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第408章

作者:兴霸天

副将金品日站在身侧,脸上带着喜悦,心里却是很失望的。

金钦纯作为太大角干金庚信的亲弟,来百济旧土,与反抗军联合,这样的人岂是易于之辈,他已经传了那么多消息过去,结果大唐的将领居然还贪功冒进,区区三千之众就想奇袭夺城,如同玩笑一般。

金品日感到后悔,如果大唐此次征讨新罗失败,那高丽和百济的遗民一定会大规模依附过来,辽东半岛或许就要崛起一个强国。

到那时候,他虽然由于出身不高,官品升不上去,但权力也会水涨船高,现在却是冒着身死族灭的凶险,帮一群骄狂自大的蠢物,真是不值得。

可惜开弓没有回头箭,他与金良图暗中联络的书信一旦报出去,以如今新罗王金法敏对待臣子的态度,抄家灭族都是轻的,还不知道要趁机牵连多少,所以金品日没有回头之路,衷心地希望大唐能奇迹般地逆转局面。

然而坏消息一个接着一个来。

很快有亲卫前来禀告:“将军,那些唐人支撑不住了,是否强攻?”

金钦纯摇头:“里面有不少唐国贵人,若能生擒,接下来我新罗再胜几场,就能与唐国和谈了,继续围住,不断施压,让他们的士气彻底崩溃!”

亲卫领命而去:“是!”

没有过了多久,亲卫居然真的喜滋滋地回返禀告:“禀告将军,唐军已经有投降的迹象,他们要见你!”

“月神在上,庇护我新罗的子民,成就统一海东的伟业!”

新罗除了崇佛外,还祭拜日月神,后来的王城也被称为月城,金钦纯此时就对着天空的明月施以虔诚的礼节,然后冷笑道:“准备箭矢,就地射杀!”

金品日面色微变:“将军要杀降?”

金钦纯看了他一眼:“我们根本没有人手看住那么多唐人士兵,岂能不杀?你为什么问这么愚蠢的问题?”

金品日心头狂跳,只能道:“请将军恕罪,臣属刚刚听将军说过要与唐国和谈,才有顾虑……”

金钦纯了然道:“放心,与唐国和谈不在于我们杀了多少士卒,只要不伤害那些高门贵人,再说些好话,那高傲自大的唐人自然会给我们机会,大王出使过唐国很多次,已经摸清楚他们的想法,此战我们必胜之!”

金品日不得不点头,目光一斜间,却突然愣住:“将军快看!”

金钦纯顺着他的视线看去,却见城外有一匹快马疾驰而至,未到城墙边,马上之人就腾身飞起,朝着城墙上扑来。

“又是唐人将领么?哈哈,简直不知所谓!”

金钦纯面色古怪,忍不住笑出声后,又厉声喝道:“放箭!射死他!”

毋须多言,把守墙头的弓箭手已经弯弓搭箭,箭矢齐射。

这段时间得益于熊津府四处出兵围剿,百济遗民的反抗地一个个被拔除,剩下还是一心要反大唐的人,和金钦纯麾下的新罗精锐合兵一处,都聚集在这里。

无论是从个人战斗力,还是军械装备,都是相当可观的,制造堪称精良的箭矢瞄准来者,带着破空声飞射出去。

就在金品日都认为这不过是可笑的自杀行为,不可思议的一幕出现了,来人足尖在城墙上点动,身影如轻烟浮动,好似完全没有重量飞了上来,同时探手抓出。

那动作行云流水,潇洒好看,一根根离弦之箭则倏然间由动转静,乖乖地被他拿在手里,然后看也不看,直接反手甩出。

“啊——!!”

明明弓箭手站在不同的方位,射出的箭矢也是前后有别,但接下来他们发出的惨叫声,居然连成一线。

二十多位弓箭手几乎是不分先后地中箭,有的仰后倒去,有的脸颊中箭,翻身滚下城墙,剩下的看到同伴的惨状,也瑟瑟发抖,连弓都拉不开了。

而在这短短时间中,来者已经翻上城墙,面对嘶吼着狂扑上去的百济和新罗士兵,不闪不避,直接逼了过来。

没有兵刃的寒光与交击,只能看到手掌翻飞,围攻的人就纷纷倒跌飞出,落在地上,没有外伤,统统是被震断心脉,没了呼吸。

火把摇曳之下,众人遍体发寒,金品日目瞪口呆,金钦纯更是瞠目结舌:“这是人?”

那种以一当百的悍将,新罗虽然极为稀少,但也是有的。

但此人何止是以一敌百,越城墙如履平地,杀精兵若闲庭信步,以一己之力包围过来,新罗这里却别说没见识过这等人物,连听都没听过。

“将军,快走!”

不过下一刻,亲卫倒是反应过来,惊呼道。

可他不呼喊还好,这并不大的声音一出,来者耳朵微微耸动,立刻改变方向,朝着这边杀了过来。

“保护将军!!”

