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第386章

作者:兴霸天

李彦道:“这是正常的想法,但问题在于,此案事后是不是被压下去了?”

郭元振点点头,然后回过味来:“我明白六郎之意了,凶手选择吴国公栽赃,在动机上固然合情合理,可一旦关系到这两位,事情就闹大了!”

李彦道:“不错,这也是为什么都官司失火,案卷被烧。”

“如果新任的官员注意到案件细节,一旦上报,关系到‘前赵国公’和‘吴国公’,那先帝肯定就会调查此案,只有一把火烧了,岭南之事传达不到京城中,才能暂保无恙。”

“而恰恰是这点,也暴露出了凶手不愿意这起案子被人关注,这又与吴王鬼魂复仇的细节产生了冲突,作案时高调,案发后低调,这不是自相矛盾么?”

郭元振大为佩服:“不愧是六郎,仅凭小小细节就能分析出这么多,如此说来,是不是案发过程中发生了某种意外,导致了凶手事后不得不做出诸般遮掩?”

李彦却有些无奈:“以上都还停留在猜测阶段,时间太长了,只能先从逻辑上的分析入手,如果线索再多一些,其实不必如此……”

郭元振闻言有些迟疑地道:“六郎,我还听到一个说法,但不太好办,与太后的外戚有关。”

李彦道:“但说无妨。”

郭元振道:“听说太后的兄长武元爽,即是如今周国公武承嗣的父亲,他的病逝与此案有些关联。”

话音刚落,他见李彦眼睛一亮,赶忙劝道:“六郎,那毕竟是周国公,我们询问时是不是要迂回一些,不然太后失了颜面,也给群臣攻讦的借口。”

李彦失笑:“伱刚刚回来,恐怕还不知道,现在的武氏子弟,已经不是你去之前的武氏子弟了,太后的颜面也损失了些许……”

“他们又犯事了?”

郭元振想到之前武懿宗犯的事情,也知道这群武氏子都是废物,对于这群家伙又作恶并不奇怪,却还是道:“血浓于水,他们与太后的血缘关系,终究是割舍不了。”

李彦心想武后现在最痛恨的就是这点,正因为血脉是先天注定的,她哪怕再做出厌恶排斥的姿态,武氏子做的每一件坏事,都要算一份大的在她头上。

想到接下来又是最喜欢的环节,他先将之前的诈骗案和叛国罪讲述了一遍:“那两个被捕的武氏子要在刑部行刑,我去监督,你也来看看?”

郭元振既感震惊,又觉得有趣,笑道:“这般好事怎能少了我,同去同去!”

两人又休息了一段时间,到了时辰后赶往皇城。

不出意外,丘神绩风雨无阻地第一个赶到,见到郭元振笑道:“元振从岭南回来了啊?精气神不错啊,你倒是赶了个巧!”

郭元振有些羡慕地看着丘神绩的绯袍:“能陪丘机宜一起观刑,可不是我一直所愿么?”

丘神绩挺着肚子,发出爽朗的大笑声。

刑部官员心惊胆战地看着他们,实在不明白这等心态是怎么培养出来的。

这毕竟是杀皇亲国戚,太后的直系亲属,哪怕在贵人眼中,武氏子早就声名扫地,但对于他们这些官吏而言,还是难以抹除心中的阶级敬畏。

就连刽子手挥舞刑具的姿势都不再那么昂扬,颇有些小心翼翼的感觉。

这种不能快刀斩下的磨蹭,反倒让武承业和武元宗更加恐惧,哀嚎不绝,直到李彦贴心地弹指点出。

不再是石子,不再是细针,就是自身的劲力勃发,犹如无形剑气飞出。

当着众人的面,却又无人能察觉,只觉得一阵冷风刮过,悄然刺入二武的脖子。

武元宗首先歪倒,武承业紧随其后。

【不斩无名(生效)】

【武元宗最高属性为家世,抽取家世属性点失败】

【不斩无名(生效)】

【武承业最高属性为家世,成功抽取1点家世属性点】

……

刽子手不知道自己的业绩又双叒叕敠被抢了,终于打破了对皇亲国戚的敬畏,一刀斩下。

望着滚落的人头,四处喷溅的鲜血,就连刚刚嬉皮笑脸的郭元振都沉默下去,半响不发一言。

直到李彦带着他和丘神绩离开刑部,一句悠然的期盼,让他彻底绷不住了:“一回生二回熟,若是武氏子再为恶,外戚问斩的多了,再行刑时就会更加熟练了。”

第400章 为了入宫向武后问安,周国公变得上进

周国公府。

内宅中,传来鞭子抽打的声音。

“啪!啪!啪——”

“阿耶别打了!别打了啊!”

