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第362章

作者:兴霸天

另一边,金智照听到不远处传来阿史那环的哀嚎,就猜测胜利者可能是“佐命”,瑟瑟发抖。

她的眼中都是恐惧,但还是握住了腰间的刀,准备直面死神的降临。

李彦倒是真来了,迈着狄仁杰的步伐走入院内,丢下一个字:“走!”

金智照怔住,然后狂喜:“李元芳,你赢了?你赢了对不对!”

李彦不答反问:“你伤势好了没?”

金智照道:“‘佐命’给我医治,我刚刚也疗伤,基本好了七七八八……是不是给‘佐命’逃了?需要去搜寻‘佐命’的下落?”

李彦看着她:“你敢去搜?”

金智照惨然一笑,拔出刀来:“我很想不敢,但那又有何用?为了活命,必须将‘佐命’找出来,将其杀死!”

李彦微微点头:“很好,寻个幕离戴上,随我来吧!”

……

与此同时。

大明宫中。

一位位臣子快步走向中和殿,脸上都带着震惊和悲痛。

悲痛是必须有的,不悲也得悲,震惊就是真情实意了。

这些留守在长安的臣子,万万想不到,大明宫之前一直悄无声息,突然传出圣人病危的消息。

不是马上要不行,而是已经要不行了。

这等大事,长安中所有七品以上的官员,无论是否老迈,都一定要赶入宫内。

李义琰和李德謇俨然在列,在看到彼此的同时,立刻调整方向,走到一起。

两人都出身陇西李氏,还与李彦都有极深的关系,此时正好聚在一块低声讨论。

李义琰性情刚直,冷声道:“怪不得御医近来一直不得回府,恐怕皇后是早有准备,迟迟不通知太子,其心有异啊!”

李德謇自从被牵连后,一直谨小慎微,此时也忍不住道:“如此下去,怕是有变!”

其实皇帝病逝,压着不发是常规操作,比如李世民去世的时候,长孙无忌也是先压了三天,等待当时留守定州的李治飞速赶回京城后,再正式宣布圣人驾崩,李治顺理成章地继位。

现在可好,李治都要没了,洛阳的太子李弘根本不知道,大明宫消息封锁得严严实实,不露半点风声。

原本李弘当了多年太子,又在监国执政,继承皇位应该是十分平顺的事情,如此却平添了几分变数。

李义琰本就是反对天后党,此时更是怒火高涨:“不行,不能任由皇后这般下去!”

李德謇有些惧意,但深吸一口气,最终还是道:“此事关系国本,我们同去!”

李义琰对于这位侄子倒是有些刮目相看:“好!”

结果两人一腔热血白白涌动,等到了中和殿外,一道敕令下达,让群臣等待殿外。

根本进不去。

臣子们焦急不已,就连几位御史都顾不上仪态,探出头朝里面看去。

可以隐约看到御医的身影,还有李旦和小公主,由于年纪比较小,没有去洛阳。

不知过了多久,躺在御幄上的李治,缓缓睁开眼睛,看向众人:“你们都在啊……让群臣进来……”

御医们齐齐噤声。

毫无疑问,这是回光返照。

就算是年纪最小的小公主,此时也意识到了,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李旦更是捂住嘴,拼命压抑住哭声。

李治虽然说让群臣进来,但旁边的武后没有发声,他也没有继续要求,苍老无力的声音响起,透出一丝恍惚:“昨夜……朕好像听到有人叫我为善……已经很久没有人呼唤过朕的表字了……”

“为善……为善……朕能听出来……那是舅舅的声音……朕怎么会忆起他呢?”

“现在想起来……朕当年做得太不留余地……把岭南的长孙氏召回来吧……让其子嗣继承赵国公的爵位……承续朕母族的香火……”

“呵……舅舅……舅舅……希望我们在下面见面……你不要怪我……”

听到这里,李旦终于忍不住了,哭出声来,泣声道:“阿耶!”

小公主一见也哇的一声哭了起来:“阿耶不要离开我们啊!!”

李治想要抬起手,摸一摸儿女的脑袋,却浑身无力,只能苦笑一声,继续安排正事,缓缓地道:“朕去后……七日而殡……等太子回来……即位于柩前……园陵制度……务从节俭……军国大事有不决者……有不决者……”

说到这里,李治微微停住,殿内每个人的呼吸都下意识屏住,包括武后在内。

这位依旧容光焕发的皇后,死死地盯着李治,眼神里有柔情,有恳切,也有一种志在必得的信心。

李治目光闪动,刚刚要说下去,殿外突然传来高呼:“内卫机宜使李元芳擒获贼众,求见圣人!”

武后的脸色变了。

第369章 内卫阁领,忠武将军李元芳

大明宫内。

以前都是内侍在前面引路,这回李彦反过来领着内侍,以其几乎跟不上的速度,快步往中和殿走去。

刚刚在杨再威的配合下,他使唤金智照出手,斩获颇丰,自己则养精蓄锐。

此时听到李治还真没死,立刻把握住这最好的机会,以最快的速度抵达。

未到殿前,就见到官员终于陆续进入,叔公李义琰和父亲李德謇俨然在列。

两人侧过头来,见之大惊:“元芳怎么回来了?”

