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第763章

作者:兴霸天

王寅其实在他拿到信件时,就有了不好的预感。

因为如果王庆谋划了这一切,他们绝不会在最后关头让圣公的书信搅局,果不其然是针对自己来的。

可即便有几分猜测,一直在等待方腊消息的他,听到这句话入耳,也如晴天霹雳一般:“入狱?”

四周的百姓分开,以异样的眼神看向这位真正守城的勇士,王庆则叹息着道:“阳平兄,对不住了,这是圣公的命令,我等作臣子的,只能遵行……来人啊,将之拿下!”

王寅知道自己此时应该隐忍,毕竟下狱还不是问斩,仍有机会,偏偏他实在忍不住,双目泣血,仰天长叹:“只恨我等心血,为他人作嫁衣裳!为他人作嫁衣裳!”

方杰挠了挠脑袋:“这是何意?”

玉叶公主这些日子越来越不喜欢这个同乡,摆了摆手敷衍道:“押他下去,好好对待,这或许只是一场误会,本公主相信大王尚书是忠臣!”

相比起这两位的明智之举,王庆的眼神深处则满是讥诮,直接举步迈出。

他这一动,众皆云从。

首先是衙门的官员,然后是乡绅富户,最后是江陵百姓。

在越来越多人的簇拥之下,王庆龙行虎步,往城外而去,声势极为壮观。

“真是一场好戏!”

下方并不知道,半空之中,也有两人负手而立,李彦位于鹰身上,乔道清则是架着罗真人赐的祥云,俯瞰这一幕。

乔道清冷笑:“此人就是明尊教推举出来的新头领了?”

李彦则看着江陵府上那团在雾气中穿梭,并未完全凝固出龙形的气数,发出无声的悲鸣,散出一半,隐隐朝着王庆那边而去,颔首道:“不错,当真是处心积虑啊!一旦和议完成,此人的气数虽不见龙行,但已有蛇势,代表着成为了世间乱局中的一位首领,拥有了逐鹿天下的门槛,而且还会不断壮大。”

乔道眉头扬起:“天枢之力玄妙非常,阁下竟能观测得如此清晰,具体怎么说?”

李彦道:“王庆根基未稳,但他依托方腊而存,又在这个敏感的时机崛起,对于宋廷而言,相比起方腊贼子,肯定是偏向这个出身汴京富户,手上又没有沾过宋军鲜血的人。”

“在宋廷的相助之下,王庆自然有资格吞噬掉方腊的基业,甚至加以壮大,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到那个时候,方腊辛辛苦苦养成的气数,全部被其所夺,确实是为他人作嫁衣裳了……”

其实如果不从气数上考虑,这就是一个起义军内斗的过程,隋末时期,李密和翟让也是一例,李密和王庆还都是军师出身。

当然王庆所为更加复杂些,在阴谋诡计方面,不得不说明尊教是相当老道,李彦觉得挺有意思:“我初来江陵府时,还认为方腊气数未尽,没想到经过短短一段时间的谋划,竟有了如此变化,也算是开了眼界。”

乔道清不屑地道:“这等争斗,又有何意义?燕军南下,都是摧枯拉朽!”

李彦并不这么认为:“燕王真正统一天下,唯一的困难,也是最强的对手,正是东北的女真,其他的势力固然造不成巨大的威胁,但也有学习之处,不妨多看一看,增强见闻……”

“走吧!他们准备正式议和,也该给明尊一个惊喜了!”

……

“没想到王庆居然真的成功上位,此人亦是强敌,万万不可小觑!”

眼见江陵府城门开启,王庆带队策马而出,宋江有些欣喜,但更多的还是惊讶和忌惮,对着左右道。

王英是方杰和玉叶公主所害,众兄弟对于王庆倒是没什么必杀之意,只是对于这种夺权的行径十分瞧不起:“阴谋之辈,又有何惧,将来只要真相大白,必然身败名裂!”

“没那么简单啊……”

宋江想到那些纸上消失的字,轻轻摇了摇头:“走吧,江陵之战也该结束了,双方议和,以抗燕贼!”

说罢,他带着一群亲卫,迎了上去。

正如接下来即将顺利进行的结盟仪式一样,会面也很顺利。

王庆这边,手上沾了最多宋军血的王寅入狱,方杰更是被留在城内,带着的亲信,都是没有与宋军正面搏杀过的。

宋江这边,杀了最多方军士卒的大小李逵同样没有跟随,穆弘和穆春位于身侧保护。

“王尚书!”

“宋将军!”

