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第448章

作者:兴霸天

他的杆身猛然一顿,一股寒芒流转,本就是蜡白的长杆,仿佛镀上了一层清冷的光辉,劲风大振。

年轻人的应对,却是猛然一个虎扑,一杆抽下。

他这招没有任何变化,划出一道弧线,以不可思议的速度抽了过去。

就听啪的一声,杆头和杆头撞在了一起,饶是白蜡杆柔而不折,杆身可极限弯曲而不劈裂,也被打得木屑飞扬,向四处迸溅。

中年大汉抽身而退,语气里有着诧异:“这一枪大巧若拙,你是早有想法,还是随机应变,破了冷月式?”

年轻人道:“随机应变吧,也是切磋兵器,如果用家传宝枪,就用不得这等招数了。”

中年大汉为了不让儿子骄傲,脸色恢复平静:“你已有了为父七分真传,可以学寒星冷月枪了。”

年轻人道:“我还要再打好基础,不急于一时。”

中年大汉凝视着这个神采焕发间又不显张扬的儿子,终于忍不住露出笑意:“禁军那些惰物,若能有你几分勤恳,我就省心多了!”

“那恐怕是不可能了……”

李彦心中失笑。

眼前这位中年大汉名林元景,字叔和,在东京开封任提辖官,正是他这个新世界的父亲。

提辖是宋朝独有的官职,直接翻译过来就是“管领”,文武都有。

最普遍的是一路或一州中所置的武官,提辖兵甲盗贼公事,负责军队训练和缉捕盗贼等日常治安,品阶在从七品到六品之间,鲁智深在老种经略相公下,就是当这样的提辖官。

另外一种,是督催检查纲运的提辖官,正是老倒霉蛋杨志,干最重的活,挨最毒的骂,“量你是个遭死的军人,相公可怜,抬举你做个提辖,比得芥菜子大小的官职,直得地逞能”。

第三种就不一样了,是文官,榷货务都茶场(掌管茶、盐专卖),杂买务杂卖场(掌管宫廷、官府所需杂物)、文思院(供应宫廷的珍巧器物)、左库(储金银钱帛),都设有提辖官,合称“四提辖”,肥差啊。

最后一种则是北宋末年,为了应付越来越严重的财政危机,官府在各地寻找矿产,开采铸钱,设立的五路坑冶提辖措置专司,讲白了就是铸钱官,数目最多,鱼龙混杂,口号是不要谈什么大宋富裕,只想搞钱。

林元景是第一种最正经的提辖官,正七品,别看品级不低,权势却很小。

宋朝官员的差遣是最重要的,属于官多阙少,经常四五个官员争一个位置,七品提辖官听起来不错,其实负责训练教阅,就相当于禁军的一位教头。

想必也有人艰难地猜到了,李彦新世界的身份,正是将来子承父业,成为京城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的林冲。

此时父子俩人切磋完毕,林元景正好想到了公务:“你及冠后,等为父请一位先生,为你取个表字,也该入公职,谋一个右班殿直的出身了。”

右班殿直是正九品,林家谈不上武官世家,但也三代居于汴京为官,以儿子的武艺,加上如今官品泛滥,弄一个九品官身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李彦道:“父亲,我近来枪法有所心得,不想被杂务所扰……”

听到杂务一词,林元景眉头顿时扬起,但紧接着就听儿子接着道:“我就算成了右班殿直,也得不到派遣,倒不如学好了武艺,有了本事,走遍天下也不怕,若是无能,怕是寸步也难行。”

林元景脸色舒缓,眼神却又黯淡了一瞬,缓缓地道:“你有此志向,自是好的,但官场之中,却非你所想这般简单……也罢,你好好练枪吧,不可松懈!”

李彦抱拳:“是!”

林元景终究是感到欣慰地离去,李彦对于家庭氛围也挺满意。

他来到这个新世界后,适应得很快。

从现代来到古代,难受了好久,从唐朝来到宋朝,就好接受多了。

何况林冲和李元芳一样,都是一等一的强人,他在基础上拔高一丁点,并不太显眼。

现在该适应的,就变成身边人了。

眨眼间将家传绝学吃透,会不会不太好?

这不是他骄傲,毕竟面板上就是这样写的——

【本尊:李彦】

【历世:林冲】

【颜值:10(英姿勃勃)】

【体质:30(习武奇才,诸般武艺,一学就会,一会就精)】

【智慧:15(智计过人,灵慧平平)】

【家世:13(汴京户口,赢在了人生的起跑线上,世代武人,输在了官场的起跑线上)/??(天雄星)】

【运道:22(你的娘子出门不用担心遇险,前提是你要有娘子)】

【本世界凡人最高属性50点,仙神最高属性未知】

【天赋(10/16):真武圣体、异界来客(未使用)、明明是强者却依旧谨慎(储备属性点0)、神奇宝贝大师(灵宠沉睡3)、见习死神(未生效)、背刺达人、不斩无名、芳心纵火犯、废话文学、心有灵犀】

【经历事件:无】

【名望:默默无闻(汴京),默默无闻(大宋),默默无闻(位面)】

【自由属性点:无】

【成就点:无】

……

如果选择灵魂穿梭,肯定不是这样的属性,现在虽然成就点归零,初始面板就相当高了。

其他吐槽暂时不说,单从颜值来看,李彦与原著是有区别的,林冲外号豹子头,其实酷似张飞,豹头环眼,燕颔虎须,身高八尺,虎背熊腰。

只可惜如此威猛的形貌下,却是一颗一再忍让的性子,凡事都想着退一步海阔天空,然后就退到家破人亡了。

当然,林冲不退其实也没用。

比如武松,对待仇人从不手软,没有那些憋屈隐忍,而且也不是一味莽撞,结果还不是血溅鸳鸯楼?

