet X挡住,那它一定也存在于Planet X的附近,并且要比Planet X更大。要是是这样的话,另一颗天体也早就被发现了。显然这是不成立的”

“有道理,那我这个可能先排除。”

“接下来,是因为距离我们太远,搜索范围太大的缘故。这个可能性还是有的,不过我也觉得不是特别大。对于一个比地球还要大的天体来说,这样的距离,并不算太过遥远,完全应该是在人类现有的观察能力下,可以观察到的一颗行星。这么多年过去,还找不到的话,这个理由我觉得还是非常值得商榷的。”

“最后,楼嵩所说的,Planet X根本不存在。我承认,楼嵩你赢了,这个理由我也无法否定。”

楼嵩听完也笑了笑,这确实也是完全可能的。

“当然,既然我们决定对Planet X进行探索,前提肯定是默认它存在的。当我们把这些情况都排除之后,想一想,是否还有其他的可能呢?”

大家听完徐佑的话,也都在努力的思考着。

“徐佑,你有什么想法吗?”林诗问道。

林诗觉得,既然徐佑已经否定了前面的这些可能,那他一定有自己的想法吧。

“你们说,有没有一种可能。其实Planet X,是一个特别小的天体呢?”

听到徐佑的这一观点,三人都有些意料之外。

“特别小的天体……难道你的意思是,Planet X可能是一个黑洞?”林诗疑问道。

罗文坤对于这一观点也有些怀疑。

“照你这么说的话,这个黑洞也太小了吧。目前已知最小的黑洞,质量也是太阳的三倍了。真的可能会存在这么小的黑洞吗?”

“可以的,原生黑洞!”楼嵩兴奋道。

原生黑洞是一种假说中的黑洞。

理论上来说,原生黑洞的体积,甚至可以只有原子大小,但质量却可以高达十亿吨。

第122章 匪夷所思的假说及其证明方式

“哇,楼嵩,你还知道这个?”

“嗯,我也很喜欢天文知识的。”

楼嵩平时主要精力都在数学,可就算是比拼物理,绝大部分物理专业的学生,也是很难比得过楼嵩的。

此时,虽然大家都觉得,徐佑的这个观点有些匪夷所思。

但至少目前,在理论上还是说得通的。

“这样,我们现在先去计算一下。如果说,这个Planet X真的是黑洞的话,那它的半径到底是多大吧。”

说完,徐佑连忙拿出笔和纸,开始了计算。

众人也才明白,这又是一次“斗题”比赛,也都赶紧拿出纸算了起来。

虽然徐佑并没有说明什么具体的条件。

但其实,大家对于这道徐佑临时出的题目,都是有思路的。

首先,关于Planet X的质量,大家之前都是计算过的,相当于是一个已知条件。

而现在的主要问题,就是计算出黑洞的密度了。

有些人可能会以为,黑洞的密度是无限大的。

可如果我们按照黑洞的定义去分析的话,当光接近黑洞时,连光也是无法从黑洞中逃脱出来的。

那便可以给黑洞界定一个视界——即逃逸速度大于光速的界面。

通过这些条件,计算出来的视界半径,便是黑洞的史瓦西半径。

确定了这些之后,问题便非常清晰了。

很快,徐佑便根据这些条件,计算出了黑洞的密度,以及在这个假设下,Planet X的半径。

楼嵩虽然起步比徐佑慢了一些,但凭借计算速度上的优势,最后也几乎和徐佑同时完成了计算。

这次林诗和罗文坤也没有慢上太多,也在不久之后,都完成了计算。

当四人全部计算完毕后,一起对起了最后的结果。

看到那一致的结果,大家也都知道,彼此的计算都是正确的。

上一篇:双重入侵时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