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第346章

作者:兴霸天

崔殷功顺着话头道:“听李机宜一分析,下官也觉得三纲之死,是杀人灭口的可能性更高,我们要细细查看三僧的遗留之物。”

李彦点点头,又皱起眉头:“早不杀晚不杀,一次性杀三个知情人,这凶手的作为也挺奇怪。”

“关键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一个人知道的秘密往往都难以守住,何况三个人?从惠藏的日录上,还可以看出他与两僧面和心不和……”

崔殷功闻言,脸颊的肌肉,微不可查的颤了颤。

他的身份,三纲里面确实只有一个人知道,而那个人之所以不敢透露,不是因为什么可笑的师徒感情,而是此人也有一件难以启齿的丑闻,捏在他的手里,互相制衡。

偏偏这个时候,李彦问道:“崔寺丞,你怎么看?”

崔殷功不敢多嘴了,苦笑道:“下官才疏学浅,笨拙得很,哪里能想到这么深,还是要由李机宜出马,亲自揭晓真相!”

你别光顾着问,倒是也工作啊!

李彦却更关注前半句,安慰道:“崔寺丞不必妄自菲薄,你知道狄怀英和丘神绩么?”

崔殷功连连点头:“当然知道,狄武卫是大理寺丞,岁断一万滞狱,名传京师,丘武卫更是罪恶克星,犯人经他审问,没有不将一身罪孽交代清楚的……”

李彦道:“这两位昔日也名不见经传,包括我在内,数年前也不过是一个平平无奇的边州之人,但真正有天赋之辈,总会绽放光芒,在我看来,崔寺丞也是这样的人。”

崔殷功顿时露出笑容,这话他特别爱听:“多谢李机宜鼓励!”

李彦沉声道:“此案颇有蹊跷,凶手所作所为,恐怕不仅仅是杀人灭口,还有转移视线之用。”

崔殷功摆出好奇之色:“这是何意?”

李彦道:“崔寺丞恐怕不知,据可靠来源,如今江南之地有贼人图谋不轨,蓄意作乱,我此来少林,最初的目的正是追查一个贼人线索,如今寺中出了这等凶案,自然不能排除凶手故意拖住我们,在江南之地生乱的可能。”

“但我大唐强盛,能人辈出,单单是拖住我们,自然有能臣猛将,去平乱缉凶,若说凶手只为了这点,又不免有些天真……”

说到这里,李彦稍稍叹息,问道:“我曾听一位都知娘子说,江淮百姓多事狐神,房中祭祀以乞恩,民间有谚,无狐魅,不成村,崔寺丞行走四方,去江南时可曾有此感受?”

崔殷功对于江南之地自然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狐神信仰那么流行,甚至有他几分推动的功劳,此刻故作沉吟,缓缓的道:“江南之地的百姓确实好鬼神之说,多邪风习俗,病了就喜祭祀,不求医师,更有些不堪的行径,我那时所见,也是痛心疾首……”

李彦冷声道:“自古以来,破淫祀就是地方官员的一大政绩,正是因为这些混乱的祭祀容易被歹人利用,如果江南生乱,这些淫祀必然会被贼人所用,好在不破不立,借此机会大肆清除一番,整顿乱象,也能给江南带来新的气象!”

崔殷功抿了抿嘴,很不希望这种事情发生,但李彦又开始询问江南的其他情况。

好不容易一一应付过去,他舒了一口气,刚要提出休息,李彦已经主动道:“我要寻两位失踪的友人,就不在这里跟你们一起查看这些证物了,崔寺丞,你不比我,如果累了,一定要去好好休息。”

崔殷功这才恍然,原来李元芳不是不工作,是在找法明和杨再威,一想到那两位被自己关在隐蔽之地,绝不可能找到,心里顿时舒坦起来,微笑道:“多谢李机宜关怀,下官现在不累。”

“好!那辛苦了!”

李彦点了点头,又勉励了一番其他内卫,转身离去。

上官走后,众内卫窃窃私语,语气里都带着钦佩:“李机宜彻夜查案,常常不眠不休,最厉害的是,第二日所见还精神奕奕,真乃神人也!”

崔殷功竖着耳朵,嘴角噙着冷笑。

不眠不休了不起么,他天赋出众,功力深厚,难道就耗不过这李元芳?