被吊起来的武延基哀声求饶,下方抽他的武承嗣却是双目喷火,不断加大劲道。

直到将一向疼爱的儿子抽成一个旋转的陀螺,他手臂挥舞得实在酸疼,才弯下了腰,手撑在膝盖上,大口大口地喘起了气。

喘着喘着,几滴伤心泪就啪嗒啪嗒,落在地上:“我好倒霉啊……怎么就摊上了你们这群族人……摊上你这么个废物儿子!”

武承嗣越想越气,悲从中来:“你父亲我……每日在外勤奋好学……就是为了扭转……扭转姑母对我一家的恶劣印象……结果你……你这畜生……竟把我的鱼符给了蕃贼……现在太后都不见我了……呜呜呜!”

武延基被打得昏昏沉沉,都没仔细听父亲说什么,眼见停手,赶忙哀求道:“阿耶……此事真的不怪我……我怎知武攸宁那贼子竟伙同外人……来骗鱼符……我只是那时正好在堂内啊……换成别人也会上当的……我也好倒霉的啊!”

不这么说还好,武承嗣一听更是火冒三丈,收起眼泪,怒吼道:“你小小年纪,半点上进之心都没有,不知读书,就知寻欢作乐,我们武氏都成这样了,你怎么乐得起来啊!还敢狡辩!还敢狡辩!!”

武延基左右扭动,疼得连连哀嚎,气血上涌,一句不过脑子的话脱口而出:“那你读书读到现在,不还是在学《说文教义》,你这样的水平,有什么资格教训我?要我变成才学出众的学子?”

空气突然安静下来。

原本武延基的母亲,站在不远处心疼地看着,生怕把儿子打坏了,一听到这话,立刻转身离去。

没救了。

主要是武延基无意间道出了不可言说的真相,这个年代儿童的启蒙读物,不是《三字经》《幼学琼林》《百家姓》《龙文鞭影》,这些都要到唐后才有。

唐朝的启蒙教材,就是汉朝编辑的《说文教义》,里面有分析字形、说解字义、辨识声读,可以看成一本古代的汉语字典,一般适合三到六岁学龄段,再往上就整《千字文》了。

武承嗣三十五岁,还遨游在《说文教义》的海洋里,本来扑腾得挺欢畅,现在被儿子一句话打回现实,面孔陡然涨得通红,直接将腰间的蹀躞抽了出来。

双持武器后,疯了似的开始交叉抽打。

“啊啊啊——啊啊啊——”

李彦带着郭元振来到周国公府外时,就听到后院传来杀猪似的凄厉叫声,对着仆从吩咐道:“周国公在府上吧,内卫来访,你去通报一下。”

仆从一路战战兢兢地走入内宅,低声禀告后,就见武承嗣身躯晃了晃,脸上血色尽褪:“终于来了么?”

如果说其他武氏子弟作恶,不能直接怪到他这位周国公头上,但现在是他的鱼符被盗,让贼人得以逃脱,这就怎么也脱不了干系。

当然,如果是前周国公武敏之大权在握的时候,出了这种事情,一句下人出错,再打死几个无辜的奴仆,就糊弄过去了,无人敢质疑。

但他这位周国公,现在听到内卫的名字都哆嗦,这几天度日如年,通过打儿子分散注意,结果还是逃不过。

武承嗣张了张嘴,想要摆出国公的威严和体面,可鼓起浑身勇气,双腿依旧如同灌了铅,挪不动一步,只能呻吟道:“让他们……进来吧……”

李彦被一路带入内宅,就有些奇怪,再看到被吊起来的武延基,还以为武承嗣是故意做给他看,笑着说了句经典废话:“对于孩子要以教育为主,一味打骂是不行的。”

武承嗣鼓了鼓嘴,挤出一个字来:“哦。”

郭元振打量着这位周国公,都觉得啼笑皆非,短短半年多的时间,武氏怎么到了这般地步,李彦并不奇怪,直接问道:“我们此来是要查一起岭南旧案,找个地方详谈?”

