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之巅 第153章

作者:可乐要加糖

甚至乔森自己,也很难达到这样的程度。

另外,徐佑在姿态的拿捏上,也是做得恰到好处。

既不会显得高傲,也不会显得自卑。

完全可以用“不卑不亢”去形容。

接下来是时间,其他的几位教授,也陆续来到前面,讲解着自己的一些学术成果。

有的教授讲得确实非常精彩,也有的教授讲起来就比较沉闷。

但徐佑都在听取的过程中,收获了不少新的知识。

这样的学术交流,持续了一段日子。

大家对于徐佑的理论,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徐佑的材料学知识,也有了大幅的提升。

经过认真的商讨之后,项目开始进行规划。

每位教授需要负责的工作,陆续完成了分配。

大家将朝着各个可能发现新的高温超导体的方向去探索。

而徐佑,却没有被限定任何的某个方向。

对于寻找高温超导体,徐佑有一个独辟蹊径的思路。

回到自己的出租屋之后,徐佑开始了这个思路的准备。

通过这些天与各位专家的交流。

徐佑进一步的了解了各种材料的性质。

这样一来,徐佑便可以更好的通过软件,去模拟各种各样的材料了。

“如果能够利用软件建模去寻找超导体的话,那一定会是一个效率更高的方式。”

这样的想法,听起来可能有些匪夷所思。

但其实,在帮助徐佑合成新的金属原子簇时。

软件建模就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只要能够达到非常高的仿真度。

软件仿真模拟,便会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这些天来,徐佑对于自己的那套高温超导体理论,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通过这套理论,能够很好的帮助徐佑进行软件建模的工作。

在信息学的学科水平,达到信息学博士的水准之后。

徐佑对于软件建模的工作,也更加游刃有余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后。

徐佑已经可以做到,当输入元素的种类、每种原子的数量、原子间的结合方式等信息后,达到预测分子具备超导的概率这样的作用。

如果分子的超导概率极大,还可以预测物质的超导临界温度。

通过验证,徐佑的这套软件建模,整体上预测的准确率还是比较高的。

在这之后,徐佑继续扩大着数据量,通过各种物质的实际信息与预测信息相对比,修正误差,进一步的提升软件预测准确率。

看到准确率已经达到了99%以上,徐佑的心情十分的兴奋。

“果然,信息学在科研工作中的重要性确实太大了啊!”徐佑感叹道。

徐佑恨不得现在就送彭俊一副锦旗过去,以表示对彭俊的感谢。

这样一来,只要能够确定一种分子的分子式以及分子结构,那就可以先通过软件去预测超导,不必在一一的测量了。

对于超导物质的发现,绝对是革命性的一个成果。

但很快,徐佑也冷静了下来。

“虽然建模程序做出来了,但是,需要验证的数据量,确实是太大了。”

现在,摆在徐佑面前的,是一个排列组合问题。

每一次的模拟,徐佑需要在100多种化学元素中,抽取几种元素,并确定每个原子的数量,原子之间的结构方式等等信息。

这样一来,需要测量的物质种类,可以说是近乎无限的。

这样庞大的数据量,甚至比围棋中所有可能出现的棋局数量还要多得多。

连超级计算机,也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所有的计算。

“怪不得高温超导体那么难发现。如果不能确定高温超导体的范围,这真的比大海捞针还要困难。”

即使真的存在常压下的室温超导体,也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将其找到。

想到这,徐佑决定,还是要先将几个条件的范围缩小一下。

“先选取几种最有可能构成超导体的元素,将每种原子的数量限制在200个之内……”

像目前已知的常压下温度最高的超导体,就是Hg12Tl3Ba30Ca30Cu45O127这种奇怪的分子式。

徐佑大致估算了一下,在缩小条件范围之后,所有组合的可能性个数。

“数量还是太过庞大了。普通计算机肯定是无法完成计算的,看来又要用到超算了。”