墙头上的亲卫抱着必死的决心冲了上去,金钦纯再也没了运筹帷幄的镇定,在金品日的掩护下,几乎是狂奔的姿态开始逃窜。

晚了!后面的惨叫声刚刚响起又陡然消失,金钦纯双腿发软,却下意识地仰起头,就见天空中的黑点突然放大,现出一只神骏的雄鹰,发出欢欣的叫声,落在自己的身后。

身后?

金品日首先转身,然后将浑身僵硬的金钦纯,也给硬生生掰过来。

映入眼帘的,除了不远处倒了一地的亲卫外,就是一身如天神下凡的男子,足尖轻轻点在城墙上,肩膀立着顾盼生威的雄鹰,腰间的刀甚至没有出鞘,平静地俯视过来:“我乃大唐忠武将军李元芳,你们是新罗的何人?”

金品日心头大喜,赶紧自我介绍:“我是副将金品日,李将军听过我的名字吗?”

金钦纯的声音则止不住颤抖:“我是金钦纯……你们唐人……还在我的手中……你只一人……我新罗大军……大军……”

李彦淡然一笑:“你若有千军万马,或可挡我,现在嘛……我赌你接下来,会乖乖地把唐军放出来!”

第432章 投唐一念起,顿觉天地宽

当李彦带着金钦纯和被逼引路的金品日,来到城中被困的唐军阵前时,发现在李敬业的英明统领下,唐军真的要投降了。

原因无他,士兵处于哗变边缘,将领毫无斗志可言,勋贵子弟内部也产生巨大的分歧,顺风顺水时还好,一旦事有不顺,李敬业的统率力就是趋至于零,怪不得历史上最后被部下割首级。

所幸新罗这边也出现了溃散,关键是金品日一路用新罗话大喊:“将军有令!放下武器,投降大唐!投降大唐!”

“你这叛……”

金钦纯之前被李彦出场彻底震住,此时则终于意识到不对劲,但刚刚开口,李彦手掌轻轻拂动,他的喉咙就咯咯作响,说不出话来。

如此一来,新罗的投降速度比唐军还要快。

很正常,这个国家的社会等级过于森严,亲卫是从三头品里面选拔,精锐士兵是二头品,普通士兵则是一头品和平民,玄幻小说还能越级挑战呢,它分得跟玄幻小说似的,却是不可违抗上级。

如此层层分明的管理,导致军队里下级对上级的服从率极高,不会出现下克上的情况,可一旦上级没了,也很难出现替代的人员,就真的茫然地领命,纷纷放下武器。

金钦纯看得目眦欲裂,嘴里却说不出半个字,只能满脸痛苦,金品日则脚步轻快,知道自己不用身死族灭了。

反倒是大唐有这等强人,何愁新罗不灭?

“李阁领!李阁领是我们啊!”

不过接下来,当李敬业等人一窝蜂涌出来,喜极而泣时,别说李彦看向他们的表情,就连金品日都不免带上了嫌恶。

李彦从来没有对这些从小养尊处优,喜欢纸上谈兵的世家子有过什么期待,对着将领道:“新罗军已经投降,刘老将军和黑齿将军正领兵在城外与百济余孽交战,此战我们要将之尽灭,不留后患,你们速速接管周留城,尤其是封锁码头,不让贼人乘船逃离!”

众将听令:“遵命!”

经历了刚刚的凶险,士气不可能一下子高涨,但他的到来显然让军队有了领头羊,再加上新罗士兵的丢弃武器,伏在地上,唐军很快从溃散的低谷中恢复过来,开始占据要地,堵截敌人的退路。

这个时候,李敬业才凑了过来。

以前他至少表面上还能保持姿态,经过此事后,颜面尽失,只能深深一躬:“多谢李阁领大恩!”

李彦按照礼数是需要还一下的,但实在是不喜这等人,也就点了点头道:“不必,我为忠武将军,这亦是我职责所在。”

李敬业只在乎自己的前途:“既然李阁领和刘老将军来了,那事情的来龙去脉,两位是不是已经知晓了?此次调令乃是周国公所发,我们也是一时糊涂,才错信他的判断……他不会已经畏罪潜逃了吧?”

李彦淡淡看了他一眼:“怎么?英国公想见武承嗣?那恐怕暂时有点难!”

说罢,转向缩在后面,生怕被自己发现的武攸宜等人:“此次犯事的武氏子,倒是马上能见到了。”

听他连周国公都不称呼了,似乎已经将之下狱,李敬业不惊反喜,长松一口气,听这意思是不准备把自己也入狱,那么接下来的辽东战事,他还有立功的机会,这回定要吸取教训,再不能大意轻敌。

李迥秀等人冷眼旁观,却隐隐觉得那语气不太对劲,却也不敢询问,个个缩着脑袋作鸵鸟状,老老实实。

李彦知道这群人不会一直老实,好了伤疤忘了疼的可能性更大,但统统杀光也不可能,所以还是要提拔寒门子上台。

得益于他们的无能表现,接下来灭新罗一战,倒是可以顺理成章地让有能力的人多多出马,建功立业。

这边稳定局势,李彦又才看向金品日:“你就是良图口中受到新罗骨品制压迫,得不到公平待遇的金副将?”