这衣衫染血,杀气腾腾的模样,不是来砍皇后的吧?

现在不是说话的时候,李彦目不斜视,也不汇入官员群中,直往阶前而去。

凌厉的声音响起:“李元芳,你不得诏命,一再返京,你心中可有上下尊卑,可还有皇权圣意?”

面对声色俱厉的皇后,群臣都为之一悸。

哪怕这位近些年威望一落再落,可终究是大权久握的皇后,马上将是太后,面对这样的呵斥,谁能不惧?

李义琰和李德謇也慌了,他们是生怕李彦跟皇后对骂,这位是完全做得出来的。

然而这一回,李彦没有驳斥,他甚至没有看武后一眼,直接来到阶下,声音里带着悲戚:“陛下,盘踞于太极宫内的贼子,臣已荡平!”

李治气息愈发衰弱,强提着一口气,细如蚊呐地道:“元芳啊……太极宫内……有何贼人……”

李彦言简意赅:“贼子是一群久经训练的宫女,首领是梅花内卫的副阁领,此贼与臣在洛阳抓到的一人相貌一致,似是孪生姐妹。”

李治露出惊异:“尚宫……姐妹……难怪……叛……朕的身体……是不是这贼人……”

李彦垂首:“陛下,臣来晚了!”

李治沉默下去,除了榻前李旦和小公主抑制不住的啜泣外,再无别的声音。

就在群臣以为这位已经永远地睡过去后,圣人的声音响起:“去取……五云丹来……”

自从知道了云丹的可怕,李治就有意识的减少服丹,他原本就只是一个月服丹一次,再加上五云丹的成瘾性远比云丹要弱,又有孙思邈用药,敬而远之的过程很顺利。

可此时此刻,李治却主动要求服丹。

在武后的注视下,五云丹被太医署呈上,缓缓送入圣人口中。

又是一阵煎熬的等待。

足足一刻钟的时间后,就在群臣以为这位又永远地睡过去后,圣人的声音再度响起:“扶朕起来。”

群臣精神大振,李彦却很清楚,这依旧是回光返照,只是时间能稍微延长一些。

延长到这位唐皇,处理完最后的事情。

数名宫婢扶着,李治上半身靠住,终于能看到阶下的臣子。

留守长安的,基本是一群老弱,外面是雷雨天气,刚刚又在殿外等待,不少颤颤巍巍的,好似都要随他而去。

最为亮眼的,无疑是身姿挺拔,一向龙精虎猛的李彦。

不过李治打量着李彦的脸色:“元芳,你的气色不太好啊……这还是朕第一次在你脸上看到了倦容……身体是根本,你要好好保重身体,继续为君分忧……”

这番话让李彦微微一怔,想到第一次见面,那时丘英重伤未愈,李治端坐在御幄内高高在上,说话却很家常,有种贴心的温和感。

可事实证明,高高在上就是高高在上,李治的关心都是虚假的,只是为了让臣子忠心效命的手段,关键时刻刻薄寡恩的性情暴露无遗。

只是此刻,这位圣人却真的有几分关切,李彦不免唏嘘:“圣心抬爱,臣只是受了区区小伤,不足挂齿!”

李治微微点了点下巴:“看来贼人凶狠……你去吐蕃都未如此……可知……可知……尚宫背后的指使者?”

问到最后时,连李治的声音里,都禁不住发出一些颤抖。

殿内安静下来。

死一般的沉寂。

群臣眼观鼻鼻观心,却又竖起耳朵,期待从李彦口中听到那个名字,却又恐惧真的听到那个名字。

武后面无表情,连呼吸的节奏都没有变,可她拢在宫袍中的手却狠狠攥紧,用力到几乎将指甲刺入掌心。

李彦毫不迟疑地道:“目前不知,交由内狱审问,应可令其交代。”

李治沉默,沉默了足足数十个呼吸,皱纹深刻的脸上,露出浓浓的悲哀:“不必审了,就地斩首。”

群臣垂着的脸上露出失望,武后的手却没有松开。

二十多年夫妻,她对于李治再了解不过。

当这位圣人放弃追查的一刹那,其实就是认定了背后的指使者与自己脱不开干系。

夫妻情分再无,有的只是纯粹的皇帝与皇后两个身份。

为了大局着想,这个时候废后是不可能的,定罪更不可能。

武后不是钩弋夫人,能够学汉武帝来个杀母立子,她是母仪天下二十年之久的正统皇后,从某种意义上,太子的嫡长子身份是基于她的身份,一旦定罪武后,对于体内流着武后血脉的太子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

哪怕新皇登基继位,也要埋下无数祸患。

所以李治选择不追究,但不代表他会容忍,呼唤道:“李公。”

朝上能称为李公的不少,可威望最高的无疑是从武德一朝就为臣的李义琰,这位老而弥坚的臣子出列:“陛下!”

李治道:“拟诏,李义琰去内卫阁领一职,进刑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为辅政大臣。”

这种场合下毋须蹈舞,李义琰直接拜下:“谢陛下圣恩。”

上一篇:这个皇帝太刚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