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可乐要加糖
“按照这个假设去计算的话,Planet X的半径只有4.5cm左右。也就拳头那么大的一个天体,真是有些无法想象啊。”
和罗文坤一样,大家之前已经想到,通过这个假设,计算得到的Planet X半径一定会非常小。
但也没想到居然小到这样一个程度。
一个拳头大小的物体,竟然有地球十倍的质量。
这确实是有些突破普通人的认知了。
“算是算出来了,可是,我们要怎么证明这个理论到底正确与否呢?总不能说构造出这样一个可能的理论模型,就算是完成了这个课题吧。”
徐佑似乎对这个问题早有准备。
“就像刚才楼嵩说的,理论上是可能存在原生黑洞这样的一种特殊黑洞的。原生黑洞诞生于宇宙早期坏境,一些密度非常大的物质,在宇宙大爆炸的强大能量挤压下,就有可能形成这样的原生黑洞。相比普通的黑洞,原生黑洞是非常稳定的。”
“这么说,太阳系中,真的可能存在一个黑洞?”
“没错,确实存在着这样的可能。而且,原生黑洞还可能与暗物质有关。假如原生黑洞被证实了,还可以解释很多用目前的理论所无法解释的问题。”
听到徐佑这么说,大家更加觉得,这个之前听起来有些匪夷所思的理论,还是有一定的可能性的。
“太阳系中竟然可能会存在黑洞?离谱,太离谱了!”罗文坤吐槽道。
徐佑的这一新的理论,不仅给大家一个全新的方向,更是让他们意识到,这个课题不仅仅是寻找Planet X而已。
甚至,还会解决更多天文学的未解之谜。
冷静过后,大家也开始思考起接下来的问题。
“所以,我们到底怎么去证明,Planet X就是一个黑洞呢?”
本来,想要发现一个黑洞,就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更别说,是这样一个,半径只有4.5cm的黑洞了。
徐佑想了想继续说道:
“证明起来很难,不过也不是毫无办法。你们知道嘛,接近黑洞的彗星,会被黑洞所吸收。在这个过程中,彗星会与该区域积聚的热气体相互作用,并出现一些辐射信号,也就是吸积耀斑。如果我们能在太阳系中发现耀斑,那Planet X是黑洞的假想,便有了充分的证据。”
听到徐佑的这段分析,罗文坤不禁兴奋的说道:
“卧槽,徐佑,你这脑子是怎么想出这些理论的?真想把你的脑子切开看看,里面到底是什么结构。”
“没那么夸张,大家的脑袋都差不多,只不过我书看得多一些而已。”
这些天来,徐佑依然保持着每两天,就拖着行李箱去一次图书馆的习惯,而且每次都满载而归。
毕竟这么大的借阅额度,可不能白白浪费了。
而这些天,徐佑也看了很多天文物理相关的资料与文献。
这个新的理论,并不仅仅是一瞬间的灵感,而是在知识的大量积累后,所碰撞出来的灵感火花。
“虽然我们无法自己去记录什么数据,但根据黄老师那边提供的数据量,也是足够了的。只要我们能从这些数据中,分析出耀斑的线索,那我们的理论,就会有很高的确定性。”
“可是,既然这些数据已经是别人分析过的,我们还能从中分析出什么新的东西吗?”林诗疑问道。
“这个不用担心,因为天文台记录的数据量是非常庞大的,面对如此庞大的数据,那些科研工作者也从某些维度进行分析,不可能把数据中的信息完全分析透的。只要方法得当,我们是完全有可能发现一些新的信息的。”
听徐佑说完这些,大家也都有了清晰的方向。
随即,在徐佑的领导下,大家重新开始了新一轮的工作。
楼嵩擅长建模的工作,便根据徐佑的这个新理论,模拟出Planet X可能发射出耀斑的位置轨迹。
徐佑、林诗和罗文坤,则负责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寻找着这些数据中的一些线索。
这样的工作,看起来似乎很简单,但在实际的执行中,其实还是非常复杂,而且需要付出很多的精力的。
虽然在理论上,Planet X的体积就算真的非常小,也不会影响其对进入引力范围内彗星的吸收。
但因为Planet X的理论轨道长度很大,所以需要重点搜索的区域也很大。
更不用说,这个Planet X的轨道曲线,也仅仅是模拟出来的,真实情况还可能会有一定的误差。
第123章 人脉的重要性
几天下来,大家也没有找到什么吸积耀斑的痕迹。
倒是楼嵩的建模工作做得越来越好,通过更多的条件限制,让Planet X的轨道变得更加的精确了。
“不行,这样下去,我的眼睛都要废了。”
“软件跑的速度也有点慢,按照这个速度,确实根本完成不了对特定区域的检索。”
目前,四人对Planet X的搜寻工作,主要从图像和数据两个方面进行。
图像的数量是非常巨大的,他们需要对每一张图进行仔细观察,寻找上面是否有吸积耀斑出现的迹象。
而数据这块,则都是靠软件自己在跑。
