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之巅 第3章

作者:可乐要加糖

物理老师将整个考卷中,所有错误率较高的题都讲了一遍。

因为时间所限,有些题目物理老师只是简略的讲了讲,甚至用一句话带过。

但徐佑却完全理解了物理老师的每一句话。

“明白了,全都听明白了!”徐佑一脸兴奋。

除了刚上高中时,学习的最简单的质点问题之外。

这是徐佑第一次,听物理课听得这么舒爽。

当然,物理老师的授课方式并没有任何的变化。

只是徐佑在深度学习状态下,学习的效率实在是太高了。

临近下课前,物理老师掏出了一沓卷纸。

“题型都跟这次考试的差不多,现在发卷,下节课下课前收卷。课间上厕所的可以去,没有事情的话,拿到卷就开始答题吧。”

虽然大家还没有正式进入高三。

但在上届高三已经完成高考之后,其实他们已经相当于准高三生了。

一轮复习开始后,课程表也调整成,一科连上两节课的模式。

这样的安排,能够一定程度上,提升复习的效果。

却也让讨厌这个科目的学生,感到更加痛不欲生。

“我靠,刚考完月考,又要小考!”

“不会吧,我连考试题还没听懂呢。”

“毁灭吧,我累了。”

在同学们的哀叹声之中。

物理老师继续补刀道:

“因为都是刚讲完的题型,80分算及格。低于80分的,回去把整个考试卷纸,连题目带答案抄五遍。”

罚抄写这件事情,本身自然没有什么意义。

物理老师也只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提升大家对小考的重视程度罢了。

在大片的哀嚎声中。

一些“聪明”的同学,已经开始寻找起了合适的大腿。

毕竟这是一个小考而已,不至于像月考的监考那么严格。

只要找到正确的大腿,随便抄个80分,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大家首先想到的,自然就是陆知瑶了。

只是,陆知瑶平常并不会怎么和大家说话。

像小考这种事情,陆知瑶只要答完卷,便会第一时间交上去。

不会像一些懂得“互助”的同学,将自己的答案分享给大家。

接过卷纸之后,陆知瑶头也不抬,立刻作答了起来。

同样与大部分同学不同。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小考,徐佑没有一丁点儿的负面情绪。

就好像是刚刚在新手村,完成升级训练的玩家,就要出城打BOSS一样的心情。

第003章 这道题有一个陷阱!

徐佑摩拳擦掌,已经做好了迎接试题的准备。

虽然只是一个小考,却是徐佑在经历过深度学习状态后,打响的第一场战役。

徐佑很想看看,自己在通过一节课的学习之后,到底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接过试卷之后,徐佑先是大致看了一眼。

果然,题型与刚刚月考的基本相同。

甚至月考中一些易错点,也被精心的融合进这张小考之内。

徐佑保持着深度学习状态,开始了全速答题的模式。

这个时候,下课铃响了。

一些同学起身,走向卫生间。

也有的同学,没有在乎物理老师的话,跑去操场散心。

虽然有同学流动,但教室里整体还是保持着比较安静的状态。

毕竟怎么说也是一次考试,还是得有起码的尊重。

除了少数奋笔疾书的学生之外。

大部分的学生,仍然被小考上的题目困惑住了。

大家或是翻看着之前的月考卷,寻找着其中的相似点。

或是看看同桌,有没有把题目做出来。

但更多的,只是同桌间的面面相觑。

“这道题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就可以直接比出来。”

“共点力平衡的动态分析,画矢量三角形就可以了。”

“这不是跟月考题完全一个题型,只是换个数而已。”

在深度学习状态之下,徐佑的答题效果出奇的好。

前面的题目,竟然基本没有受到什么阻力。

最多也只是需要计算的题目,在计算上花费了一点儿时间而已。

徐佑没有注意到的是。

自己的夸张状态,已经被同桌董超看见了。

“徐佑……这是学魔障了吗?”

在董超的视角之下,徐佑就仿佛开了二倍速一样。

连题目都没怎么看,就快速的写出了答案。

与董超印象中的徐佑完全不同。

董超平时的成绩,虽然比徐佑要差一些。

但做题速度,却是比徐佑要快的。

徐佑是班里有名的,学习特别用功,但成绩没有那么突出的代表。

在答题速度上,也是处于偏慢的哪一种。

董超甚至有些怀疑,徐佑是不是在胡乱的写答案。

可当董超看到,徐佑卷面上那清晰的过程后。

又觉得这不像是随便写出来的。

仅仅过去十多分钟。

徐佑就做到了最后一道大题。

这一道大题,相比之前的题目,要明显难了一些。

虽然题型也和月考题类似,但又有一些变化在里头。

这也是物理老师,将此次小考的达标线,定在了80分的原因。

这最后一道大题,丢分是可以理解的。

但其他的题目,真的没有理由丢分了。

这是一道传送带的问题,也是力学部分的一个难点。

这种题目比较考察学生的自主分析能力。

即使掌握了答题技巧,也需要准确的分析明白题目,才能拿到满分。

“先比较一下动摩擦因数和斜面倾角正切值的大小,确定滑动摩擦力与重力沿斜面向下分力的大小关系,从而确定物体的加速度方向。”

徐佑没有因为题目难度的变化,感到手足无措。

而是立刻明确了思路,确定题目的入手点。

这也是上一节课,物理老师提过的一个思路。

在刚刚的深度学习状态中,徐佑已经将这个思路完全理解,并谨记于心。

很快,徐佑便确定了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计算出了物体加速度的大小。

整体题目,开始变得清晰了起来。

“就是这个感觉!”

虽然只是一个开始,徐佑却已经找到了极好的解题感觉。

将通过力学知识求出的加速度值,再结合到运动学公式之中。

徐佑很快解出了,第一问传送带上划痕的长度值。

这第一问说起来并不算难。

但如果能熟练的解出,至少说明学生对运动和力的基础掌握已经不错。

要知道,仅仅是运动和力的大题,就已经能难倒一大半学生了。

徐佑没有得意,而是立即投入到了第二问的问题之中。

求小物块离开传送带时的速度大小。

简单的说,这道题是物块先沿传送带向下减速,然后再反向加速的运动。

上一篇:双重入侵时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