双方到了面前后,却是微微一笑,亲热地好似要把臂同游。

但他们的臂还没把在一起,猛然间汗毛倒竖,一股难以言喻的恐惧感弥漫心头。

“不好!”

王庆别看一直未上前线,实则武艺高强,气血旺盛,宋江则是久经战场,警惕性极强,身边的穆家兄弟也没有松懈。

但统统没用。

那道从天而降的身影如入无人之境,探手一抓,双方的首领就擒于左右手,如拎小鸡子般提溜起来,穆弘、穆春以及保护的亲卫,则统统如遭雷击,跌退开去。

“放下姑父!!”“放下哥哥!!”

后方的方杰和李逵狂冲过来,哪里赶得上,只能看着那潇洒远去的身影,听到威严的声音传遍四方:

“明尊!你的人,我又收下了!”

第895章 “佐命”:我的本职其实是一名神探!

“出现了么?”

“没有,此人当真是藏得比老鼠还要深……”

乔道清手中浮现出一团幻法符咒,正是之前从宋江身上摄取到的,有了此物在,只要明尊接近百丈之内,就能锁定其下落。

然而无论是这些时日的守株待兔,还是刚刚李彦一人擒拿两位首领,宣扬四方,再奔行离去的过程中,符咒都安安静静,毫无反应。

这场议和,不仅是宋廷和反贼的罢手,还代表着王庆可以窃夺方腊近半气数,成为又一位龙蛇起陆的参与者。

如此关键的时刻,明尊不在王庆的百丈范围内不说,居然还没有半分追击的意思,乔道清当真是服了对方的龟缩能力。

等到抵达汉江边上,他降下祥云,看着被李彦放在地上,昏迷过去的宋江与王庆,又啧啧称奇:“这两人也是天枢运数之人,居然能被轻易擒拿,阁下的手段确实出神入化!”

李彦道:“因为我没想害他们性命,只要不生杀意,天枢运数是不会激发的。”

天枢运数是道家对于气数的称呼,确实起得很恰当,因为气数代表着冥冥之中的庇护力量,是欺骗不了的,如果生出一丝半点的杀意,再加上双方巨大的实力差距,立刻就会激发。

但李彦是真的没准备杀人,他在大部分时间里是不生杀心的,因为直接杀人往往是处理问题最简单的办法,而不是最有效的办法。

他喜欢挑战最优,再加上本身从不仗势欺人,才会这般淡然。

乔道清不知细节,却也颇为佩服:“阁下为燕王争龙,却能对于其他的龙蛇半分不生杀意,这番超然的心境,当真是了得!”

李彦道:“过奖……既然醒了,何必再装呢?”

宋江和王庆睁开眼睛,从地上缓缓爬了起来,整理着衣袍,观察着环境,心沉了下去。

他们意识到,自己恐怕已经从江陵来到了襄汉,不远处的一座雄城,正是燕军占据的襄阳城,而眼前这位宽袍大袖,面具遮面的强者,能在一群实力高强的亲卫里探囊取物,普天之下最符合这等特征的,唯有“佐命”。

面对宋廷最忌惮也最痛恨的大逆,宋江保持沉默,王庆直接行礼:“拜见‘佐命’前辈!”

李彦淡然道:“我与明尊邪教的关系,你可清楚?”

王庆目光剧烈闪烁了几下,他刚刚当家做主就被掳走,可谓乐极生悲,最悲惨的是,对方还是与明尊教有深仇大恨之人,换成旁人肯定否定,但他深吸一口气道:“清楚!明尊提过前辈的威名,语气里满是痛恨与敬畏!”

宋江猛然瞪大眼睛,他们准备将方腊除去,扶持王庆,结果直接扶持了一个明尊教徒?

李彦对于他语气里的那丝阿谀则不置可否:“你在明尊教内任何职?”

王庆低声道:“明尊许诺,别的护法谦让,我日后可接替智慧主教之位……”

“别的护法都已身亡,确实挺谦让。”

李彦眉头微挑,虽然表情有面具遮挡,但声音里的稍稍起伏还是传达了出去:“至于智慧主教,这倒是缘分,前两任智慧主教都是因我而死。”

少东家和他母亲,就是明尊教上一任智慧主教和上上任智慧主教,这不巧了么?

王庆闻言脸色终于惨变,在生死间的大恐惧下,双腿都发软了,颤声道:“前辈……我虽为明尊教徒,却是因为我母带入教内,我从未做过坏事,明尊让我潜伏,也不让我为恶……”

李彦微微摇头:“这并无意义,相信你也清楚明尊教的教规,入了此教就要广大信仰,明尊这般培养,也是要扶持你上位,然后为大恶,付出越多,自然期待越大的回报。”

王庆语调上扬:“我可以不遵明尊所言!”