武承嗣愣住,半天后反应过来,似乎不是来抓自己的,长松了一口气,却依旧走不动路,不禁干笑道:“就在这里说便是,有关岭南的事情,李阁领上次不是问过我二弟了么,怎的还要询问?”

李彦道:“上次我确实从武三思和武懿宗口中了解过情况,但现在是关于令尊的,据说他的病逝与长孙氏族人的死亡有些关联,你对此有印象么?”

武承嗣脑子里一团糊糊:“我父亲?长孙氏?他们有关系么,我怎么不知道……”

李彦心平气和:“这毕竟是多年前的事情,或许是某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周国公一时想不起来也正常,但此事关系重大,不能放过一条线索,国公要不要换个更适合回忆的环境?”

武承嗣一个激灵,凄厉地叫囔起来:“我不要去内狱!我不要去内狱!!”

李彦没好气地看了他一眼:“我的意思是贵府的正堂。”

武承嗣:“……”

郭元振:“……”

说实话他刚刚听了,都以为是要拖入内狱吊起来。

李彦眼见武承嗣摇摇欲坠,马上就要瘫了,对着仆从道:“你们扶住你家阿郎,一起去正堂。”

身边的仆从领命,左右扶住身体发软的武承嗣,往正堂而去。

到了正堂各自入席,李彦又吩咐:“你们去煎茶,给国公提神醒脑,帮助回忆。”

“是!”

等到茶端上来,武承嗣终于恢复过来,心中既感屈辱,明明是他府上的下人,凭什么对李元芳言听计从,又有些受宠若惊,李元芳不仅没抓他,还让人给他煎茶,这对于武氏来说可是破天荒的待遇……

李彦查案一向很有耐心,稳定了对方情绪后,平和地问道:“现在想想吧,令尊当年病逝前后,可有什么异常?”

武承嗣想了又想,但还是十分茫然:“我父亲病逝,就是因为不适岭南气候,又有瘴气入体,并无异常啊,与长孙氏更没有关系……”

李彦看向郭元振,郭元振开口道:“可根据岭南的线报,看管令尊的士兵在他临终不久前,也听到院内传来诡异的动静,说是与长孙氏惨祸的那一夜很有几分相似,你对此毫无印象么?”

武承嗣摇摇头:“没有,我们所在的振州,和长孙氏所在的建州,距离很远,听到的消息都是流传过来的,我们全家流放过去后,就没亲眼见过长孙氏的族人,这又谈何联系?”

武承嗣的父亲是在振州死的,靠近海南三亚,建州则是广东肇庆,虽然都属于岭南道,但确实很远。

郭元振也不得不承认对方说的有几分道理,这两家都是罪族,却不挨着,所能得到的消息,基本是道听途说。

不过他所获的情报,那位老兵说得信誓旦旦,若是信口胡诌,似乎又没有必要,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彦稍稍沉吟后,却是问道:“令尊从生病到过世,大约过了多长时间?”

武承嗣道:“缠绵病榻有半年之久。”

李彦继续问:“那这半年多的时间,你们可有去请当地的医师?”

武承嗣露出苦涩:“我们倒也想请,但振州那地方,根本没有什么靠谱的医师,哦……”

说到这里,他眉头一动:“倒是有一位游方医士,有几分本领,给父亲服下药后,他好了不少,可惜后来那医士离开后,就又不行了。”

郭元振一怔:“医士?是你们的尊称,还是真的医士?”

武承嗣小心地道:“我不通医术,只是觉得他有本领,是不是真的医士,我也不清楚。”

李彦微微眯起眼睛:“这位游方医士的相貌体态,口音特征,给令尊开的什么药方,你还记得吗?”

武承嗣低声道:“我至今连《说文教义》中的字都记不熟,多年前的细节,哪能想得起来?”

郭元振见他说着说着,都要哭出声,对于这等蠢货也有些无奈:“那你还记得什么,任何可以帮助寻人的细节都好,此人既然行走各地,如果你们武氏与长孙氏真的还有关联,那他就极具嫌疑!”

武承嗣垂着头不说话。

李彦则道:“周国公近几日,是不是没法入宫,向太后请安了?”

武承嗣身体颤了颤。

上一篇:这个皇帝太刚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