再和鲁智深对比,后来有人总结,林冲遇事退一步,鲁智深遇事进一步,武松遇事进退得宜,但这三种人都被逼到无路可走。

世道如此,徒叹奈何。

单看现在的皇帝。

历史上唐初的圣人,是李世民、李治、武则天。

如今将迎来的官家,是宋徽宗、宋钦宗、宋高宗……

哦对了,宋的皇帝被称为官家,这是众所周知,而圣人,则变成了对皇后的称呼。

一个称呼的变化,蓦然就有种沧海桑田之感。

而上个世界的678年,变为了如今的1100年。

也确实是沧海桑田了。

李彦收敛了心思,从边上取了一杆青竹枪,演练起三十六式林家枪。

渐渐的,三十六式去糟存精,浓缩成十八式。

再化繁为简,变为九式。

到了这里,李彦的动作终于慢了下来,仔细琢磨之后,开始不断锤炼一招。

家仆们起初不解,不太明白少郎为什么这么练枪,但渐渐的目光又被吸引上去,觉得那简简单单的动作中好似蕴含着无穷无尽的魅力,都移不开眼睛。

倏然间,李彦停下,单臂一摆,长枪抛出,远隔二十步,唰的一下飞回武器架上,不仅严丝合缝,木架连晃都没晃一下。

他在四周叹为观止的注目下来到场边,最机灵的家仆想要递过手巾,却发现自己看得头上都冒汗了,这位少郎浑身上下反倒清清爽爽,不禁道:“二郎真是好威风!”

林冲在家中排行第二,称二郎,如果排行老大,也不用担心跟武大郎那个混在一起,因为他现在很年轻。

宋元时期的年轻男性排行第一的,俗称是“小乙哥”,比如浪子燕青,被称为“小乙哥”不是特殊的待遇,而是就该这么叫他。

相比起来,李彦还是觉得二郎听得顺耳些。

看着这个最机灵的家仆,他也笑了笑:“林三啊,我这几日只顾着练功,还没有好好逛一逛汴京城,你陪我去吧。”

林三是家生子,赐姓为林,服侍林家几代人了,闻言有些不解:“二郎,我们就在京中长大啊……”

李彦悠然道:“新帝登基,大宋的明天想必会更好,岂能不好好看一看呢……走吧!”

第486章 到达北宋最富城——汴京!

要出门也不容易,李彦从练武场来到内宅,开始在林三的服侍下穿衣。

林家无疑是小康之家,后来林冲用一千贯买了一柄险些要了自己命的宝刀,这一千贯对应到后世值多少呢?

上个世界的唐初时期,还没有经历过安史之乱的大贬值,一文钱的购买力勉强相当于后世两块钱人民币,而宋朝的物价由于具体记载的差异很大,众说纷纭的地方比较多,后世估计,一文钱的购买力,大约在三毛钱到一块钱的区间内徘徊。

按照七毛钱算,宋朝七百七十文为一贯钱,一千贯就是七十七万文,约合后世五十四万人民币。

这真的不少了,宋朝重文抑武,但武官的工资福利一点也不比文官少,有的甚至更多,只是精神上往往受欺压。

所以当林三打开衣柜,李彦往里面看了看,发现自己的衣服相当多,令他皱眉的是:“怎么连士大夫的帽衫和凉衫都有?”

帽衫是北宋士大夫交际时的穿戴,由乌纱帽、皂罗衫、角带等组成,凉衫是北宋中期汴京的士大夫们,为方便骑马出行而创制的服装,蒙在朝服外,防灰防尘,维持仪态。

林三低声道:“这些是阿郎为二郎准备的。”

李彦明白了:“父亲也是想我参加科举啊,倒也不奇怪……”

林元景心中是盼着儿子能考科举的,毕竟宋朝是全民科举,连商人之子都可以参加,武官子弟自然也能参加,只是往往拉低录取率,让进士看起来更有含金量罢了。

李彦对改革科举感兴趣,对自己考科举不感兴趣,视线从士大夫的款式上移开:“取一件合身的白袍。”

袍,是宋朝男子最为普遍的服装,有官品者服皂袍,无官但生活条件较好者穿白袍,庶人布袍,有时候也有变化。

李彦一向是什么身份地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既不会逾越,也不会穿得破落,故意招惹麻烦。

林三选了身白袍,又挑了抹额,系在额头上,再选革带。

古代的达官显贵们,往往用腰带来彰显身份,区分男性的社会地位。

这点宋朝分得挺细,腰带上缀以各种饰品,三品以上配玉;四品配金;五品六品配银涂金;七品和内职武官配银;八品九品配乌银;流外官员、工商、士人、普通老百姓配铁、角。

林三看着腰带上的角饰,有些感慨:“二郎,待你有了九品官身,就能配乌银腰带了!”

李彦笑笑,不答话。

整理完仪表后,他带着林三,走出家宅。

林家住在汴京内城,内城最为繁华的地带,无疑是位于开封府中心的大相国寺,这倒不是完全因为百姓崇佛,而是因为那里是一个巨大的贸易市场,各种杂货,应有尽有。

李彦却没有往大相国寺去,而是来到汴京的御街。

从宣德门到南熏门,一条长达十里,宽达二百二十步的御街。

他带着林三,汇入人群中。

唐朝的长安,给人的第一感觉是,工整。

上一篇:这个皇帝太刚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