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可乐要加糖
“因为你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凝聚态物理嘛。我们希望你能够研究一下凝聚态物理中的拓扑量子物态,以及信息处理的问题。除此之外,关于马约拉纳费米子的性质研究,如果你精力足够的话,也可以涉足进去。”
听到“马约拉纳费米子”这个概念,徐佑问道:
“韩院士,马约拉纳费米子的性质,就是拓扑量子计算机成功的关键吧?”
“是的。相关的课题我们也都在研究之中,不过还有非常多的问题等待我们去解决。”
“好的,韩院士,我愿意参与到这些课题的研究中来,我的精力还是非常够用的。”
虽然徐佑目前手上还有几个课题在做。
但相对来说,这些课题都没有之前的高温超导机理意义重大。
完全可以是在几个月内完成的课题。
而韩书斌给徐佑提供的新课题方向,则是非常有意义,且具有挑战性的。
有时候,寻找一个合适的课题方向,才是更困难的事情。
接下来的时间里,韩书斌和徐佑详细谈了一下,这些课题的一些关键问题,以及课题项目的进行方式。
这一次的两个项目,是“海岛二号”量子计算机的关键技术,也是一个国家级的项目。
因为徐佑现在的身份,就不需要像上一次那样,做出成果再向韩书斌汇报,而是可以直接通过国家进行项目的申请。
而韩书斌作为“海岛计划”的负责人,也会帮徐佑打个招呼,让徐佑项目申请的更容易一些。
……
之后的日子里,徐佑完成了这两个与拓扑量子计算机息息相关的课题的立项申请,并进入到了新一阶段的科研工作之中。
这是徐佑有史以来,科研工作最繁重的一个阶段了。
虽说不用像在肃州卫星发射中心的时候那样天天熬夜。
但作为这几个科研项目的负责人,徐佑还是需要对每一个科研项目都倾注自己的心血。
每天除了吃饭、睡觉,以及必要的放松活动之外。
徐佑将其余的时间,都放在了科研上面。
好在,乔森告诉徐佑,这几天会有几个研究生腾出时间,来辅助徐佑进行各项科研的工作。
这对于徐佑来说,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
仅凭徐佑和林诗两个人,还是有些分身乏术的。
徐佑总不能凡事都亲力亲为,那些相对基础性的工作,还是可以交给学生去处理的。
这一天,一个非常熟悉的身影,出现在了徐佑的实验室之中。
是袁冬。
看见袁冬之后,徐佑下意识的说道:
“袁冬师兄,你来了?”
听到徐佑仍然叫自己师兄,袁冬连忙摆手道:
“夭寿啊!徐教授,现在我可是你的学生了啊,可千万别再这么叫了。”
听袁冬这么一说,徐佑才反应了过来。
确实,现在自己的身份是凝聚态物理实验组的教授,而袁冬则刚刚成为实验组的博士。
按照这样的关系来说,自己确实相当于是袁冬的老师。
不过,当一个称呼叫习惯之后,徐佑一时还是很难改过来的。
第256章 师生关系的互换
徐佑想了想说道:
“要不,咱俩各论各的?你叫我老师,我还叫你师兄?当然,我指的是没有外人的情况下。”
要是真当着袁冬的面,叫袁冬为“小袁”,徐佑还真有些叫不出口。
“可别啊,我袁冬何德何能,还敢当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的师兄啊。我今天来,就是帮徐老师你干活的,有什么任务,尽管吩咐吧。”
听袁冬这么一说,徐佑算是明白了。
原来袁冬就是乔森所说的,要辅助自己做科研的几个研究生之一啊。
徐佑还记得,在自己以高中生的身份,参与物竞国家集训队的训练时。
袁冬还是以硕士研究生的身份,作为自己的竞赛实验助教。
一晃,三年过去。
袁冬从曾经的硕士,变成了现在的博士。
而徐佑,则从之前的高中生,一跃成为了现在的大学教授。
短短的三年间,两人竟然完成了师生关系的互换。
现在想来,还是非常的不可思议。
这时,林诗过来看到袁冬,也认出了袁冬的身份。
“袁冬师兄。”
“哎呦,这不是林诗嘛。你怎么也来凝聚态物理实验室了?”
