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第964章

作者:兴霸天

这对母子雷厉风行,稍作收拾,马上出发。

而他们离开没多久,一阵阴气朝着这里飘了过来。

两个相貌颇有几分相似的女子,低声说着话,来到了外面。

走在前面的小倩,看似是走路,其实脚下也是没有接触地面的,做出如此姿态,只是为了安慰身后的小公主。

宁安公主则亦步亦趋地跟着,脸上就露出安心的表情,想要用手抓姐姐的袖子,却捞了个空,顿时又露出悲伤的神色。

两女一前一后来到屋子前,轻轻敲了敲门,走了进来后,小倩开心地道:“主人,我虽然还没想起什么,但跟她特别投缘,我觉得她真的是我的妹妹!”

宁安公主本来挺紧张的,看到李彦的相貌,不禁松了口气,这般模样的肯定不是坏人,而听到姐姐对这位的称呼,又满是怪异。

主人?

两人……不,姐姐已经是鬼了,和这位特别好看的道人,难道已经发生什么了么?

哇!

李彦其实也纠正过,他最讨厌主子奴才之类的称呼,自然也不喜欢别人这般称呼,但小倩胆小,叫主人让她更有安全感,叫公子都好像要被赶走的模样,也就由得去了。

此时眼见宁安公主眼神闪烁,眼珠子滴溜溜转来转去的模样,他温和地安抚道:“公主莫要害怕,我对你们姐妹绝无恶意,只是要调查出你姐姐的真正死因。”

宁安公主收敛话本小说里所看的情节,正色福了一礼:“道长大恩大德,无以为报,我也想出一份力,无论做什么,只要能保护姐姐不受伤,请尽管示下!”

这回换成小倩紧张起来,李彦见了道:“放心,不会涉险的,只是问几个问题。那日陈洪去见公主,公主寝宫内的锦盒飞出佛门宝杵,那个盒子是什么时候放入的?”

宁安公主脸色苍白起来:“就是四年之前,姐姐病逝之后!”

李彦问:“为何记得这般清楚?”

宁安公主缓缓地道:“我那时噩梦连连,每夜都梦到同一件事,不禁病倒了,服侍我的宫婢里面,有一位就在耳畔低语,只要将盒子放在寝宫内,就能镇邪驱鬼,我迷迷糊糊间就答应了。”

“后来寝宫内果然多了这个盒子,也真的不再做噩梦,可我一旦移开盒子,哪怕放入后院,当晚噩梦又会重回!”

“我期间也打开过,发现里面放着一根金色的短杵,确像宝物,只是又有种心惊胆战之感,隐隐觉得此物一直放在宫内,怕是不怀好意,果然前几日姐姐派出那位陈公公来,就被短杵伤了……”

李彦总结:“公主受到威胁,不得不将此宝放于宫中,想来防备的,就是你姐姐以鬼魂之身前来与你团聚。”

小倩怒了:“那个宫婢是谁?我找她去!”

宁安公主低声道:“我也想找的,可惜那时病重,昏昏沉沉,根本记不清模样了……”

看到妹妹至今回想起来,仍旧心有余悸的面庞,小倩眉目生煞,无意中流露出凤威来:“紫禁城内的奴婢,居然敢如此胆大妄为,定要彻查!”

李彦知道,根源还在嘉靖身上。

这位天子都不在紫禁城里住,跑去了西苑,被丢下的后宫,自然就不受重视,如宁安公主这种死了娘亲又死了姐姐,没人照看的公主,连太监和宫女都是敢欺负的。

当然,在宫内放下佛宝,背后肯定有人指使,经常入大内炼丹的陶仲文,嫌疑最大。

李彦继续问道:“你反复做到的那个噩梦,内容是什么,还有印象么?”

宁安公主蹙起眉头:“那梦古怪得很,大多记不得了,只记得一柄黄玉如意,对着天灵打下……”

李彦眉头扬起:“是你姐姐生前被御赐的黄玉如意?”

宁安公主低声道:“是的,每次都被吓醒,就像是姐姐要打我一般!”