他振作精神,重新坐了下来,投入到工作中。

与此同时。

后院的偏僻僧房内,李彦躺在床榻上,闭上眼睛,进入梦乡。

“Zzz……Zzz……”

……

《阿史那环日录》

计杀大唐神探李元芳的第二日。

杨再威所言没错,尚宫将江南之地的事情告诉了李元芳。

这天杀的毒妇,消息提前走漏,我近十年的心血,都要付之于东流。

但杨再威所言,双方各退一步,绝不可能。

我宁愿损失,也不让他们好过。

只可惜关内寨子,那么好的据点,竟然被李元芳提前发现,还害得我被百骑伏击,险些暴露。

杨再威和那新罗婢子也被此人拿住。

不能再让李元芳这样顺藤摸瓜,一个一个抓下去了,我先下手为强的策略,果然是正确的。

现在他对我越来越欣赏,今日一共夸奖了我五次,比昨天还多!

进展顺利,只待收获。

就是有点累。

第350章 《不老梦(后续补遗)》

第三日清晨。

李彦在外面转了一圈返回,迎面就看到崔殷功从院内走出,看着天边升起的朝阳,神情隐隐有些恍惚。

李彦眉头扬起,开口唤道:“崔寺丞!”

崔殷功一个激灵,转身问好:“李机宜!”

他先是拱了拱手,抬头仔细打量,瞳孔不禁微微一缩。

李彦朝气蓬勃,双目炯炯有神,光彩湛然。

还真如内卫所言,这家伙彻夜不眠也精神十足。

而李彦关切的声音传来:“崔寺丞,你似乎有些疲惫,难道也熬了一宿?快去休息吧!”

崔殷功闻言背脊顿时一挺,嘴角扬起一抹自信的笑容,在阳光的照耀下,倒也显得英气逼人:“多谢李机宜关心,下官不累,昔日在各地路遇匪贼时,也是披星戴月的赶路,早已习惯……”

李彦闻言立刻问道:“匪贼?能详细说说嘛?”

崔殷功笑容收敛,恨不得抽自己左脸一个巴掌,竭力将话题带过去:“那是数年前的事情了,说起来有些尴尬,我很狼狈……”

这话的潜在之意就是,你不要再问了,但李彦立刻抓住盲点:“从崔寺丞的坐卧行走之间,能看出你的武功底子相当不错,换成常人也无法彻夜查案,以崔寺丞的实力,居然被山匪逼得狼狈而走?”

崔殷功恨不得再抽自己右脸一个巴掌,深吸一口气,知道不能再说漏嘴了,否则这个身份就有暴露的危险。

他集中精神,字斟句酌地道:“说来惭愧,那是总章二年,我涉足江南,在润州江宁县遭遇了一伙匪贼,进退有度,甚有组织,对于为官者更是极为敌视,紧追了数里地,若不是我从小习武练劲,真就陷在那里了!”

李彦问:“那后来官府剿匪可有成功?”

崔殷功把当年的真事有选择性地道出,自忖即便追查起来也没问题,回答得很轻松:“不瞒李机宜,我确实向当地官府报备,也是这么述说的,但他们根本就没有剿匪。”

“江南的折冲府总共只有七个,里面的府兵数目嘛……也是一言难尽!”

“何况那江宁县终究是一个小县,若不是发生什么大案,官府根本懒得理会。”

李彦却凝重地道:“崔寺丞此言差矣,润州江宁县在前朝为蒋州,南朝时更是都城建康,六朝古都,地位非比寻常啊!”

崔殷功一怔:“那里是建康?”

李彦道:“不错,前朝隋军破建康,俘虏陈后主,陈朝灭亡,隋文帝后来下诏‘建康城邑、宫室平荡耕垦’,于是乎,六朝时期建康境内的宫殿府第、亭台楼阁全部被夷为平地,辟作农田,一扫帝王都城的繁华,这是为了避免被贼人占领,继续称帝,雄踞南方。”

不仅是隋朝,唐朝也继续实行抑制建康的政策,使得该地区的城市建设,几乎没有发展,原城区在此后的三百年间,成了幽径古丘。

唐朝诗人挺开心,喜欢去那里凭吊怀古,创造诗篇,比如李白、刘禹锡、杜牧、李商隐等人都去打过卡。

不过建康虽然没了,但金陵的地理优势仍在,原城市靠西的江宁县,逐渐成为了东南的重镇,经济文化的中心。

后来唐朝见压不住,就变县为州,是为升州,到了宋朝,宋仁宗赵祯册封为皇太子之前,就是升王,行江宁尹,建康军节度使。

现在当然还没有独立出来,只是隶属于润州的江宁县,崔殷功吃了不懂历史的亏,心头一颤。

李彦却继续询问江南情况:“崔寺丞所见,这江宁县的狐神信仰严重么?”

