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第441章

作者:兴霸天

贞观殿前的阶前,李义琰近乎是一路小跑般冲了上来。

跟在后面不远的裴思简,步伐明显有些蹒跚,很失态地喘了几口粗气,苦笑道:“请李公等一等,我不如李公这般老当益壮啊!”

李义琰露出歉然之色,大声道:“是老夫焦急了,可这次太后祸国,恐将大乱!”

绝非危言耸听,此时殿外聚了不少臣子,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两批。

韦承庆、韦玄贞、许景等人站在人数较多的那批中,个个趾高气昂,摩拳擦掌,还有不少禁军站在不远处,遥相呼应。

禁军里面本来就有大量的士族子弟,自然也有着政治立场,此时他们的选择不言而喻。

另一边人数相对较少的臣子则愁容满面,就算见到李义琰和裴思简赶到,精神上也没有多么振奋。

这倒不是说武后在朝堂上的支持者,一跃反超敌视的臣子,而是许多人都还没有收到消息,或者嗅到大难将起,先安置家人,再迟疑着是不是进宫。

比如原本的五位辅政大臣,江南出身的来恒早已罢相,最为坚定的反天后党郝处俊年初就病倒,面临关键时刻郑仁通则有些徘徊不定,宰相就只来了两位,这其实就很能说明问题。

能义无反顾赶到的,都是对李弘忠心耿耿的臣子。

于是乎,武后的支持者们,听到刚刚李义琰的祸国评价,立刻怒目而视,韦承庆和许景更是迈出一步,争先恐后地呵斥:“你敢对太后不敬?”

李义琰是何等刚强的脾气,立刻呵斥回去:“太后祸国绝非一次,老夫就说了,你们待如何……”

双方对骂起来,裴思简却拉住他低声道:“忍耐!忍耐!如果陛下真的病重,连基本的沟通都不能做了,那太后出面,于情于理都是应该的,先帝就有遗诏示下,李公一定要暂时忍耐!”

李义琰想到先帝留下的遗诏,不禁顿足道:“糊涂啊!”

李治原本准备“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取皇后进止”,就是怕类似的情况发生,臣子趁机侵夺皇权,后来又担心武后私心过重,于是增加了李元芳的名字,采取一种两人互相制衡的方式。

但如今李元芳未归,圣人一旦出事,就被武后钻了空子,宰相权力再大,但真的没信心能压制武后。

两位老者齐齐叹了口气,倒是没有考虑过圣人的身体到底如何。

因为他们也挺了解武后的,既然对方敢发动政变,那就意味着……

一道身影从贞观殿内走了出来。

步子迈得很大,身子走得很稳。

于是走出了一股虎虎生风,雄赳赳气昂昂的感觉,就像是将军阅兵,威风凛凛。

由于殿宇较高,立于阶下的臣子,首先看到的是靴子,然后再往上,那身熟悉的帝王袍服印入眼帘,不禁一怔,不敢置信地再往上看,彻底呆住。

那是一种呆若木鸡,完全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甚至有人情不自禁地揉了揉。

圣人?

这是圣人!

这是圣人!!

由不得他们不信了,因为紧接着,皇后裴氏抱着太子李瑞,来到了边上,而李弘欣赏着群臣的目光,眼神里露出一丝玩味,更是开口道:“诸位怎么不行礼啊?”

恢复较快的是李义琰、裴思简一方的忠臣,他们大喜过望,平日行礼本不需要跪下,此时全部拜伏在地:“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几乎是登基大典时的礼节了,平日里根本不会这般夸张,而曾经登基时,李弘拖着体虚的身体缓步而行,所谓万岁怎么听都有些讽刺,此时依旧不可能万岁,却莫名的有种名副其实。

因为他的精气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实际上,短短一年不到的时间,哪怕山珍海味供应炼精化气,李弘毕竟基础太差,又没有实战经验,是无法一跃练成高手的,但他腰不酸了,腿不疼了,走路也有劲了,那股朝气蓬勃的感觉,终于有了二十多岁该有的模样。

这很重要。

甚至太重要了!

李弘对着忠臣们露出一如既往的温和笑容,手掌抬了抬:“免礼!”

然后他向着武后党羽走去。

大踏步地逼了过去。

杨再威握紧拳头,然而担心是多余的,最先跪下的,是不远处那群原本心怀鬼胎的禁军。

是的,他们手中拿着兵器,但又能怎么样呢?

正如高太监虽然背叛了武后,都不敢对武后直接下手,臣民对皇帝有种发自内心的敬畏之情,难道禁军拿着武器,就敢砍向李弘,亲手弑君吗?

不,他们万万不敢,甚至于看着这个圣人,生出一股发自内心的战栗感!

别说他们,在场哪个不是心潮澎湃,就连贾思博注视这位唐皇,都是满脸激动。

紧接着是愿向武后效忠的臣子。

“噗通——”

勤王官员们似约好了般,齐刷刷地跪下,直至五体投地。

为什么敢奉太后的诏书入宫?

原因很简单,他们认为李弘就算没咽气,也是倒在榻上说不出话了。

结果早已经习惯了先帝李治和原本的李弘那一脉相承的有气无力,此时却要直面一个生龙活虎的圣人,那股巨大的反差感,瞬间击破了所有武后党羽的心理防线。

许景哭爹喊娘,声音撕心裂肺:“圣人饶恕!圣人饶恕!我等是受小人蒙蔽!小人蒙蔽啊!”