李彦想了想道:“陈洪潜入万寿宫,想要将此宝取出,让你恢复记忆,却已经找不到了,本以为是被贪心的宦官偷盗出去,如今看来,此物或许也是关键……”

小倩气愤之后,又有些难过,敲敲脑袋:“可惜我至今还是想不起来生前的事情,不然就能让一切尽快水落石出了!”

“这不怪你,应是贼人的封印手段。”

李彦看向她的魂体,经过这几年的修炼,小倩从一个只知道写冥票的灵鬼,到了如今能统帅阴兵,入大内一探的强大鬼魂。

正常情况下,没有过奈何桥,喝下孟婆汤,是不会丢失生前记忆的,她现在更偏向于失忆,显然是人为造成。

小倩以前也害怕过恢复记忆后,这位主人就要赶她走了,宁愿不知道以前的过往,但现在发生此事关系到与陶仲文的争斗,又盼着恢复记忆,目光一动:“主人,能不能求助于无生老母啊?正是那位老母神降,才让我想起些事情来的!”

李彦早就考虑过这点,却予以否决:“借助无生老母的神力,破除对记忆的封印,不失为一条路子,却后患极大。”

“我对于那位罗教神祇并不信任,不能将你的记忆大事交托给她,万一动了什么手脚,我们实在难以防备!”

小倩对于无生老母印象还挺好,沐浴在那种光辉下让人下意识地怀念起母亲温柔的怀抱。

不过李彦不信任,她就不信任:“那我还是努力修炼,自己破除封印吧!”

李彦欣慰地点点头,又提醒道:“可以有的放矢,你是不是很久没有写过冥票了?”

小倩啊了一声:“是啊,我一直在百鬼夜行图里修炼,都没时间了……”

李彦探手虚抓,身后架子上的一个白玉匣飞到面前,里面是小倩心心念念的冥票,递了过去:“给。”

小倩赶忙接过,熟练地点了点,眉眼顿时洋溢出喜悦之色:“嘿嘿,我的钱!我的钱!”

别说她了,连恬静的宁安公主都好奇地凑过来,看着票子,眼神里亮晶晶的:“好多啊!”

李彦不单单是让这两姐妹盯着钱傻乐的:“陶仲文手中同样有冥票,妄图削去陆炳寿数,加以谋害,幸得杜九娘在幽冥地府相助,将这一次的危机化解,但我们也要未雨绸缪,防备下次攻势。”

小倩涌出了强烈的参与感:“请主人放心,交给我管账,绝对用最少的银子转化出最多的冥票,钱财方面,定不会输!”

第1138章 给嘉靖上网课

“陆炳怎么还没倒下……”

“是我的法咒出了错?”

“还是那位赵判官对于冥票的数目不满意?”

典真嗣看着最后一沓冥票,在钵盂内焚烧殆尽,再度让师弟去询问了陆府的动静后,眉宇间满是阴沉。

这些日子他按照师父传授的法咒,与阴司沟通,先是通过层层鬼差传递,最终成功与一位赵判官搭上了线。

地府有四大判官司:赏善司、罚恶司、查察司、阴律司,那赵判官只是查察司中一个小小的副职,并不是四大判官的级别。

但别看位置不算高,听说拿个殿主跟他换,都是不换的。

联络时对方正在吃面,地府还挺讲究,一口面条一口蒜,听到要削减陆炳六年寿数,也没说什么,就排出了十二颗大蒜。

每一颗,都对应一沓冥票。

典真嗣只好再去向陶仲文申请经费,总算填饱了对方的胃口,开始作法,期待陆炳那边的噩耗传出。

在他的判断中,在自己烧到第二沓冥票时,陆炳就应该病倒了,然后病情一天比一天重,在最后一沓冥票烧完,这位执掌锦衣卫和京师城防的大都督,药石无医,撒手人寰。

结果陆炳活蹦乱跳,依旧时不时找天师府的麻烦,而冥票的最后一沓已经烧了个干净……

“肯定是哪一环出了错,莫不是那赵判官拿了钱不办事?可恨啊!”

“好在师父那般疼爱我,是不会怪罪的!”