崔殷功老老实实地道:“挺严重的,江南一地都有泛滥。”

李彦凝眉:“狐神信仰,何以在江南传播得那么广泛?南朝以佛教信仰最盛,寺院成百上千,许多殿宇富丽堂皇,百姓崇佛,禅宗的慧能法师也在南方传道,崔寺丞有所耳闻吗?”

崔殷功点头:“慧能法师之名我也略有耳闻,但江南百姓似乎更偏向于狐神,民间这类寺庙极多,乡野祭祀,屡禁不绝。”

李彦凝重地道:“邪教淫祀,愚弄百姓,确实难以禁绝,不过往往小打小闹,不成气候,似这狐神信仰,到了如今泛滥一地的规模,背后必有蹊跷!”

崔殷功身体紧了紧,赶紧露出郑重之色,以示自己的关心:“请李机宜赐教!”

李彦道:“赐教不敢当,我从未去过江南之地,远隔千里,只能停留在分析猜测层面,倒是刚刚崔寺丞所言,给我提供了一些重要的线索,让我想到了八年前润州的丹徒县,发生的一场血案。”

崔殷功暗道不妙,但那件事太火了,他不得不应道:“李机宜这么一说,我倒也想起来了,那里是有这么一起案子,涉及到前西台侍郎李敬玄和其子李思冲,还有前刑部侍郎崔守业?”

李彦寒声道:“李思冲丧尽天良,在丹徒县青阳村内试药,害了数百村民丧命,后来为了掩盖罪状,又扮成匪贼屠杀村民,纵火肆虐,崔守业帮他掩盖真相,时隔六年后才有恶报,已是晚了……”

“覆水难收,那些无辜惨死的百姓,再也回不来了,青阳村也不复存在。”

“而村里的村民不可能全数丧命,还有亲朋好友,崔寺丞在同为润州的江宁县,遭遇到那么仇恨官府的匪贼,很难说与之没有关联……”

崔殷功想到了那位盘踞金陵一带的齐寨主,自己后来也是受此人启发,将各地遭到官府压迫的流民汇聚,聚众成势。

当然,这些山寨不是最关键的,崔殷功害怕的是狐神教吸引民众的核心手段暴露。

他努力将话题往别的上面引:“那李敬玄后来私藏甲胄,满门抄斩,也是罪有应得,恶有恶报,想必青阳村的百姓也能瞑目了!”

李彦依旧就着原话题,感叹道:“不仅是青阳村的百姓惨遭无妄之灾,原本在润州之地,有一所崇云观,施斋济民,声名不错,也被毁掉,里面所有的一种草药,还沦为害人的毒物,若是被有心之人利用的话,也不知道与狐神在当地的兴起,有没有关联啊……”

崔殷功一颗心直往下沉,脸色终于不可遏止的白了白。

李彦看了看他,这才止住了讨论:“崔寺丞不必担心,这一切只是我的猜测罢了,没有证据的话做不得准,我们去吃早膳吧?”

崔殷功本来想去睡觉的,闻言晕头晕脑地应了下来:“同去!同去!”

……

两刻钟后。

崔殷功呆坐在席位上,浓浓的疲惫感涌上心头。

他昨晚彻夜没睡,前晚也几乎没睡。

以他的体魄,两天两夜不睡本来不算什么,但还要聚精会神地应付李元芳,生怕一句话说漏了嘴,暴露出巨大的秘密,这就十分煎熬了。

好死不死的,一道身影在眼前晃过。

那是一个眉毛粗重,愣头愣脑的年轻和尚,正在奉上膳食。

崔殷功看到此人,瞳孔就收缩,然后时不时的瞟过去。

然后他发现,这个蠢笨的小和尚也不断看过来,还对着自己笑,顿时更加紧张起来。

正在这时,李彦的声音突然从旁边传来:“崔寺丞认识智恩?”

上一篇:这个皇帝太刚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