韦承庆双腿一软,眼神充满绝望,脑海中只有一个念头:“不愧是先帝和武后之子……真够阴的!”

韦玄贞则想到了嫁给李显的韦氏,悔恨到想要自尽:“我害了女儿!我害了女儿啊!”

无论是哭天抢地拼命求饶的,还是面如死灰瑟瑟发抖的,李弘的态度都异常的冷漠,毫不拖泥带水地大手一挥:“统统拿下,听候发落!”

另一批禁军赶到,押下一群如烂泥般的逆党。

雷霆万钧!

一场原本足以酿成剧变的勤王,就因为李弘的出面,被不费吹灰之力的镇压下去,这不仅是皇权的威望,还因为时机的巧妙。

看着这位负手而立,似乎能镇压一切不平的圣人,群臣再度拜下,嘶声高呼,以表达心中的敬畏之情:“圣人神威!圣人神威!!”

紫微宫虽然不如大明宫那么大,但前后距离还是很远的,那边的山呼海啸落于后方只能听到声响,却无法分辨出具体说了什么。

但杨思俭已经下意识地停下脚步,等到他收买的内侍一路连滚带爬地跑过来通知时,只说了一句话,他的脸色就变得难看至极:“圣人安康,勤王的臣子全部被拿下!”

杨思俭浑身颤抖起来:“不可能?这怎么可能?”

武后同样露出不可思议之色:“陛下的身体如何,本宫还不知道么?怎会如此?”

不过她又突然想到,自从李元芳从新罗回归后,圣人就开始藏于御幄内,故意营造出自己病重的假象,然后大力推行新政。

武后猛然醒悟过来:“看来这一切都是他与李元芳早有预谋!不愧是我的儿子,隐忍一载,将本宫最后的人手一网打尽,彻底打入万劫不复之地啊!”

这番话武后没有说出口,眼神闪动着,脚步往后缓缓移去。

然而杨思俭立于原地,突然嘶声道:“你休想走!我们回去!回长生院!”

武后瞳孔收缩,但眼见着围上来的内侍要推推搡搡,为了维持仪态,只能举步往后宫而去。

等回到院内,她做出最后的努力,苦笑道:“那边都在庆贺圣人龙体的恢复,完全没人来救本宫么?杨思俭,你发现了没有,本宫的处境与你是一样的啊!”

“你如果拉着本宫一起去死,最高兴的莫过于李元芳……还有圣人!”

“想象一下他们庆贺大获全胜时的笑容,你就甘心吗?”

这番话极具诱惑性,但杨思俭一言不发,对内侍摆了摆手,在武后脸色惨变的注视下,一堆火把被抱了过来。

杨思俭从中捡起一根,慢吞吞地点燃,然后举起在面前。

升腾的火焰将两人隔开,将彼此的脸都印得一片扭曲狰狞,好似从地狱里爬出的恶鬼。

突然间,不俗的相貌重新回到两人脸上。

因为火把被决然地抛了出去。

“蓬!!”

第478章 【问苍生】结案

“长生院烧起来了?”

高太监凝视着不远处的太后住所,瞳孔中印出升腾的火焰。

那片宫婢们精心打理的花园,率先燃起了大火,凋零的花瓣在热浪下旋动着,一并朝着殿宇吞没过去。

高太监并不知道武后与杨思俭的具体联系,也不关心院内到底发生了怎样的恩怨纠葛,此时此刻的心中,只有一股如释重负。

再也不用每日战战兢兢,担心被利用,担心被抛弃,担心连这残缺卑贱的生命都无法维持了……

在这个时刻,他这个太监,反倒可以挺起胸膛,大声地说一句:“太后,你终于恶有恶报!”

不过很快高太监就躲到一旁。

因为大批人从前殿快步而来,为首的正是威风凛凛的圣人李弘。

他看着长生院内燃起的大火,脸色变了:“娘娘!”

李弘在解决了依附于武后的逆党后,立刻往后宫赶来。

不仅要抓住那个曾经任他老师,令他万般愧疚,如今又如疯似魔的凶手杨思俭,还要救出被挟持的武后。

李弘的心中也有过迟疑。

如果放任杨思俭行凶,就能一了百了,彻底解决那道盘踞在头顶的阴影。

但经过短暂的犹豫后,这位圣人还是来了。

或许武后在争权夺利的过程中,母子亲情早已淡忘,可李弘仍旧记得儿时监国害怕,武后亲自哄着自己的场景……

那终究是他的母亲!

李弘看向左右,急切地道:“能救火吗?还能把太后救出来吗?”

众人起初也以为圣人是作秀,毕竟前两任唐皇都是这般纯孝。

但看着李弘焦急的表情,渐渐也明白,这位在孝道上终究与那两位不同。

可现在大火已经燃起,禁军是真的不敢闯进去了,进去也是白送。

跟在后方的杨再威眉头动了动,贾思博却提前拦住了他,微微摇了摇头。

一时心软,遗祸无穷,这种事情做不得。

正在这时,天上传来鹰叫,一道身影几个闪烁,来到了面前。

禁军先是大惊,然后放松下来,因为来者正是大唐的国之柱石,定海神针。

他赶到了,一切就都没问题了。

上一篇:这个皇帝太刚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