典真嗣自我安慰片刻,准备向陶仲文禀告这个坏消息了。

刚刚往石室走去,就见陶世恩步履匆匆,也快步而至,双方正好打了个照面。

“咦?这不是大师兄么?”

“呵!二师弟依旧这般悠闲?”

师兄弟对视一眼,表情都有些古怪。

在典真嗣眼中,陶世恩的相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脸颊微微凹陷,面容枯槁,偏偏双目晶亮,散发出一股择人而噬的凶光。

而在陶世恩眼中,典真嗣的相貌虽无变化,但原本天庭饱满的额头,隐隐有黑云罩顶,整个人弥漫着一股阴郁的死气。

原本陶世恩根本没有将这位小师弟放在眼里,但旧的嫡传弟子就剩下两人,新入门的又远远担当不起大任,他发现父亲还真的将许多事情交托过去,顿时生出了警惕心思,典真嗣也不再掩饰,双方的明争暗斗越来越明显。

直到此刻,看到对方的模样,心头都定了。

就这般德行,还想跟我争继承人之位?

两人得意洋洋地来到石室前行礼:“师父!”

石门开启,一只玉瓶飞了出来,陶世恩赶忙接过,倒出冰心丹,咕嘟一口吞服下去,神情才变得舒缓许多。

“用丹药压制,岂是长久之计?”

典真嗣暗暗冷笑,然后感到一束目光从石室里投到自己身上,知道那是陶仲文的询问,紧张地道:“徒儿有负师恩,那地府收了冥票,却失信于我,未曾终了陆炳的寿数……”

“跟地府来往,阳气岂能不损?”

陶世恩暗暗冷笑,充斥着幸灾乐祸,然后禀告道:“父亲,自从东岳庙后,那陶隐已经消失不见,孩儿近来在正一各道行走,方才又引动了一人劫数,他们慑于宝珠威仪,都老实了许多!”

石室内安静片刻,陶仲文的声音缓缓响起:“陆炳不死,多生事端,陛下也无触动,难受仙桃。”

典真嗣这才明白,要咒死陆炳,还有引发嘉靖的迫切,对于此前所献寿桃再度重视起来的缘由,咬了咬牙道:“请师父放心,徒儿一定再与地府判官联络,定将陆炳拿下!”

又一个锦盒从石室内飞出,里面装满了冥票,陶仲文淡然道:“省着些用。”

典真嗣接过,精神一振:“多谢师父!”

他就不信了,地府难不成就一个赵判官能办这事?

陶仲文再转向陶世恩:“孽子和蛇妖的气息确实远离,然李时珍和龙女并未退走,至今还在京师,你太掉以轻心了。”

陶世恩的面孔立刻狰狞起来:“请父亲放心,一旦寻到踪迹,孩儿定用佛宝,让他们劫数临头!”

陶仲文道:“不必去寻,宫中有报,陛下近来连连面见土地神祇,怕是很快按捺不住,要招李时珍入西苑,你好好等待机会便是。”

陶世恩精神大振:“是!”

“去吧,去吧,不要再令我失望……”

陶仲文的声音幽幽传出,石室大门缓缓关闭。

两人朝着石室拜了一拜,再对视一眼,眼神里透出的满是昂扬的斗志。

接下来,他们要好好证明一番,谁才是父亲最宠爱的儿子!

……

“土地神祇,请!”

西苑万寿宫中,伴随着悠扬的大乐奏响,嘉靖面带微笑,对着一位和蔼富态的老者举杯。

这位大明天子,坐在一张明黄色的长桌前,桌上器皿多玉质,数十名穿戴齐整的内侍位于两侧,捧着绘有金龙的朱漆盒,错落有致地上前拨食。

“陛下请!”

御膳宴请的老者,正是北京土地神。

相比起那惊鸿一现,又很快离去的龙神,这位土地老儿近来倒是多入宫中,陪这位俗世天子闲聊。

嘉靖心情愉悦,当时杭州土地神苏醒时,就曾动过南下的心思,但为了一位土地小神,兴师动众,确实不太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