李彦道:“你自身的气数没有进献给明王,说明信仰并不虔诚,内心深处早有这般想法,这也是我愿意与你说话的缘由,若真是那般执迷不悟的,你根本醒不过来。”

王庆闻言噗通一声跪了下去:“请前辈助我,我早早就想脱离明尊教了!”

李彦淡然道:“你想清楚,在我面前,若敢有一句虚言,后果自负。”

王庆被那眼神一看,不禁通体发寒,涩声道:“我确实不信明王,但明尊教信徒众多,可以为我助臂,又舍不得脱离教派……”

乔道清原本一直旁观,听到这里冷哼道:“既想要明尊教的好处,又不希望受其所控,天底下哪有这般好事?”

李彦知道这才是真话,鱼与熊掌兼得,本就是人性的弱点,说得直白些就是我全都要:“不用舍不得,明尊教即将消亡,说一说明尊。”

王庆稳了稳心神,开口道:“明尊到底是谁,我实在不知,此人近几年与我接触过不少次,但我连其是男是女,是老是少都无法分辨,更别提长相特征了……”

乔道清脸色有些难看,如果明尊就一直藏着不出现,王庆和宋江这两位被其接触的议和首领也不理会,那该如何是好?

李彦对此不以为意,他本来就没指望直接从王庆的口中得知对方的相貌,而紧接着王庆又道:“不过却有一点较有把握,此人地位肯定不低,极有可能是官宦之人。”

在个人细节方面掩饰得再到位,谈吐见识也会暴露出不少细节,何况王庆本来就是汴京富户出身,在四大寇里面是出身最好,见识最广的,如今又成为方腊的左膀右臂,这方面的判断,是可以当成一条线索的。

李彦道:“此人出现的间隔呢?尤其是近来你们谋取方腊基业时,在你需要的时候,明尊会立刻出现,还是在每日某个固定的时间段出现?”

王庆暗暗心惊,这位传奇大逆怎么像是昔年汴京的冷面判官,话语间有股一针见血的洞察感,愈发不敢隐瞒:“确实是固定时间出现,一般都在戌时之后,恐是白日不便现身。”

李彦道:“可有例外?”

王庆想了想,侧目看了眼宋江:“前些时日,方杰杀了王英,阻碍到了我们原定的和议计划,明尊破例了一次,那回在戌时之前,太阳刚刚落山的时候,明尊就现身传话,也正是那次他许诺我为楚王,取方腊而代之,让荆湖真正成为我教的地盘……”

宋江一直默不作声,听到这里脸颊肌肉抽了抽,露出悲伤之色。

李彦却觉得王英好死,若不是这些人目前收敛了本性,而且他的化身南北奔走,时间安排得相当紧凑,说不定他都会出手除去这等淫辱妇人的贼子。

而如今王英的阴沟里翻船,还提供了最后的贡献,王庆反复回忆了细节,将双方的接触原原本本地描述了一遍。

乔道清和宋江凝神细听,都觉得里面毫无线索,唯独李彦听了后问道:“明尊许诺你为楚王殿下,方腊准备称王建制时,国号就为楚,明尊教现在助你窃据方腊的势力,为何不变一个呢?”

王庆愣了愣:“这……这我不知道啊,也许是担心方腊的残余势力作乱?”

李彦道:“如果担心残余作乱,就更要与方腊撇清联系,不该取个相同的王号,让他的部下们籍此回忆起那位圣公。”

王庆不由地点了点头,觉得很有道理,然后若有所思起来:“照这么说来,确实有些古怪,这楚王之号,一开始也是明尊撺掇方腊选择的。”

“方腊原本想以梁为号,但明尊让我进言,以当年大楚雄踞南方,虽为秦所灭,但又有西楚霸王项羽为由,让他以此为王号,割据南方。”

“方腊权衡之后,认为楚王确实比起梁王威风,才定了此称。”

李彦目光动了动。

之前他正式称王时也提过,王号和国号都不是乱取的,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往往为后世所用,其中强大的北方政权得到青睐,南方则是偏居一隅,不得正统的蛮夷,比如楚、吴、越。

其中楚国确实是战国时期实力一度最强的,后世使用的次数却最少,只有五代十国时期马殷的楚国以其为国号,原因较为复杂,有一说是因为楚国命运悲惨,“楚”成为了凄惨的代名词,再加上相比起东边的“吴”和西边的“蜀”更容易割据,中间的楚就无人为津了。

上一篇:这个皇帝太刚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