“我是来帮徐……徐老师做实验的。”
“这不巧了,我也是帮徐老师做实验的。这么说,我们以后就是亲师兄妹了?”
“嗯,是的。我以后会在凝聚态物理实验室直博,争取能够在三到四年内毕业。”
听到林诗的话,袁冬不禁心里一颤。
袁冬之前并没有选择直博或是硕博连读,只是在完成硕士学业后,正常读博士而已。
说起来,袁冬自己能否在三到四年内,完成博士的学业,都是一个未知数。
这要是搞不好的话,连和林诗的师兄妹关系,可能都要互换了啊。
想到这,袁冬突然感觉压力山大。
这届蓟大的学生,实力实在是太强了。
袁冬要是再不好好努力,真的要被这些曾经的学弟学妹们都给赶超了。
……
接下来的日子里,徐佑所负责的各个科研项目,都在有序的进行之中。
徐佑对每个科研项目,都作出了详细的计划安排,并为这些辅助自己做课题的学生,每人分配了对应的任务。
当然,最核心的工作,都是需要徐佑自己去做的。
每隔几天,徐佑都会和这些学生,碰一下实验的具体进度。
并根据得到的一些数据和现象,对之后的实验方案进行着微调。
在徐佑和这些学生的共同努力下。
学期期末的时候,每个项目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展。
这一天,魔都纺织公司的齐志亮,联系了徐佑,询问项目目前的进展程度。
收到消息后,徐佑如实将目前的实验进度告知了齐志亮。
经过一个阶段的研究工作后,虽然离完全解决材料原纤化问题,还有很大的距离。
但徐佑已经有了一些突破。
在对原纤化的测试方法中,徐佑针对以前测试方法的种种不足,研发出了一种新的测试方法。
可以更高效,更准确的进行材料的原纤化程度测试。
听到徐佑的这一成果,齐志亮感到非常惊喜,并表示近日要来蓟大一趟,与徐佑详谈此事。
其实在询问徐佑的课题进度之前,齐志亮并没有这么大的预期。
毕竟从齐志亮接触徐佑开始,到现在也才不到两个月的时间。
两个月的时间,想要在一个非常复杂的课题研究中,取得一定的突破,这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更别说,齐志亮也能猜到,除了这个课题之外,徐佑肯定还有很多其他的课题要做。
虽说徐佑还没有解决这种材料的原纤化问题。
但仅仅是优化材料原纤化的测试方法,也是意义很大的一项成果。
对于公司材料原纤化检测的工作,是有非常大的帮助的。
和第一次见徐佑一样,这一次,双方会面的地点,依然定在了蓟大。
到了会面的地点之后,齐志亮热情的和徐佑打着招呼。
“徐教授,这段时间辛苦了。”
“辛苦什么,都是我应该做的。齐总,我们直接进入正题吧。”
齐志亮也很想看看,徐佑到底研究出了一个什么样的材料原纤化测试方法出来。
“齐总,据我的了解,目前市面上对纤维材料原纤化程度的测试方法,主要有超声波震荡法、机械震荡法,以及湿磨损法这些吧。”
齐志亮点头道:“没错,主要的几种原纤化测试方法就是这些。其实我们行业中关于原纤化测试,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一般在国内,都是采用自行研制的湿摩擦测试装置,来测试材料的原纤化程度的。”
这是一种目前为止,相对来说比较便捷,成本也较低的检测方式。
当然,如果有更好的检测方式的话,齐志亮也希望,在原纤化的检测方法上,能够实现新的突破。
“齐总,在原纤化检测这块儿,我们提出一个新的方案,就是通过光源结构去检测。看,这个就是我们现在的新型检测仪器。不过目前为止,仪器看起来还比较简陋一些。当然,检测效果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顺着徐佑的手指看去,齐志亮看到了徐佑所说的,那个所谓的“新型检测仪器”。
说实话,当齐志亮看到这个装置的时候,心里是有些诧异和失望的。
因为这个检测装置,看起来实在是太不起眼了。
就好像是从某个机械装置上,拆卸下来的零件一般。
当然,既然是徐佑亲口所说的,齐志亮也不会有什么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