金品日大喜过望,赶忙跪下,磕磕绊绊地道:“正是下官!下官也在刚刚想起,金司马在信中多次提到了李将军,只是原以为李将军是德高望重的老将军,没想到这么年轻……”

李彦抬了抬手,隔空将他拉起:“我不喜跪拜,良图早已是我大唐人,我大唐有科举,能者上,庸者下,努力创造公平的晋升环境,而新罗最大的失败处,就是先天出身决定一切的僵化。”

金品日向往不已,连连点头:“正该如此!正该如此!”

李彦转而看向金钦纯,解开哑穴:“就比如你的兄长是国之柱石,太大角干金庚信,你才有如今的地位,不过阁下能深入险境,策动百济遗民对付我大唐,倒也是新罗中有勇有谋的将领,不是碌碌之辈。”

金钦纯终于能说话了,长长喘了口气,脸色难看地道:“阁下亦是我从未见过的勇士,我败在你手中心服口服,动手杀我吧!”

李彦平和地道:“倒也不必,我大唐乃天朝上国,不做赶尽杀绝之事,你看昔日东突厥的颉利可汗,在长安时也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别说你区区一位臣子,就算是新罗王,我等同样是邀请他去洛阳,让他反省悔悟,明白身为藩属国应有的立场。”

金钦纯听到前半句话,脸色有了一瞬间的舒缓,身体也下意识放松下来,听了后半句,却又嘴硬道:“那阁下恐怕就是想多了,我新罗绝非百济高丽可比,是不会被你唐人亡国的!”

李彦失笑:“你看似意志坚定,如果落在我内卫一位审讯能人的手里,恐怕坚持不了一天。”

他不再多言,看向金品日:“金将军,新罗军队内部,如你这般的人多么?”

金品日露出愤恨:“当然多,李将军若不嫌弃,我将新罗军队的情况,好好跟你讲述一遍……”

李彦正色道:“请说。”

金良图毕竟早早就离开新罗,对于新况不甚了解,而金品日的投诚,则能提供国内的第一手情报。

之前的信件中,金品日还是有所保留的,此时却是心服口服,主动将新罗的军队兵力情况和盘托出。

李彦细细聆听,与后世的历史知识对比,收获颇丰。

唐朝这边对于新罗记载的不多,李彦对新罗的了解,基本出自《三国史记》,可里面的真实性又挺一言难尽。

按里面的记录,新罗对上大唐的战争几乎全胜,勇猛得不得了,但许多战役唐朝史书根本没有记录不说,记录的还产生了矛盾,然后被实锤造假,和后世真的是一脉相承,什么祖宗有什么后代。

李彦这种学历史的,就不太喜欢小国的史书,因为它是什么都敢编。

中原王朝的史书,也存在着不少虚构内容,并不能尽信,但至少大事件是无误的,编造的是细节。

举个例子,武则天杀女事件,武则天确实有一个女儿,很小就夭折了,死因未知,然后欧阳修等人在编写《新唐书》时,才不辞劳苦的穿越回唐朝,披着隐身衣在边上记录了武则天一个人偷偷掐死女儿,嫁祸给王皇后的行为,后面司马光又添加了神态细节上的描写。

但这至少是有底子的,武则天是真的夭折了女儿,死因未知,这些史官的底线还没低到武则天女儿明明活着,就写她掐死女儿的地步。

很遗憾,周边小国的史书连这个底线都无法维持,只要需要就真成平行世界,不止是朝鲜三国的史书,吐蕃那边也不遑多让,后面为了宗教目的直接捏造出尺尊公主,还有苏定方火烧布达拉宫……

这也是李世民在文成公主出嫁时,送了多少工匠种子并不足为信的原因,因为那是孤证,要到七百多年后的元末明初的《西藏王统记》才会出现,还是一位高僧撰写的。

且不说距离越久的史书,本来就越不可信,如果相信里面的话,还得相信松赞干布活到八十二岁,苏定方杀了禄东赞,火烧布达拉宫,明王化身军队与唐军大战,以及许许多多明显有宗教色彩的离谱记录……

李彦对此就挺无奈,你们瞎几把编的时候,能考虑一下穿越党的感受么?不,你们只想着自己!

所以他对新罗的郑重,一方面是有灭高丽的前车之鉴,不希望继续重蹈骄狂自大的覆辙,另一方面也是不能完全确定这个时期的新罗兵力,只能往高了想。

如今根据金品日所言,新罗的常规兵力在八万左右,出身真骨的高层将领二十四位,如果面对亡国的威胁,全国动员,应该能强行拉出十五万可用之兵,再往上就是纯粹的凑数了,意义不大。

上一篇:这个皇帝太刚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