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之巅 第312章

作者:可乐要加糖

“看来,只能放手一搏了啊!”

第433章 不需要制冷剂的超导材料

通过一个小时的努力,徐佑其实已经完成了大部分258K超导材料的分子结构搭建。

只是,在某些关键的部分,徐佑还无法完成精确的模拟。

这并不是因为徐佑有关材料学的知识量不够,而是知识的理解程度还不够透彻。

这就有点儿像一个修炼之人,刚刚服用了能够提升自身能力的灵药,但不会马上将其药力完全吸收一样。

“不行的话,只能试试同时使用三种状态了。”

在刚刚的模拟的过程中,徐佑虽然同时使用了无线脑机和大脑仿真模拟两种状态。

但脑力仍然还有一小部分的保留。

只要徐佑愿意的话,还有希望继续同时叠加深度学习的状态。

“就算无法使用满血的深度学习状态,只要能获得一部分加成,也是有希望完成最后的那些工作的!”

想到这,徐佑决定进行最后的尝试。

当然,这样的尝试一定是要在徐佑可承受范围之内的。

如果实在无法同时开启,也只好等之后脑力继续提升,再进行尝试了。

“开启深度学习状态!”

随着徐佑在脑海中再次发布指令,徐佑的脑力投入度,又一次来到了一个新的高点。

这一次,徐佑已经完全感觉到,自己的脑力投入度达到极限了。

除了保持正常的呼吸和心跳之外,徐佑甚至已经无暇再顾及其他的事情。

如徐佑所愿的是,徐佑真的在脑力可承受的范围内,同时开启了三种不同的状态。

此时,徐佑的活力值消耗速度,也达到了每小时7点。

只是,因为前两种状态已经占据了徐佑的大部分脑力,此时徐佑的深度学习状态,完全没有正常情况下那么投入。

不过,这已经足够提升徐佑的思维速度和专注度了。

因为这种同时叠加三个状态的方式,对活力值的消耗非常之大。

徐佑必须抓紧时间,否则活力值很快就消耗完了。

“徐老师的心率……居然已经达到180了。”

实验室外的崔颖,看着屏幕上的数据,心里越发的紧张了起来。

崔颖实在想不通,徐佑到底在实验室里做些什么,才能让自己的心率达到如此之高。

即使是剧烈的体育运动,也未必会达到这么高的心率。

在这种状态持续了一段时间之后,崔颖终于有些坐不住了。

因为,如果一个人长时间处于高心率的状态,是一件比较危险的事情。

更何况,是这种非运动状态下的高心率。

就在崔颖纠结着,自己是否该进入实验室中的时候。

却收到了来自徐佑的信息。

“崔老师,帮我拿瓶运动饮料进来。”

崔颖赶紧拿起准备好的运动饮料,进入到了实验室。

此时,徐佑正坐在算经量子计算机的旁边,因为高强度的脑力活动,脸上已经没什么血色了。

“徐老师,您还好吗?”

“还好还好,只是有些累而已。”

徐佑的声音有些虚弱,否则也不至于用发送信息的方式叫崔颖过来。

接过崔颖递过来的运动饮料,徐佑一口气就喝下了半瓶。

补充了水分和电解质后,徐佑总算感觉有了一些力气。

“刚刚看到我的心率过快,你是不是有点吓到了?不用担心,这是我的一个个人习惯,在高强度的思考状态下,就是会增加心脏耗氧量的。”

“说实话,徐老师,我刚刚确实有些担心,都差点想冲进来看看了。”

像心肺复苏等医学常识,也是崔颖作为徐佑的助手,所必须要掌握的技能。

“放心,刚刚的强度还在我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只要不是心脏骤停,还是没必要冲进来的。”徐佑笑道。

经过几分钟的休息后,徐佑已经基本恢复了正常的状态。

这样强度的思维活动,并不会对徐佑造成任何的弄久损伤,短时间内就可以恢复过来。

让徐佑感到惋惜的是,这种同时开启多个状态的方式,对活力值的消耗确实太大了。

以至于徐佑今天已经无法再开启深度学习状态了。

当身体逐渐恢复之后,徐佑没有闲着。

而是赶紧回到电脑前,对刚刚模拟的过程进行着记录。

整个过程,涉及到的制备工艺非常的多。

徐佑必须在印象最深刻的时候,把这一切都详细的记录下来。

经过几个小时的整理之后,徐佑才详细的整理出来了刚刚模拟过程中的所有细节。

“整个反应过程……真的是太精妙了啊!”