徐佑估摸着,用这个方法去寻找新的高温超导体的话,光是用在超算电费上的支出,就绝对非常不菲了。

但相比之下,这应该是最快捷的一种方式了。

如果一种材料一种材料的去合成、测量的话。

不仅制备成本同样不低。

消耗的时间也是远远更多的。

想到这,徐佑找到乔森,和乔森说明了自己的这个新思路。

“利用软件仿真模拟,去预测超导体吗?还真是一个新颖的思路啊。”

而当乔森仔细的去查看徐佑的这套模型,并输入了一些物质去验证后。

发现徐佑的这个模型的预测准确率,确实是非常的高。

“真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成果啊!”

单单这样的一个软件模型,其价值都是很难估计的。

但通过与徐佑的进一步交流后,乔森也认识到了另外的一个问题。

“确实,所有可能出现的分子结构,数量实在是太过庞大了。想要一一去验证的话,时间肯定是不够的。”

“老师,我想先划定一个大概的范围,先选取几种最可能的元素进行验证。虽然这样的数据量也非常庞大,但利用到超算的话,还是可以完成计算的。”

第198章 从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

听着徐佑的话,乔森也点头表示肯定。

“没错,利用到超算的话,确实可以极大的提升计算效率。”

当今世界上,计算速度顶尖的超算,每秒钟的计算速度,是可以达到数以亿亿次的。

这样高效的计算效率,也正符合徐佑的需求。

这一次,徐佑也不需要再去求助王相武,来蹭到超算了。

毕竟这一次所需的电费,肯定不止上次那么简单。

以邢书平的能力,肯定是有用到超算的门路的。

乔森在和邢书平说了徐佑的想法后,邢书平再次邀请徐佑和乔森见面详谈。

到了邢书平的办公室,邢书平又是以好茶招待着徐佑和乔森。

“徐佑,不得不说,这真的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思路!能将软件建模应用到寻找超导体的工作中,真不知道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邢书平的神情非常激动。对于阅历如此丰富的邢书平来说,已经很少有事情会让邢书平这么激动了。

这个时候,邢书平真的有找到新的、临界温度更高的高温超导体的希望了。

“邢院士,在测试的过程中,软件模拟预测的准确率还是非常高的。但因为数据量过于庞大,我们还是希望能够用到超算来帮助计算。”

“嗯,这个没问题,我会帮助联系的。当然,在这之前我们需要针对超算,对于程序进行优化,并预估一下所需的时间和成本。只要方案是可行的,我们一定会尽最大的努力,去帮助你完成这个方案。”

在这之后,邢书平利用自己的关系,找到了超算中心的负责人,大家一起商议了一下使用超算进行计算的各种事宜。

徐佑这边还需要针对超算的系统,进行软件程序的优化。

而这对于现在的徐佑来说,也是在徐佑能力范围内的工作。

完成了软件在超算中的测试后,第一批的计算正式开始了。

虽然第一批只是选取了几个基本的元素,且每种原子的数量也限制得比较少。

但因为数据量依然很大,即使利用到超算去计算,仍需要较长的时间,耗费的电量也是极其巨大的。

当然,因为这个项目的特殊性,很多费用都被减免了下来。

而当收到计算之后的结果后。

徐佑、乔森、邢书平都是感到非常的震惊。

“竟然算出了几百种超导物质!”

这些被认为具有超导性能的物质,都是在软件模拟中,被预测能够超导的概率超过99.99%的物质。

如果软件的仿真度确实非常高的话。

这无疑会是一个震撼全世界的大新闻。

之前的时候,即使发现一种超导物质,都足以在顶刊上发表一篇论文了。

如果把这几百种超导物质,每一种都发一篇论文的话。

完全可以把好几期的《Nature》都给包下来。

当然,相比所有参与到计算中的,数以亿计的物质种类来说。

上一篇:双重入侵时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