只是,实验室的计算机也没有多特别,跟楼嵩的电脑配置差不了多少。
进行一些普通的计算还可以,像如此大的计算量,确实是很难支撑的。
“不行,我觉得我们应该需要一台超级计算机。靠这种普通设备,根本就没法跑完所有的数据。不知道东哥那有没有卖超级计算机的,不行我去买一台好了。”罗文坤半开玩笑的说道。
“这东西可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要不我们多拿出几台设备,每台负责跑一部分数据,这样效率还能高点。”林诗说道。
“也不知道黄老师能让我们用上超算吗?估计多半是不太可能的。要不我托我计算机系的朋友问问,看能不能有机会蹭一下超级计算机?除了蓟大物院的同学之外,菁华和蓟大我认识的同学,也得上百个了,多问问的话,应该能想到一些办法的。”
罗文坤的社交确实非常广泛,夸张点说,随便哪个学校哪个专业,或许都会有认识的人。
经这么一提醒,徐佑突然想到了什么。
徐佑自己,不也认识那么多大佬的嘛。
徐佑在脑海中,盘点自己认识的一些大佬级人物。
包括蓟大物理系的王相武教授、乔森教授,鹤卿学院的院长蒋宏,以及华科院的韩书斌院士。
一时间,徐佑有些犹豫,到底先求助哪个大佬要更好一点。
从关系上来说,蒋宏是徐佑所在学院的院长,有问题的话,正常还是应该先求助于蒋宏。
从能力上来说,韩书斌绝对是最强的一个,也可以动用到最多的资源。
而王相武、乔森虽然不算徐佑名义上的导师,但都指导过徐佑做课题,徐佑如果去求助他们,他们也一定会尽力帮忙的。
“要不,找韩书斌院士问问?”
虽然徐佑和韩书斌不算太熟,但在之前,徐佑也受到了韩书斌的褒奖,并允诺徐佑可以去国科大实习交流。
而韩书斌所研究的量子计算机,计算速度更是比超算还要快。
“还是算了吧,这种事情最好不要打扰韩书斌院士了。而且量子计算机的局限性,也未必能计算这种问题。”
这时,徐佑又想起了,之前在蓟大旁听时候的一件事情。
“我记得,王相武老师是做过跟超算相关的项目的。要不直接问问他?”
那一次王相武出的题目,背景就是利用超算去计算质子的大小。
既然如此,徐佑觉得,先找王相武问问应该会更好一些。
想到这,徐佑对罗文坤说道:
“我也问问吧,看看能不能用到超级计算机。”
罗文坤闻言也是有些意外。
“怎么,徐佑,你也有计算机学院的朋友?”
徐佑想了想道:“不是计算机学院,不过应该跟计算机学院有联系,我问问看吧。”
“可以啊,徐佑,你终于也明白人脉的重要性。”
嘴上虽这么说,罗文坤还是觉得,自己的人脉更胜一筹。
毕竟在交朋友上,罗文坤说敢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在这之后,徐佑联系到王相武,询问王相武最近是否在实验室。
确认了王相武在实验室,徐佑便直接过去了一趟。
本来徐佑想着,要不要直接在微信上,或是在电话中和王相武说这个事情。
但想到这样交流可能比较麻烦,还是直接当面说更好一些。
“徐佑,好久不见啊。”
王相武的心情看起来不错,看样子不只是因为见到了徐佑,最近实验室的各项工作,进展得也应该挺顺利的。
“嗯,老师,最近做了一个大创的项目,在那上面投入了一些精力。”
听到徐佑参加了大创实验,王相武也有点儿意想不到。
在王相武的眼中,徐佑早就达到,甚至超过了普通研究生的水准。
再去参加大创实验,总有些杀鸡焉用牛刀的感觉。
但毕竟徐佑现在也只是一个大一学生而已,参加大创实验,也算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而且,按照王相武对徐佑的了解,徐佑所做的项目,应该不会是那种很普通的项目。
“也好,反正你的精力足够旺盛,同时兼顾几个课题也没什么问题。”
“对了,老师,菁华费清教授那边的进度怎么样了?”
“最近一次的沟通,费教授那边已经取得了不错的进展,可能近期就会完成我们所需微纳结构材料的制备了。等一切就绪之后,我会通知你的,到时候我们一起进行实验。”
“好的,老师,我到时候一定到场。”
毕竟这可是徐佑自己设计出来的新型光源结构,实验时徐佑肯定不能错过的。
和王相武聊了一些其他的话题后,徐佑也决定进入正题了。
“老师,我的大创实验课题,有些数据处理,可能需要用一下超级计算机。不知道您这边还有用到超算的合作项目吗?”
听到徐佑的话,王相武也总算明白了徐佑的意思。
原来徐佑今天过来一趟,就是来找自己帮忙的。
“这个好说,我们实验室很多计算都会用到超算,所以经常会有一些合作。这样,你把需要处理的数据,包括程序都准备好,下次我们用超算的时候,直接帮你顺便算一下了。”
徐佑也没想到会这么顺利,连忙向王相武表示着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