每一次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都设计得恰到好处,没有一丁点儿多余的步骤。

要不是有算经强大的算力在,徐佑是根本无法完成如此大量的计算的。

完成了材料制备方案的规划后,剩下的问题,就是实际的操作部分了。

因为258K超导材料的结构十分复杂,且制备工艺繁琐,对各种条件的要求也非常苛刻。

整个制备过程,一定会受到非常大的挑战。

第二天,徐佑召集材料组的成员们,一起召开了紧急会议。

作为徐佑最得意的门生,林诗也被徐佑叫了过去。

徐佑希望林诗像自己一样,能够在多个领域绽放光彩,成为一个交叉型人才。

“258K超导材料的初步制备方案,已经出来了。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准备开始进行材料的制备了。”

徐佑开门见山的说出了自己最新的成果,其他人听完,皆是一脸震惊的神色。

要知道,对于258K这种,只存在与理论中的超导材料,很多材料专家都认为,这种材料是无法被制备出来的。

没想到,徐佑竟然在悄然之间,就得出了材料的制备方案。

“因为这种超导材料的超导临界温度高达258K,可以用非常低廉的方式进行制冷,甚至在冬天,根本不需要任何的制冷剂,它的应用价值会非常的广泛。想要制备实用化的超导带材,首先需要制备高质量的材料前驱体粉末。只有粉末的均匀性和纯度足够高,带材的载流能力才会很高。”

徐佑将258K超导材料的结构图呈现在大屏幕上,同时讲解着具体的制备方案。

第434章 真正的超导时代!

因为徐佑希望这种超导材料,能够更多的应用于强电领域。

因此,必须要做成带状材料才可以。

可即使只是物质的前驱体粉末,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制备出来的。

而由于258K超导材料的结构复杂,所含的元素成分非常多,是很难制备出高纯度的相的。

好在,经过徐佑和算经的强强联手,已经制定出了一个详细的方案。

“第一阶段中,我们首先采用的方法,是固相反应烧结法。我们需要将这些原料,按照所需的比例进行配制后,再进行充分混合。球磨一定时间,然后放入坩埚中,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烧结。”

这样反复重复多次,从理论上就可以改善反应的充分性和均匀性,以便于下一阶段实验的进行。

方法看似简单,但其中的很多细节,都需要特别的注意才行。

原料的比例要非常精确,在可控的范围内,不能有一丁点儿的误差。

烧结时的温度,也需要严格的保证,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前面的工作全部白做了。

在完成了烧结之后,还需要经过共沉淀、雾化等多项流程,最终才能得到相含量较高的材料前驱粉末。

整整一个月的时间,蓟京大学的材料项目团队,总算掌握了258K超导材料的前驱粉末制备工艺。

通过对这种材料进行测试,徐佑确定这种材料的超导临界温度,确实在258K左右。

这证明了之前海岛对超导材料的模拟,是与实际高度重合的。

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最为关键的带材制备工艺了。

早在徐佑之前研究超导材料的时候,就因为带材工艺的问题,而停滞了很长的时间。

想要让超导材料得到广泛的应用,带材工艺可以说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徐佑再次召集项目组成员一起,讲解着下一阶段的工作内容。

“由于258K超导材料,具有如陶瓷一般易脆的特性,我们需要将其加工成较薄的带状材料。下面我说一下主要的步骤。”

“首先,将材料的前驱粉末,装入直径为1mm的银质合金管中。填充度需要严格的控制在35%左右,前后误差不能超过0.5%。”

“将多根经同样操作的银管,捆扎在一起并装入大的银管中,经过多次拉拔,使其直径也缩小到1mm。”

“将银管继续轧制,使其直径缩小到之前的十分之一,并将其放入炉中进行热处理……”

仅仅是简要的步骤,就足有数十个之多,还不包括每个步骤中涉及到的各种细节。

整个工艺流程,远比上一阶段的材料制备要更加的复杂。

项目组经过反复的实验,无数次的失败。

终于在历时三个月的时间里,完成了258K超导材料带材的成形工作。

看着那段500mm长的带材被成功加工完成。

整个项目组都对此感到激动不已。

上一篇:双重入侵时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